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语交际,是人们一生中使用得最多的表达手段和交流方式。在未来,随着生活节奏、工作节奏的加快,通讯工具的发展,口语交际在人们生活和生产中的运用将更加广泛和频繁。人们的书面表达也大多以口语交际为基础,甚至可以说,一个人可以不会书面表达,但不能不会口语交际。但是,因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往往过分注重书面表达的训练,忽视口语交际的训练。这种教学安排是不利于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的。苏教版教材不仅在理念上强调要注重口语交际的训练,而且在许多地方都为教师留下了口语交际训练的广阔空间。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对此加以利用,多给学生创造口语交际的机会,扎扎实实地让学生得到口语交际的良好训练。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说话情境
要进行口语交际训练,首先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熟悉自己的学生,不仅掌握他们在该年龄段的心理特征,而且熟悉他们的生活。这样,才能联系学生的实际创设说话情境。说话情境的创设,我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情景再现法、模拟法、问题引入法、即时情景法。情景再现法,就是让学生再现现实生活中的某种说话场景。模拟法,就是让学生想象某种说话场景。问题引入法,就是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展开讨论。即时情景法,就是在课堂上捕捉时机,将教学内容、学生生活以及当时的所见所闻有机结合起来,引出话题,于有意无意间创设说话情境。
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话题——“听听再说说”。我先引出话题:“听,教室外面有什么声音?”顿时,教室里静悄悄的,所有的学生都侧耳细听教室外面的声音。很快,很多学生都高高地举起了小手,有的说听到了其他班小朋友做游戏的声音,有的说听到了汽车在公路上跑的声音,有的说听到了春风吹拂树叶的沙沙声,有的说听到了小鸟唱歌的声音……学生越说越起劲,越说越精彩。学生之所以有说不完的话,正是因为这个说话情境是真实的,而且是即时的,它就在学生的身边。我在话题前加上了“教室”一词,限定了题目,缩小了学生的听觉范围,使学生倾听的对象更明确。
二、激活学生的语感
学生在说话的时候,会出现许多语病,这是正常的现象,教师千万不能因学生出现语病而嘲讽学生。要知道,我们每一个人都说过有语病的话,不仅小时候说过,即使是在我们成为教师以后也不时会冒出一两句,因此,不要苛责学生。但是,不苛责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语感入手,纠正学生的语病。如果学生说得不完整、不通顺,前后不符,教师可温和地提醒,如果学生还是不能修正,教师可加以指导,以便激活学生的语感。这种指导当然不限于语病的纠正,还可针对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进一步提出要求,使学生说得更好,使繁冗累赘的语言变得简明扼要,使过于简略的语言变得详细具体,使枯燥乏味的语言变得生动形象,使平淡无奇的语言变得富有文采。
三、鼓励学生说真话
小孩子往往实话实说,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这是由小孩子天真无邪的特点决定的。从孩子的说话中,我们可以窥见他们的内心世界。在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口语表达训练时,对学生在说话时暴露出来的人文素养方面的问题,我们不必大惊小怪,但也不能回避,应加以引导。引导时,应该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让学生明是非懂道理,千万不要滥用教师的威严,动辄训斥学生,否则今后谁还敢再对老师说真话?所以,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说真话,让学生说出真情实感。
四、鼓励学生说出个性
“语”字,假如利用拆字法来理解,可以理解为“吾口说吾言”,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就是说话要说出个性。语言的个性,往大的方面说,就是一个文学家的语言风格;往小的方面说,就是一个人说话的特点。语言的个性,往往体现了观察角度、思维方式、表达方法的独特之处,这是学生形成创造能力的一个方面。
五、面向全体
过去,口语交际训练的形式单一,常常是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后,抽几名学生说答案,其他学生听。这种单一的训练方式,使绝大多数学生失去了在课堂上进行口语练习的机会。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分组互相交流。这样,大家都有说的机会,都得到了锻炼。
六、立足教科书,向课外延伸
