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的考查变化尚未引起师生的广泛关注,部分高中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面对新课程和新高考的变化,教师应及时、有效地调整教学手段。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努力从课堂实际出发,从每个教学小起点出发,有效创建高中语文审辩式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审辩式课堂
近年来,高考已逐渐从“能力立意”转变为“素养立意”。例如,高考作文的考查集中在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上。高考试卷更是追求素养考查与教育价值的统一。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需要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这一最新变化,在日常教学中有效创建审辩式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若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有效创建高中语文审辩式课堂,教师应通过多样化、全面、开放的任务,在复杂的情境、多元的视角中进一步设计真实有意义的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突出学生的真实课堂体验,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充分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给予学生更多反复试验和改进的机会,引导学生追求思想的深刻性和表达的逻辑性。
一、求真溯源,高中审辩式语文课堂之我见
在高中审辩式语文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审辩性思维审视教材文本,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质疑探究的习惯,提升学生思维的审辩性、严密性和深刻性,这对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对培养学生独立思想和独立人格也大有裨益。
在高中审辩式语文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营造轻松、和谐、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不迷信书籍,敢于质疑、审辩,敢于发现、创造。当然,学生也应意识到质疑和审辩需要科学精神,不能怀疑一切、否定一切,否则将陷入偏执的境地。
发展学生的审辩性思维对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意义重大,审辩式思维是对思维的再思考。培养学生的审辩性思维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本,还原文本最真实的样子;使学生在面对事件、科学理论等情况时能够更全面、客观、理性地进行分析,更好地尊重事实。
二、问题式教学,创建审辩式语文课堂
一线教师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对学生、对社会最负责的表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大力倡导问题式教学的教学理念。
比如,之前笔者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时总是按照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然而有一个学生在课后提出的问题颠覆了我的看法。该生问我,教师总是评价王熙凤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善于逢迎,机变讨巧,而在描述林黛玉时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细心多虑,谨慎自尊。想来总有“尊林贬王”的感觉,为何同样的“逢场作戏”却带来不同的人物塑造的效果?我认为这道由学生提出的红楼梦思辩题,才是最有价值的审辩式思维问题,而教师往往用思维定势剪裁现实,忽略了许多更有价值的问题及可能性。
根据问题式教学的授课理念,笔者在讲授《边城》时,在对小说情节、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的同时,更加关注如何使学生体会文中的人情美,引导学生探究文中流露出的“隐痛”,让学生在读文本的过程中感受到“美丽的忧伤”。为了更好地创建审辩式语文课堂,教师还需在教学方法上有新的突破与发现,还需对文本进行更深刻的分析,使学生更深入地沉潜到文本中。
高中作文教学迫切需要进行问题式教学。作文寫作教学的问题不在于教师教了什么,而在于教师普遍没有教什么;不在于为应试而教,而在于如果不应试就不知道该教什么。高中生写作中的突出问题是思想的扁平化及思维链的表面化。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严谨的思维观念,通过有效的思维训练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思维链条,指导学生优化思维语言表达,但要警惕对思维方式模仿的表面化,建立严谨的审辩意识。
三、微课式教学,丰富审辩式语文课堂
教师应有效丰富教学资源,争取让学生一课多得,教师可预先录制微课程,上传到学校网站或个人网页。微课程教学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补强学生短板,让学生更有针对性、更高效地学习。
微课式教学可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并运用因果关系和质量互变的视角,全面、辩证地处理实际问题。更深层次的观点不一定与众,但要比其他观点更深刻,判断比其他观点更具体更到位。教师应更着重关注作文教学的本质,努力构建审辩式语文课堂,从而实现学生思维层次的真正提升。
在审辩式语文课堂中,微课式的“思维”训练必不可少,学生的思维品质不是天生的,科学训练则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应主动回归高考要求,并认真研读试题分析,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思维指导。为了确定把什么内容作为微课式专题训练的重点,教师需仔细分析学生考试丢分背后的思维缺陷,可使用微课程教学,补充相应知识。
