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通过优秀的文化来陶冶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这个过程,也是展现语文知识内容“美”的重要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当把握好“美”的传递,落实好审美构建的相关工作,让学生在感受美、体悟美。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新时期小学语文与审美教育的融合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语文;审美教育;融合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2-246
引言
所谓审美,就是领会事物或作品的艺术美。审美具有三个档次:(1)条件反射式审美,由审美对象的美、色、音等外部形式的美刺激感官而引起的美感,它不需要进行联想、想象等活动。(2)直觉式审美,即在对对象的观赏中,主体的情感、想象和联想等创造性活动在瞬间综合为一种审美的感觉,这是常人的审美。(3)有为而为的审美,即有明确目的性和品评能力的审美。在语文教学中,便运用了第三层“有为而为”的审美艺术来发掘语文课本里的美。这样,审美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形成了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审美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审美构建的过程,就是学生去体验文字之间的美的过程,并在思考与分析的过程中,获得有关“美”的体验,并形成带有自身独到见解的经验。而这个过程,是必须需要学生将自身的主观感受放入其中的。而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并没有关注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甚至学生在课堂上任何另类的思路,都会给教师打上错误的标签,这不仅无法让学生将自身的主观感受放入到实际体验中,同时也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新时期小学语文与审美教育的融合
(一)细读文本,发掘美的因素
小学语文教材中诸多散文选自名家名篇,文质兼美,文章中展现了自然美、人情美和艺术美等诸多审美因素,蕴含丰富的唯美资源,能唤醒学生美的情感和心灵,让学生在唯美阅读中终身受益。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深入解读文本,努力挖掘文本蕴含的审美因素,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美的语言,想象美的意境,感悟美的形象,体会美的情思,让他們充分感受散文的美,并获得审美阅读的愉悦,从而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爱上祖国的语言文字。
(二)在实践中寻找美
常言道:“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语文课中,进行一些内容充实,富有情趣的实践活动,既能够增加学生的学识,也能够提升学生对没的感知能力。法国著名的雕刻家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气勃勃、缤纷多彩的自然界给美带来了不可言说的礼物,给人类带来了一个美妙绝伦的人间仙境。在语文课中,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能更加真实地感受自然的美,去聆听花草树木的语言学带领学生去到艺术的城堡,去感受艺术佳作中透露的情感、底蕴,带领学生走进社会中,去细心观察社会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三)关注学生的主体,为学生构建丰富的审美意境
从实际角度来说,想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实现审美构建,教师应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体验。小学生涉世未深,如果教师贸然让学生自行感悟,学生多少还是有一定的困惑的,这是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文字之间的美。所以我们教师就需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审美意境,或是说为学生的理解美、感悟美提供一定的媒介,让学生在这个意境充分调动其自身的主观体验与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四)展开想象,感受美的意境
黑格尔曾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更能够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散文充满诗情画意,有丰富的想象空间。通过引导学生想象,能够把语言转化为鲜活的画面,让学生真正走进散文描写的意境。可是,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是肤浅的,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是不完善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移情,在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在散文的意境中感同身受,让美在生命里体验和发现。如此,学生的审美体验才能达到高峰,审美价值才得以开掘。
(五)用人物塑造欣赏法感受人物的美
从语文课本中可以发现,有很多的具有“美”的特点的人物。例如课文《小院》中的“小大嫂”纯朴、善良、热情大方,《木兰诗》中的巾帼女英雄花木兰,忠孝节义、替父从军,《最后一课》中韩麦尔虽然是平凡的教师,但对教育事业无限的依恋、热爱。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人物介绍,自己去感受、研究人物形象的美,让学生在脑中去刻画自己感受到的人物的美,从而使课文中的人物在学生的心里“活”起来,成为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然后才对其语言、肖像、心理、动作、神态进行分析,体会其直接美,接着借助环境的烘托,他人的陪衬来分析、综合出人物的整体性格特征,并在欣赏人物美的基础上体会人物所蕴含的社会意义。
结束语
审美建构在语文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体验,引导有感情的朗读去感受文章的美,创设审美的意境,利用视觉形象构建审美,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文章的美,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璐.小学语文教学的学生审美培养[C].教育理论研究(第四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478-479.
