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生面临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加上青春期特别脆弱的心理特点,学生出现心理波动非常常见,教师需要保持的是对他们的关切、肯定、鼓励,透露给他们积极向上的信息,克服自我消极暗示,最终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
【关键词】初中生 田径训练 心理暗示 积极 正能量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罗森塔尔”实验,讲的就是教师的积极期待与暗示催化了学生内在冰冻的寒心,使原本看起来不可能的任务很快得到实现,而且效果比不参加实验的小组相差一大截。积极的心理暗示具有催生进取力的作用,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其实就是借助积极的心理暗示,化解学生对未来所抱的消极态度,激发他们前进的动力。如何正确运用心理暗示是每一个体育教师需要研究与探讨的问题,笔者在此结合田径训练的体会谈谈看法。
一、巧设环境激发参与的热情
“心有境生。”良好的环境是人们发挥工作、学习能量的重要保障。在田径训练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却非常重要。比如陪跑在比赛中是禁止的,但陪跑的过程正是一种他人的心理支持,所以我们不妨给跑步者多几声“加油”。不少学校都有在操场边的围墙上写体育运动标语的做法,恰当的标语也起到了训练氛围烘托的作用,对学生起着默默的教育作用。 当然,平时训练中的情境设计也是需要精心考虑的,这是因为田径训练一般都比较枯燥加劳累,有趣的情境正起到了积极心理暗示的作用。比如在跑楼梯训练的时候,笔者有一次选择了让学生跑学校实验楼的楼梯,这需要来回跑很多次,学生有畏难情绪。我就告诉学生这是一次“登山”活动,我们需要寻找山中的“宝藏”。虽然学生口头上不信,但内心确实感觉老师很幽默,坚持跑完了全程。这使得我认识到初中生虽然不小了,但他们的内心还存在儿童的心理,想通过带有一定娱乐性的情境来增加活动的乐趣。
二、利用言语实现潜移默化的影响
心理暗示既然是一种无形的外在影响。在田径训练的过程中,有些话我们不必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他人传话,把我们想要告诉学生的信息悄悄地传送到学生的潜意识中,往往比直接说出来效果还要好。
比如徐同学一直不主动参加400米训练,班主任好说歹说就是不肯来,我想应该是他自己没了在比赛中获奖的信心。于是那天我在面对他们几个男生的时候,放了狠话:“你啊,浪费十六年的粮食,可恶至极!”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是批评话,但其实在悄然中告诉他自己是有能力参加短跑的——有能力跑而打退堂鼓,就是浪费粮食,所以要对得起家长与老师的期望。就这样,后来他就开始积极训练了。
三、利用善意谎言实现意外收获
对于田径训练队的学生,我一直对他们以诚相待,所以他们比较听我的话。我认为,真诚不一定体现在交流的内容上,而是一种对待学生的态度或者理念,有时虚假的内容却可以表达真诚的鼓励,让善意的谎言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那次,在1000米的训练中,跑到一半就有人举手示意想退出,但是他们的面色告诉我他们目前的状态属于运动中的正常气色。如果退出一次就会退出多次,再说要退出有的是理由。于是我对举手的学生说:“你们有可能超过上届学生的最好成绩,如果不想试那滚蛋也行!”在集体荣誉感的影响下,最后他们终于跑完了全程,为了鼓励他们,我私下给他们的成绩加了分,而且没有告诉他们真相。经验告诉我,训练中最怕学生遇到高原期,他们尽了极大的努力,却没有一点进步,有时甚至是退步,此时教师不妨学会撒谎,让学生能在流汗之后能品尝到一些欣喜,等到他们成绩真的进步时,教师的谎言也就被掩盖住了。
四、借助压力激发竞争氛围
经过长期观察,我们发现初中学生在体育训练与文化课学习上也同样存在一种相反的情况,一般来说一个学生在文化课考试中因高度紧张而发挥失常的,但在体育比赛中却容易出成绩。当然,体育比赛也不是学生越紧张就越能出成绩,一个学生在赛前吃饭睡觉都受影响,那无疑会影响成绩,所以给学生制造适时又适度的紧张的氛围,是学生在平时训练与比赛中容易出成绩的好方法。
对于投掷、跳跃类项目,由于对知识与技巧性的要求较高,我们努力避免对学生的过度苛求,减少同学之间的相互批评,避免消极暗示带来的紧张,让他们在一开始学习动作时能保持平静放松的心态,相信自己能行,才能顺利地完成好动作。到了考试或者比赛时,学生的爆发力已经定型,重要的是动作是否到位,促进力量正常发挥。此时,我们努力给参加者打氣,暗示他们,只要认真完成动作,努力发挥就可以了。
跑步项目是力量为主的项目,平时的训练中需要循序渐进训练好力量。对于短跑项目,我们努力激发学生内在的压力感,这种压力最好是在运动之前的几分种施加给学生,推动他产生非跑好不可的决心。跑的过程中,学生已经高度注意力集中,一边的加油声几乎注意不到,此时再鼓励完全是多余的了。而长跑项目则不同,平时训练中在学生感到有上气不接下气时,绝对不能再给他过重的压力,因为那会让他感到力不从心。此时,教师满怀期待与肯定的一声“好的,坚持!”无疑是雪中送炭。在比赛前几天要让他放松,不必再参加高强度训练,努力吃好睡好,养足体力,有助于增加自信。
总之,在田径训练过程中,教师需要保持的是对他们的关切、肯定、鼓励,透露给他们积极向上的信息,直到形成自己战胜困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伟东.中学普通学生课余体育训练队组建措施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19)
