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于文本 摒弃诗词的“套板解读”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wei1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倡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但是,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却忽略了文本中的语言,失去了“语言文字”的品味,只是“套板”地解读课文。因此在语文课堂上必须研读语言,忠于文本,摒弃“套板解读”,才能回归到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上,才能让语文充满生命力。
  在人教版高中选修教材《中国古代散文诗歌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夜归鹿门歌(孟浩然)》中,有的教师解读首联的时候,除了一开始展示“诗歌的暗示性”目标以外,没有学法上的具体指导。学生先是习惯性地关注了诗歌意象,接着注意到了颇具暗示性的“争渡”并出现了解读上的不同意见。有的学生认为“争渡”写出了诗人的“寂寞”,有的学生认为写出了市场的热闹和繁华。“争渡”描绘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具有暗示性,暗示了什么,教师没有展示思维过程来解除学生疑惑,而是直接抛出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两种生活状态,宁静的生活和喧嚣的生活”的结论。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黄昏时分,远远山寺的钟声敲响了,散集的时候到了,村民们你呼我喊,争相渡船回家。“争渡喧”描绘了村民们争渡时的热闹与喧嚣。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中暗示性文字是“随”“亦”。“人”是什么人?天晚回家的村民,沿着江岸往家走,“我”呢?乘舟回鹿门。逢着农村市集,诗人去赶集,或采买,或闲逛,或听听乡村俚语,或和老友聊天小酌……集散了,各回各家,村民走他们的,“我”走我的,各得其所,各自安然,一个“亦”字,随心随性,是隐逸的“自得之志趣”。
  首联和颔联并没有刻意阐述“两种生活状态”,更无意对比。如果说诗人和村民们有什么不同的话,是心境的不同。对村民而言,山寺的钟声只是钟声,是散集的标志,对身在闹市、心有远山的诗人而言,钟声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坦然和生活的闲逸。
  颈联解读中学生从月和树的朦胧就断定诗人怀才不遇前途未卜,是诗歌阅读的套板反应,何况此联的意思是月光明亮,烟雾消散。令人略微惊讶的是,教师毫不犹豫地认同了学生的错误解读。
  从颈联的意思看,诗人书写的是隐逸的情趣和意境,而不是在寻找人生道路(“诗人陶醉在这景色中,不禁与大自然化为一体,不知不觉地到了目的地,原来这是庞德公的隐居之处”)。
  颈联中最具暗示作用的文字是“忽”,是偶然,还是有意为之?庞公隐世,却因“隐”而声名大噪。这里的“忽”,怕是有意而为之,或者有意而写之吧。
  尾联的解读中,学生注意到颇具暗示性的“惟”和“自”。遗憾的是学生说不清楚“自”的暗示效果,有些虽然注意到“惟”有重要的暗示作用,却在教师的误导下解读成“找到了唯一的道路”。
  庞公的隐居之地似乎已被人们忘却,但“我”还记得。寂寥的不是“岩扉松径”,是庞公的隐居处,只有“幽人”来了又去。“幽人”是庞公,也是诗人自况。诗人借庞公的故事巧妙抒发自己的曲折情怀,语言的暗示性在尾联颇为典型。
  从以上可知,由于没有认真研读语言,忠于文本,而是采用“套板解读”。教师对《夜归鹿门歌》的最终解读为:诗人对人生道路的寻觅以及怀才不遇的落寞和不甘。
  关于《夜归鹿门歌》的写作时间,不少资料认为是708—712年间,那么诗人最多23岁。对于一个隐居鹿门试图“以逸干禄”的青年才俊来说,“除了上述为应试做准备外,本身也有着积极入世的意义。这是一种姿态,一种方式。这种隐逸可以造成声誉,于进、于退都有利,跟求仕进的打算并不矛盾。这种隐逸,心情幽雅,充满幻想、期望而无萧瑟之感”。
  也有不少人认为此诗作于诗人仕途失意回归鹿门之后。即便这样,那点仕进无望的愤郁不平几乎都消解在诗人恬然洒脱的隐逸志趣里了。
  授课教师为何会出现解读上的偏差呢?
