自我表露的研究综述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65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我表露是近年来社会心理学、临床咨询和治疗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从自我表露的内涵,相关理论,以及自我表露的研究现状,不足和展望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人际交往和自我了解等提供理论支持,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心理咨询和教师行业提供现实指导。
  【关键词】:自我表露;心理健康;大学生
  一、引言
  自我表露这一课题自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Jourard提出并开始研究之后,就引发了心理学界不同学派的学者们的大量研究,其中有很多心理学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自我表露进行了界定。Alder(2000)提出,自我表露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表露者有意向他人透露任何有关个人有意义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他人通过其它渠道一般是无法获得的。Wei、Russell和Zakilik(2005)等在他们的研究中则将自我表露的概念界定为个体为了让他人了解到自己而进行的私人信息、个人想法和情感上的言语交流[1]。
  自我表露能够促进相互的交流,通过这样的交流能够促进彼此的感情;自我表露能促进自我认识,通过自我表露,人们可以获得自我澄清,因为人们在向对方表露自己的观点、想法、态度和感受的同时会使自己感到明了,因此通过自我表露,个体可对自己更新和更深入的认识;自我表露还有助于问题解决,以及促进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而对自我表露的消极认识是:一般人会认为自我表露会暴露自身的弱点,担心别人会利用表露者的弱点伤害他。然而权衡自我表露的利与弊,多数人会认为积极作用多于消极作用[2]。
  二、自我表露的类型
  (一)描述性自我表露和评价性自我表露
  Delerga和Margulis把自我表露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描述性自我表露和评价性自我表露。描述性自我表露是对事实性信息的一种表露,一般包括个人的生活经历等;评价性自我表露是个人对自己的感受或某种判断的自我表露,包括自我评价、内心感受等[3]。
  (二)正向的自我表露和负向的自我表露
  DeVito则根据自我表露内容来将其划分为正向的自我表露和负向的自我表露[4]。正向的自我表露主要指表露的内容多是对自己有利的,不会对自己产生消极影响的积极信息;负向的自我表露主要指表露的内容是会对个人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的,表露者试图会隐瞒的或不愿表露的信息,如若处理不当有可能导致关系的恶化或中断。
  三、自我表露概述
  (一)自我表露的概念界定
  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来对自我表露进行了界定,主要持两种观点:一种是把自我表露看成是静态的现象,认为是个体特质或行为;而另一种是把自我表露看成个体的能力或意愿。李董平等将自我表露界定为个体有意向某个特定的目标人泄露关于自己的、在正常情况下不为他人所知的重要信息的过程。黄桂梅和张敏强认为自我表露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自我表露行为是个体较稳定的个性特征。
  中国台湾学者认为,自我表露指的是开启并分享事情及感受的意愿,而这种意愿正是一般人最接近、最亲密的人际关系中的核心。李林英等也认为,自我表露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时,个体主动地在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真实地表现给对方知道的过程[5]。这一概念强调的是存在交往的双方的关系,体现了个体表达自身感受的主动性,同时也强调了表达信息的真实性。笔者更倾向于我国著名心理学者李林英的自我表露定义:真诚的与他人分享自己个人的、私密的信息及感受,在此过程中或之后体验到的积极的情绪。
  (二)自我表露的相关理论
  (1)不确定性降低理论
  该理论指出在人们的现实交往中,个体为了减少来自环境的不确定性,会不断地寻找各种信息,而且会以相似的量,相似程度的亲密性来同他人进行信息互换。
  (2)社会渗透性理论
  Altman等人提出了这一理论,用来解释关系发展的过程,说明自我表露在友谊等亲密关系上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在人际交往上有两个维度,即交往的深度和交往的广度。关系发展的过程就是由表层交往向密切交往发展的过程。他们还认为自我表露是社会交换的基本形式,它会随着人们交往关系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自我表露的形式会也会随着关系的发展而发生改变,在最开始的初期关系中,人们会更倾向于以一种相似的量跟亲密程度来同对方进行严格的信息交换,直到建立起一种亲密的关系后,严格的交换便会逐渐消失。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正是这种渗透式的自我表露才使得人们避免了表露太快或太慢而引起的一些消极反应。
