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对话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堂中的对话,承载着师生共同成长、发展的重任,有效的课堂对话将使教学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更是小学数学课堂中知识建构的桥梁。
  一、引领学生——与老师的对话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自身经验基础上积极主动的过程。学生不仅要用脑子思考,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去操作,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例如“时、分的认识”这一课。学生认识了时间单位时、分及钟面后,教师创设了师生拨钟比赛的情景。先是学生报时,教师拨钟,学生积极性十分高涨,然后教师报时学生拨钟,学生因为好胜心强,不愿输给老师,拨钟可认真了。当老师喊“停”时,有的学生还说:“再比一会儿”,可见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此时多么浓厚。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能与学生朋友般地交流感情,用爱心激励爱心,用生命呵护生命,用自由唤醒自由。
  二、引导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本质应当被视为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学生与学生对话是学生之间切磋交流、合作学习的活动。要鼓励学生从封闭的学习走向开放,懂得沟通信息共享成果的重要意义,既要主动大胆亮出自己的见解和内卫疑问,又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这种生生对话的过程,就是他们思想碰撞和观点交锋的过程;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过程;让学生之间相互弥补,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
  例如:在教学“正方体的特征”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搭一个正方体。有些小组搭出了“标准”的正方体,可是有的小组搭出的正方体却不像样,还有的小组甚至连一个完整的正方体也搭不成,这是为什么呢?教师提出了问题,这时有几只手举了起来,但教师没有让他们起来回答,而是组织小组讨论,共同分析,找出不能搭成正方体的原因,让学生考虑周全些,语言组织精练些,然后再做出精彩的回答。一会儿教室里安静下来了,陆续举起了一只只手,第一位学生回答道:搭不成正方体的小组的小棒只有11根;搭的不“标准”的小组虽然有12根小棒,但是这12根小棒的长短是不一样的……另一个学生补充道:要搭一个标准的正方体,第一,要有12根小棒;第二,这12根小棒要一样长。这样,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合作学习,并在与同学对话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对正方体特征的理解。
  三、指导学生——与生活的对话
  作为一个数学教师不能不加辨别地照搬教材内容进行课堂教学,要学会有选择地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现象”、要善于联系“生活画面”、要善于设计“生活情境”;要带领学生返回“生活天地”,实际操作一下。
  例如在教学《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练习课时,设计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以巩固算法及加减法意义。首先,在实物投影上出现肯德基的优惠券,让学生看每种食物的优惠价,然后让学生模仿购买,一是让学生购买两种食品算算用了多少钱;二是给学生19元钱买一种食品,应找回几元。让学生讨论,汇报第一种时,让学生讨论合理性。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激发学习热情自主探究学习。
  四、指引学生——与课本的对话
  一个精当的话题,能为学生与课本的对话找到一个巧妙的切入点,与课本对话,是学生与课本之间互相交流、双向互动的过程,而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和接受过程,要以自身的生活经历走向作者的生活经历,赋予课本新的价值和新的内涵,使“静态”的教材在学生创造性地延伸拓展中,焕发出更加鲜活的生命力。
  例如曾在低年级听到一位老师教学中的一个精彩片段:
  师:老师给小朋友出一道题:15-9=?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摆一摆,算一算,说出你是怎么算的?更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15-9=6,我是这样想的,我把15分成10和5,10-9=1,1 5=6。生2:15-9=6,我是这样想的,我把9分成5和4,15-5=10,10-4=6。生3:15-9=6,我是这样想的,15-10=5,15-9=?因为被减数与前一个算式相同,减数比前一个算式少1,所以差比前一个多1,结果是6。生4:15-9=6,我是这样想的,脑子里记住较小的数9,从9起接着数下去,得数是6。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这么多15-9的算法!这告诉我们:办任何事情都有很多办法,只要认真想,你们说对吗?师:现在请大家打开数学课本,看一看书还有其它算法?师:你有没有发现还有其它算法吗?谁来说一说?
