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精致语文教学中学生言语生命的培植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培植言语生命,顺其自然的过程。课堂教学要唤醒学生内在的生命本能中的言语生命意识和言语潜能,并使他们的言语才能得积极主动的发挥,言语生命得到尽情的绽放。因此,要还原言语生活,敏感言语感受,丰富言语体验,让学生言语生命鲜活自由地成长。
  [关键词]精致语文 言语生命 培植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4-011
  语文教学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言语对话的过程,是一个在文本的撮合下,实现学生、教师、作者以及教材编写者融合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实现学生对言语的切身体验和认识,产生言语依赖和崇拜,形成审美意识、生发精神创造和文化传承,从而逐渐具备言语生命意识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培植生命,顺其自然的过程。精致语文教学旨在唤醒学生内在的生命本能中的言语生命意识和言语潜能,并使他们的言语才能得到积极主动的发挥和张扬,言语生命得到尽情地绽放。那该如何给学生一方沃土,使他们的言语生命萌动、生根、生长,绽放出绚烂的花朵呢?
  一、还原言语生活,这是学生言语生命扎根的土壤
  语文来源于生活。要想让学生走进语文,有效的方法便是还原言语生活,培植言语生命本真,这是精致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一)识字教学追根溯源,播下兴趣的种子
  汉字是一种古老的文字,是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它不仅音美、形美,而且意蕴丰富。它从生活中来,又拓展我们的生活。因此,我们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应该充分利用汉字的这些特点,搭建一条汉字与生活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学得既轻松有趣又扎实有效。比如,《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文出现了两个生字“领”和“邻”。这两个形近字学生特别容易混淆。在教学时,如果能够通过追根溯源理解造字本义,同时联系实际还原生活情境,学生就会比较容易区分了。在指导学生正确朗读“领”后,教师告诉学生:“这是一个形声字,左边的‘令’是声旁;右边的‘页’表示指挥首脑。所以‘领’字本来的意思是指发号施令的头脑,就是指挥首脑,现在一般都用在和头或者首领有关的词语中。”此时,教师问学生:“你能给‘领’找找朋友吗?”学生结合刚才教师的解释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组出“红领巾”“首领”“领带”等词语。此时,教师再问:“‘领’字的‘页’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领’这个字,那么动动你们的脑子,‘邻’的什么偏旁也能帮助我们正确使用这个字呢?”有了前面的经验,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学生说:“‘邻’指的是住在附近的人。人当然是有耳朵的,因此有耳朵旁的都是跟住在附近的人有关。”
  可见,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掌握了辨别形近字的方法;同时,也在孩子们心中种下语言学习离不开生活的种子,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
  (二)词语教学丰富想象,激发表达的欲望
  词语教学是低、中年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我们教师往往仅仅把词语教学的目标定位在读写和理解上,而忽略了通过词语教学来丰富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表达欲望这一重要的教学任务。殊不知,后者是提高学生言语能力,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请看有位教师对《黄河的主人》中“艄公”一词的教学。教师先让学生读准字音,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艄公”这个词语的。如果仅此而已,那教学目标也仅仅停留在读写和理解的层次上。接着,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请想象一个长年累月在黄河上撑船的人是什么样子的。”教师的提问触发了学生想象的开关,唤醒了学生脑海中“艄公”这个抽象的符号,丰富了学生想象的同时激发学生言语表达的欲望。通过想象,学生将一个原本抽象而陌生的“艄公”活生生地呈现到眼前,并给这个人物注入了灵魂,还原了生活中“艄公”这个人物形象。或许这个形象里有小说中人物的影子,有生活中人物的眉眼,甚至是众多人物的综合体,但这恰恰是学生调动自己的经验,展开想象所完成的言语述说。这样的词语教学就是培植学生言语生命的有效教学。
  (三)阅读教学情境再现,唤醒言语的潜能
  只有学生与文章中的人、物、情、景融为一体,感受到语言的温度,品味到文字的味道,才能让他们在情境中润泽心灵,激越情感,唤醒言语表达的潜能。如,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时,学生对普罗米修斯忍受着巨大的痛苦虽然能理解,但没有产生共鸣,也就没有言语表达的触发点。此时,教师该抓住这个学生容易疏漏的地方提问:“普罗米修斯忍受着哪些巨大的痛苦?”通过课文内容的提示和自己的想象,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普罗米修斯所遭受的痛苦。这样不仅丰富了课文的内容,激发了想象,更主要的是让学生的言语能力得到锻炼。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创设相应的情境能促进学生的情感共鸣,唤醒学生的言语潜能。
  二、敏锐言语感受,这是学生言语生命彰显的标志
  精致语文教学十分重视对学生言语感受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途径敏锐学生的言语感受。
  (一)朗读为语感培养奠基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言道出了一个亘古不变的语文学习真谛——只有经过反复的朗读,才能品出其中的味道,体会其中的含义。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对语言的语气、节奏,形式多样的句式、格调,内涵丰富的情感、意蕴等有自己亲身的感受与体验,获得语感的训练。因此,朗读是语感培养的起点,是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杠杆,是语感最初形成的基本手段。