  首先与没有细读文本(這是一种浮躁)和真正深入研究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有关。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但教师恰恰忽略了诗歌词语里潜在的自动化的联想机制,至少没有好好研究“随”“亦”“忽”“自”等文字与诗人心灵的关系。
  诗歌解读的套板反应使师生在文本阅读之前就有了“阐释定见”。用惯有的思路去“套”,想当然地认为凡与隐居有关的诗歌都表达了怀才不遇带来的强烈愤慨和不甘,没有分离出潜藏在文字里面的诗人的真正意图,做出了主观的贴标签式解读,脱离了教学初衷,背叛了作者和文本。
  授课教师不善于倾听,或者根本静不下心来倾听,只想将学生引导到自己的解读上来,错失了生成时纠错的机会。例如学生在尾联的解读中认为“我觉得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这是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最终认知”,锁定了暗示性极强的“自”字,如果老师能追问“最终认知”的含义,“自”暗示了什么,诗人要表达什么样的人生感悟,就可能会意识到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出现了偏差,错误就能得到及时纠正。北京师范大学王陆教授说过,以学生的观点和行为引领课堂教学的行为,才是真正的探究性行为。教师对学生体验的冷漠,把学生的解读作为展示教师解读的跳板,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轻视。
  ★作者通联:贵州铜仁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教学预设:  《逍遥游》一文散漫断续,变幻无穷,尽管《逍遥游》是哲理散文,但庄子是以寓言代替哲学观点的阐述,用比喻象征的手法代替逻辑推理的论述,很少直接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让读者从寓言故事中去领悟其中的哲理。这对于十六七岁的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为了让学生快速理解并体味《逍遥游》一文的内容精髓,并真正领会庄子的思想,笔者认为应该用讲故事的方法入手,让学生用轻松
笔者参与区域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多年,深刻认识到,良好的命题技术是区域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保障之一,只有做好命题工作,才能真正显示质量监测的特点,消除一些来自社会、基层学校和教师的疑虑,才能让质量监测工作得以顺利实施。  而质量监测的命题与平时统考、升学考试的命题有明显的区别,同时,也要体现区域特点,紧扣时代脉搏,下面,以某市八年级质量监测的语文试卷为例(八年级学生参加监测,考查的是七年级学习的
有效的作文教学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为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服务。什么是写作素养?广泛地说,写作素养包括写作的理论知识、表达技巧、写作思维和应试技巧。我们的作文教学通常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把写作理论化、体系化、模式化、公式化,对应相应的写作理论、表达技巧、写作思维和应试技巧。但对学困生来说,这一套做法貌似训练有素,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原因非常简单,这一套东西并不能内化为学困生的真正写作能力。写作素养
学生在阅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对于杜十娘抱匣沉江之举都扼腕叹息,吁嘘不已,转而对小说“安排”杜十娘沉江香消感到不舍和不解。有学生说:“老师,杜十娘若是不死,该多好!她那么有钱,那么美貌,那么聪明乖巧,完全可以过幸福的生活!比如出家为尼、重操旧业、独立创业、隐居再活……”还有学生说:“十娘为尼,且看陌上心花暖暖开,待雾散月明,尘埃落定,心念一清净,笑逐颜开落红绡……”学生的愿望是良好的,问题是,
语文学科知识作为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素质中一个重要的也是最为基本的组成部分,是任何一位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根本。根据新课标要求和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掌握语文课程知识和语文基本知识。  一、语文课程知识  对语文课程理解与实施的知识是语文教师区别于其他教师的标志。语文课程知识应当包括语文课程计划、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四个方面的内容。  1. 语文课程计划  在九年义务教
文言文是以“文言”这种古代书面语写成的文章。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都处于模式单一的状态,大多老师多采用“读、译、背”的教学形式,常常只注重对字词句的要求,而缺乏对文言文自身生命力的关注,缺乏对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文化力的提升。  在江苏特级教师李旭东老师提出的“本真语文”的主张中,认为语文教育的“文”有着多元的含义:文是文字,文是文章,文是文学,文是文化。所以“文化力”就是在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和基本能力
谈到背书,很多人自然会联想到死记硬背,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显然不合时宜了。然而我认为学习语文最基本、最有效,同时也是最简单的办法之一就是背诵,背诵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是写作的必要准备和前提,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为什么我们的不少学生在写作文时抓耳挠腮、面带窘相?为什么我们的不少学生的作文语言干瘪、内容空洞?究其原因还是他们读背熟记的东西太少了。也就是说,写作之前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平时积累的
听、说、读、写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缺一不可,但面对高考,只有读和写才是最重要的。读和写又以“写”为重中之重。综观高考语文试卷及评分细则,阅读题的解读要求规范作答,學生需掌握不同类型问题的基本作答形式,表意不完整连贯的答案酌情扣分;“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其中11分就需要学生按照题意要求写三句或一段“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的文字;作文60分,占据超过语文试卷总分1/3,要求内容充实、语言优
小学是人生学习的启蒙时期,中学则是学生接受知识,储备知识的良好时期。初中语文作为教学中三大学科之一,对学生陶冶情操,丰富内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今的初中语文教学中,逐渐融入外国文学作品,不失为实现多样文化發展,汲取世界文化营养的有效策略,如何将策略落实到位,是当今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提高教师的外国文学素养,保障教学质量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教授,组织学生学习,既是学生
随着新写实主义小说的盛行,刘震云的小说深受大众欢迎。他的三十多部小说均打上了新写实主义的烙印,其小说往往运用朴实的语言,融入了反讽艺术,极大地还原了生活的原貌,浸透着浮华世相下小人物人生历程的苦味。  以《一地鸡毛》为例,它是刘震云新写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主人公小林原是踌躇满志的大学生,但在社会环境的冷酷磨砺下,小林最终变得市侩。该小说描写了小林与妻子小李、查水表的瘸腿老头、单位的副局长老张和党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