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制度自信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与理论贡献

来源 :马克思主义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52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坚定制度自信既要靠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制度,又要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同时离不开科学的制度理论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坚定什么样的制度自信、怎样坚定制度自信这一基本问题作出了系统回答和原创性贡献,这集中体现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系统概括为13个方面,丰富了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完善制度、彰显优势的根本途径,拓展了对改革与社会主义制度关系的认识;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创新了对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的认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分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三个层面,深化了对制度体系内在结构和基本要素的认识.这些关于制度建设的重要论述,具有深厚的历史性、严谨的科学性、完整的系统性、广泛的人民性等显著特征,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坚定制度自信提供了全新视野、理论基础、科学方法和精神动力.
其他文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学懂弄通做实并长期坚持
期刊
随着智能机器的自主性越来越强,艾伦等哲学家提出人工道德能动性的构想,目的是让机器成为道德行动者.然而,这种构想引发了众多哲学家的反驳.这些反驳可以概括为三大进路:以约翰逊为代表的无自由反驳、以知璨·赫为代表的无责任反驳和以斯塔尔为代表的无意义反驳.从表面上看,三大反驳进路都是从人类的道德能动性出发,通过人机在道德性上的本质差异,进而否定机器拥有道德能动性的可能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它们都根源于道德上的有机观点,即认为无机物的组织系统拥有道德能动性是不可想象的.尽管对人工道德能动性的反驳有某种破坏作用,但它却
本文致力于在"先验演绎"的框架内探讨康德关于经验对象构造的思想.在康德看来,经验对象既不是物自身,也不是单纯的心灵状态,而是主体在认识活动中表象出来的对象.经验对象的构造过程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知性凭借范畴构造出作为形式结构的先验对象,这是任何对象得以可能的逻辑前提;其次,想象力发挥着沟通感性与知性的中介作用,它能在杂多材料的综合中执行知性的规范性要求,从而将经验性直观归摄到客体概念之下;再次,感性提供现象,知性提供先验对象,想象力结合二者,经验对象的构造呈现出三重主体依赖性.经验得以可能的条件同时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精辟阐述和透彻阐释.这些重要论述,以如何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为核心主题,以阐释和破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逻辑关联为主轴,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的理性认知,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理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共同体思想、"两个决不会"原理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以独创性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罗尔斯的正义原则由平等的自由原则、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三部分构成.其中,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在正义原则体系中地位独特.一方面,机会平等的本质在于否定制度排斥而要求社会体系向所有人开放,它势必遵守完全平等的要求而趋向平等的自由原则,然而,此时的平等却是"形式的平等";另一方面,因追求"公平的"实质正义理念,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的作用与差别原则趋同,进而滑向差别原则,但此时的平等是"实质的不平等".这种两难处境在于权力和机会受"平等"和"应得"两种规范原则的约束,规范原则的对立使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陷入两种
心灵哲学的实用主义进路提供了一种非物理主义和非还原论的宽泛自然主义,它主张心灵是一种自然现象.本文试图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来探寻大脑状态与主观心灵体验之间的自然关联,从而解答大卫·查尔默斯提出的心灵哲学中的"困难问题".与此同时,本文还强调了心灵的环境交互性、生存适应性和层次性,主张从"语言-意识-认知-行动"的综合视角推进对于意识的哲学阐释,而意义是其中的核心概念,强调概念性觉知或意义性觉知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高阶意识;最后,本文从社群视角来诠释意义的共通性,基于人际交互性来反驳心灵和意识的绝对私人性,并且
传统下定义的标准方式并不能清晰地定义所有概念.比如我们在扩大某些概念的外延时,其内涵并没有严格缩小,而是会发生很复杂的变化,导致我们对它们的整个理解方式发生彻底改变.本文以"艺术"概念为例,从实践性、多元性、结构性、发生性等四个向度研究它在扩张时的意义衍变,并择取四位20世纪哲学家的进路作为展示范例,考察不同理解方式之间的差异.最终本文从四条进路之一的胡塞尔现象学角度看,"艺术"概念的扩张是以共时性方式呈现出人类在艺术理解方面的历时性特征,它在本体论上并不必然发散为多元论的架构,但在价值论上则必然会呈现出
由于受黑格尔主义的影响,长期以来学界更关注费希特与谢林早期先验哲学方案之间的差异而非联系.本文试图指出,费希特与谢林早期先验哲学方案虽有差异,但仍然具有共同的理论主题,即他们都是对意识实在性的终极根据的平行探索.两者都将自我意识作为先验哲学的中心问题,并都试图将思维-存在统一体建立为哲学的最高本原,从而在完成意识实在性奠基的同时,建构起先验哲学的完整体系.与此同时,作为哲学最高本原的思维-存在统一体也是先验哲学的终极根据与原初开端.
马里翁的被给予性原则是其现象学的根本原则,他在新康德主义与现象学的被给予性问题传统下,批判性地提出了被给予性原则.而要理解这一原则,首先要澄清其现象学中被给予性与现象的间隔问题,这一"间隔"根本上处于新康德主义的"被给予性与存在者之间隔"这一问题域中.该间隔指出了自身给予与自身显示的不对等性,而这种不对等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被赠予者的有限性.而恰恰由于这一间隔需要阐释,才有作为诠释学的被给予性现象学.该现象学处在与胡塞尔、海德格尔甚至德里达哲学的争执中,是现象学、西方哲学发展的一个新的高峰.
道德发展变化的历史应该怎样影响我们对道德本质的理解?元伦理学家对于这个问题并没有统一的看法.本文借助"内在解释"和"外在解释"的区分,梳理了内格尔和威廉斯关于道德辩护的客观性的一场辩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历史错误论证".此论证基于道德的历史性来反对普遍主义的道德辩护观,其要旨在于指出,普遍主义的道德辩护观难以解释古代人的道德"错误".进而,本文将指出,历史错误论证不仅挑战了普遍主义的道德辩护观,还会对普遍主义的道德观以及道德实在论构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