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七年级科学教学中,学生对物态变化的过程掌握不好,特别是对“液化”判断的正确率很低。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和学生调查访谈,总结出几种错误的原因,以期教师在教学中寻找有效的解决措施,突破难点。
关键词:七年级;液化概念;错误原因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七年级科学第四章的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七年级学生对固体、液体、气体三态的变化掌握得特别差。特别是对“液化”的理解和运用,学生考试中得分率非常低。在近几年科学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对学生调查和访谈,寻找真正的原因。只有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才能因材施教,提高概念教学质量。
二、文献研究
国外对物态变化概念的研究起步较早。Piaget在1929年就开始探讨儿童对云和雨来源的认知起源。1983年Osborne 和Cosgrove 以新西兰八岁至十七岁学生为对象,探讨了学生在冰、水和水蒸气状态改变方面的概念发展情形。Stavy,R.和 Stachel,D.在论文《儿童有关固体和液体的概念》(1985)中发现学生在年纪较小时便可成功地分类液体,但认为所有液体皆由水制成。Bar和Travis在1991年对以色列学生有关液、气状态变化的概念发展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1)学生对蒸发的概念是由原来认为是水穿透了固体物质逐步改变至后来的水蒸发了。(2)对于水中的气泡里是什么物质的问题,则由原先认为是水逐渐改变为后来的空气。(3)学生对沸腾的理解早于其对蒸发的理解。Bar和 Calili在1994年探讨了以色列学生对于蒸发概念的发展情形,研究结果显示:学生蒸发概念的发展是依循着以下四个程序:(1)水消失了。(2)水被地板或者土壤吸走了。(3)水蒸发意味着现在已不能看到水,而水转变到另一个位置(location)或介质(medium)中去了,如在天空中、在云中。(4)水变成水蒸气了,它是以看不见的小水珠分散于空气中,或是水转变成了空气。
我国台湾学者林显辉在《针对国小学生蒸发与凝结概念》(1995)进行研究发现,高年级学生所持有的正统科学概念比例较高,少数学生认为水气遇冷可以直接变为小水滴,中高年级学生对蒸发持有较正确的想法,对凝结(液化)所持有的另有概念较多,许多学生将凝固的情形视为凝结(液化)。张敬宜在《国小高年级学生蒸发、凝结与沸腾概念之比较研究》(1997年)中发现学生的蒸发概念比凝结(液化)概念好,学生对水蒸气存于空气中的状态不清楚。
三、实践研究
回顾实际教学,七年级上浙教版科学教材通过一个生活的例子引出液化概念:“在寒冷冬季的早晨,干燥的玻璃窗内侧出现一层水雾,原来是房间里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玻璃上发生液化。”教材直接给出液化的概念,但考试时学生答错率很高。笔者通过调查和访谈总结出以下原因:
1.物态变化过于抽象。调查发现,学习了这节以后,还有很多学生对“水蒸气”没有真正理解。比如,判断题“水蒸气总是看不见的?”有接近半数的学生回答错误。
2.对气态的理解不同。调查发现,许多学生认为“很轻会飘动的状态”就是气态。生活中的经验也容易把轻飘飘的烟和雾归类气态。比如,“沸腾时壶嘴口的白色烟雾是什么?”有三成的学生回答错误。
3.习惯用语的干扰。访谈发现,有部分学生对液化的概念被凝结取代。生活中“液化”这个词语使用很少。但比较习惯地说“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而凝结与物态的“凝固”“凝华”写法相近,容易干扰。
4.词语自身的歧义。访谈发现,有少数学生容易望文生义,把“液化”从字面理解为“变为液态”,很容易把熔化的过程(固态变成液态)也写成液化。
四、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就是简单地告诉学生“液化”的定义,然后让学生去判断生活中的现象,效果是非常差的。因为很多学生都是死记硬背下来,很容易混淆和遗忘。通过研究学生出错的原因,教师应该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来解决这个难题。
1.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物态变化的前概念的关注。教师要帮学生理清头脑中原有的错误观念,特别是要让学生建构正确的水蒸气的概念。比如,什么样的东西可以算作气态的水。如果水蒸气的概念建立模糊,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对“液化”的判断,如把液化过程写成“汽化”。
2.要加强“凝结”和“液化”两个词语的语义关联。凝结在教材中没有明文出现,但是存在于学生的生活用语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这个概念,并让学生区分凝结、凝固和凝华。或者让学生先掌握“凝结”的概念,再等价转化为“液化”,也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3.要加强“液化”和“熔化”两个词语的语义区分。这两个词语的共同点是变化后都是液态,不同点是变化前分别是气态和固态。熔化在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以熔化作为突破口,让学生通过对比来掌握液化,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蔡铁权,姜旭英,胡玫.概念转变的科学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周黔峰.