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殓师》,为逝者送行的人。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2009年日本电影旬报年度最佳影片;第32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高大奖影片;第63届每日映画大奖获得日本电影大奖;第32届日本学院奖,囊括了最佳影片、导演、男主角等13个单元中的10个奖项;第30届横滨电影节最佳电影及导演,广末凉子及余贵美子更双双夺得最佳女配角奖。这是一部关于人性、爱与美的日本电影。
情节:本木雅弘饰演的小林大悟从东京的一个乐团失业后回到家乡,阴差阳错地当上了入殓师,在日本,也许在任何的国家,这都是一个不被人理解的行业。因为这是跟死亡打交道的职业,于是他一开始就有些排斥,妻子的反对、朋友的厌恶更使他产生了动摇。可是随着对这个行业的了解,他慢慢理解并且爱上了这个行业,周围的人也渐渐了解。更重要的是他最后原谅了童年时弃自己而去的父亲。
细节:日本是一个注重细节的民族,从入殓这样一个仪式性的活动便可以看出。入殓师的每一个步骤无不体现着对死者的尊重和关怀。用消毒药水擦洗身体→刮脸→穿衣→化妆→放进棺木。每一个步骤都是细节的体现,入殓师这个行业最重要的就是对死者的尊敬。他们要保护好死者的隐私,要细细地观察死者的遗像,以便让死者能在自己的手下回复生前最美丽时的样子,这样才能让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让他带着永恒的美丽,走向另一个世界。入殓师必须细心,他知道:澡堂老板娘生前最喜欢的围巾,于是给她系上;寿终正寝的老太太想穿上梦寐以求的长筒袜,终于在入殓的时候遂愿;生前严肃甚至严厉的祖父,在入殓时得到了全家人带着爱意的吻痕。一间咖啡馆、一盘黑胶唱片、一块凹凸不平的石头、一把小孩用的大提琴、一张模糊的脸构成了大悟对父亲的全部记忆。这些细节的刻画对影片的情节发展和主题表现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关系:父子、母女、夫妻,人在面对死亡的那一刻,所有的误解都能化解。父亲终于明白儿子为什么要扮成女人,原来他笑的时候跟他是一个男人的时候是一样的美,因为他始终是自己的儿子;儿子终于在母亲的遗体前明白为什么母亲一辈子都要经营着这样一个毫无利润可言的小澡堂,因为母亲不愿意停止工作,工作让她充实,让她觉得自己有价值,让她觉得自己对周围的人始终是那么的重要;叛逆的女儿将头发染成金黄,母亲始终不接受她的叛逆,但最终在女儿的死亡面前,母亲再也无法伪装坚强;丈夫在妻子生前从来没有发觉妻子的美丽,因为她为了整个家庭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和容颜,但是当入殓师的手将青春还给死者,沉默甚至暴虐的丈夫从内心生出了温柔,他深深地给入殓师鞠躬;当大悟发现父亲临终时手里握着的小石头,所有童年的记忆都变得完满,离别三十多年的父亲面容渐渐变得清晰。大悟终于原谅了当年抛弃自己而去的父亲,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多年不回家,因为愧意,他只能孤独终老。大悟一边默默流泪,一边帮父亲入殓,父亲年轻时的面容渐渐清晰,同时大悟的手努力地帮他回复当时的面容。
入殓师面对着不同的死亡,他们用自己的敬意和爱让不同的死者用最适合的方式踏上新的旅程。所以正如社长佐佐木所言:这是一间跟旅行有关的公司。
对白:大悟在桥上看着逆流而上的鱼一条接一条地死去,不明白为什么:
真让人觉得悲伤
为了死亡而努力
终归是一死
不那么辛苦也可以吧
旁边的老人意味深长地说:
是自然定理吧
它们天生就是这样
大悟终于决定从事入殓师这一行业的时候,是因为对这个行业充满了敬意,因为他们:
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
给她永恒的美丽
这要有冷静、准确
