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了高校体育足球选项课教学中隐性体育课程的概念,以及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隐性体育课程的作用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足球隐性体育课程的实施方法:语言性教学法、直观性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法和研究性教学法。
关键词:高校;足球选项课;隐性课程
中图分类号:[G40-013.9]
一、前言
显性课程是指明确的、事先编制的课程,即通常的学校课程,也称常规课程或正式课程。隐性课程是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于1968年提出的,他将其定义为学生在学习环境(物质、社会和文化)体系中,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体育隐性课程是指受教育者通过学校体育环境,以间接、内隐的方式所获得的体育教育性经验的总和。它重视体育环境对学生的潜在作用,主张利用环境中的各种体育教育因素开发学生的生理潜力与心理潜力,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获得潜移默化的陶冶与感染。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课程作为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高校足球选项课程中过多地强调知识、技能和技术的传授与掌握,制约了学生情、意目标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健康意识”、“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这种模式课程的实施会导致学生对体育产生厌倦感,甚至视体育课为一种负担。
二、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足球隐性课程的作用
(一)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显性课程,提升显性课程的理解
足球隐性课程的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和思想品质发展,通过调动学生的各种心理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意志、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介入体育显性课程的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对显性课程的进一步理解和升华,激发学生习的积极性和参与锻炼的激情,提高生活层次、享受足球的快乐,实现自身身心全面价值的追求,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使之能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又能充分展示个体特性的人。
(二)养成学生热爱足球运动习惯,培养终生体育行为
足球隐性课程是指按照教育目的和学校足球教学目标,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经过规范设计的足球文化要素的总合。足球隐性课程的教学实践是在校园体育文化的基础上,通过足球教师的行为方式在足球教学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等内隐的、间接的方式,对学生实施多方面的关于足球文化的教育活动。在教学内容特点上具有文化性、廣泛性、潜在性和长期性。它是从人类社会体育文化中衍生出来的校园足球文化,它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涵之一;突出反映校园文化教育因素,涉及校园体育精神、足球课的物质环境、足球教师的硬件与软件、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等因素;往往以“软”和“隐”的方式隐蔽性地溶入到足球教学中,没有统一的教材、内容、要求;它发生作用的方式不像足球技术能那样立竿见影,在短时期内其影响可能不十分明显,但潜在的长远的影响是极大的。
三、高校足球隐性课程施教方法
(一)语言性教学法
语言性教学方法是以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为主要形式,大量、快速、准确地向学生传授教学信息的方法。主要包括利用校园足球网络课堂建设,校内各院系的足球社团和协会以及足球任课老师或体育积极分子向学生进行足球项目宣传,把足球知识、相关的健身原理、足坛趣闻等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学生,也可以通过足球知识讲座和足球知识竞赛的形式,促进和提高学生对足球运动的认知水平。
(二)直观性教学法
直观性教学方法主要是利用学生的视、听觉器官直接感知各种信息的方法。学校应有效通过校园网络或校园滚动大屏幕播放精彩高水平足球比赛片段或集锦,利用足球明星效应激发学生参与足球的热情。加强校园足球文化建设,通过改善校园足球设施(环境)的建设,烘托足球的氛围,给予学生更多的直观信息。也可以充分利用风雨课的室内时间,运用多媒体给学生上足球欣赏课,足球教师负责选播高水平足球比赛,如欧洲杯、世界杯或世界顶级职业联赛比赛。课程中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在感受足球运动精彩比赛的同时,又可以了解足球的比赛场地、赛事竞赛组织、比赛服装所展现的内涵,比赛装备、比赛规则等演变历程。并且对当前足球的世界发展趋势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如了解高水平足球的训练、比赛;运动营养、保健;疲劳与恢复;运动损伤与防治等。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有意识心理活动和无意识心理活动相统一的过程,是理智和情意的统一过程,有效的直观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取得协调和统一的发展。
(三)实践性教学法
实践性教学方法包括多种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充分利用体育文化节、体育文化周、体育文化月开展各种形式的足球竞赛(如三对三、四对四等不同人数的小场地比赛)或各种足球的活动(如罚球点球比赛、运球过障碍比赛等),通过举办以班级、专业、年级、学院(系)、全校范围等不同层次的体育竞赛活动,或彻底打破班级、专业、年级、院系界限,自由组队,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足球运动当中。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比赛过程中互相分担责任,互助、协力地进行学习提高。
(四)研究性教学法
