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教师是“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的第一人力资源,他们的专业发展直接关乎学前教育质量。如何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常提常新的问题,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实施片区管理,开展片区教研活动,能充分发挥片区领衔园、示范园的引领、辐射作用,帮助片区内各园规范教研模式、开展教研活动,带动片区各园教研活动常态化。教师通过参与片区教研活动与其他教师进行有意义的互动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获得教学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增长,有效的促进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提升片区内学前教育质量。
关键词:幼儿园 片区教研活动 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幼儿园教师队伍学历水平偏低、持证率不高、专业水平不一,是长期制约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核心问题。正所谓“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实现学前教育内涵发展的基本保障。而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无疑与教师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此可见,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迫在眉睫,本文试图探析一种能有效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片区教研活动,以期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参考。
一、幼儿园片区教研活动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落实教研指导责任区制度,加强园本教研、区域教研,及时解决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有效的片区教研活动能引领教师自我提升,形成良好的教育行为,掌握科学培育方法,成为有教育情怀的专业化教师,这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实现教研的一体化,激发发展动机
长期以来,教、研二者分离,尤其研脱离教,指导、服务不了教。而片区教研活动关注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关注涉及片区内各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操作层面中的诸多问题,关注教师在实践保教工作中遇到的疑惑点、问题点。通过个体与集体的合作互助、经验交流、深入研讨,使教师更自觉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更理性地认识与改进教育实践。所以,只有提炼“以教定研,以研促教”的实践模式,才能实现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科学、系统及可持续。在此过程中,针对片区内公办、民办园中新教师、老教师、骨干教师等不同层次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改变“我有什么”的教研活动组织思路,关注“大家想要什么”,追求来自实践领域的“真问题”“小话题”,并且深入地、多角度地去探寻,能极大地激发片区园所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动机,增加了专业发展的内驱力,使片区教研活动真正成为促进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这样的片区教研活动改变了以往自上而下的片区教研组织形式,提倡自下而上、同级推广、以点带面等多种教研组织形式,实现教研的一体化。
(二)弥补园本教研短板,拓宽发展空间
园本教研是幼儿园教研的主阵地,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师幼共同发展。但是,由于我县地处粤北山区经济欠发达,大部分幼儿园坐落在乡镇,地理位置偏辟,幼儿教师入职门槛偏低,公办幼儿园数量不足且规模小,教研工作起步晚,园本教研的效果参差不齐。平时,一提到教研活动,老师们就会想到“公开课”观摩抑或是教学方案、论文的评比,有些乡镇民办幼儿园,每个班只有一教一保,教师流动性大、专业素养不高、对教研的重视程度不高,园本教研的效果更是微乎其微。片区教研活动比起园本教研活动,有较好的合作、交流、互动的氛围与平台,有专家的引领与指导,有同伴的交流与互助,有制度与经费的保障等优势,有助于打破园际壁垒,增强园际间、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弥补园本教研短板,拓宽发展空间,充分体现资源共享,且以自下而上的共同需求为缔结点,实现片区内教师、幼儿园优势互补,实现片区内幼儿园的均衡发展,实现教师专业水平的均衡发展。
(三)均衡教育资源,促进发展多元化
片区教研活动要求本区域内的幼儿园能捆绑联动一起,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人力、物质、教育实践经验共享,形成了教师从以往“单打独斗”到现在“抱团取暖”的局面。如在片教研活动中,不存在因园所等级或是教师学历等参与条件的限制,片区内任何公办民办园都能参与其中与同行教师交流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乡镇民办园教师能享受将“专家请进来、自己走出去”职后培训。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教师发展需求有差异,发展不均衡,在片区教研活动中,其教研内容来源于幼儿园日常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贴近幼儿园的教育实践,通过参与其中,让不同园所等级的公办民办园能学有所思、学有所用。通过片区教研活动的高位引领、统筹协调、按需互动的结伴成长,既有吸纳性的输入,扩大知识、能力的储备;又有开放性的输出,使教师的知识、能力体系向更优、更标准的目标体系过渡,同时,对口、同步、平行互动的片区教研活动,更能促进各类教师快速成长。