  生1:我是这样想的:哥哥今年15岁,我今年9岁,我再长几岁是15岁?我要再长6岁,所以15-9=6。生2:我是这样想的:爸爸给我15元钱,我用去9元,我再有几元钱是15元?是再用去6元钱,所以15-9=6。……
  这位教师不但培养了学生学好教材,更是超越了教材,课堂上学生通过教材,各抒己见、探索问题、相互启发、取长补短,而走出课堂时,学生的收获肯定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他懂得了如何去掌握知识。这不但是学生学习的一次质的飞跃,更是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一次飞跃。
  我认为像这些行之有效的对话实际还是建立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平等的基础上,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学习伙伴,细心聆听学生的发言,想方设法引导进行有效对话。在对话过程中,要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宽松的空间,处在良好氛围中,让他们尽情地自由参与,自由表达,发挥思维潜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对话。
其他文献
春节里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在小区通告牌上看见一则通知:明天晚上6点到9点停电停水。于是,爸爸妈妈未雨绸缪(chóu móu),各自准备起来:妈妈负责储(chǔ)水,一共储了两桶;爸爸找出所有充电宝充电,保证停电的时候要用的电子设备电量够用。我想:“组织一个小派对一定很好玩。”因此,我也悄悄准备了起来。  小区其他人家有些也行动起来了,還有一些人无动于衷(zhōng),我真想提醒他们啊!  时间过得
未成年人面临着学习上的巨大压力,高空拓展项目不仅能让他们释放压力,更能通过活动使心理变得强大,激发个人潜能,学会正确面对困境,积极处理危机,面对挑战不言放弃、勇于开拓;可以训练学生的挑战自我、克服心理障碍,学会用平常心对待新的、严峻的挑战,树立“我必行”的观念,让他们学会突破,经历内心的冲击,可以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解自己的能力和存在的价值,使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同时体会同伴的鼓励与激励并认
如何让孩子想学、会学、乐学,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近年,我们数学教研组开展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我们认为,“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必须做得好。”具体地说就是要引导学生观察、模仿、实验、操作,用心去体验数学,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和积极的认知态度,提高数学的综合素养。  一、“做”数学——数学课洋溢
随着我国课改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被教师们重视和运用,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将课堂教学放在一个更加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去教学,构建一个全新的教学体系,提高我国小学生对基础语言文化的学习能力,充分展现我国语言文化的魅力。虽然小学阶段的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够,但是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富有想象力,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意识,语文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朗
一、以生为本,把学生从传统的“认知体”提升到“生命体”的高度  所谓“以生为本”,就是改变古诗教学由教师引导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教学模式。课堂上,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安排自学的时间,使学生有一个潜心读书的过程。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自学情况,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对于学生没有弄懂的问题,教师安排质疑环节,启发学生共同探讨。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探讨中完成
区里准备同课异构《雾凇》一课,根据四年级学生的水平和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一是复习本课的生字词语,再回顾本课的大体内容。二是小组合作学习本课的重点段落第二自然段。三是欣赏雾凇的晨景,学习第三自然段,回望第一自然段,学习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先后在两个班级教学《雾凇》的第二课时,结果却大相径庭:甲班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乙班却学得磕磕绊绊,老师拖堂才勉强完成任务。同样的教学内容
一、认识到“幼小”过渡的差异    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是紧密联系但又有所差别的两个阶段,做好过渡以及小学生的正确引导,是一年级老师必须做好的工作。  刚入小学的学生,在思维活动和行为方式上还带有明显的幼儿期的特点,幼儿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的色彩鲜艳的事物比较容易接受,在幼儿阶段末期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意识,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开始了自己的思考,并且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到一
活力由三个维度的能量组成,即体力、情绪能量、认知灵敏性。那么,打造活力学生,也可以从这三个维度激发学生的能量。就体力而言,有活力的学生表现出身体健康,感觉精力充沛,饮食、睡眠良好等。就情绪能量而言,有活力的学生通常表现为活泼开朗,积极乐观,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关心、同情他人等。就认知灵活性而言,有活力的学生表现出充满自信,思维敏捷,学习效率高等。  第一维度:体能的激发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
一、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关于母语在外语教学发挥的作用,外语教学界一直都是各执一词,争论不休。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一系列习惯养成的过程,因而外语学习则必须努力克服母语的干扰,养成一套新的语言习惯。受此影响,一些教学法基本上排斥母语在教学中的运用。  有的学者坚持认为少儿外语初学阶段应沉浸在纯粹外语的课堂教学环境,因而提倡一些用外语死记硬背,囫囵吞枣式的教学方法,一味强调儿童背诵了几个故
生活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素养是一个人必备的生存技能,也是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信息素养的高低不仅影响未来的生活质量,而且给社会发展的进程带来严重的影响。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教师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生可塑性强,喜欢动手实践,此时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可以为小学生未来能力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转变教学理念,营造课堂信息气氛  由于年龄特点,小学生具有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