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让孩子想学、会学、乐学,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近年,我们数学教研组开展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我们认为,“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必须做得好。”具体地说就是要引导学生观察、模仿、实验、操作,用心去体验数学,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和积极的认知态度,提高数学的综合素养。
一、“做”数学——数学课洋溢着生活气息
传统的学习,往往重知识而轻能力,重结果而轻过程,忽视了学习数学知识的载体——生活,更忽视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形成过程及情感体验的过程,而“做”数学从本质上打破了单一为学知识的传统观念,注重通过实践或实际操作活动,探究规律再应用于实际。
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后,对于钱,学生早已认识,但它们之间的换算却是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利用活动课时间,开设模拟商店,让学生扮演顾客、售货员等进行购物交流,钱物交换、换算,这样.变单调为多彩,使学生爱做、乐做、爱学、乐学,在玩中、在角色扮演中把元、角、分部分的知识掌握。做数学”——让数学课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做”数学——数学课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舞台
1、创设条件、激发兴趣、诱发主动求知空间
数学学习是指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是学生在学数学,学生应当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创设各种情境激励学生,使之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实践证明,在操作中巧妙构思,层层设疑,可以有效地激发起学生探求的需要。
如《圆的周长》一课时就是这样做的:首先让学生结合手中的实物弄清什么是圆的周长,然后请学生自己想办法测量出手中而值不同的硬币或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的周长。当学生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某些圆的周长时,教师就提出:“你能用滚动的方法测量我校圆形花坛的周长吗?”这样,当学生发现自己的方法已行不通时,迫使学生另辟蹊径,想出了“绳测”的方法。教师又设疑:将一个一端系着一个小红球的绳子在空中旋转成圆形,并追问这个圆的周长用滚动的方法能否测量?用“绳测”的方法行不行?学生们经过认真思考后感到两种方法均不可行。此时教师说:“我们必须探索出一条计算圆周长的普遍规律才能满足适应每一个圆。请同学们动手量一量自己手中圆形学具的周长大约是多少,观察并思考一下圆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这样,学生们便急切地按照教师有意设计的操作一观察一发现一思考一实践的路子顺利地探索出了圆的周长公式。可见,在教学中精心设计的一些环环紧扣的操作活动,就像一块块磁石可以牢牢地吸引学生,激发起学生不断探索的欲望。让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天地,展示自我的舞台。
2、精心设问,创造主动思维空间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知识的本质属性,精心设计问题,为学生营造主动思维的空间。
在教“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知道“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教师精心设问:(1)是否不论什么形状的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都有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底是什么关系?高呢?(3)怎样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当学生从操作讨论中归纳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后,再引导学生质疑:底乘以高不除以2能得到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吗?为什么?
通过教师的适时引导和学生讨论,大家各抒己见,互相启发,既解决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同时又促进了学生的思维的发展,达到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数学素质的目的。
3、动手操作,形成感知,提供自我探索的空间
小学生接受概念要经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实验,给学生提供感知和形成表象,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从而形成概念。
如教长方体的认识时,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有关“体”的概念,因此,他们脑中的空间概念较差。在讲课之前,先指导学生用硬纸做长方体模型,与此同时,教师还做一个有一组相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就给学生提供了长方体的点、线、面的感性材料,使学生不但知道了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和几个顶点,而且对长方体棱与面的特征也有了初步认识。
4、鼓励质疑、提倡求异,营造主动创造的空间
《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的活泼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样的理念支配下,教者应拓宽“开放型”教学的广阔天地。在《认识几分之一》(三年级教材)的教学中,当学生认识1/2后,我首先给学生提供学习材料(有的学生自己准备)——一张长方形纸,一根线,一个圆片……然后让学生自己创造一个几分之一的分数,甚至是几分之几的分数(下一课学习的内容)。学生在创造分数的同时个性得到了发展,创造欲望得到了满足。
三、“做”数学——在教师的指导下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学生“做”数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并在不断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领悟数学学习的精髓,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在学习简单的统计表知识时,教师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统计表的知识,自己深入生活.调查、收集各方面的原始数据,然后自己整理、制成统计表,最后根据统计情况,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这样的设计,冲破了传统的教学法模式,激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明确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