二、幼儿园片区教研活动助推教师专业发展构建的模式
基于解决问题的教研才是最有实效的教研。“从问题入手,从需求出发,专题牵引,注重实效”,这是我们在开展片区教研活动过程中一直秉承的思路。片区教研活动模式颇多,有主题教研、多元教研、研训一体等教研模式。片区幼儿园只有从教研主体入手,形成常规化、规范化、模式化、创新化的教研模式,才能使片区教研活动进入良性循环,助推教师专业的成长。
(一)建立“公带民”帮带关系的教研模式
县城幼儿园与乡镇幼儿园、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差距很大,尤其乡镇民办幼儿园教研活动更是流于形式。如何有效地缓解这一现状呢?实施片区管理,开展片区教研活动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手段。从2016年开始,為充分发挥公办幼儿园的示范引领作用,我县教育局拟定印发了《仁化县学前教育片区管理工作意见》,根据各级各类幼儿园的分布情况,按照“就近划片、示范带动”的原则,将全县幼儿园划分为5个片区,每个片区以示范性幼儿园、公办幼儿园为领衔园,带动民办、乡镇幼儿园发展,形成了“公带民”帮带关系的教研模式。我园作为仁化县唯一一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有能力、有条件做好第一片区的领衔园,每学年制定详细的片区教研管理制度、片区教研考核细则,确立片区园长职责,规范片区教研管理,使片区各园教研活动常态化,调动片区园教师参与片区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帮助片区园教师树立正确的教研意识,确定教研主题,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本片区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二)打造个性菜单的教研模式
片区教研活动不是带领教师东看看西瞧瞧、走马观花式的“真空”学习,而是基于教师的“教育实践”,围绕“教育实践”进行“教育研究”,以解决“教育实践”中困惑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整体提升我片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我们精心设计了菜单式的研修内容,打造个性菜单的教研模式。例如,我片区的长江镇中心幼儿园坐落在长江镇,该镇自然资源丰富,其中竹资源尤为凸显,在探讨该幼儿园如何利用竹资源开展自主游戏活动时,老师们先后以“竹子乐”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研讨活动,研讨的内容包括了游戲环境的创设、游戏材料的投放、游戏案例的撰写、游戏的观察与指导等。上述四项内容犹如一张完整的研讨菜单,不同能力水平的教师可以自主选择是完整跟进研讨还是只做其中的某一项,使得教师的研讨既可以在自己原有的水平和需要上进行,又能将所有教师的研讨成果汇成整体,从而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三)搭建层级制的骨干教研模式
教师是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石,教研是教育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而骨干教师是教研的核心要素。因此,骨干教师的教研是提升片区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抓手之一。为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学前教育骨干,我县在2020年8月成立仁化县学前教育教研工作室,组建县、片区、园三级联动的教研指导队伍,并给予团队经费保障。搭建层级制的骨干教研模式,组建园长、中层、班主任、骨干教师四方合力的园级教研队伍。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根据实际需求,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样化教研活动。开展好日常研究,提供业务指导和专项培训,研究和解决全县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引领、带动全县学前教育教科研工作,以教研促发展,教师在这种多维、多元的教研空间下开展深度快乐地学习,符合她们的自主成长的需求,同时也全面促进各片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幼儿园片区教研活动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内涵、优质、均衡发展提出越来越高的需求,而内涵、优质、均衡的教育有赖于教师专业水平提升,而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有赖于教育研究。“教研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生命线”,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最可行、最有效的途径,笔者以新视角从片区教研活动的组织上进行创新,巧妙地推动我片区幼儿园的教研活动朝着良性纵深发展。
(一)从全县教研计划中制定片区教研活动的内容
