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诵是一种古老的语言学习方法,背诵在语文学习中对陶冶情操、增强记忆、培养语感以及写作能力等有着积极的作用。古往今来,许多伟大和知识渊博的人,大多都善于背诵且记忆力惊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精通许多种外语,马克思能背诵许多歌德和海涅的诗歌,并在谈话中经常引用他们的诗句,增加了谈话内容的精辟性、哲理性和趣味性。善于、勤于背诵可以使我们的知识库存日益丰厚。下面我谈谈对语文背诵的几点个人看法。
一、语文背诵传承古今,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一直被教育者所重视
在古代社会,学校大体分为官学和私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儒学的经典著作:“四书”和“五经”。在教育方法上则崇尚书本,要求学生熟读成诵,以致深思理解。古代的塾师教育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要求学生读和背,塾师检查教学效果也特别重视学生能否将指定的文章背熟。历朝历代一些教育家就是用这种教学方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无数优秀的人才。比如,李商隐“五年诵经书,七年能笔砚”;白居易“昼课赋,夜课书”,“苦学力文”到“口舌生疮”的地步。仔细体味这些记载,便知古人是很重视背书的。古代一些诗人、才子、政治家都是从背诵这种传统的教学中获得益处,从而走向成功的。可见,语文背诵传承着古今,今天我们语文教师依然要重视这种教学方法。
二、语文背诵可以训练语感,使学生达到“悟”的新境界
什么是语感?叶圣陶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是这样解释的:对语言文字正确丰富的理解,对语言文字的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语感。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指人们大脑皮层对语言信息的反应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熟读成诵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只有熟读才能产生语感,由语感达到深思,继而增强悟性。朱光潜先生说:“读有读的道理,就是从字句中抓住声音的节奏,从声音的节奏中抓住作者的情趣、‘气势’或‘神韵’。”语言背诵就是让学生通过语音、声调和节奏将文章的感情色彩在无形中表达出来,从而使学生在朗读成诵的过程中揣摩到语言节奏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感情的变化,体会到语言的内在美。比如,在学习了《沁园春
一、语文背诵传承古今,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一直被教育者所重视
在古代社会,学校大体分为官学和私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儒学的经典著作:“四书”和“五经”。在教育方法上则崇尚书本,要求学生熟读成诵,以致深思理解。古代的塾师教育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要求学生读和背,塾师检查教学效果也特别重视学生能否将指定的文章背熟。历朝历代一些教育家就是用这种教学方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无数优秀的人才。比如,李商隐“五年诵经书,七年能笔砚”;白居易“昼课赋,夜课书”,“苦学力文”到“口舌生疮”的地步。仔细体味这些记载,便知古人是很重视背书的。古代一些诗人、才子、政治家都是从背诵这种传统的教学中获得益处,从而走向成功的。可见,语文背诵传承着古今,今天我们语文教师依然要重视这种教学方法。
二、语文背诵可以训练语感,使学生达到“悟”的新境界
什么是语感?叶圣陶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是这样解释的:对语言文字正确丰富的理解,对语言文字的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语感。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指人们大脑皮层对语言信息的反应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熟读成诵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只有熟读才能产生语感,由语感达到深思,继而增强悟性。朱光潜先生说:“读有读的道理,就是从字句中抓住声音的节奏,从声音的节奏中抓住作者的情趣、‘气势’或‘神韵’。”语言背诵就是让学生通过语音、声调和节奏将文章的感情色彩在无形中表达出来,从而使学生在朗读成诵的过程中揣摩到语言节奏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感情的变化,体会到语言的内在美。比如,在学习了《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