常规教学中,上传到网络的微课程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方便其预习课文,比如,笔者在教学《寡人之于国也》一课时,字里行间解释课文内容之余,制作了对文思意脉的微课分析,使学生能够有效利用碎片时间提高审辩能力。将微课式思维训练作为高中审辩式语文课堂的有效补充,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应考能力,能使学生更好地应对新高考。
四、互动式教学,升华审辩式语文课堂
在审辩式语文课堂中,教师应有效利用新型教学手段,如投影设备、智慧白板、平板电脑等,在课堂上设置生动有趣的互动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呈现更好的互动教学效果。
互动式教学需要学生更多地参与,新型教学手段是绝佳的载体。比如,笔者在教学《项羽之死》时,课前将学生分小组,并为其布置用电脑做专题课件的任务,在课堂上让各组组长代表组员上台展示小组集体讨论制作的课件,不同小组展现了不同的智慧:有的小组从领导者的气质切入阐述刘邦和项羽之争;另一小组是从项羽为何选择自刎的角度切入;有的则从“性格决定命运”的角度切入;还有的从项羽的高贵感和英雄气质进行阐述……给学生上课时,教师的职责更多地集中在发现、指导和灵感激发上。学生的高效互动和富有审辩精神的奇思妙想才是真正的教学精华。
审辩式语文课堂将“思维训练”作为关键词,依据国家人才需求和高校新生选拔要求,也依据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关于核心素养的要求,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在以往高考实践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等关键能力考查的力度。语言与逻辑关系密切,语言表达是逻辑思维能力的体现。语言表达不只是有结构搭配和表意明确的内容,还应该有逻辑推断的思维。
审辩式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解题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想不通”“想不到”,由此才导致“写不出”。而互动式的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在高中语文课堂的主人翁意识,有效训练学生的正思维、疑思维和融思维,使其更好地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和其他逻辑推理方法,更有效地与人沟通,并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理解。
语文老师不只是教书的,更应是育人的,语文学科可以培育人的四个核心素养: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对学生审辩意识的培养,前提、推理、推导结论三大环节,缺一不可,前提之前提有隐含,推理再推理才有效,总括结论并积极考虑替代方案,才是最终结论。教师应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追求,从小处入手,立足常规教学任务,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效创建高中语文审辩式课堂。
【参考文献】
[1]叶黎明.写作教学内容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2]赵静宇.高考语文深化关键能力考查的实践——以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8(25)
[3]张开.回归语言本体,重视语言运用——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评价[J].语文建设,2017(22)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审辩式课堂
近年来,高考已逐渐从“能力立意”转变为“素养立意”。例如,高考作文的考查集中在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上。高考试卷更是追求素养考查与教育价值的统一。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需要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这一最新变化,在日常教学中有效创建审辩式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若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有效创建高中语文审辩式课堂,教师应通过多样化、全面、开放的任务,在复杂的情境、多元的视角中进一步设计真实有意义的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突出学生的真实课堂体验,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充分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给予学生更多反复试验和改进的机会,引导学生追求思想的深刻性和表达的逻辑性。
一、求真溯源,高中审辩式语文课堂之我见
在高中审辩式语文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审辩性思维审视教材文本,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质疑探究的习惯,提升学生思维的审辩性、严密性和深刻性,这对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对培养学生独立思想和独立人格也大有裨益。
在高中审辩式语文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营造轻松、和谐、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不迷信书籍,敢于质疑、审辩,敢于发现、创造。当然,学生也应意识到质疑和审辩需要科学精神,不能怀疑一切、否定一切,否则将陷入偏执的境地。
发展学生的审辩性思维对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意义重大,审辩式思维是对思维的再思考。培养学生的审辩性思维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本,还原文本最真实的样子;使学生在面对事件、科学理论等情况时能够更全面、客观、理性地进行分析,更好地尊重事实。
二、问题式教学,创建审辩式语文课堂
一线教师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对学生、对社会最负责的表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大力倡导问题式教学的教学理念。