片区教研活动内容是研讨中的关键点。我片区在制定每学期的片区教研计划时结合全县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和我片区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根据这些计划和要求规划片区教研活动的内容,在片区教研活动中做了一些尝试。例如,我片区教研活动采取“一月一园一研”的方式,按照时间轴线纵向推进,遵循“追随儿童”“动态调整”“互动对话”“因地制宜”的原则,拟定出片区教研活动内容,使每次片区教研活动的内容更加明晰。如九月份由我园负责启动“教学能手工作坊”,分语言、数学、音乐、科学、健康五大领域,片区各园的骨干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特长申报做某个工作坊的坊主,经审核确定后,带领教师开展课例研修活动;十月份由我片区的蓓蕾幼儿园负责开展“片区体育、科学领域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组织各园教师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为教师搭建一个相互观摩、学习、切磋的平台,遴选出优秀课例,参加全县的同课异构比赛;十一月份由我片区的扶溪镇中心幼儿园负责开展“幼儿园集体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研讨活动,通过观摩,交流,反思,提升教师的理论基础知识及组织驾驭教材的能力,丰富实践经验;十二月份由我片区的长江镇中心幼儿园负责开展“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研讨活动,组织各幼儿园积极开展利用本土资源打造有地域特色的幼儿园环境研讨,促进园所之间互相学习,资源共享,广泛交流,整体提高。在目标定位、内容设置等体现“滚动衔接、循序递进”的研究态势,开展分层落实“求同存异、差异互补”的研究活动,进而拓展片区教研活动的质量与深度,稳步提升片区教研活动的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从片区幼儿园教师疑难中制订教研互动的议题
每次开展片区教妍活动前,根据教研意向设计调查问卷、征集园所的自我剖析、聚焦陈述对话、现场诊断,分析提炼出共性问题,形成片区教研核心议题。例如,可以设置“问题库”、“点子库”、“问题信箱”等,引导老师将自己的困惑提出来,也可以每学期或每年开展一次问卷调查、小型的座谈会、个别交流等形式,问问老师们最想研讨的内容是什么?喜欢哪一种教研形式?了解不同层面发展的需求,将这些资料进行收集、综合、归纳、筛选,寻找共同存在的问题作为片区教研活动的议题,根据老师的问题,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教研活动,使每个教师能够获得专业的发展。如,我们对本片区内各幼儿园的教师进行调研时,发现老师们对“区域活动”的看法不一,有的认为区域活动重点就是环境布置,还有的认为区域活动重点要融入五大领域教学。对此,我片区制定了“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方案,为接下来开展的相关研讨提供了引导和支持。引导老师们“把心沉下来”,思考在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业务干部“把脚迈进来”,深入师幼中间,感受老师的问题与困惑,同师幼一道探索、实践。这样,每次的片区教研活动我们都立足于问题研究,通过问题提炼—问题诊断—自我诊疗—同伴互助—问题解决,在发现存在问题的同时,有的放矢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反思问题中不断探究,从而有效地促进我片区教师专业的发展。
(三)从一日环节中寻找片区教研活动聚焦的基点
教研聚焦指每次研讨的深浅或者研讨的关键点。幼儿园片区教研活动可以从一日各活动环节中发现教师与专业标准的差距、教师贯彻《指南》精神的程度、教师组织活动能力的强弱等,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园所、不同年段教师的专业层次的差异,组织我片区教师研究讨论的节点。例如,为了更好地夯实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提升乡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推动幼儿全面发展,由我县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牵头成立“仁化县学前教育教研工作室”,凸显教学研究职能,通过研究来不断加强片区教研活动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我们充分挖掘本县内的“草根专家”资源,将我县学前教育的骨干园长、特级教师、学科骨干教师等组成“复合型专家团队”,每月到各片区幼儿园开展“半日活动视导”现场研讨活动,通过团队现场研讨,从各园的一日环节中寻找教研聚焦的基点,引导教师要有发现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中隐含教育问题的意识,即时对幼儿的发展和学习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分析,并提出整改建议,帮助教师整体提升组织教学、游戏和生活活动等的能力,形成“筛选问题——案例分析——反思调整”的行动路径。因此,片区教研活动聚焦的“点”更接地气,真正帮助教师解决困惑,促进教师的知识结构朝纵深发展,从而有效地促进我片区教师专业的发展。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群体,基于此,片区教研活动因其独有的优势成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我们的实践真实而朴素,但任何一种教研形式都有利有弊,片区教研活动也不例外。只有把教师的个人特长和集体智慧有效结合起来,让教师成为教研的主人,根植于幼儿教育实践,片区教研活动才能绽放出生命的光彩与活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各类型幼儿园保教质量的优质均衡发展和幼儿的全面发展,提升片区学前教研工作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志英.幼儿园教研活动助推教师专业发展探析.幼儿教育导读(教师教学).2019年12期
[2]李莉.以区域教研为抓手,推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幼儿教育导读(幼教版).2015年09期