研究性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在亲身参与足球比赛或观看高水平比赛录像后中进行思考、创新,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在比赛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分析是否越位,针对不同的对手结合自身特点设计比赛阵型和打法等问题,进行启发、帮助和鼓励,从而达到学习或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的目的。
五、小结
将隐性课程引入足球教学中,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和思想品质的发展,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各种心理因素,能够促进学生对显性课程的进一步理解和升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参与锻炼的激情,提高生活层次、享受足球的快乐,实现自身身心全面价值的追求,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使之能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又能充分展示个体特性的人。学生在掌握足球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同时,又让学生获得关于足球运动的态度、价值和规范等非理性文化,从而较好地弥补高校足球教学的一些缺陷,使足球成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进一步完善、深化和升华高校体育教育。因此,应尽快建立高校足球隐性课程教育新体系,结合当前终身体育思想,加大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力度,以适应学生对足球课的需要。
足球专项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一种重要的体育隐性教学要素,在教学活动中,其言谈举止、衣着仪表等外在形象无不作为个体素养以潜在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对学生个性和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作用。正如教育家所概括的那样,“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因此,足球专项教师必须及时提高自身的修养,在精通足球专业知识基础上必须博览相关学科知识,增强学科的相容性及综合实践能力。同时,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教师良好的情感投入和与学生平等的交流是形成和谐课堂气氛的关键,也是促进教育的有效手段。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以及耐心的启发诱导,对学生和蔼可亲、热情、尊重、理解、信任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足球课隐蔽性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姚蕾.对体育隐蔽课程与体育显性课程关系及其内容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4):123-125
2、裴德超.高师体育隐蔽课程促成大学生体育动机态度养成之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5):102-105
3、杜文等.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教学实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6):46-48
4、姚蕾.体育隐蔽课程实施原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6):89-91
关键词:高校;足球选项课;隐性课程
中图分类号:[G40-013.9]
一、前言
显性课程是指明确的、事先编制的课程,即通常的学校课程,也称常规课程或正式课程。隐性课程是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于1968年提出的,他将其定义为学生在学习环境(物质、社会和文化)体系中,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体育隐性课程是指受教育者通过学校体育环境,以间接、内隐的方式所获得的体育教育性经验的总和。它重视体育环境对学生的潜在作用,主张利用环境中的各种体育教育因素开发学生的生理潜力与心理潜力,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获得潜移默化的陶冶与感染。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课程作为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高校足球选项课程中过多地强调知识、技能和技术的传授与掌握,制约了学生情、意目标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健康意识”、“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这种模式课程的实施会导致学生对体育产生厌倦感,甚至视体育课为一种负担。
二、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足球隐性课程的作用
(一)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显性课程,提升显性课程的理解
足球隐性课程的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和思想品质发展,通过调动学生的各种心理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意志、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介入体育显性课程的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对显性课程的进一步理解和升华,激发学生习的积极性和参与锻炼的激情,提高生活层次、享受足球的快乐,实现自身身心全面价值的追求,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使之能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又能充分展示个体特性的人。
(二)养成学生热爱足球运动习惯,培养终生体育行为
足球隐性课程是指按照教育目的和学校足球教学目标,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经过规范设计的足球文化要素的总合。足球隐性课程的教学实践是在校园体育文化的基础上,通过足球教师的行为方式在足球教学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等内隐的、间接的方式,对学生实施多方面的关于足球文化的教育活动。在教学内容特点上具有文化性、廣泛性、潜在性和长期性。它是从人类社会体育文化中衍生出来的校园足球文化,它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涵之一;突出反映校园文化教育因素,涉及校园体育精神、足球课的物质环境、足球教师的硬件与软件、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等因素;往往以“软”和“隐”的方式隐蔽性地溶入到足球教学中,没有统一的教材、内容、要求;它发生作用的方式不像足球技术能那样立竿见影,在短时期内其影响可能不十分明显,但潜在的长远的影响是极大的。
