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中和学生互动,借助学生的学习成果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中师生、生生的评价是课堂互动的关键。积极、有效的课堂评价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新课标 课堂评价 评价机制
《语文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但当前一些教师的课堂评价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去甚远,发人深省。
一、存在问题
⒈评价意识淡薄。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不能适时评价,缺少适时的肯定和鼓励,也缺少善意的提醒和要求,有时还会出现搪塞敷衍的现象。
⒉评价方向单一。在课堂上,往往是教师对学生作单向评价,而缺乏学生的自我和相互评价。这样学生便显得拘谨而被动,降低学生的参与性和课堂的有效性。
⒊评价方式单一。很多老师在课堂评价的用语上显得单调、空洞,缺乏鼓动性和启发性,往往流于形式。
⒋评价用语盲目错位。面对学生一些明显值得商榷甚至背离道德的感受,有些老师不能很好地提出指正意见,任由学生信马由缰,长此以往势必对学生的认知形成误导。
二、原因分析
教师的教学意识以实现预设目标为主忽略对其他方面的关注。严谨的教学设计束缚了教学中的灵活、变通,教师对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情况常常采取回避、敷衍了事的应对情况,有些教师的业务素养还不能有效应对课堂的随机情况。
三、正确的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作为现代教育教学管理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机制,如何提高评价技巧使得教学不断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⒈评价要富于变化。教师要努力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言辞、温和的表情、友善的微笑、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有效地调控评价的过程,使评价富有变化,让学生感到亲切和新鲜,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前,我在评价学生的时候,比较忽略除了语言以外的其他辅助形式,也经常感到学生对你的评价并不领情,似乎改进不够。但后来在听了很多老师的课后,发现优秀的老师都有一些共性。他们在评价的时候往往会伴随亲切的微笑、温和的目光,语调时而轻柔时而煽情,让人不时怦然一动,有时候还会配上丰富的肢体动作。我发现,那些孩子显得轻松,上课时还会特别起劲。
⒉评价要带有激励性。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和鼓励是每个孩子内心迫切的需要。因此,能尽量在恰当的时机用发展和爱护的目光赏识学生,并教会他们用一定的尺度相互学习和欣赏,这样可以更好地促使学生增强学习信心和动力。
例如我在教《卜算子·咏梅》时,让学生划分节奏,有两个学生划法不一,但是无逻辑错误,我微笑地肯定道:“你们两个的划法都体现了独特的思考,待会我们再对文本来进行深入挖掘,看看哪种划法更好。你们能积极动脑是很棒的!”那兩个学生明显情绪高涨,在后来的环节中显得特别认真。
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欣赏的目光衡量他人和自己。如教《有的人》时,我请一个学生起来朗读第二诗节,读完后另一个学生评价。他评道:“刚刚李某某同学朗读的时候声音响亮,字正腔圆,且带着一定的感情,对于‘骑’、‘俯下身子’、‘当牛马’都予以重读。我觉得读得不错!但是我觉得‘呵,我多伟大’如果能在语气上读出那种不可一世的语气,会更好。”评价后,我请李某某重读,因为获得了同学充分的肯定,所以这次他的声音更响亮,人显得更自信,对同学提出的不足之处进行有效的修正,取得较大的进步。
⒊评价要巧用点拨。在课堂情境中,教师要随机应变,灵活地在评价中巧用点拨,在问题的关键处加以“点化”,用语言的燧石敲击学生思维的火花,拓宽学生的思路,从而使学生于疑难处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例如,我在教《窗》时,请学生评价不靠窗病人的形象。很多学生很快通过人物分析得出那个病人是个自私冷酷、卑劣丑恶的人。但很多学生评价他就是一个不正常的人。为了更深地挖掘人性,我适时点拨道:“你们认为的不正常一开始就这样吗?”生答:“不是。”我便点拨道:“从何看出?”学生便找前面的内容,由此得知他是由“享受?邛困扰?邛见死不救?邛心安理得”,也就是他起初是一个很正常的人,只是因为逐渐膨胀的欲望让他备受困扰,最终不正常。这样学生便对欲望有深刻的认识,文章的主题自然而然地对大家产生警示意义。
⒋评价要注意夸奖和善意批评相结合。新课程强调对学生尊重、赏识,但不能一概以“好”进行笼统评价,这实在对学生不负责任。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
如有位老师教《变色龙》时,让学生谈谈对奥楚蔑洛夫的评价,那个学生肯定随机应变对做人的重要性。那位老师顺势评价:“很好,你讲出了自己的感受。”这便是对学生认识的偏差没有作出及时的纠正,这样不利于学生是非观念的判别和良好情感的发展。这位教师应该在肯定他独立思考的同时,善意指出随机应变应以不失去人格为原则,给予这位学生和全班学生道德层面的正确引导。