  (3) 社会互惠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人际交往就是“得到东西回报相应东西。”通常得到信息的一方会通过亲密来反馈表露者的信息。其中得到信息的一方是否會回报相应表露的信息受到来自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即:表露一方是否允许其回报表露。双方亲密关发展的阶段。得到信息的一方是否有想加强双方亲密关系的意愿。对表露信息者表露方式的感知。
  (4)沟通隐私管理理论
  该理论用可渗透可伸缩的界限作比喻来区分隐私和公开之间的关系。根据CPM,这些界线是变化的,从相对易渗透到相对不易渗透。个体是通过一种隐私管理的原则系统来控制隐私界限的可渗透性。该系统由界限接近原则和界限保护原则组成。从该理论来看,表露隐私后人们常会感到来自心理的脆弱,因此个体会通过建构一种沟通隐私界限来控制表露隐私后可能带给自身的危害。
  (5)压抑理论
  该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压抑的思想,感受以及行为,它是一个消耗生理能量的主动过程。当个体在长期处于压抑的环境中时,累积的压力便会施加在个体身上,最终便会导致个体对心身疾病的易感性大大增加。因此,压抑理论认为当个体无法面对创伤性事件时,就极易导致不良的健康状况。但是如果个体将过去创伤性经历进行相关的表露,就有可能降低不健康结果发生的概率。
  四、自我表露的研究焦点   (一)自我表露与话题
  有研究发现,双方谈话内容的不同也会影响到自我表露的意愿。比如,一般带有同性恋的话题会伴有一定禁忌色彩,个体在表露过程中势必会考虑到更多的影响因素。Jourard与Resnick(1970)根据亲密性将表露话题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位于最高等级的高度亲密性的话题涉及到恋爱对象、性关系、对身体部位的满足等;中等亲密性的话题涉及个体的财务状况、快乐与否的生活经历、为自身所骄傲的特质等;低度亲密性的话题则涉及到个体的兴趣爱好、人生目标以及信仰等等。据国内学者李林英,陈会昌(2004)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关系类型中,个体自我表露的话题就会有所不同。例如,我国大学生对父母表露最多的是学习,而对学习之外的则表露较少,其中表露最低的是个性和身体两个方面[6]。
  (二)自我表露与创伤
  创伤在很多情形下是人们不愿意向别人提起的,他们对这些行为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的犯罪感,如果将它表露出来,会使人更加痛苦。所以一般对创伤经历只字不提。然而有研究发现,抑制创伤经历的想法和感受,需要大量的生理工作和心理工作,而内心秘密的长期积累也会引起其他相关问题的产生。
  (三)自我表露与性别
  不同性别的人在表露的程度和内容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Jourard的早期研究证明女性表露程度会比男性的高,他认为这可能是受社会期望的影响[1]。男性会认为,如果像女性那样表露自己的感受和情感,会受到讥笑和拒绝。在同性关系之中,女性之间的自我表露也要多于男性;而在异性关系中,性别差异则表现的更加复杂。研究表明,女性会更倾向于表露自身的弱点而去掩藏自己的优点;男性则会相反,他们更愿意表露优点而隐藏弱点[7],。Dindia和A1len的研究也发现,女性会比男性表露的频率显得更高。而对于陌生人的表露,男性与女性相当。国内学者曾凡敏(2006)对成都市486名中学生的生活事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性别因素对中学生的自我表露影响不显著,这可能是国内社会对女性和男性有着同样要求的原因导致[8]。
  (四)自我表露与孤独
  有许多研究都支持自我表露与孤独之间存在很强的线性关系,即自我表露越少,孤独感越强,感受孤独的人本来在建立人际关系时相对来说就会显得特别困难,而在人际交往之中,孤独感受的人们又倾向于隐藏真正的感受与想法,久而久之,因为缺少对自我表露的运用,而渐渐失去自我表露的能力,导致孤独感的更加强烈,甚至陷入普遍孤独的情景。
  (五)自我表露与表露对象
  国外就不同的亲密关系进行过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友谊关系,被试更倾向于在配偶关系中做更高的自我表露。Rubin(2000)在对中国人和美国人的调查中同样发现,被试对他们的伴侣会比对亲密朋友做更高水平的自我表露,体现出了自我表露目标人的主效应。国内研究也比较一致地认为,在不同的亲密关系中,个体更倾向于同伴侣进行自我表露[9]。在友谊关系中同性朋友的表露高于对异性朋友的表露。但由于表露者的年龄差异等的差距,结果也不能一概而论。国内还有研究发现中学生倾向于向父母表露,而大学生则倾向于向朋友表露。
  (六)自我表露与心理健康
  心理研究表明,向对方进行自我表露,即允许别人来了解真实的自我,这对于个人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必要的。自我表露既是擁有健康人格的表现,也是进行自我调节的重要途径。如果个体一直不进行自我表露,总是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跟想法,会严重影响到个体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我国心理研究学者陈会昌(2008)进行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自我表露存在明显相关。李林英(2003)也在大学生自我表露与人格特征、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中发现,自我表露与孤独感呈显著的负相关。李林英在一项研究中考察了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的大学生的自我表露状况,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较来看,主动咨询的大学生的表露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这些研究都表明了自我表露对个体心理健康会起一定的积极作用,这对国内研究大学生自我表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国外学者Cherry(1991)认为人们往往在自我表露之后,他们心理处理内疚感的能力就会提高。当他们表露出自己的经历后,会意识到事情没有他们想的那么糟糕,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七)自我表露与自我