三、高校足球隐性课程施教方法
(一)语言性教学法
语言性教学方法是以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为主要形式,大量、快速、准确地向学生传授教学信息的方法。主要包括利用校园足球网络课堂建设,校内各院系的足球社团和协会以及足球任课老师或体育积极分子向学生进行足球项目宣传,把足球知识、相关的健身原理、足坛趣闻等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学生,也可以通过足球知识讲座和足球知识竞赛的形式,促进和提高学生对足球运动的认知水平。
(二)直观性教学法
直观性教学方法主要是利用学生的视、听觉器官直接感知各种信息的方法。学校应有效通过校园网络或校园滚动大屏幕播放精彩高水平足球比赛片段或集锦,利用足球明星效应激发学生参与足球的热情。加强校园足球文化建设,通过改善校园足球设施(环境)的建设,烘托足球的氛围,给予学生更多的直观信息。也可以充分利用风雨课的室内时间,运用多媒体给学生上足球欣赏课,足球教师负责选播高水平足球比赛,如欧洲杯、世界杯或世界顶级职业联赛比赛。课程中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在感受足球运动精彩比赛的同时,又可以了解足球的比赛场地、赛事竞赛组织、比赛服装所展现的内涵,比赛装备、比赛规则等演变历程。并且对当前足球的世界发展趋势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如了解高水平足球的训练、比赛;运动营养、保健;疲劳与恢复;运动损伤与防治等。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有意识心理活动和无意识心理活动相统一的过程,是理智和情意的统一过程,有效的直观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取得协调和统一的发展。
(三)实践性教学法
实践性教学方法包括多种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充分利用体育文化节、体育文化周、体育文化月开展各种形式的足球竞赛(如三对三、四对四等不同人数的小场地比赛)或各种足球的活动(如罚球点球比赛、运球过障碍比赛等),通过举办以班级、专业、年级、学院(系)、全校范围等不同层次的体育竞赛活动,或彻底打破班级、专业、年级、院系界限,自由组队,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足球运动当中。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比赛过程中互相分担责任,互助、协力地进行学习提高。
(四)研究性教学法
研究性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在亲身参与足球比赛或观看高水平比赛录像后中进行思考、创新,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在比赛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分析是否越位,针对不同的对手结合自身特点设计比赛阵型和打法等问题,进行启发、帮助和鼓励,从而达到学习或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的目的。
五、小结
将隐性课程引入足球教学中,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和思想品质的发展,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各种心理因素,能够促进学生对显性课程的进一步理解和升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参与锻炼的激情,提高生活层次、享受足球的快乐,实现自身身心全面价值的追求,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使之能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又能充分展示个体特性的人。学生在掌握足球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同时,又让学生获得关于足球运动的态度、价值和规范等非理性文化,从而较好地弥补高校足球教学的一些缺陷,使足球成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进一步完善、深化和升华高校体育教育。因此,应尽快建立高校足球隐性课程教育新体系,结合当前终身体育思想,加大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力度,以适应学生对足球课的需要。
足球专项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一种重要的体育隐性教学要素,在教学活动中,其言谈举止、衣着仪表等外在形象无不作为个体素养以潜在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对学生个性和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作用。正如教育家所概括的那样,“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因此,足球专项教师必须及时提高自身的修养,在精通足球专业知识基础上必须博览相关学科知识,增强学科的相容性及综合实践能力。同时,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教师良好的情感投入和与学生平等的交流是形成和谐课堂气氛的关键,也是促进教育的有效手段。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以及耐心的启发诱导,对学生和蔼可亲、热情、尊重、理解、信任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足球课隐蔽性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姚蕾.对体育隐蔽课程与体育显性课程关系及其内容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4):123-125
2、裴德超.高师体育隐蔽课程促成大学生体育动机态度养成之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5):102-105
3、杜文等.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教学实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6):46-48
4、姚蕾.体育隐蔽课程实施原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6):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