[3]张地容.区域性教研:一种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幼儿教育导读(教师教学版).2020年04期
[4]赖天利.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其提升策略.学前教育研究.2019 年第 1 期(总第 289 期)
[5]雷碧洋 杨莉君.基于学习共同体的乡村幼儿园教研活动质量提升途径.幼儿教育研究.2018年第1期
关键词:幼儿园 片区教研活动 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幼儿园教师队伍学历水平偏低、持证率不高、专业水平不一,是长期制约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核心问题。正所谓“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实现学前教育内涵发展的基本保障。而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无疑与教师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此可见,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迫在眉睫,本文试图探析一种能有效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片区教研活动,以期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参考。
一、幼儿园片区教研活动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落实教研指导责任区制度,加强园本教研、区域教研,及时解决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有效的片区教研活动能引领教师自我提升,形成良好的教育行为,掌握科学培育方法,成为有教育情怀的专业化教师,这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实现教研的一体化,激发发展动机
长期以来,教、研二者分离,尤其研脱离教,指导、服务不了教。而片区教研活动关注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关注涉及片区内各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操作层面中的诸多问题,关注教师在实践保教工作中遇到的疑惑点、问题点。通过个体与集体的合作互助、经验交流、深入研讨,使教师更自觉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更理性地认识与改进教育实践。所以,只有提炼“以教定研,以研促教”的实践模式,才能实现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科学、系统及可持续。在此过程中,针对片区内公办、民办园中新教师、老教师、骨干教师等不同层次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改变“我有什么”的教研活动组织思路,关注“大家想要什么”,追求来自实践领域的“真问题”“小话题”,并且深入地、多角度地去探寻,能极大地激发片区园所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动机,增加了专业发展的内驱力,使片区教研活动真正成为促进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这样的片区教研活动改变了以往自上而下的片区教研组织形式,提倡自下而上、同级推广、以点带面等多种教研组织形式,实现教研的一体化。
(二)弥补园本教研短板,拓宽发展空间
园本教研是幼儿园教研的主阵地,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师幼共同发展。但是,由于我县地处粤北山区经济欠发达,大部分幼儿园坐落在乡镇,地理位置偏辟,幼儿教师入职门槛偏低,公办幼儿园数量不足且规模小,教研工作起步晚,园本教研的效果参差不齐。平时,一提到教研活动,老师们就会想到“公开课”观摩抑或是教学方案、论文的评比,有些乡镇民办幼儿园,每个班只有一教一保,教师流动性大、专业素养不高、对教研的重视程度不高,园本教研的效果更是微乎其微。片区教研活动比起园本教研活动,有较好的合作、交流、互动的氛围与平台,有专家的引领与指导,有同伴的交流与互助,有制度与经费的保障等优势,有助于打破园际壁垒,增强园际间、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弥补园本教研短板,拓宽发展空间,充分体现资源共享,且以自下而上的共同需求为缔结点,实现片区内教师、幼儿园优势互补,实现片区内幼儿园的均衡发展,实现教师专业水平的均衡发展。
(三)均衡教育资源,促进发展多元化
片区教研活动要求本区域内的幼儿园能捆绑联动一起,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人力、物质、教育实践经验共享,形成了教师从以往“单打独斗”到现在“抱团取暖”的局面。如在片教研活动中,不存在因园所等级或是教师学历等参与条件的限制,片区内任何公办民办园都能参与其中与同行教师交流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乡镇民办园教师能享受将“专家请进来、自己走出去”职后培训。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教师发展需求有差异,发展不均衡,在片区教研活动中,其教研内容来源于幼儿园日常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贴近幼儿园的教育实践,通过参与其中,让不同园所等级的公办民办园能学有所思、学有所用。通过片区教研活动的高位引领、统筹协调、按需互动的结伴成长,既有吸纳性的输入,扩大知识、能力的储备;又有开放性的输出,使教师的知识、能力体系向更优、更标准的目标体系过渡,同时,对口、同步、平行互动的片区教研活动,更能促进各类教师快速成长。
二、幼儿园片区教研活动助推教师专业发展构建的模式