[2]武楠楠.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现代交际,2018(22):172+171.
[3]李相辉.探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C].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243.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语文;审美教育;融合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2-246
引言
所谓审美,就是领会事物或作品的艺术美。审美具有三个档次:(1)条件反射式审美,由审美对象的美、色、音等外部形式的美刺激感官而引起的美感,它不需要进行联想、想象等活动。(2)直觉式审美,即在对对象的观赏中,主体的情感、想象和联想等创造性活动在瞬间综合为一种审美的感觉,这是常人的审美。(3)有为而为的审美,即有明确目的性和品评能力的审美。在语文教学中,便运用了第三层“有为而为”的审美艺术来发掘语文课本里的美。这样,审美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形成了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审美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审美构建的过程,就是学生去体验文字之间的美的过程,并在思考与分析的过程中,获得有关“美”的体验,并形成带有自身独到见解的经验。而这个过程,是必须需要学生将自身的主观感受放入其中的。而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并没有关注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甚至学生在课堂上任何另类的思路,都会给教师打上错误的标签,这不仅无法让学生将自身的主观感受放入到实际体验中,同时也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新时期小学语文与审美教育的融合
(一)细读文本,发掘美的因素
小学语文教材中诸多散文选自名家名篇,文质兼美,文章中展现了自然美、人情美和艺术美等诸多审美因素,蕴含丰富的唯美资源,能唤醒学生美的情感和心灵,让学生在唯美阅读中终身受益。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深入解读文本,努力挖掘文本蕴含的审美因素,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美的语言,想象美的意境,感悟美的形象,体会美的情思,让他們充分感受散文的美,并获得审美阅读的愉悦,从而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爱上祖国的语言文字。
(二)在实践中寻找美
常言道:“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语文课中,进行一些内容充实,富有情趣的实践活动,既能够增加学生的学识,也能够提升学生对没的感知能力。法国著名的雕刻家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气勃勃、缤纷多彩的自然界给美带来了不可言说的礼物,给人类带来了一个美妙绝伦的人间仙境。在语文课中,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能更加真实地感受自然的美,去聆听花草树木的语言学带领学生去到艺术的城堡,去感受艺术佳作中透露的情感、底蕴,带领学生走进社会中,去细心观察社会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三)关注学生的主体,为学生构建丰富的审美意境
从实际角度来说,想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实现审美构建,教师应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体验。小学生涉世未深,如果教师贸然让学生自行感悟,学生多少还是有一定的困惑的,这是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文字之间的美。所以我们教师就需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审美意境,或是说为学生的理解美、感悟美提供一定的媒介,让学生在这个意境充分调动其自身的主观体验与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四)展开想象,感受美的意境
黑格尔曾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更能够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散文充满诗情画意,有丰富的想象空间。通过引导学生想象,能够把语言转化为鲜活的画面,让学生真正走进散文描写的意境。可是,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是肤浅的,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是不完善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移情,在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在散文的意境中感同身受,让美在生命里体验和发现。如此,学生的审美体验才能达到高峰,审美价值才得以开掘。
(五)用人物塑造欣赏法感受人物的美
从语文课本中可以发现,有很多的具有“美”的特点的人物。例如课文《小院》中的“小大嫂”纯朴、善良、热情大方,《木兰诗》中的巾帼女英雄花木兰,忠孝节义、替父从军,《最后一课》中韩麦尔虽然是平凡的教师,但对教育事业无限的依恋、热爱。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人物介绍,自己去感受、研究人物形象的美,让学生在脑中去刻画自己感受到的人物的美,从而使课文中的人物在学生的心里“活”起来,成为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然后才对其语言、肖像、心理、动作、神态进行分析,体会其直接美,接着借助环境的烘托,他人的陪衬来分析、综合出人物的整体性格特征,并在欣赏人物美的基础上体会人物所蕴含的社会意义。
结束语
审美建构在语文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体验,引导有感情的朗读去感受文章的美,创设审美的意境,利用视觉形象构建审美,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文章的美,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璐.小学语文教学的学生审美培养[C].教育理论研究(第四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478-479.
[2]武楠楠.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现代交际,2018(22):172+171.
[3]李相辉.探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C].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