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2月26日,“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在中央电视台举行颁奖盛典。年逾九十的叶笃正与霍英东、季羡林等个人和群体获得“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荣誉称号。颁奖盛典对叶笃正的颁奖词是:风华正茂时已经是奠基人。古稀之年仍然是开拓者。让外国人同我们接轨。这是一个年过九旬的大学者的大气象。笑揽风云动,睥睨大国轻。
叶笃正,1916年2月21日出生于天津,著名气象学家;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气象学会和英国皇家气象学会荣誉会员。
他开创了青藏高原气象学。首先发现围绕青藏高原的南支急流、北支急流以及它们汇合而成的北半球最强大的急流。极大程度上影响着东亚天气和气候,为青藏高原气象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他创立了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发现了东亚和北美环流在过渡季节有急剧变化的现象。这一发现对我国天气预报有着重要意义。
他提出了大气运动的适应尺度理论。解释了大气环流究竟是以气压场还是以风场为主。这一理论在天气预报业务上也有重要的应用。
2003年5月27日,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举行会议。决定将第四十八届世界气象组织最高奖——国际气象组织奖(IMO)授予中国气象学家叶笃正。
它那个是几十斤的西瓜,
我这个连小芝麻豆都不算
每天气温增加四五度,也许就是一百年内地球面临的状况。发出这个警告的不是别人。正是中国大气物理研究的奠基人,当时已87岁的中科院院士叶笃正。
2005年1月9日,作为闻名国际大气科学界的学术巨匠,由于在全球气候变化、大气环流等方面的开创性贡献。叶笃正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了国家最高科技奖证书。对于中国科学家来说,这是国家授予的最高荣誉。
叶笃正:跟我一起来的一个同志问我,你得了最高奖是不是很激动?我说,我一点儿也不激动。如果问我什么时候最激动?我最激动的时候,是美国布什总统把中国列为他的一个对手,这个事情让我最高兴。因为中国人站起来了!美国这个唯一的世界超级大国,把中国列为对手,有什么事情能比这事情大?所以我说我这个最高奖跟那个比,它那个是几十斤的西瓜,我这个连小芝麻豆都不算。
记者:听说您现在每周还要隔一天去一次办公室上班。
叶笃正:对。
记者:您有没有算过,您一周工作多长时间?
叶笃正:我的工作时间呀,少说也得四五十个小时。我不上班的时候并不是不工作,是在我自己的屋子里工作。如果你到我家来,可能会笑话。我办公的地方是一个四方块,很小,四周围都是书。
记者:您最近在做什么呢?
叶笃正:我说得简单一点吧,我是搞天气预报的人,我们做天气预报不是为了做预报,是为了给人家用,但这是非常难的事情。所以,我现在就带着一些学生,想办法把预报员跟服务对象两个合在一块儿,变成一个统一的东西。我在这个方面花了很多的时间。
记者:叶老您90多岁了,有没有感觉到这个年龄对您思考一个新学科的发展是一种障碍?
叶笃正: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感觉到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障碍。我这个人很多事情都不记,容易忘,但是所有的工作,我的工作,别人的工作,我都记得非常清楚。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了,
要比恐怖主义还要厉害得多
作为气象学家,叶笃正晚年的成就超越一般气象学的范围,而这一切却来自一次偶然的机缘。1984年夏天。气象学家马隆专程来北京找到叶笃正。希望合作一项前所未闻的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这也是科学家第一次关注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之间的联系。
全球气候变暖对叶笃正来说是涉及气象学、大气科学和气象业务的综合课题。他曾说,他已经快90岁了。一直生活在北京。年轻的时候。北京每年都下很厚的雪,可现在很少了。人类向大气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使全球气候变暖,不但影响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
于是,他的思考更深远:“全球气候变暖,人类活动对大气和地球影响究竟如何?人类将如何适应这个变化?怎样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应对变化?国家、政府、企业、个人分别扮演何种角色?”
记者:您在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趋势的时候,曾经作过一个预测,您说,由于人们生产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大约在一百年之后,我们每天的平均气温将会升高七八摄氏度,假如那一天真的来临了,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怎样呢?