八年级学生对蒸发、液化和沸腾概念理解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关键词:七年级;液化概念;错误原因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七年级科学第四章的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七年级学生对固体、液体、气体三态的变化掌握得特别差。特别是对“液化”的理解和运用,学生考试中得分率非常低。在近几年科学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对学生调查和访谈,寻找真正的原因。只有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才能因材施教,提高概念教学质量。
二、文献研究
国外对物态变化概念的研究起步较早。Piaget在1929年就开始探讨儿童对云和雨来源的认知起源。1983年Osborne 和Cosgrove 以新西兰八岁至十七岁学生为对象,探讨了学生在冰、水和水蒸气状态改变方面的概念发展情形。Stavy,R.和 Stachel,D.在论文《儿童有关固体和液体的概念》(1985)中发现学生在年纪较小时便可成功地分类液体,但认为所有液体皆由水制成。Bar和Travis在1991年对以色列学生有关液、气状态变化的概念发展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1)学生对蒸发的概念是由原来认为是水穿透了固体物质逐步改变至后来的水蒸发了。(2)对于水中的气泡里是什么物质的问题,则由原先认为是水逐渐改变为后来的空气。(3)学生对沸腾的理解早于其对蒸发的理解。Bar和 Calili在1994年探讨了以色列学生对于蒸发概念的发展情形,研究结果显示:学生蒸发概念的发展是依循着以下四个程序:(1)水消失了。(2)水被地板或者土壤吸走了。(3)水蒸发意味着现在已不能看到水,而水转变到另一个位置(location)或介质(medium)中去了,如在天空中、在云中。(4)水变成水蒸气了,它是以看不见的小水珠分散于空气中,或是水转变成了空气。
我国台湾学者林显辉在《针对国小学生蒸发与凝结概念》(1995)进行研究发现,高年级学生所持有的正统科学概念比例较高,少数学生认为水气遇冷可以直接变为小水滴,中高年级学生对蒸发持有较正确的想法,对凝结(液化)所持有的另有概念较多,许多学生将凝固的情形视为凝结(液化)。张敬宜在《国小高年级学生蒸发、凝结与沸腾概念之比较研究》(1997年)中发现学生的蒸发概念比凝结(液化)概念好,学生对水蒸气存于空气中的状态不清楚。
三、实践研究
回顾实际教学,七年级上浙教版科学教材通过一个生活的例子引出液化概念:“在寒冷冬季的早晨,干燥的玻璃窗内侧出现一层水雾,原来是房间里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玻璃上发生液化。”教材直接给出液化的概念,但考试时学生答错率很高。笔者通过调查和访谈总结出以下原因:
1.物态变化过于抽象。调查发现,学习了这节以后,还有很多学生对“水蒸气”没有真正理解。比如,判断题“水蒸气总是看不见的?”有接近半数的学生回答错误。
2.对气态的理解不同。调查发现,许多学生认为“很轻会飘动的状态”就是气态。生活中的经验也容易把轻飘飘的烟和雾归类气态。比如,“沸腾时壶嘴口的白色烟雾是什么?”有三成的学生回答错误。
3.习惯用语的干扰。访谈发现,有部分学生对液化的概念被凝结取代。生活中“液化”这个词语使用很少。但比较习惯地说“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而凝结与物态的“凝固”“凝华”写法相近,容易干扰。
4.词语自身的歧义。访谈发现,有少数学生容易望文生义,把“液化”从字面理解为“变为液态”,很容易把熔化的过程(固态变成液态)也写成液化。
四、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就是简单地告诉学生“液化”的定义,然后让学生去判断生活中的现象,效果是非常差的。因为很多学生都是死记硬背下来,很容易混淆和遗忘。通过研究学生出错的原因,教师应该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来解决这个难题。
1.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物态变化的前概念的关注。教师要帮学生理清头脑中原有的错误观念,特别是要让学生建构正确的水蒸气的概念。比如,什么样的东西可以算作气态的水。如果水蒸气的概念建立模糊,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对“液化”的判断,如把液化过程写成“汽化”。
2.要加强“凝结”和“液化”两个词语的语义关联。凝结在教材中没有明文出现,但是存在于学生的生活用语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这个概念,并让学生区分凝结、凝固和凝华。或者让学生先掌握“凝结”的概念,再等价转化为“液化”,也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3.要加强“液化”和“熔化”两个词语的语义区分。这两个词语的共同点是变化后都是液态,不同点是变化前分别是气态和固态。熔化在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以熔化作为突破口,让学生通过对比来掌握液化,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蔡铁权,姜旭英,胡玫.概念转变的科学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周黔峰.八年级学生对蒸发、液化和沸腾概念理解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