  朗读应根据教学进程采用不同的方式,初读文章应该大声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再读文章就要轻声读,疏通理解障碍,了解文章大意;最后可以默读,品味文章语言,触摸作者情感。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采取让学生齐读、小组读、个人读,轮流读、指名读等不同方式来提升语感。无论哪种朗读,都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涵,培养言语感受的重要方式。   (二)想象为语感培养引路
  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塑造形象,传递情感的抽象艺术。它不同于绘画、电影等能将有声有色的艺术形象直接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因此,要让学生具有敏锐、丰富的语感,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让学生在心中产生内心视像,达到“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的境地,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
  当然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学生不会想象,我们可以把文中描绘的内容借助图片、幻灯片、电视等手段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为学生铺设一条由语言文字到具象世界的路。由文字到形象的转化过程,也是学生语感习得的过程。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中的“埋伏圈”,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如果能够适时出示埋伏圈的图片,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说一说什么是“埋伏圈”,他们就能具体地理解了。此时,学生就能借助教师提供的图片资料,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调动已有的言语积累,用语言描述出来。这样不仅让学生理解了什么是“埋伏圈”,更获得了语感的训练。
  当学生的理解感知能力到达一定的水平后,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直接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去感受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如,教学《二泉映月》一文中的“他想起了师傅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这段话时,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和课文的内容提示说说阿炳想起师傅说过的哪些话,想到自己怎样的生活经历。阅读时,学生如果能随时随地凭借想象进入文字描述的情景中,必定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的共鸣;同时,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会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此时,学生的言语才能就会得到展示。
  (三)品味为语感培养升华
  品味是语感教学的重要步骤,是深入言语内部,感受言语神韵的必由之路。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抓住学生言语感知的生长点,为学生提供范例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地寻找、揣摩、研讨,培养学生的言语感知能力。比如,《黄山奇松》一文中形容迎客松时用了“郁郁苍苍”这个词语。在朗读的时候,学生将其读成了“郁郁葱葱”。此时,教师就抓住这一契机进行言语感知能力的训练:“在这里‘郁郁苍苍’和‘郁郁葱葱’哪个更合适呢?”表面看起来这是词语比较的训练,其实这里既进行了词语理解、辨析的训练,同时也结合迎客松虽饱经沧桑却充满生机进行理解。在比较、揣摩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借助语言知识,联系生活体验,深入品味语言,使学生语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当然,培养语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语感的形成也不是立竿见影的,要经过长期反复的语言实践。但是,只要我们重视语感的培养,并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必将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言语感知能力。
  三、丰富言语体验,这是学生言语生命激活的动力
  精致语文认为:语文学习不但是一种认知活动,更是一种言语体验活动,是学生将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独特的情感在与文本、教师、同伴等对话的过程中习得语言,具有亲历性、个人性和内在性等特征。实践证明,精致语文课堂中引入体验教学,不仅是对学生知识、能力、价值观的发展,更是对学生言语生命的培植与激活。
  (一)联系经历习得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常常会遇到“熟悉的陌生”和“陌生的熟悉”之处,这种“熟悉”源于自身已有的经历,又是未曾深入学习掌握的“陌生”点。这时,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情感,走进文字,领会意义,通过再现生活情景,回味生活中的经历来促进理解。
  (二)角色替换习得
  角色替换,能让学生因为进入角色而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获取。角色替换的方式有很多,如角色表演、角色朗读、角色对话等。在这个程中,学生由于处于自己与角色之间,于是已有知识、经验、情感会和文本角色进行融合、比照,从而读出自己的“哈姆雷特”,他们的言语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获得螺旋式的提升。
