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物理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fg45y5465u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目前的物理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能力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开展物理学中的人文知识灌输。物理教师应该既关注物理学的科学价值,又关注物理学的人文价值,使物理学中的科学因素与人文因素同时得到继承与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均应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
  关键词: 物理教学 人文精神教育 开展途径
  
  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物质文明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人们醉心于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时,却忽视了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我国当前的物理教学只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能力的训练,对物理学中包涵的鲜活的人文知识却视而不见或涉猎甚少。物理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作为一门科学,应具有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价值。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必须既关注物理学的科学价值,又关注物理学的人文价值,使物理学中的科学因素与人文因素同时得到继承与发展。
  一、对物理课程中人文精神教育的解读
  1.物理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含义。
  人文精神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下由民族的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精神,它既是体现崇高的价值追求,激励人们前进、支撑文化和社会向前发展的宝贵精神,同时又是关注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事物的一种思想态度。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创新精神教育、道德意识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平等观念教育等。
  2.物理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价值。
  我国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中描述的“了解物理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及“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品德教育”等内容,就是“人文精神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和要求。物理学的教育目标绝不只是让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也不满足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是要全方位关注科学对人的个性、品质、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同情心、人生观等多方面的培养,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世界观、价值观与审美观,正确认识和处理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培养良好的科学精神。同时,学生良好的科学精神又是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活动获得不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学生在科学活动中永不枯竭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正确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思维方式,健康的生活态度,乐于接受新事物并勇于创新的精神,等等,都为学生将来投身科学学习和科学实践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3.对物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的分析。
  我国物理教育偏重基础知识学习的现状是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所决定的,而全国高考、中考物理考试模式是影响这一教学模式形成的关键。在这种考试方式的影响下,直接形成了学校向老师要升学率,老师向学生要分数的测评体系。学校不以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目标去要求教师,教师自然也就不会在“人文精神教育”上下功夫,在教学过程中则特别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以及智力与能力的发展,而对个性、道德、责任感等人文精神却关注甚少,缺乏人文知识的渗透与人文精神的转化。本是一门包含着生动鲜活人文知识的物理学,却变成了一个只需要背原理、记公式和解题就能应付的物理考试学,物理课堂上只有知识的灌输、应对考试的训练,甚至连不少教师自己也忘却了还承担着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传授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的重任。
  二、在物理教育中开展人文教育的途径
  1.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物理学是一门科学,在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充分发挥着它的实际价值;物理学还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人文价值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因此,物理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是文化的熏陶和素质的培养,应该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渗透与融合。素质教育要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发展人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核心,其目的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物理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必须树立“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把传授科学知识与传递人类文化价值与伦理道德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培养既有健全人格,又有知识技能;既有明确的生活目标、高雅的审美情趣,又能发明创造、懂得生活的全面发展的人。
  2.在教学内容上,促进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和谐发展。
  物理教学中可构建的人文精神教育目标十分丰富,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科学伦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意志品质教育、合作意识的培养与科学的美育教育等。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的创新设计、物理情境的变换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科学层面拓展到社会层面,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使科学在人文的观照下,朝着提高人类生命质量的方向发展。
  首先,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更应充分体现对人性的尊重。在高一物理《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一节的教学中,我以刘翔雅典奥运夺冠为素材构建探究平台,通过播放刘翔参加雅典奥运会110m栏决赛录像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及学习小组间参与互动交流,发表感想和评论。通过对刘翔雅典夺冠的分析评价,学生激发了为国拼搏争光的爱国主义情感,体会了探究的乐趣,提升了同学之间、学习小组之间的学习责任和道德责任。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处于一个蓬勃向上的人文环境之中,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探究物理规律,共享合作的快乐,实现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融合互动。
  其次,要充分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和科学态度,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物理学科是实验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和课后的小实验,让学生养成动脑动手的好习惯,同时通过补充“生活中的物理”等思考题,如拍打衣服上灰尘的道理,骑自行车上坡走“S”形路线省力的道理发,以及解释“海市蜃楼”现象,等等;学习了电学、声学,能解释雷电的形成,以及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原因;学习了热学,能回答为什么海边与大森林里一年四季气候宜人,为什么当今国家推行退耕还林的政策;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让学生养成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对科学的求知欲,同时培养勇于探索自然现象的好习惯,形成将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意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养成对大自然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再次,要充分利用物理学史,以及我国在工农业国防科技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促进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和谐发展。物理学史集中反映了物理学家逐步认识客观世界,不断探索物理规律和本质的历程。通过对物理学史的回顾,学生能学生消除对已有物理知识来源的神秘感,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提高参与科学创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这对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形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互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展示我国在工农业、国防科技、医药技术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并指明其中所用的物理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最后,要充分利用典型事例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物理学中包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对人生观的确立与事业的成功有着重大影响。用我国古代与现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用科学家爱国的动人事迹激发学生为祖国献身的理想都是人文精神教育的体现,都会激励学生向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奋进。例如,居里夫人为了纪念祖国,把自己发现的放射性元素命名为“钋”;钱学森、钱三强等物理学家在祖国最困难的时候,毅然舍弃国外优厚待遇,坚定不移地投身于祖国的怀抱。教师在教学中,将这些内容与物理知识相融合,可激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升华人生的价值,端正人生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和谐发展。