“做数学”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如果每位教师都能把“做”数学思想引入课堂.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做”中探索,在“做”中体验求知的无穷乐趣.并不断地产生“做”的需要,以不断地获得新的动力,学生的数学素养将得到新的发展。
【作者单位:宿迁市宿豫区实验小学江苏223800】
一、“做”数学——数学课洋溢着生活气息
传统的学习,往往重知识而轻能力,重结果而轻过程,忽视了学习数学知识的载体——生活,更忽视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形成过程及情感体验的过程,而“做”数学从本质上打破了单一为学知识的传统观念,注重通过实践或实际操作活动,探究规律再应用于实际。
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后,对于钱,学生早已认识,但它们之间的换算却是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利用活动课时间,开设模拟商店,让学生扮演顾客、售货员等进行购物交流,钱物交换、换算,这样.变单调为多彩,使学生爱做、乐做、爱学、乐学,在玩中、在角色扮演中把元、角、分部分的知识掌握。做数学”——让数学课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做”数学——数学课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舞台
1、创设条件、激发兴趣、诱发主动求知空间
数学学习是指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是学生在学数学,学生应当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创设各种情境激励学生,使之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实践证明,在操作中巧妙构思,层层设疑,可以有效地激发起学生探求的需要。
如《圆的周长》一课时就是这样做的:首先让学生结合手中的实物弄清什么是圆的周长,然后请学生自己想办法测量出手中而值不同的硬币或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的周长。当学生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某些圆的周长时,教师就提出:“你能用滚动的方法测量我校圆形花坛的周长吗?”这样,当学生发现自己的方法已行不通时,迫使学生另辟蹊径,想出了“绳测”的方法。教师又设疑:将一个一端系着一个小红球的绳子在空中旋转成圆形,并追问这个圆的周长用滚动的方法能否测量?用“绳测”的方法行不行?学生们经过认真思考后感到两种方法均不可行。此时教师说:“我们必须探索出一条计算圆周长的普遍规律才能满足适应每一个圆。请同学们动手量一量自己手中圆形学具的周长大约是多少,观察并思考一下圆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这样,学生们便急切地按照教师有意设计的操作一观察一发现一思考一实践的路子顺利地探索出了圆的周长公式。可见,在教学中精心设计的一些环环紧扣的操作活动,就像一块块磁石可以牢牢地吸引学生,激发起学生不断探索的欲望。让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天地,展示自我的舞台。
2、精心设问,创造主动思维空间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知识的本质属性,精心设计问题,为学生营造主动思维的空间。
在教“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知道“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教师精心设问:(1)是否不论什么形状的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都有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底是什么关系?高呢?(3)怎样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当学生从操作讨论中归纳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后,再引导学生质疑:底乘以高不除以2能得到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吗?为什么?
通过教师的适时引导和学生讨论,大家各抒己见,互相启发,既解决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同时又促进了学生的思维的发展,达到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数学素质的目的。
3、动手操作,形成感知,提供自我探索的空间
小学生接受概念要经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实验,给学生提供感知和形成表象,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从而形成概念。
如教长方体的认识时,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有关“体”的概念,因此,他们脑中的空间概念较差。在讲课之前,先指导学生用硬纸做长方体模型,与此同时,教师还做一个有一组相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就给学生提供了长方体的点、线、面的感性材料,使学生不但知道了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和几个顶点,而且对长方体棱与面的特征也有了初步认识。
4、鼓励质疑、提倡求异,营造主动创造的空间
《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的活泼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样的理念支配下,教者应拓宽“开放型”教学的广阔天地。在《认识几分之一》(三年级教材)的教学中,当学生认识1/2后,我首先给学生提供学习材料(有的学生自己准备)——一张长方形纸,一根线,一个圆片……然后让学生自己创造一个几分之一的分数,甚至是几分之几的分数(下一课学习的内容)。学生在创造分数的同时个性得到了发展,创造欲望得到了满足。
三、“做”数学——在教师的指导下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学生“做”数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并在不断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领悟数学学习的精髓,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在学习简单的统计表知识时,教师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统计表的知识,自己深入生活.调查、收集各方面的原始数据,然后自己整理、制成统计表,最后根据统计情况,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这样的设计,冲破了传统的教学法模式,激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明确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
“做数学”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如果每位教师都能把“做”数学思想引入课堂.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做”中探索,在“做”中体验求知的无穷乐趣.并不断地产生“做”的需要,以不断地获得新的动力,学生的数学素养将得到新的发展。
【作者单位:宿迁市宿豫区实验小学江苏22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