  (三)造境还原习得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也能让学生在还原文本特定的情境、意境、心境中习得言语。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作品中亲身经历对课文的阅读与理解,这比脱离作品对人物的情感作抽象的概括更能激活学生的言语生命。因此,通过创设情境还原,学生通过直觉的方式,直接把这些语言材料积淀在主体内部,成为随时随地可以取用的材料,他们的言语能力就会在自然而然的运用中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精致语文教学旨在唤醒学生固有的言语意识和言语潜能,使他们潜藏的言语意识、言语欲求、言语智慧得到积极主动的张扬,让每个学生的言语生命鲜活、自由地生长,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汉语拼音是学生进入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个知识点,是为今后的识字、写字打下的重要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为重要的是,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可是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严重脱节,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笔者认为,应该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习作指导,渗透写作技巧。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渗透写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一般经过三个环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品味课文语言;三读课文,体悟思想感情。下面我就谈谈如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大多数语文教师的课堂已经逐渐由传统的“教书”向“教人”,从让学生“学会”向“会学”转变。然而在转变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让人深思的问题,比如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讨论得看似热火朝天,教师站在讲台不闻不问,从保姆式的角色转成了放羊式的角色;对于提问,教师一概以“不错”“可以”“好的”来评价学生的回答,以为这样便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这样,学生的思维如同踩到西瓜皮,滑倒哪里是哪
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指出:写文章不是生活中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本身。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通过问卷调查,我发现学生最大的困惑是不知道写什么,致使作文成为最疲惫、最痛苦的一件事。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使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就得先让他们有东西可写。因此
课本教材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信息源。细读文本与钻研教材间所存在的是“源”与“流”、“本”与“末”的紧密关联,本色语文教学在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占据有举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因此,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实现三个维度的对话,一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二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三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阅读教学要让学生读之有效,读之有情,读之有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  一、带着表情读  我们对于学生感情朗读能力的培养,要淡化朗读技巧的讲解
一、变换方法,多元解读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要呵护学生的不同的强项智能倾向,要让学生的强项智能补助弱势智能。比如一位老师执教《石榴》这一课的第二段:  师:“盛开的石榴花是什么颜色?”  生:“火红”、“像火一样红”。  师(指着挂图):“那么这一大片火红的石榴花,远看像什么?”  生(看着图):“像一片火海”、“像燃烧的森林”、“像火红的太阳溅落人间”(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让人惊喜
儿童文学家金波说:“今天的语文阅读既要重视理性的阅读,更要重视感性的阅读。”由此可见,教会儿童感性阅读是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一、失衡:透视语文课堂“初读内退”现象  只要稍稍聚焦一下阅读教学,就会发现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各类竞赛课、展示课,甚至名师的观摩课几乎没有人执教第一课时,往往特别青睐第二课时。让人不禁产生疑问:这些第二课时的精彩是怎样演绎出来的呢?教学研究人员、专家学者也很少从理论的高度及实践操作的层面上给一线教师明确的指导。而老师们也似乎的形成了一种教第一课时没意思,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艺术难以展示,课堂
“预设”是新课程改革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语,所谓“预设”是教师面对教材和学生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让学生获得最佳学习效果而预先设定的教学基本定位和假设路径。“生成”指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