基于解决问题的教研才是最有实效的教研。“从问题入手,从需求出发,专题牵引,注重实效”,这是我们在开展片区教研活动过程中一直秉承的思路。片区教研活动模式颇多,有主题教研、多元教研、研训一体等教研模式。片区幼儿园只有从教研主体入手,形成常规化、规范化、模式化、创新化的教研模式,才能使片区教研活动进入良性循环,助推教师专业的成长。
(一)建立“公带民”帮带关系的教研模式
县城幼儿园与乡镇幼儿园、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差距很大,尤其乡镇民办幼儿园教研活动更是流于形式。如何有效地缓解这一现状呢?实施片区管理,开展片区教研活动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手段。从2016年开始,為充分发挥公办幼儿园的示范引领作用,我县教育局拟定印发了《仁化县学前教育片区管理工作意见》,根据各级各类幼儿园的分布情况,按照“就近划片、示范带动”的原则,将全县幼儿园划分为5个片区,每个片区以示范性幼儿园、公办幼儿园为领衔园,带动民办、乡镇幼儿园发展,形成了“公带民”帮带关系的教研模式。我园作为仁化县唯一一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有能力、有条件做好第一片区的领衔园,每学年制定详细的片区教研管理制度、片区教研考核细则,确立片区园长职责,规范片区教研管理,使片区各园教研活动常态化,调动片区园教师参与片区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帮助片区园教师树立正确的教研意识,确定教研主题,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本片区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二)打造个性菜单的教研模式
片区教研活动不是带领教师东看看西瞧瞧、走马观花式的“真空”学习,而是基于教师的“教育实践”,围绕“教育实践”进行“教育研究”,以解决“教育实践”中困惑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整体提升我片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我们精心设计了菜单式的研修内容,打造个性菜单的教研模式。例如,我片区的长江镇中心幼儿园坐落在长江镇,该镇自然资源丰富,其中竹资源尤为凸显,在探讨该幼儿园如何利用竹资源开展自主游戏活动时,老师们先后以“竹子乐”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研讨活动,研讨的内容包括了游戲环境的创设、游戏材料的投放、游戏案例的撰写、游戏的观察与指导等。上述四项内容犹如一张完整的研讨菜单,不同能力水平的教师可以自主选择是完整跟进研讨还是只做其中的某一项,使得教师的研讨既可以在自己原有的水平和需要上进行,又能将所有教师的研讨成果汇成整体,从而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三)搭建层级制的骨干教研模式
教师是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石,教研是教育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而骨干教师是教研的核心要素。因此,骨干教师的教研是提升片区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抓手之一。为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学前教育骨干,我县在2020年8月成立仁化县学前教育教研工作室,组建县、片区、园三级联动的教研指导队伍,并给予团队经费保障。搭建层级制的骨干教研模式,组建园长、中层、班主任、骨干教师四方合力的园级教研队伍。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根据实际需求,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样化教研活动。开展好日常研究,提供业务指导和专项培训,研究和解决全县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引领、带动全县学前教育教科研工作,以教研促发展,教师在这种多维、多元的教研空间下开展深度快乐地学习,符合她们的自主成长的需求,同时也全面促进各片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幼儿园片区教研活动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内涵、优质、均衡发展提出越来越高的需求,而内涵、优质、均衡的教育有赖于教师专业水平提升,而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有赖于教育研究。“教研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生命线”,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最可行、最有效的途径,笔者以新视角从片区教研活动的组织上进行创新,巧妙地推动我片区幼儿园的教研活动朝着良性纵深发展。
(一)从全县教研计划中制定片区教研活动的内容
片区教研活动内容是研讨中的关键点。我片区在制定每学期的片区教研计划时结合全县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和我片区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根据这些计划和要求规划片区教研活动的内容,在片区教研活动中做了一些尝试。例如,我片区教研活动采取“一月一园一研”的方式,按照时间轴线纵向推进,遵循“追随儿童”“动态调整”“互动对话”“因地制宜”的原则,拟定出片区教研活动内容,使每次片区教研活动的内容更加明晰。