叶笃正:不是七八摄氏度,大概是四五摄氏度的样子,有的地方,可能比四五度高,有的地方则要低一点,有的地方甚至还冷。如果这样子下去,我想,可能要发生很大的麻烦。这个麻烦在哪儿呢?就是洋流变了。洋流影响我们国家,影响美国,影响日本,其中影响欧洲是最厉害的。如果它一改变,很可能欧洲这些国家先要倒霉。比如说北欧,它的纬度和阿拉斯加差不多,但是两个地区的天气非常不一样,北欧国家的气候非常好。但是,如果洋流变了,北欧就完蛋了。
前不久,英美两国气象学家通过系统科学考察宣布:1976年以来全球气温以平均每10年0.2摄氏度的速度升高。全球正在加速变暖。导致这一现象的主因。是无序的人类活动。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导致严重的生态恶化,甚至在不远的将来会出现不可预知的情况。
记者:这两年曾经有一部大片叫《后天》,描述的也是全球气候变化最终导致的一个悲剧性结果。按照您全球气候变化的理论。这种结果会发生吗?
叶笃正:我个人的意见,这种变化在几十年以后,很可能。由于主要的影响是变暖,变暖改变洋流,洋流一改变之后,跟《后天》描写的那个差不多,但不像《后天》那么极端。我可以说一件事情。大概是一年多以前,美国国防部有一个秘密报告,就是谈这个问题的。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了,它认为要比恐怖主义还要厉害得多。实际上《后天》就是根据这个事情来描写的。美国国防部的那份秘密报告,我认为是值得注意的。
记者:您觉得我们未来通过努力,能够避免这个前景的发生吗?
叶笃正:如果我们继续这样子下去,这种前景迟早,比如说几十年,可能要发生。
为了不让人类的未来变成悲剧。在全球气候变化领域。叶笃正在不停地探索。作为一位90多岁高龄的科学家。他始终关注着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前沿。并深感时间的紧迫。在2003年气候变化国际讨论会上。叶笃正提出“有序人类活动”的概念。认为人类活动已经给气象条件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事实是最重要的
1916年,中国有了第一份气候记录,也是这一年。在天津一位清末道台的家中,叶笃正出生了。在家里15个孩子中,叶笃正排行老七。14岁 以前。叶笃正没有进过学校。接受的是私塾教育。1930年。叶笃正进入著名的南开中学。校长是著名教育家张伯苓。
叶笃正:张伯苓校长,我是非常佩服他的。可以说,他的教育思想比我们现在的教育思想高很多很多。他的目标是要培养一个全面的人。你要接触社会,要知道社会发生什么情况了。譬如说吧,当时大家都要选“社会调查”这门课,这是别的学校没有的。老师带你出去,一边调查一边接触社会。我去的那个地方是山东,我还记得很清楚,当时到了曲阜、泰山,正好当时冯玉祥在那儿,老师就带着我们去见了冯玉祥。所以,他是要让你知道学校外头是怎么回事,他不是让你在家里待着。
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刚刚考入清华大学的叶笃正参加了这场运动。两年后,他回到学校。在乒乓球台边结识了学长钱三强。在钱三强的劝说下,叶笃正放弃了自己喜爱的物理专业,选择了对国家更为实用的气象学专业。
1945年,叶笃正来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师从世界著名气象和海洋学家罗士贝。
叶笃正:如果有人问我,你在芝加哥大学学到了什么东西?我说不出来,我确实说不出来。但是,影响我的是什么呢?是我跟我老师的对话。他跟我说过一句话,他说,“facts ate all be important”,事实是最重要的。所以,他一切都从实际出发。我总能感觉到他那种治学的办法,他往前看,他不是就事论事讨论一个具体的问题。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现在所说的大气,过去都是物理的现象,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时候,我的老师就写了一个东西,关于化学方面的,他想到了化学对大气的影响。那时候根本没有人提这个问题,他却想到了。50年过去了,现在化学问题在大气研究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他总是往前看,看的面那么广,不局限于当前。如果是看当前,做起工作来就缩到里头来看,总是在这里头想,不是往外扩。我现在看东西是要扩,不是缩,不是局限在这里头。
如果要跟我结婚,就要跟我回国来