⒌批评时多用婉转、幽默的手段。赞科夫说:“幽默是教学的第一助手。”当学生出现偏差时,幽默的评价既可以纠错又可以维护自尊。我曾看到过一个例子。一位老师在教《木兰诗》时,让学生讲述木兰从军的故事。没想到,一位学生站起来大讲被改编得面目全非的电视剧,面对如此情景,如果直接否定,就势必会引起全班哄笑;如果避开内容评价,就会误导学生。于是,那位老师笑着说:“某同学给我们讲的是现代版的《木兰从军》,口才很好,那么哪位同学再来给我们讲一下古代版的《木兰从军》?”这样因势利导,让学生再比较,学会辨别影片中的历史剧与历史的差别。那位教师的幽默评价不仅消除了学生的尴尬,而且让学生学会理智地看待历史剧,教师获得学生的信任和亲近,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⒍评价的作用。《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具有教育、激励、改善等功能。”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通过评价,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途径的拓宽,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通过评价,能使教师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和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这样能不断地增强应变课堂随机情况的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呼唤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让我们更好地运用评价机制,使教与学达到更高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永郭,张华,主编.基础课程课程纲要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唐晓杰,等编著.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广西教育出版社.
[3][美]罗伯特·J.马扎诺.有效的课堂评价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
[4]美国玛扎诺,皮克林,波洛克.有效课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邵志芳.思维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沈玉顺.课堂评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覃兵.课堂评价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新课标 课堂评价 评价机制
《语文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但当前一些教师的课堂评价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去甚远,发人深省。
一、存在问题
⒈评价意识淡薄。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不能适时评价,缺少适时的肯定和鼓励,也缺少善意的提醒和要求,有时还会出现搪塞敷衍的现象。
⒉评价方向单一。在课堂上,往往是教师对学生作单向评价,而缺乏学生的自我和相互评价。这样学生便显得拘谨而被动,降低学生的参与性和课堂的有效性。
⒊评价方式单一。很多老师在课堂评价的用语上显得单调、空洞,缺乏鼓动性和启发性,往往流于形式。
⒋评价用语盲目错位。面对学生一些明显值得商榷甚至背离道德的感受,有些老师不能很好地提出指正意见,任由学生信马由缰,长此以往势必对学生的认知形成误导。
二、原因分析
教师的教学意识以实现预设目标为主忽略对其他方面的关注。严谨的教学设计束缚了教学中的灵活、变通,教师对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情况常常采取回避、敷衍了事的应对情况,有些教师的业务素养还不能有效应对课堂的随机情况。
三、正确的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作为现代教育教学管理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机制,如何提高评价技巧使得教学不断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⒈评价要富于变化。教师要努力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言辞、温和的表情、友善的微笑、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有效地调控评价的过程,使评价富有变化,让学生感到亲切和新鲜,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前,我在评价学生的时候,比较忽略除了语言以外的其他辅助形式,也经常感到学生对你的评价并不领情,似乎改进不够。但后来在听了很多老师的课后,发现优秀的老师都有一些共性。他们在评价的时候往往会伴随亲切的微笑、温和的目光,语调时而轻柔时而煽情,让人不时怦然一动,有时候还会配上丰富的肢体动作。我发现,那些孩子显得轻松,上课时还会特别起劲。