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材料的来源不再是单一的,而更多的是学生的生活材料。教师要倡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打破封闭和僵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多一些学习的自主权和自由;创设情境进行有效的训练,使之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然后在识字、阅读课中加以巩固,最后延伸到课外和校外,在社会和生活中获益;紧紧围绕教材内容,挖掘教材中有利于训练的内容。这样将课堂上的语言训练与生活融合在一起,就为准确流畅的表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说话情境
要进行口语交际训练,首先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熟悉自己的学生,不仅掌握他们在该年龄段的心理特征,而且熟悉他们的生活。这样,才能联系学生的实际创设说话情境。说话情境的创设,我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情景再现法、模拟法、问题引入法、即时情景法。情景再现法,就是让学生再现现实生活中的某种说话场景。模拟法,就是让学生想象某种说话场景。问题引入法,就是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展开讨论。即时情景法,就是在课堂上捕捉时机,将教学内容、学生生活以及当时的所见所闻有机结合起来,引出话题,于有意无意间创设说话情境。
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话题——“听听再说说”。我先引出话题:“听,教室外面有什么声音?”顿时,教室里静悄悄的,所有的学生都侧耳细听教室外面的声音。很快,很多学生都高高地举起了小手,有的说听到了其他班小朋友做游戏的声音,有的说听到了汽车在公路上跑的声音,有的说听到了春风吹拂树叶的沙沙声,有的说听到了小鸟唱歌的声音……学生越说越起劲,越说越精彩。学生之所以有说不完的话,正是因为这个说话情境是真实的,而且是即时的,它就在学生的身边。我在话题前加上了“教室”一词,限定了题目,缩小了学生的听觉范围,使学生倾听的对象更明确。
二、激活学生的语感
学生在说话的时候,会出现许多语病,这是正常的现象,教师千万不能因学生出现语病而嘲讽学生。要知道,我们每一个人都说过有语病的话,不仅小时候说过,即使是在我们成为教师以后也不时会冒出一两句,因此,不要苛责学生。但是,不苛责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语感入手,纠正学生的语病。如果学生说得不完整、不通顺,前后不符,教师可温和地提醒,如果学生还是不能修正,教师可加以指导,以便激活学生的语感。这种指导当然不限于语病的纠正,还可针对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进一步提出要求,使学生说得更好,使繁冗累赘的语言变得简明扼要,使过于简略的语言变得详细具体,使枯燥乏味的语言变得生动形象,使平淡无奇的语言变得富有文采。
三、鼓励学生说真话
小孩子往往实话实说,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这是由小孩子天真无邪的特点决定的。从孩子的说话中,我们可以窥见他们的内心世界。在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口语表达训练时,对学生在说话时暴露出来的人文素养方面的问题,我们不必大惊小怪,但也不能回避,应加以引导。引导时,应该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让学生明是非懂道理,千万不要滥用教师的威严,动辄训斥学生,否则今后谁还敢再对老师说真话?所以,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说真话,让学生说出真情实感。
四、鼓励学生说出个性
“语”字,假如利用拆字法来理解,可以理解为“吾口说吾言”,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就是说话要说出个性。语言的个性,往大的方面说,就是一个文学家的语言风格;往小的方面说,就是一个人说话的特点。语言的个性,往往体现了观察角度、思维方式、表达方法的独特之处,这是学生形成创造能力的一个方面。
五、面向全体
过去,口语交际训练的形式单一,常常是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后,抽几名学生说答案,其他学生听。这种单一的训练方式,使绝大多数学生失去了在课堂上进行口语练习的机会。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分组互相交流。这样,大家都有说的机会,都得到了锻炼。
六、立足教科书,向课外延伸
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材料的来源不再是单一的,而更多的是学生的生活材料。教师要倡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打破封闭和僵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多一些学习的自主权和自由;创设情境进行有效的训练,使之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然后在识字、阅读课中加以巩固,最后延伸到课外和校外,在社会和生活中获益;紧紧围绕教材内容,挖掘教材中有利于训练的内容。这样将课堂上的语言训练与生活融合在一起,就为准确流畅的表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