而且要怀着温柔的情感
在分别的时刻,送别故人
静谧,所有的举动都如此美丽
大悟因为压力去向社长辞职,社长用他的人生哲学改变了大悟的想法:
那是我老婆5年前死了
夫妻总有一天会因为死亡而分别
被留下的人是很痛苦的
把她弄得漂漂亮亮的 送走了她
她是我的第一个客人
她死后我就开始做这份工作
(指着河豚肉)
这个 这个也想这么说
生物吃着其他生物生存下去 对吧
它们倒是不同
不想死的话 就有吃
吃的话 好吃的才行
好吃吧
好吃
好吃吧
好吃得让人为难
作为澡堂老板娘的老情人,殡仪馆的老员工恋恋不舍地送走了她,亲自给她关上棺木的窗子,按下了火葬的按钮,像往常所做的一样。他对死亡的理解是这样的深刻、透彻:
感叹之后
就开始一点点回忆过去
死可能是一道门
逝去并不是终结
而是超越
走向下一程
正如门一样
我作为看门人
在这里送走了很多人
说,路上小心,总会再见的
音乐:一部好的电影因为音乐的衬托而更加完美,《入殓师》也不例外。久石让的加入使该片增色太多,不管是对情节的推波助澜,还是对人物心理的细致刻画,又或者对细节的增光添彩。久石让的大提琴曲功不可没。男主角那段在草原拉琴的意识流,真可谓神来之笔,抒情怡人、格外浪漫。那场圣诞夜吃鸡肉的桥段,强调出唯有摆脱死亡阴影,方能享受人生。
幽默:这是一部关于死亡的电影,但经过泷田洋二郎导演的驾驭,反而拍得情感绵长,略带喜剧效果。本木雅弘在庄重的间隙偶尔显露出的可爱,让人在看的时候又哭又笑。
“虚无是美的极至”,“死亡是最终的虚无”,“死亡是极至的美” ……日本这个民族对死亡有着唯美的理解,所以才有那么多才华横溢的文学艺术家在关于死亡的题材上前赴后继:芥川龙之介、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
入殓师装扮的不仅仅是生命最后的尊严与高贵,更是一颗灵魂在远去时留下的伟岸身影。他让死者带走一生中最后的荣耀,而给活着的人留下对死者永久的敬意。死亡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让死者安心踏上新的旅途,生者与死者之间相互的理解、矛盾的融化。逝去的人将踏上新的旅程,所以必须干干净净地走,美丽而令人充满敬意;生者在面对死亡时,或悲伤、或怨恨,但是面对这样的仪式,所有的感情都变得虚无,剩下的只有爱,爱能让死者走好,更能让生者努力地活下去。■
情节:本木雅弘饰演的小林大悟从东京的一个乐团失业后回到家乡,阴差阳错地当上了入殓师,在日本,也许在任何的国家,这都是一个不被人理解的行业。因为这是跟死亡打交道的职业,于是他一开始就有些排斥,妻子的反对、朋友的厌恶更使他产生了动摇。可是随着对这个行业的了解,他慢慢理解并且爱上了这个行业,周围的人也渐渐了解。更重要的是他最后原谅了童年时弃自己而去的父亲。
细节:日本是一个注重细节的民族,从入殓这样一个仪式性的活动便可以看出。入殓师的每一个步骤无不体现着对死者的尊重和关怀。用消毒药水擦洗身体→刮脸→穿衣→化妆→放进棺木。每一个步骤都是细节的体现,入殓师这个行业最重要的就是对死者的尊敬。他们要保护好死者的隐私,要细细地观察死者的遗像,以便让死者能在自己的手下回复生前最美丽时的样子,这样才能让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让他带着永恒的美丽,走向另一个世界。入殓师必须细心,他知道:澡堂老板娘生前最喜欢的围巾,于是给她系上;寿终正寝的老太太想穿上梦寐以求的长筒袜,终于在入殓的时候遂愿;生前严肃甚至严厉的祖父,在入殓时得到了全家人带着爱意的吻痕。一间咖啡馆、一盘黑胶唱片、一块凹凸不平的石头、一把小孩用的大提琴、一张模糊的脸构成了大悟对父亲的全部记忆。这些细节的刻画对影片的情节发展和主题表现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关系:父子、母女、夫妻,人在面对死亡的那一刻,所有的误解都能化解。