在美国求学期间,叶笃正就主持夏威夷气候研究。在美国气象界小有名气。这位风华正茂、温文尔雅的中国青年自然成为众多女孩追求的对象。然而在跟一位美国女孩的交往中。叶笃正受到了一次意想不到的伤害。
叶笃正:她给了我一句使我非常伤心的话。就是一个傍晚,她去参加一个晚会,我去送她,在一个车站等车,旁边都没人,一个人都没有,我想Kiss她。结果,她说,NO NO NO。她说,I can’t goto the party without powder。就是说,我不能没有打粉就跑去参加舞会。我跟她说,你就告诉他们说,You aye kissed by a Chinese boy。就是说,那是因为一个中国男孩亲了你。她说,NO NO NO,They willlaugh at me。意思是,他们都会笑我的。听了这句话我心里特别难过。我当时就想,如果我是一个美国男孩子,你可能就不说这句话了。我估计她可能没这么想,不管她怎么想,但是我感到非常伤心。
记者:我记得您曾经开过一个玩笑,您说,如果我在美国娶一个美国姑娘的话,也一定要把她带回中国来。
叶笃正:很不好意思地说,我在美国的时候,确实是有好几个美国姑娘找我。当时我结婚了,如果不结婚的话,我会跟她们结婚的。但是有一条,她必须跟我回来,跟我回中国。如果不回来,我绝对不要。回国为什么?很简单,就是刚才那句话,中国被外国那么多只脚压到身上。现在新中国成立了,希望来了,要把中国搞上来,让那个脚不能踩在我们中国身上,这事情太重要了。
叶笃正的勤奋和聪明才智深得师生赞赏,成为以罗士贝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的主要成员之一。
1949年,远在美国的叶笃正结束了学业。他的博士论文《关于大气能量频散传播》受到各国气象学界的重视。在这篇著名的论文里。叶笃正对影响天气发展的大槽和大脊的预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这些成果,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沿用。被誉为动力气象学的经典著作之一。
这篇对现在的天气预报仍然影响深远的论文。给当时的叶笃正带来一份年薪4300美金的工作。而当时一个小型大学教授的年薪也不过5000多美金。然而。叶笃正拒绝了美国气象局的高薪挽留。
叶笃正曾经和美国好友卡普兰教授有过一段简短的对话:
“如果你一直在美国工作。会写出更多的文章。”
“文章数量固然可以说明成绩。但美国能给我建立一个研究所。带领大量同行一起工作。为国家的气象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机会吗?不能!”
没有带了美国特秀的任秀,
你回来干什么
正值新中国成立之初,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前,中美两国关系很紧张。因此,叶笃正的多次回国申请都遭到拒绝。
他到英国驻美领事馆提出申请去香港,想通过香港返回祖国。不料。英国驻美领事馆也拒发入境签证。美国气象局让他的导师罗士贝教授帮助劝说。结果。老师非但没有说服学生,反而被学生说服了。
1950年10月,在老师的帮助下,几经波折。叶笃正终于登上了回国的轮船。踏上祖国土地时的心情,他至今记忆犹新。
叶笃正:到了罗湖那个地方,就进了中国港口了。好多人来欢迎我们,又唱歌,又跳舞。当时我确实是非常感动,感动得我流泪了。我说,“Family,I’m here”,最后我到了我家了。I’m home。
叶笃正的归来,使新中国气象事业在竺可桢、赵九章之外又增加了一位杰出的气象学家。一回国。叶笃正立刻投身于中国大气科学研究机构的筹建工作中。但随后而来的运动,让叶笃正吃尽苦头。他被打成了特务。失去了工作的权利,并被下放到农村劳动。
叶笃正:第一件事,就说我把学生都带坏了。为什么呢?把资产阶级的那种方法都教给学生了,这是一个。更大的一个说我是特务,为什么呢?美国回来的嘛!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一个红卫兵问我,他说,你在美国的工作是不是很好?我说,是的。他说,你那个论文啊怎么怎么样?我说,是的。他说,你自己单独住很大一所房子?我说,是的。他说,你的工资有那么多?我说,是的。他说,你在那儿地位也很好?我说,是的。接着,他的结论来了,他说,你回来干什么?你回来不当特务,你回来干什么?没有带了美国特务的任务,你回来干什么?
1978年,叶笃正担任了中国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第二年,他带领中国气象团访问美国,遇到了他那些留在美国的同窗好友。一位当初曾极力劝阻他不要回国的同学。在29年后的这次重逢中。说出的第一句话是。你后悔吗?