如九月份由我园负责启动“教学能手工作坊”,分语言、数学、音乐、科学、健康五大领域,片区各园的骨干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特长申报做某个工作坊的坊主,经审核确定后,带领教师开展课例研修活动;十月份由我片区的蓓蕾幼儿园负责开展“片区体育、科学领域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组织各园教师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为教师搭建一个相互观摩、学习、切磋的平台,遴选出优秀课例,参加全县的同课异构比赛;十一月份由我片区的扶溪镇中心幼儿园负责开展“幼儿园集体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研讨活动,通过观摩,交流,反思,提升教师的理论基础知识及组织驾驭教材的能力,丰富实践经验;十二月份由我片区的长江镇中心幼儿园负责开展“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研讨活动,组织各幼儿园积极开展利用本土资源打造有地域特色的幼儿园环境研讨,促进园所之间互相学习,资源共享,广泛交流,整体提高。在目标定位、内容设置等体现“滚动衔接、循序递进”的研究态势,开展分层落实“求同存异、差异互补”的研究活动,进而拓展片区教研活动的质量与深度,稳步提升片区教研活动的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从片区幼儿园教师疑难中制订教研互动的议题
每次开展片区教妍活动前,根据教研意向设计调查问卷、征集园所的自我剖析、聚焦陈述对话、现场诊断,分析提炼出共性问题,形成片区教研核心议题。例如,可以设置“问题库”、“点子库”、“问题信箱”等,引导老师将自己的困惑提出来,也可以每学期或每年开展一次问卷调查、小型的座谈会、个别交流等形式,问问老师们最想研讨的内容是什么?喜欢哪一种教研形式?了解不同层面发展的需求,将这些资料进行收集、综合、归纳、筛选,寻找共同存在的问题作为片区教研活动的议题,根据老师的问题,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教研活动,使每个教师能够获得专业的发展。如,我们对本片区内各幼儿园的教师进行调研时,发现老师们对“区域活动”的看法不一,有的认为区域活动重点就是环境布置,还有的认为区域活动重点要融入五大领域教学。对此,我片区制定了“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方案,为接下来开展的相关研讨提供了引导和支持。引导老师们“把心沉下来”,思考在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业务干部“把脚迈进来”,深入师幼中间,感受老师的问题与困惑,同师幼一道探索、实践。这样,每次的片区教研活动我们都立足于问题研究,通过问题提炼—问题诊断—自我诊疗—同伴互助—问题解决,在发现存在问题的同时,有的放矢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反思问题中不断探究,从而有效地促进我片区教师专业的发展。
(三)从一日环节中寻找片区教研活动聚焦的基点
教研聚焦指每次研讨的深浅或者研讨的关键点。幼儿园片区教研活动可以从一日各活动环节中发现教师与专业标准的差距、教师贯彻《指南》精神的程度、教师组织活动能力的强弱等,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园所、不同年段教师的专业层次的差异,组织我片区教师研究讨论的节点。例如,为了更好地夯实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提升乡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推动幼儿全面发展,由我县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牵头成立“仁化县学前教育教研工作室”,凸显教学研究职能,通过研究来不断加强片区教研活动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我们充分挖掘本县内的“草根专家”资源,将我县学前教育的骨干园长、特级教师、学科骨干教师等组成“复合型专家团队”,每月到各片区幼儿园开展“半日活动视导”现场研讨活动,通过团队现场研讨,从各园的一日环节中寻找教研聚焦的基点,引导教师要有发现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中隐含教育问题的意识,即时对幼儿的发展和学习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分析,并提出整改建议,帮助教师整体提升组织教学、游戏和生活活动等的能力,形成“筛选问题——案例分析——反思调整”的行动路径。因此,片区教研活动聚焦的“点”更接地气,真正帮助教师解决困惑,促进教师的知识结构朝纵深发展,从而有效地促进我片区教师专业的发展。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群体,基于此,片区教研活动因其独有的优势成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我们的实践真实而朴素,但任何一种教研形式都有利有弊,片区教研活动也不例外。只有把教师的个人特长和集体智慧有效结合起来,让教师成为教研的主人,根植于幼儿教育实践,片区教研活动才能绽放出生命的光彩与活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各类型幼儿园保教质量的优质均衡发展和幼儿的全面发展,提升片区学前教研工作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志英.幼儿园教研活动助推教师专业发展探析.幼儿教育导读(教师教学).2019年12期
[2]李莉.以区域教研为抓手,推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幼儿教育导读(幼教版).2015年09期
[3]张地容.区域性教研:一种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幼儿教育导读(教师教学版).2020年04期
[4]赖天利.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其提升策略.学前教育研究.2019 年第 1 期(总第 289 期)
[5]雷碧洋 杨莉君.基于学习共同体的乡村幼儿园教研活动质量提升途径.幼儿教育研究.201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