[2]张璟,王可.从青春期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看表扬教育的无效性[J].教育科学研究,2007(08)
【关键词】初中生 田径训练 心理暗示 积极 正能量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罗森塔尔”实验,讲的就是教师的积极期待与暗示催化了学生内在冰冻的寒心,使原本看起来不可能的任务很快得到实现,而且效果比不参加实验的小组相差一大截。积极的心理暗示具有催生进取力的作用,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其实就是借助积极的心理暗示,化解学生对未来所抱的消极态度,激发他们前进的动力。如何正确运用心理暗示是每一个体育教师需要研究与探讨的问题,笔者在此结合田径训练的体会谈谈看法。
一、巧设环境激发参与的热情
“心有境生。”良好的环境是人们发挥工作、学习能量的重要保障。在田径训练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却非常重要。比如陪跑在比赛中是禁止的,但陪跑的过程正是一种他人的心理支持,所以我们不妨给跑步者多几声“加油”。不少学校都有在操场边的围墙上写体育运动标语的做法,恰当的标语也起到了训练氛围烘托的作用,对学生起着默默的教育作用。 当然,平时训练中的情境设计也是需要精心考虑的,这是因为田径训练一般都比较枯燥加劳累,有趣的情境正起到了积极心理暗示的作用。比如在跑楼梯训练的时候,笔者有一次选择了让学生跑学校实验楼的楼梯,这需要来回跑很多次,学生有畏难情绪。我就告诉学生这是一次“登山”活动,我们需要寻找山中的“宝藏”。虽然学生口头上不信,但内心确实感觉老师很幽默,坚持跑完了全程。这使得我认识到初中生虽然不小了,但他们的内心还存在儿童的心理,想通过带有一定娱乐性的情境来增加活动的乐趣。
二、利用言语实现潜移默化的影响
心理暗示既然是一种无形的外在影响。在田径训练的过程中,有些话我们不必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他人传话,把我们想要告诉学生的信息悄悄地传送到学生的潜意识中,往往比直接说出来效果还要好。
比如徐同学一直不主动参加400米训练,班主任好说歹说就是不肯来,我想应该是他自己没了在比赛中获奖的信心。于是那天我在面对他们几个男生的时候,放了狠话:“你啊,浪费十六年的粮食,可恶至极!”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是批评话,但其实在悄然中告诉他自己是有能力参加短跑的——有能力跑而打退堂鼓,就是浪费粮食,所以要对得起家长与老师的期望。就这样,后来他就开始积极训练了。
三、利用善意谎言实现意外收获
对于田径训练队的学生,我一直对他们以诚相待,所以他们比较听我的话。我认为,真诚不一定体现在交流的内容上,而是一种对待学生的态度或者理念,有时虚假的内容却可以表达真诚的鼓励,让善意的谎言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那次,在1000米的训练中,跑到一半就有人举手示意想退出,但是他们的面色告诉我他们目前的状态属于运动中的正常气色。如果退出一次就会退出多次,再说要退出有的是理由。于是我对举手的学生说:“你们有可能超过上届学生的最好成绩,如果不想试那滚蛋也行!”在集体荣誉感的影响下,最后他们终于跑完了全程,为了鼓励他们,我私下给他们的成绩加了分,而且没有告诉他们真相。经验告诉我,训练中最怕学生遇到高原期,他们尽了极大的努力,却没有一点进步,有时甚至是退步,此时教师不妨学会撒谎,让学生能在流汗之后能品尝到一些欣喜,等到他们成绩真的进步时,教师的谎言也就被掩盖住了。
四、借助压力激发竞争氛围
经过长期观察,我们发现初中学生在体育训练与文化课学习上也同样存在一种相反的情况,一般来说一个学生在文化课考试中因高度紧张而发挥失常的,但在体育比赛中却容易出成绩。当然,体育比赛也不是学生越紧张就越能出成绩,一个学生在赛前吃饭睡觉都受影响,那无疑会影响成绩,所以给学生制造适时又适度的紧张的氛围,是学生在平时训练与比赛中容易出成绩的好方法。
对于投掷、跳跃类项目,由于对知识与技巧性的要求较高,我们努力避免对学生的过度苛求,减少同学之间的相互批评,避免消极暗示带来的紧张,让他们在一开始学习动作时能保持平静放松的心态,相信自己能行,才能顺利地完成好动作。到了考试或者比赛时,学生的爆发力已经定型,重要的是动作是否到位,促进力量正常发挥。此时,我们努力给参加者打氣,暗示他们,只要认真完成动作,努力发挥就可以了。
跑步项目是力量为主的项目,平时的训练中需要循序渐进训练好力量。对于短跑项目,我们努力激发学生内在的压力感,这种压力最好是在运动之前的几分种施加给学生,推动他产生非跑好不可的决心。跑的过程中,学生已经高度注意力集中,一边的加油声几乎注意不到,此时再鼓励完全是多余的了。而长跑项目则不同,平时训练中在学生感到有上气不接下气时,绝对不能再给他过重的压力,因为那会让他感到力不从心。此时,教师满怀期待与肯定的一声“好的,坚持!”无疑是雪中送炭。在比赛前几天要让他放松,不必再参加高强度训练,努力吃好睡好,养足体力,有助于增加自信。
总之,在田径训练过程中,教师需要保持的是对他们的关切、肯定、鼓励,透露给他们积极向上的信息,直到形成自己战胜困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伟东.中学普通学生课余体育训练队组建措施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19)
[2]张璟,王可.从青春期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看表扬教育的无效性[J].教育科学研究,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