叶笃正:我现在绝不后悔。为什么?第一,我是中国人,我要给中国做事,给中国人做事。第二,如果我留在美国的话,它美国不会给我这么一个舞台。现在我不仅仅在研究所方面,还可以在气象局 方面做很多工作,提意见,搞规划等等。这个舞台,美国不会给我的。
人家不抢你饭碗呀,你就没出息
1991年,叶笃正被美国气象学会选为荣誉委员。这是一个殊荣,因为这个学会自创办以来所有的荣誉会员不超过40人,叶笃正是仅有的两位亚洲籍会员之一。美国气象学会在为他颁发证书时。对他的科学成就称赞不已。
现在,90多岁的叶笃正还保持着旺盛的精力。他喜欢和老伴在小区里散散步,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50多年。风雨无阻。
虽然年事渐高,但叶笃正还没有停止自己的研究工作。偶尔想到的问题和出现的灵感,他都会记下来,并敦促自己尽快行动。
记者:您经常随身带着一个小本,是吗?我能看一下吗?
叶笃正:可以。这是两部分。我希望你呢,只看这一部分,因为这后面是我个人的日记。
记者:叶老的这个小本是个百宝箱。您这页写的,“森林的清洁作用,空气带来的不清洁的东西到哪里去了。所有清洁的东西不变”。还有英文,很多手写的英文。“森林对水的动态过程的影响”。您现在想到的,好像还不仅仅是大气的问题,还要想植物的问题,我听说您带的研究生里,还有经济学的研究生?
叶笃正:因为现在都是要给国家做事,所以我们做出来的事儿要考虑到底国家得到了什么好处?你投入多少?你投入了100块钱,你得到了50块钱,你失败了。你投入了50得到100,这就是好了,这就是一个经济问题。我也说句老实话,气象他跟我学,经济呢,我跟他学。两边都得学,我不跟他学,我也指挥不了他。所以,一方面他指挥我,一方面我指挥他,是相互指挥的。
1995年,叶笃正把自己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成就奖”的100万元奖金捐给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用于奖励在大气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青年学者。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曾这样评价叶笃正:“一直以无尽的热情和善良帮助学生的叶教授,得到了他遍及世界各地的弟子们的高度尊敬和感激。”
但是,他对学生也会有生气的时候。
叶笃正:我说一句很苛刻的话:这么想,没出息,没出息,没出息,没出息!你们想想,如果你做的东西,人家不跟着你做,那你就失败了。如果人家跟着你做,抢你饭碗了,你就成功了。你应该从成功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不应该从人家抢你饭碗这个角度看。我们这个饭碗就是让人家抢才好,你才算工作做到家了。人家不抢你饭碗呀,那你工作没有做到家,没有出息!
记者:您已经到这个年龄了,还会很激动、很严厉地批评您的学生,批评他们的一些思想、思路,或者工作习惯,您会不会担心,您是在用一种老年人的思维来要求年轻人的思维呢?
叶笃正:我不敢说没有思维差距,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让人家学到精华。这个精华是什么?最关键的是你要跟人家交流。譬如说我在国外,你要问我,你学到什么东西?我说,我没学到什么东西,我只学到了做工作的道理。我跟我的老师讲话,我也是站在对等的地方跟他说话。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有几次我跟他说话,我说,你这个我不大同意。他也希望我说这个话。同样的,我的学生,谁都说好好好好,我就说这个学生不好。、
记者:学生一定要有自己独立的意见,甚至可以反对您。
叶笃正:要学生说,你这个不行,你要怎么怎么样才好,这个学生才真正是好学生。所以要敢说话,要提不同的意见。我在国外是这样子,我也要求我的学生是这样子。唯唯诺诺不行。
记者:在您的研究领域里,应该说今天我们国家的水平已经跟世界基本接轨了。但是在您刚回来的时候,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
叶笃正:当时在国外,譬如在美国,他们有一种东西叫作高空图。这个高空图大概相当于5公里的高空。他们做这个图已经是日常工作了,但是这种图在我们中国还没有。我还记得,我们所里第一次画出这个5公里的图,我们叫做500毫帕图,我们是要庆祝的。但是我要给你刚才说的一句话做一点修正。你刚才说,我们已经跟他们一样了。现在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们所做的工作,一件一件来看,我们一点儿不比他们差。我还可以举出很多的工作,不管是我还是我学生的,在国际上都是领先的。但是在总体来说,我们还是有差距的,这一点我们应该承认。
有人曾经开玩笑说,叶笃正先生似乎就是专为气象学而生的。因为在他诞生的那一年,中国也诞生了第一份气象记录。但是对于叶笃正先生来说,这90年其实仅仅是中国气象学的一个开始。作为一个气象学家,他们往往要将目光放到下一个90年甚至是几百年、几千年之后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气象学家的眼光,是远远超越任何生命局限的。