  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和发展过程,是师生为达到共同教学目标的多边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教学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人格,以深厚的感情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促进师生的情感交融。
  (1)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价值取向,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等人文价值的教育。例如,加强对科学的价值取向的指导,强调科学是一柄双刃剑,能造福人类也能毁灭人类:原子能可以用做医疗、能源,同时也可以制造核污染、核辐射,可以杀伤人类甚至摧毁地球;水力发电能节省能源、创造财富,也会破坏环境的生态平衡;电磁波能为人类服务,同时又给人类带来了电磁污染,等等。对于科学技术的科学价值,要从人文价值的视野来看待和理解,把物理教学从科学的层面扩展到社会的层面,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使科学技术在人文精神的关照下,朝着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把物理学习与生活实际以及社会问题相对接,在课堂与社会的连接氛围中吸取时代思想的光辉,与他人和睦共处,增强社会责任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2)充分利用物理学中的人文精神的素材,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充分体现物理教学的人文价值。例如,物理学告诉我们,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形式是千变万化的;物质的运动、发展、变化是可以被认识的,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再如,物理实验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客观理性、严肃认真,要按科学规律办事、敢于修正错误,还要严格遵守实验规则和纪律要求以及爱护公共财物,等等。因此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事实求实的科学态度与遵纪守法的优良品德等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另外,学习安全用电知识,可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习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经济意识和效率意识。
  (3)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和谐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法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幽默风趣、富有情感的张力和穿透力的语言是其基本手段,还可以借助体态、动作等肢体语言来传递无声的信息,用肯定、赞许、欣赏的目光调控学生的心理状态,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教学互动的发展方向。同时,在平等、互助的人文环境中,学生能实践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体验合作探究的快乐,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互动与和谐发展。
  4.寻求物理研究性学习的新途径,培养学生探索求知的创新人格。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倡一种叫做 “发现学习”的教学方式。其核心内容就是把学习的主权交给学生,以培养探究性思维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来进行学习。学生在发现、探究过程中,需要个体研究、小组或集体探讨相结合,需要他人的协作;需要彼此尊重、理解,需要容忍;需要讲求表达倾听与说服他人的方式、方法。这些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热爱科学的精神,求真务实、交流合作的态度,以及探索创新的意志与品质,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有利于塑造学生完整健全的人格。同时,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体会到物理学中诸多的概念、规律、实验的来之不易,以及物理学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影响。
  实施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教育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教师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能够使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产生热爱社会、热爱自然的感情,形成对真、善、美的辨别力和追求,激发内在潜能。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精神教育,没有环境条件的限制,关键在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观念的转变。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育已经从单纯地关注知识向关注人的个性、品质、求知欲、好奇心、创造性、人生观等全方位的发展。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同时关注物理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渗透、融合人文精神,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完美地结合,使物理教学同时发挥并发展其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功能,以造就全面发展的具有健全人格的完美的人。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回生胶囊体内抗肿瘤减毒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纯系昆明小鼠170只,雌雄各半,接种S-180肉瘤毒株,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4大组,每小组各10只小鼠。第一大组,进行抗瘤实验,分为4小组,每组10只。即荷瘤对照组、CTX组、回生胶囊大剂量+CTX组、回生胶囊小剂量+CTX组。第二大组,进行对CTX抗S-180荷瘤毒性的减毒实验,分为5小组,每组10只。即正常对照组、荷瘤对照组、CTX组、回
目的 分析江苏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宜兴市人民医院改革前后运行效率,评价改革效果,总结实践经验,为深化推进综合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机构调查表获取江苏省宜兴市人
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数学,数学和物理这两门学科具有密切的联系,很多物理问题的解决是数学方法和物理思想巧妙结合的产物。数学知识对于物理学科来说,绝不仅仅是一种数量分析和运算工具,更主要的是物理概念的定义工具和物理定律、原理的推导工具。  从数学的角度研究物理问题,需要根据所研究对象的特点,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去描述、计算和推导,从而对物理的问题作出分析、判断。在实际应用数学思想与方法描述、解决物理问题时
Anther dehiscence is very important for pollen maturation and release. The mutants of anther dehiscence in rice (Oryza sativa L.) are few, and related research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挖掘教材,巧用演示实验,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改进实验设计,组织合作、交流、讨论;运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一、巧用演示实验,培养创新意识  中学生对任何事物都会产生好奇,这是中学生的天性,尤其是对演示实验,学生特别感兴趣,因为,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与此同时,能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创新能力。另外,在教学
摘 要: 教学对每个教师来说并没有什么困难,但是要能够因人、因时、因地,用最恰当的方式,恰如其分地教学,不是人人都能为之。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合理组织教学,优化教学过程,让教师教得轻松,也让学生学得愉快,是每个物理教师应该常常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物理教学 软手法 情感    如果问一个学过物理的学生:你所学习的物理学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恐怕会有不少学生认为,
开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以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外宾时多次谈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是我们长期的任务。他说,既然是长期的,就不能搞运动,我们的基本方法是进行正面引导和
在五十年代,我们学习马列主义的劲头都很足。斯大林的著作,大概是离我们近一些,更是比较容易读得进,印象深刻。一直到现在,也仍然记得他的一些具体论点。例如,他曾经批评过
新课改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优化课堂结构,用多元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学习因素,引导学生实验探究,进行有效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谈一些认识,以供读者参考。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教学实践证明,思维总是从解决问题开始的,思源于疑,没有问题就无法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认知规律以及学情,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
第一次上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一课时,我按照教学流程:先提问复习:1.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2.如何通过纸带,计算得到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3.如何用图像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看书,看后回答: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器材;4.实验步骤;5.实验注意事项;6.处理哪些数据、如何处理。接着总结多媒体展示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