父亲终于明白儿子为什么要扮成女人,原来他笑的时候跟他是一个男人的时候是一样的美,因为他始终是自己的儿子;儿子终于在母亲的遗体前明白为什么母亲一辈子都要经营着这样一个毫无利润可言的小澡堂,因为母亲不愿意停止工作,工作让她充实,让她觉得自己有价值,让她觉得自己对周围的人始终是那么的重要;叛逆的女儿将头发染成金黄,母亲始终不接受她的叛逆,但最终在女儿的死亡面前,母亲再也无法伪装坚强;丈夫在妻子生前从来没有发觉妻子的美丽,因为她为了整个家庭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和容颜,但是当入殓师的手将青春还给死者,沉默甚至暴虐的丈夫从内心生出了温柔,他深深地给入殓师鞠躬;当大悟发现父亲临终时手里握着的小石头,所有童年的记忆都变得完满,离别三十多年的父亲面容渐渐变得清晰。大悟终于原谅了当年抛弃自己而去的父亲,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多年不回家,因为愧意,他只能孤独终老。大悟一边默默流泪,一边帮父亲入殓,父亲年轻时的面容渐渐清晰,同时大悟的手努力地帮他回复当时的面容。
入殓师面对着不同的死亡,他们用自己的敬意和爱让不同的死者用最适合的方式踏上新的旅程。所以正如社长佐佐木所言:这是一间跟旅行有关的公司。
对白:大悟在桥上看着逆流而上的鱼一条接一条地死去,不明白为什么:
真让人觉得悲伤
为了死亡而努力
终归是一死
不那么辛苦也可以吧
旁边的老人意味深长地说:
是自然定理吧
它们天生就是这样
大悟终于决定从事入殓师这一行业的时候,是因为对这个行业充满了敬意,因为他们:
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
给她永恒的美丽
这要有冷静、准确
而且要怀着温柔的情感
在分别的时刻,送别故人
静谧,所有的举动都如此美丽
大悟因为压力去向社长辞职,社长用他的人生哲学改变了大悟的想法:
那是我老婆5年前死了
夫妻总有一天会因为死亡而分别
被留下的人是很痛苦的
把她弄得漂漂亮亮的 送走了她
她是我的第一个客人
她死后我就开始做这份工作
(指着河豚肉)
这个 这个也想这么说
生物吃着其他生物生存下去 对吧
它们倒是不同
不想死的话 就有吃
吃的话 好吃的才行
好吃吧
好吃
好吃吧
好吃得让人为难
作为澡堂老板娘的老情人,殡仪馆的老员工恋恋不舍地送走了她,亲自给她关上棺木的窗子,按下了火葬的按钮,像往常所做的一样。他对死亡的理解是这样的深刻、透彻:
感叹之后
就开始一点点回忆过去
死可能是一道门
逝去并不是终结
而是超越
走向下一程
正如门一样
我作为看门人
在这里送走了很多人
说,路上小心,总会再见的
音乐:一部好的电影因为音乐的衬托而更加完美,《入殓师》也不例外。久石让的加入使该片增色太多,不管是对情节的推波助澜,还是对人物心理的细致刻画,又或者对细节的增光添彩。久石让的大提琴曲功不可没。男主角那段在草原拉琴的意识流,真可谓神来之笔,抒情怡人、格外浪漫。那场圣诞夜吃鸡肉的桥段,强调出唯有摆脱死亡阴影,方能享受人生。
幽默:这是一部关于死亡的电影,但经过泷田洋二郎导演的驾驭,反而拍得情感绵长,略带喜剧效果。本木雅弘在庄重的间隙偶尔显露出的可爱,让人在看的时候又哭又笑。
“虚无是美的极至”,“死亡是最终的虚无”,“死亡是极至的美” ……日本这个民族对死亡有着唯美的理解,所以才有那么多才华横溢的文学艺术家在关于死亡的题材上前赴后继:芥川龙之介、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
入殓师装扮的不仅仅是生命最后的尊严与高贵,更是一颗灵魂在远去时留下的伟岸身影。他让死者带走一生中最后的荣耀,而给活着的人留下对死者永久的敬意。死亡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让死者安心踏上新的旅途,生者与死者之间相互的理解、矛盾的融化。逝去的人将踏上新的旅程,所以必须干干净净地走,美丽而令人充满敬意;生者在面对死亡时,或悲伤、或怨恨,但是面对这样的仪式,所有的感情都变得虚无,剩下的只有爱,爱能让死者走好,更能让生者努力地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