(责任编辑 李树泉)
叶笃正,1916年2月21日出生于天津,著名气象学家;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气象学会和英国皇家气象学会荣誉会员。
他开创了青藏高原气象学。首先发现围绕青藏高原的南支急流、北支急流以及它们汇合而成的北半球最强大的急流。极大程度上影响着东亚天气和气候,为青藏高原气象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他创立了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发现了东亚和北美环流在过渡季节有急剧变化的现象。这一发现对我国天气预报有着重要意义。
他提出了大气运动的适应尺度理论。解释了大气环流究竟是以气压场还是以风场为主。这一理论在天气预报业务上也有重要的应用。
2003年5月27日,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举行会议。决定将第四十八届世界气象组织最高奖——国际气象组织奖(IMO)授予中国气象学家叶笃正。
它那个是几十斤的西瓜,
我这个连小芝麻豆都不算
每天气温增加四五度,也许就是一百年内地球面临的状况。发出这个警告的不是别人。正是中国大气物理研究的奠基人,当时已87岁的中科院院士叶笃正。
2005年1月9日,作为闻名国际大气科学界的学术巨匠,由于在全球气候变化、大气环流等方面的开创性贡献。叶笃正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了国家最高科技奖证书。对于中国科学家来说,这是国家授予的最高荣誉。
叶笃正:跟我一起来的一个同志问我,你得了最高奖是不是很激动?我说,我一点儿也不激动。如果问我什么时候最激动?我最激动的时候,是美国布什总统把中国列为他的一个对手,这个事情让我最高兴。因为中国人站起来了!美国这个唯一的世界超级大国,把中国列为对手,有什么事情能比这事情大?所以我说我这个最高奖跟那个比,它那个是几十斤的西瓜,我这个连小芝麻豆都不算。
记者:听说您现在每周还要隔一天去一次办公室上班。
叶笃正:对。
记者:您有没有算过,您一周工作多长时间?
叶笃正:我的工作时间呀,少说也得四五十个小时。我不上班的时候并不是不工作,是在我自己的屋子里工作。如果你到我家来,可能会笑话。我办公的地方是一个四方块,很小,四周围都是书。
记者:您最近在做什么呢?
叶笃正:我说得简单一点吧,我是搞天气预报的人,我们做天气预报不是为了做预报,是为了给人家用,但这是非常难的事情。所以,我现在就带着一些学生,想办法把预报员跟服务对象两个合在一块儿,变成一个统一的东西。我在这个方面花了很多的时间。
记者:叶老您90多岁了,有没有感觉到这个年龄对您思考一个新学科的发展是一种障碍?
叶笃正: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感觉到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障碍。我这个人很多事情都不记,容易忘,但是所有的工作,我的工作,别人的工作,我都记得非常清楚。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了,
要比恐怖主义还要厉害得多
作为气象学家,叶笃正晚年的成就超越一般气象学的范围,而这一切却来自一次偶然的机缘。1984年夏天。气象学家马隆专程来北京找到叶笃正。希望合作一项前所未闻的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这也是科学家第一次关注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之间的联系。
全球气候变暖对叶笃正来说是涉及气象学、大气科学和气象业务的综合课题。他曾说,他已经快90岁了。一直生活在北京。年轻的时候。北京每年都下很厚的雪,可现在很少了。人类向大气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使全球气候变暖,不但影响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
于是,他的思考更深远:“全球气候变暖,人类活动对大气和地球影响究竟如何?人类将如何适应这个变化?怎样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应对变化?国家、政府、企业、个人分别扮演何种角色?”
记者:您在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趋势的时候,曾经作过一个预测,您说,由于人们生产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大约在一百年之后,我们每天的平均气温将会升高七八摄氏度,假如那一天真的来临了,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怎样呢?