比如,之前笔者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时总是按照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然而有一个学生在课后提出的问题颠覆了我的看法。该生问我,教师总是评价王熙凤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善于逢迎,机变讨巧,而在描述林黛玉时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细心多虑,谨慎自尊。想来总有“尊林贬王”的感觉,为何同样的“逢场作戏”却带来不同的人物塑造的效果?我认为这道由学生提出的红楼梦思辩题,才是最有价值的审辩式思维问题,而教师往往用思维定势剪裁现实,忽略了许多更有价值的问题及可能性。
根据问题式教学的授课理念,笔者在讲授《边城》时,在对小说情节、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的同时,更加关注如何使学生体会文中的人情美,引导学生探究文中流露出的“隐痛”,让学生在读文本的过程中感受到“美丽的忧伤”。为了更好地创建审辩式语文课堂,教师还需在教学方法上有新的突破与发现,还需对文本进行更深刻的分析,使学生更深入地沉潜到文本中。
高中作文教学迫切需要进行问题式教学。作文寫作教学的问题不在于教师教了什么,而在于教师普遍没有教什么;不在于为应试而教,而在于如果不应试就不知道该教什么。高中生写作中的突出问题是思想的扁平化及思维链的表面化。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严谨的思维观念,通过有效的思维训练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思维链条,指导学生优化思维语言表达,但要警惕对思维方式模仿的表面化,建立严谨的审辩意识。
三、微课式教学,丰富审辩式语文课堂
教师应有效丰富教学资源,争取让学生一课多得,教师可预先录制微课程,上传到学校网站或个人网页。微课程教学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补强学生短板,让学生更有针对性、更高效地学习。
微课式教学可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并运用因果关系和质量互变的视角,全面、辩证地处理实际问题。更深层次的观点不一定与众,但要比其他观点更深刻,判断比其他观点更具体更到位。教师应更着重关注作文教学的本质,努力构建审辩式语文课堂,从而实现学生思维层次的真正提升。
在审辩式语文课堂中,微课式的“思维”训练必不可少,学生的思维品质不是天生的,科学训练则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应主动回归高考要求,并认真研读试题分析,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思维指导。为了确定把什么内容作为微课式专题训练的重点,教师需仔细分析学生考试丢分背后的思维缺陷,可使用微课程教学,补充相应知识。
常规教学中,上传到网络的微课程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方便其预习课文,比如,笔者在教学《寡人之于国也》一课时,字里行间解释课文内容之余,制作了对文思意脉的微课分析,使学生能够有效利用碎片时间提高审辩能力。将微课式思维训练作为高中审辩式语文课堂的有效补充,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应考能力,能使学生更好地应对新高考。
四、互动式教学,升华审辩式语文课堂
在审辩式语文课堂中,教师应有效利用新型教学手段,如投影设备、智慧白板、平板电脑等,在课堂上设置生动有趣的互动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呈现更好的互动教学效果。
互动式教学需要学生更多地参与,新型教学手段是绝佳的载体。比如,笔者在教学《项羽之死》时,课前将学生分小组,并为其布置用电脑做专题课件的任务,在课堂上让各组组长代表组员上台展示小组集体讨论制作的课件,不同小组展现了不同的智慧:有的小组从领导者的气质切入阐述刘邦和项羽之争;另一小组是从项羽为何选择自刎的角度切入;有的则从“性格决定命运”的角度切入;还有的从项羽的高贵感和英雄气质进行阐述……给学生上课时,教师的职责更多地集中在发现、指导和灵感激发上。学生的高效互动和富有审辩精神的奇思妙想才是真正的教学精华。
审辩式语文课堂将“思维训练”作为关键词,依据国家人才需求和高校新生选拔要求,也依据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关于核心素养的要求,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在以往高考实践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等关键能力考查的力度。语言与逻辑关系密切,语言表达是逻辑思维能力的体现。语言表达不只是有结构搭配和表意明确的内容,还应该有逻辑推断的思维。
审辩式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解题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想不通”“想不到”,由此才导致“写不出”。而互动式的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在高中语文课堂的主人翁意识,有效训练学生的正思维、疑思维和融思维,使其更好地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和其他逻辑推理方法,更有效地与人沟通,并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理解。
语文老师不只是教书的,更应是育人的,语文学科可以培育人的四个核心素养: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对学生审辩意识的培养,前提、推理、推导结论三大环节,缺一不可,前提之前提有隐含,推理再推理才有效,总括结论并积极考虑替代方案,才是最终结论。教师应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追求,从小处入手,立足常规教学任务,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效创建高中语文审辩式课堂。
【参考文献】
[1]叶黎明.写作教学内容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2]赵静宇.高考语文深化关键能力考查的实践——以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8(25)
[3]张开.回归语言本体,重视语言运用——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评价[J].语文建设,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