  自我意识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个人自我意识和公众自我意识。个人自我意识即指更为关注个体秘密方面的倾向,包括一个人的内部情绪状态、动机和对过去经历的反思。公众自我意识指的是对自己作为一个社交客体的关注。Franzoi和Davis的研究发现,高个人自我意识的青少年会表现出更愿意对同伴表露自己的信息[10]。以后的许多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Adam N.Joinson(2006)用实验控制的方法发现,提高个人自我意识、降低公众自我意识会导致高度自发的自我表露。
  (八)自我表露与主观幸福感
  自我表露被认为是获得社会支持的途径, 而社会支持是主观幸福感重要的影响因素;自我表露也与婚姻满意感呈现明显的正相关。由此可以发现自我表露与主观幸福感可能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许多研究认为,表露的量与亲密程度需要灵活转变,理想的模式是对重要的他人具有高表露性, 对社会中其他人的表露适中,才有助于提高幸福感的水平。
  五、自我表露研究现状的总结和评价
  参照国外的研究脉络可以发现,我国本土理论研究相对缺乏。部分研究属于对基本表露情况的描述,现有的研究尚未构成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体系。而理论研究在自我表露研究中的重要性又是不可忽视的。对大学生自我表露的研究工具也应该有专门的制定,目前国内的研究大多使用国外的研究工具,虽然有一定的适用性,但毕竟在文化等各方面存在差异,不能够完全反应出我国个体自我表露的发展水平。国内以大学生群体为对象的自我表露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然而,尽管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成人的自我表露状况,但是有很大局限性。原因至少包括以下两点:一是大学生群体只是成人群体的很少一部分,对大学生的研究结论不能推广到成人群体中;二是大学生的社会角色与大多数成人不同,成人一般面临更多的社会压力,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有更多方面的可能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融,当代中国人也开始追求自我表达。向他人表露还是隐藏的行为抉择会对个人的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状况产生影响。表露和隐瞒的权衡后达到的自我和谐及人际和谐的状态,应该是大多数人希望的结果。   国外有关成人自我表露的研究相当广泛和深入,与其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国内有关成人自我表露过程及其相关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就相对较少。我国自我表露的研究工具主要引进Jourard的自我表露问卷,虽然研究者对其进行了修订,但其研究价值仍值得怀疑。我国研究者自行编制的大学生自我表露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但对该问卷的使用仍处在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立足本土,编制一套适合当代中国成年人自我表露问卷对于国内开展大学生自我表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自我表露对个体,尤其是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社会适应、心理健康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并不愿意对他人进行自我表露,这对大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展是很不利的,所以在社会和学校中可以组织开展适当的自我表露训练,以提高大学生自我表露水平,发挥自我表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Jourard SM. The transparent self (and ed.). Litton Educational Publishing, Inc, 1971
  [2]李林英.大學生自我表露的比较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12-15.
  [3]Howe N,Assee J A,Bukowski W M.Self-disclosure and the sibling relationship: what did Romulus tell Remus In 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78~99
  [4] DeVito J A.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Book. The Eight Edition. New York: Longman, 1998.39~52
  [5]李林英.大学生自我表露的比较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12-15.