叶笃正:不是七八摄氏度,大概是四五摄氏度的样子,有的地方,可能比四五度高,有的地方则要低一点,有的地方甚至还冷。如果这样子下去,我想,可能要发生很大的麻烦。这个麻烦在哪儿呢?就是洋流变了。洋流影响我们国家,影响美国,影响日本,其中影响欧洲是最厉害的。如果它一改变,很可能欧洲这些国家先要倒霉。比如说北欧,它的纬度和阿拉斯加差不多,但是两个地区的天气非常不一样,北欧国家的气候非常好。但是,如果洋流变了,北欧就完蛋了。
前不久,英美两国气象学家通过系统科学考察宣布:1976年以来全球气温以平均每10年0.2摄氏度的速度升高。全球正在加速变暖。导致这一现象的主因。是无序的人类活动。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导致严重的生态恶化,甚至在不远的将来会出现不可预知的情况。
记者:这两年曾经有一部大片叫《后天》,描述的也是全球气候变化最终导致的一个悲剧性结果。按照您全球气候变化的理论。这种结果会发生吗?
叶笃正:我个人的意见,这种变化在几十年以后,很可能。由于主要的影响是变暖,变暖改变洋流,洋流一改变之后,跟《后天》描写的那个差不多,但不像《后天》那么极端。我可以说一件事情。大概是一年多以前,美国国防部有一个秘密报告,就是谈这个问题的。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了,它认为要比恐怖主义还要厉害得多。实际上《后天》就是根据这个事情来描写的。美国国防部的那份秘密报告,我认为是值得注意的。
记者:您觉得我们未来通过努力,能够避免这个前景的发生吗?
叶笃正:如果我们继续这样子下去,这种前景迟早,比如说几十年,可能要发生。
为了不让人类的未来变成悲剧。在全球气候变化领域。叶笃正在不停地探索。作为一位90多岁高龄的科学家。他始终关注着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前沿。并深感时间的紧迫。在2003年气候变化国际讨论会上。叶笃正提出“有序人类活动”的概念。认为人类活动已经给气象条件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事实是最重要的
1916年,中国有了第一份气候记录,也是这一年。在天津一位清末道台的家中,叶笃正出生了。在家里15个孩子中,叶笃正排行老七。14岁 以前。叶笃正没有进过学校。接受的是私塾教育。1930年。叶笃正进入著名的南开中学。校长是著名教育家张伯苓。
叶笃正:张伯苓校长,我是非常佩服他的。可以说,他的教育思想比我们现在的教育思想高很多很多。他的目标是要培养一个全面的人。你要接触社会,要知道社会发生什么情况了。譬如说吧,当时大家都要选“社会调查”这门课,这是别的学校没有的。老师带你出去,一边调查一边接触社会。我去的那个地方是山东,我还记得很清楚,当时到了曲阜、泰山,正好当时冯玉祥在那儿,老师就带着我们去见了冯玉祥。所以,他是要让你知道学校外头是怎么回事,他不是让你在家里待着。
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刚刚考入清华大学的叶笃正参加了这场运动。两年后,他回到学校。在乒乓球台边结识了学长钱三强。在钱三强的劝说下,叶笃正放弃了自己喜爱的物理专业,选择了对国家更为实用的气象学专业。
1945年,叶笃正来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师从世界著名气象和海洋学家罗士贝。
叶笃正:如果有人问我,你在芝加哥大学学到了什么东西?我说不出来,我确实说不出来。但是,影响我的是什么呢?是我跟我老师的对话。他跟我说过一句话,他说,“facts ate all be important”,事实是最重要的。所以,他一切都从实际出发。我总能感觉到他那种治学的办法,他往前看,他不是就事论事讨论一个具体的问题。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现在所说的大气,过去都是物理的现象,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时候,我的老师就写了一个东西,关于化学方面的,他想到了化学对大气的影响。那时候根本没有人提这个问题,他却想到了。50年过去了,现在化学问题在大气研究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他总是往前看,看的面那么广,不局限于当前。如果是看当前,做起工作来就缩到里头来看,总是在这里头想,不是往外扩。我现在看东西是要扩,不是缩,不是局限在这里头。
如果要跟我结婚,就要跟我回国来