⒉评价要带有激励性。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和鼓励是每个孩子内心迫切的需要。因此,能尽量在恰当的时机用发展和爱护的目光赏识学生,并教会他们用一定的尺度相互学习和欣赏,这样可以更好地促使学生增强学习信心和动力。
例如我在教《卜算子·咏梅》时,让学生划分节奏,有两个学生划法不一,但是无逻辑错误,我微笑地肯定道:“你们两个的划法都体现了独特的思考,待会我们再对文本来进行深入挖掘,看看哪种划法更好。你们能积极动脑是很棒的!”那兩个学生明显情绪高涨,在后来的环节中显得特别认真。
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欣赏的目光衡量他人和自己。如教《有的人》时,我请一个学生起来朗读第二诗节,读完后另一个学生评价。他评道:“刚刚李某某同学朗读的时候声音响亮,字正腔圆,且带着一定的感情,对于‘骑’、‘俯下身子’、‘当牛马’都予以重读。我觉得读得不错!但是我觉得‘呵,我多伟大’如果能在语气上读出那种不可一世的语气,会更好。”评价后,我请李某某重读,因为获得了同学充分的肯定,所以这次他的声音更响亮,人显得更自信,对同学提出的不足之处进行有效的修正,取得较大的进步。
⒊评价要巧用点拨。在课堂情境中,教师要随机应变,灵活地在评价中巧用点拨,在问题的关键处加以“点化”,用语言的燧石敲击学生思维的火花,拓宽学生的思路,从而使学生于疑难处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例如,我在教《窗》时,请学生评价不靠窗病人的形象。很多学生很快通过人物分析得出那个病人是个自私冷酷、卑劣丑恶的人。但很多学生评价他就是一个不正常的人。为了更深地挖掘人性,我适时点拨道:“你们认为的不正常一开始就这样吗?”生答:“不是。”我便点拨道:“从何看出?”学生便找前面的内容,由此得知他是由“享受?邛困扰?邛见死不救?邛心安理得”,也就是他起初是一个很正常的人,只是因为逐渐膨胀的欲望让他备受困扰,最终不正常。这样学生便对欲望有深刻的认识,文章的主题自然而然地对大家产生警示意义。
⒋评价要注意夸奖和善意批评相结合。新课程强调对学生尊重、赏识,但不能一概以“好”进行笼统评价,这实在对学生不负责任。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
如有位老师教《变色龙》时,让学生谈谈对奥楚蔑洛夫的评价,那个学生肯定随机应变对做人的重要性。那位老师顺势评价:“很好,你讲出了自己的感受。”这便是对学生认识的偏差没有作出及时的纠正,这样不利于学生是非观念的判别和良好情感的发展。这位教师应该在肯定他独立思考的同时,善意指出随机应变应以不失去人格为原则,给予这位学生和全班学生道德层面的正确引导。
⒌批评时多用婉转、幽默的手段。赞科夫说:“幽默是教学的第一助手。”当学生出现偏差时,幽默的评价既可以纠错又可以维护自尊。我曾看到过一个例子。一位老师在教《木兰诗》时,让学生讲述木兰从军的故事。没想到,一位学生站起来大讲被改编得面目全非的电视剧,面对如此情景,如果直接否定,就势必会引起全班哄笑;如果避开内容评价,就会误导学生。于是,那位老师笑着说:“某同学给我们讲的是现代版的《木兰从军》,口才很好,那么哪位同学再来给我们讲一下古代版的《木兰从军》?”这样因势利导,让学生再比较,学会辨别影片中的历史剧与历史的差别。那位教师的幽默评价不仅消除了学生的尴尬,而且让学生学会理智地看待历史剧,教师获得学生的信任和亲近,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⒍评价的作用。《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具有教育、激励、改善等功能。”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通过评价,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途径的拓宽,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通过评价,能使教师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和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这样能不断地增强应变课堂随机情况的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呼唤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让我们更好地运用评价机制,使教与学达到更高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永郭,张华,主编.基础课程课程纲要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唐晓杰,等编著.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广西教育出版社.
[3][美]罗伯特·J.马扎诺.有效的课堂评价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
[4]美国玛扎诺,皮克林,波洛克.有效课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邵志芳.思维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沈玉顺.课堂评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覃兵.课堂评价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