  [6]Diener E, Oishi S, Lucas RE. Personality, cultur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evaluations of life Ann Rev Psychology, 2003, 54: 403-426
  [7]曾凡敏,成都市486名汉族中学生生活事件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6,(12):66—70
  [8]邱莉,陈会昌,岳永华.中学生自我表露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2(1):43-46
其他文献
【摘要】:“红包”存在于我们习俗生活中,但是“微信红包”的出现却对“红包”交换的时间、空间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微信红包常被当做一种成功的营销案例来理解,却鲜有人站在人类学的角度来理解“微信红包”交换这一行为,莫斯的名著《礼物》讨论了礼物在生活中在的作用和形式,当“微信红包”作为一种“礼物”出现在交换领域时它对传统“红包”的改变,它作为一种情感交流的工具,能为我们的社交活动带来什么样的改变,还有它在虚
期刊
【摘要】: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已是目前中国创新设计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当下地域文化传统延续和发展的新使命。本文从地域文化在景观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入手,随之分析国内外新农村景观设计的现状并做出思考,探讨了基于中国特色的地域文化新农村景观建设的问题,并深入到景观设计的具体元素中阐述如何传承发展属于自身特色的新农村景观。  【关键词】:地域文化;新农村;景观设计;传承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景观建
期刊
【摘要】:声乐演唱不仅是一种听觉的艺术,更是一种视觉的艺术。它强调在进行声音熏陶的同时,另外还要利用表演的形式增强声乐的感染力,所以对于歌唱者来讲舞台的表演水平也至关重要。表演水平的提升需要歌唱者用心去领悟、体会,需要明白音乐的内涵,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对音乐最好的诠释。本文主要是对歌唱舞台表演艺术进行探讨,并阐明舞台表演艺术在歌唱中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歌唱;舞台表演艺术  自古我国在表演形
期刊
【摘要】:人物的气质类型有很多种,每一种气质带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们在了解每种气质人物特点的基础上,用多样的妆容色彩来塑造不同的人物气质。色彩赋予我们很多意义,很多情感因素在视觉的世界里往往通过色彩来表现。当我们初识某人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色彩。通过色彩的识别,我们就有了第一印象。在生活中,女性人物的气质一般分为甜美型、高贵型、优雅型、可爱型、冷艳型等几种类型。不同气质类型的女性都有专属于自己
期刊
【摘要】:废名的田园小说描绘了如画的田园风景和淳朴民俗,折射出佛儒道思想对他的影响。进一步来说,废名笔下的世界是西方现代文明视角下的小农经济“理想国”,充盈着仁爱、自由、平等与和谐。在急速发展的当代社会里,废名的田园小说别具文化价值。  【关键词】:废名;田园小说;小农经济;民俗;佛儒道思想;现代文明  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湖北黄梅人,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他曾参加语丝社,
期刊
【摘要】:如果要深刻的了解日本人,首先必须弄清楚他们文化中“各得其所”到底是何深意。在日本,人民對于等级和秩序的信赖是身处自由社会国家的人民无法想象的。日本人不仅在国内的日常中严格遵循等级制度,在对外的国际外交上,对等级制度也采取贯彻到底的精神。在日本的家庭内部,每个人都应当确立自己的辈分,在这个狭小,直接接触的集体内,每人都应该遵守“各安其份”。  【关键词】:日本文化;缩小意识;日本民族本质;
期刊
【摘要】:纪念性壁画在一般情况下创作的主要内容是以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和正面人物的历史题材为主,高扬某种思想、传递某种精神,讴歌生命价值,画面应营造出庄重的气氛。国内纪念性主题壁画的创作,多以绘画手段进行表现,如:孙景波2009年创作的壁画作品《一代天骄蒙古民族的英雄》主要材料是布面丙烯、李福来2008年创作《淮海战役》全景画材料为布面油画,2010年侯一民创作壁画作品《抗震壮歌》主要材料是木炭
期刊
【摘要】:非艺术类专业中的美术教学面临着学生零基础的现状,教学任务重。如何使学生理解课程目标和应用范围;如何让学生从意识到技术都能尽快入门;如何平衡教学难度;如进行分层次指导是极大的教学难点。  【关键词】:非艺术类;色彩;素描;教学特点  一、色彩和素描课程概况  在文化创意、会展、酒店策划等专业的本科培养计划中,《色彩和素描》作为初步进入专业学习的必修课,能为表达创意思维和策划设计的技能作支撑
期刊
【摘要】:肌理效果是很多传统绘画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技法,也是平面构成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伴随人类科技的发展,电脑及周边设备技术的普及,一种使用电脑作画的新兴艺术形式——数字插画应运而生。在现代数字插画中融入肌理效果的表现技法,是把传统绘画审美规律,带入现代数字插画之中。是对传统插画肌理效果的延续与发展,也是对现代数字插画的创新和探索。  【关键词】:数字插画;肌理效果  一、肌理效果与现代数字插
期刊
【摘要】:《白狗秋千架》是刚进入文坛不久的莫言的标志性小说之一,它不经意中表现了莫言小说甚至世界文学的四大经典主题:离乡/还乡、宿命/抗争、桃源/荒原、爱情/婚姻;从而使该小说的内涵十分丰富,得到一些作家和评论家的极力揄扬。  【关键词】:莫言;《白狗秋千架》;多重主题  《白狗秋千架》(原名《秋千架》)于1985年发表在《中国作家》第4期,是刚进入文坛不久的莫言的标志性作品之一。不仅莫言自己非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