在美国求学期间,叶笃正就主持夏威夷气候研究。在美国气象界小有名气。这位风华正茂、温文尔雅的中国青年自然成为众多女孩追求的对象。然而在跟一位美国女孩的交往中。叶笃正受到了一次意想不到的伤害。
叶笃正:她给了我一句使我非常伤心的话。就是一个傍晚,她去参加一个晚会,我去送她,在一个车站等车,旁边都没人,一个人都没有,我想Kiss她。结果,她说,NO NO NO。她说,I can’t goto the party without powder。就是说,我不能没有打粉就跑去参加舞会。我跟她说,你就告诉他们说,You aye kissed by a Chinese boy。就是说,那是因为一个中国男孩亲了你。她说,NO NO NO,They willlaugh at me。意思是,他们都会笑我的。听了这句话我心里特别难过。我当时就想,如果我是一个美国男孩子,你可能就不说这句话了。我估计她可能没这么想,不管她怎么想,但是我感到非常伤心。
记者:我记得您曾经开过一个玩笑,您说,如果我在美国娶一个美国姑娘的话,也一定要把她带回中国来。
叶笃正:很不好意思地说,我在美国的时候,确实是有好几个美国姑娘找我。当时我结婚了,如果不结婚的话,我会跟她们结婚的。但是有一条,她必须跟我回来,跟我回中国。如果不回来,我绝对不要。回国为什么?很简单,就是刚才那句话,中国被外国那么多只脚压到身上。现在新中国成立了,希望来了,要把中国搞上来,让那个脚不能踩在我们中国身上,这事情太重要了。
叶笃正的勤奋和聪明才智深得师生赞赏,成为以罗士贝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的主要成员之一。
1949年,远在美国的叶笃正结束了学业。他的博士论文《关于大气能量频散传播》受到各国气象学界的重视。在这篇著名的论文里。叶笃正对影响天气发展的大槽和大脊的预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这些成果,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沿用。被誉为动力气象学的经典著作之一。
这篇对现在的天气预报仍然影响深远的论文。给当时的叶笃正带来一份年薪4300美金的工作。而当时一个小型大学教授的年薪也不过5000多美金。然而。叶笃正拒绝了美国气象局的高薪挽留。
叶笃正曾经和美国好友卡普兰教授有过一段简短的对话:
“如果你一直在美国工作。会写出更多的文章。”
“文章数量固然可以说明成绩。但美国能给我建立一个研究所。带领大量同行一起工作。为国家的气象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机会吗?不能!”
没有带了美国特秀的任秀,
你回来干什么
正值新中国成立之初,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前,中美两国关系很紧张。因此,叶笃正的多次回国申请都遭到拒绝。
他到英国驻美领事馆提出申请去香港,想通过香港返回祖国。不料。英国驻美领事馆也拒发入境签证。美国气象局让他的导师罗士贝教授帮助劝说。结果。老师非但没有说服学生,反而被学生说服了。
1950年10月,在老师的帮助下,几经波折。叶笃正终于登上了回国的轮船。踏上祖国土地时的心情,他至今记忆犹新。
叶笃正:到了罗湖那个地方,就进了中国港口了。好多人来欢迎我们,又唱歌,又跳舞。当时我确实是非常感动,感动得我流泪了。我说,“Family,I’m here”,最后我到了我家了。I’m home。
叶笃正的归来,使新中国气象事业在竺可桢、赵九章之外又增加了一位杰出的气象学家。一回国。叶笃正立刻投身于中国大气科学研究机构的筹建工作中。但随后而来的运动,让叶笃正吃尽苦头。他被打成了特务。失去了工作的权利,并被下放到农村劳动。
叶笃正:第一件事,就说我把学生都带坏了。为什么呢?把资产阶级的那种方法都教给学生了,这是一个。更大的一个说我是特务,为什么呢?美国回来的嘛!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一个红卫兵问我,他说,你在美国的工作是不是很好?我说,是的。他说,你那个论文啊怎么怎么样?我说,是的。他说,你自己单独住很大一所房子?我说,是的。他说,你的工资有那么多?我说,是的。他说,你在那儿地位也很好?我说,是的。接着,他的结论来了,他说,你回来干什么?你回来不当特务,你回来干什么?没有带了美国特务的任务,你回来干什么?
1978年,叶笃正担任了中国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第二年,他带领中国气象团访问美国,遇到了他那些留在美国的同窗好友。一位当初曾极力劝阻他不要回国的同学。在29年后的这次重逢中。说出的第一句话是。你后悔吗?
叶笃正:我现在绝不后悔。为什么?第一,我是中国人,我要给中国做事,给中国人做事。第二,如果我留在美国的话,它美国不会给我这么一个舞台。现在我不仅仅在研究所方面,还可以在气象局 方面做很多工作,提意见,搞规划等等。这个舞台,美国不会给我的。
人家不抢你饭碗呀,你就没出息
1991年,叶笃正被美国气象学会选为荣誉委员。这是一个殊荣,因为这个学会自创办以来所有的荣誉会员不超过40人,叶笃正是仅有的两位亚洲籍会员之一。美国气象学会在为他颁发证书时。对他的科学成就称赞不已。
现在,90多岁的叶笃正还保持着旺盛的精力。他喜欢和老伴在小区里散散步,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50多年。风雨无阻。
虽然年事渐高,但叶笃正还没有停止自己的研究工作。偶尔想到的问题和出现的灵感,他都会记下来,并敦促自己尽快行动。
记者:您经常随身带着一个小本,是吗?我能看一下吗?
叶笃正:可以。这是两部分。我希望你呢,只看这一部分,因为这后面是我个人的日记。
记者:叶老的这个小本是个百宝箱。您这页写的,“森林的清洁作用,空气带来的不清洁的东西到哪里去了。所有清洁的东西不变”。还有英文,很多手写的英文。“森林对水的动态过程的影响”。您现在想到的,好像还不仅仅是大气的问题,还要想植物的问题,我听说您带的研究生里,还有经济学的研究生?
叶笃正:因为现在都是要给国家做事,所以我们做出来的事儿要考虑到底国家得到了什么好处?你投入多少?你投入了100块钱,你得到了50块钱,你失败了。你投入了50得到100,这就是好了,这就是一个经济问题。我也说句老实话,气象他跟我学,经济呢,我跟他学。两边都得学,我不跟他学,我也指挥不了他。所以,一方面他指挥我,一方面我指挥他,是相互指挥的。
1995年,叶笃正把自己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成就奖”的100万元奖金捐给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用于奖励在大气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青年学者。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曾这样评价叶笃正:“一直以无尽的热情和善良帮助学生的叶教授,得到了他遍及世界各地的弟子们的高度尊敬和感激。”
但是,他对学生也会有生气的时候。
叶笃正:我说一句很苛刻的话:这么想,没出息,没出息,没出息,没出息!你们想想,如果你做的东西,人家不跟着你做,那你就失败了。如果人家跟着你做,抢你饭碗了,你就成功了。你应该从成功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不应该从人家抢你饭碗这个角度看。我们这个饭碗就是让人家抢才好,你才算工作做到家了。人家不抢你饭碗呀,那你工作没有做到家,没有出息!
记者:您已经到这个年龄了,还会很激动、很严厉地批评您的学生,批评他们的一些思想、思路,或者工作习惯,您会不会担心,您是在用一种老年人的思维来要求年轻人的思维呢?
叶笃正:我不敢说没有思维差距,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让人家学到精华。这个精华是什么?最关键的是你要跟人家交流。譬如说我在国外,你要问我,你学到什么东西?我说,我没学到什么东西,我只学到了做工作的道理。我跟我的老师讲话,我也是站在对等的地方跟他说话。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有几次我跟他说话,我说,你这个我不大同意。他也希望我说这个话。同样的,我的学生,谁都说好好好好,我就说这个学生不好。、
记者:学生一定要有自己独立的意见,甚至可以反对您。
叶笃正:要学生说,你这个不行,你要怎么怎么样才好,这个学生才真正是好学生。所以要敢说话,要提不同的意见。我在国外是这样子,我也要求我的学生是这样子。唯唯诺诺不行。
记者:在您的研究领域里,应该说今天我们国家的水平已经跟世界基本接轨了。但是在您刚回来的时候,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
叶笃正:当时在国外,譬如在美国,他们有一种东西叫作高空图。这个高空图大概相当于5公里的高空。他们做这个图已经是日常工作了,但是这种图在我们中国还没有。我还记得,我们所里第一次画出这个5公里的图,我们叫做500毫帕图,我们是要庆祝的。但是我要给你刚才说的一句话做一点修正。你刚才说,我们已经跟他们一样了。现在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们所做的工作,一件一件来看,我们一点儿不比他们差。我还可以举出很多的工作,不管是我还是我学生的,在国际上都是领先的。但是在总体来说,我们还是有差距的,这一点我们应该承认。
有人曾经开玩笑说,叶笃正先生似乎就是专为气象学而生的。因为在他诞生的那一年,中国也诞生了第一份气象记录。但是对于叶笃正先生来说,这90年其实仅仅是中国气象学的一个开始。作为一个气象学家,他们往往要将目光放到下一个90年甚至是几百年、几千年之后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气象学家的眼光,是远远超越任何生命局限的。
(责任编辑 李树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