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到背书,很多人自然会联想到死记硬背,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显然不合时宜了。然而我认为学习语文最基本、最有效,同时也是最简单的办法之一就是背诵,背诵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是写作的必要准备和前提,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为什么我们的不少学生在写作文时抓耳挠腮、面带窘相?为什么我们的不少学生的作文语言干瘪、内容空洞?究其原因还是他们读背熟记的东西太少了。也就是说,写作之前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平时积累的素材过于贫乏,用时找不到材料写,写不出东西来。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肚里没货,怎么倒得出来呀。另外我们的不少学生看书时只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地阅读,真正要运用所储备材料的时候常常显得捉襟见肘,要么茶壶煮饺子倒不出,要么挂一漏万,要么张冠李戴,不仅不能为文章增色,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我们大家都知道,要想写好作文,首先必须要有材料。材料从哪里来?其实人类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来自生活,来自实践,通过实践积累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另一条就是借助书本获得间接的知识。因为书本是几千年来积累、保存和传播知识的重要工具,它可以突破时间的限制使人们获得大量的知识。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又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里的“破”和“熟读”是对阅读较高层次的要求,即我们所说的“背诵”,它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背诵对作文的促进作用。因此,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通过广泛的阅读,多方面地汲取前人创造的哲学、政治、教育等思想,丰富历史知识、社会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并通过实践把这些知识转化为能力,为写作获取正确、深刻的思想打下了基础。另外,阅读的宗旨和底蕴是汲取思想、丰富知识;而在语文教学中,阅读的主要目标是积累语言材料,学习语言知识、培养良好的语感,掌握言语技能,为顺利地表达思想打下基础。这一切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里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归为圆,依矩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从而在作文时,就可以引经据典,顺手拈来,而不会文思枯竭,无甚可写或搜肠刮肚,写不出几个字来。
事实证明,背诵,对于一个人语文能力的形成,其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从古至今,重视背诵并得益于背诵的例子举不胜举。
蔡文姬背诵了她父亲的四百多篇佳作,最终自己写出了《胡笳十八拍》的绝唱;顾炎武据说曾背下《十三经》和《资治通鉴》,养成了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而后成了彪炳千秋的大儒;茅盾能将《红楼梦》倒背如流;钱钟书先生也能任人随便从《红楼梦》书中抽出一段来,不假思索、流畅无碍地背出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正因为他们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做起学问、写起文章来才能旁征博引,成为一代文章大家。因此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想写好作文,那就非得认真多读书、多背书不可,努力做到“胸藏万卷书,笔写千篇文”。徜能如此,哪有写不好作文的道理?
背诵本身就是一种能力,通过背诵,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把别人的好作品融会贯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逐渐形成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心应手地掌握和运用好语文这个基础工具。我们随意举出一篇高考满分作文,看看它是如何做到吐故纳新、学以致用的。由于篇幅所限,仅截取文章片断以供欣赏。这里所选的是2007年湖南省的高考满分作文《诗意地生活》开头部分: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陶潜“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悠然自得。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般的飘逸洒脱。诗意地生活,抑或应如易安居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般的温婉简约。然而,在生活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我们既不可能像陶潜一样隐居深山,也不可能如李白一樣率性而为,更不可能学易安整日对红花绿叶诉愁思。难道诗意地生活只青睐古人,而将忙碌的现代人摒弃在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厚积才能薄发。考场作文的“灵感”决不是一时生成的,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准备。该考生诗文功底深厚,深谙作文技法,这里巧妙引用三位名人的三句精彩诗词,犹如初展之春色,为全文设置了诗意的背景,令人一见钟情,吸引了阅卷老师的眼球,得到他们的青睐。对于考生来说,“手中有料,作文不慌”,只要平时注意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大量的词语,那么不管考题怎样,也能信手拈来,挥洒自如,写出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来。
当然强调背和记,决不会限制创造,文字的继承性很强,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实际上有许多名句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作。如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用了曹植的《赠白马王彪》中的语意:“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又如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用了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语句:“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试想,王勃、毛泽东等人如果脑子里没有装那么多前人的佳词丽句,决不会写出这样的绝妙好辞,这靠的是背诵的功夫、记忆的效果。
梁衡,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原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他的多篇散文入选中学课本。作为记者出身的他曾多次说过,背书是记者的基本功,做记者的要经常背诵一些范文。此乃经验之谈,亦是肺腑之言,给了我们很好的指引,我们的学生必须肚子里装进很多范文,将它的词汇、章法、思想融会贯通,烂熟于心,到时候才能拿得出来,才能变化组合。倘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强调背诵,学生背诵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再能加以灵活地运用,日积月累,学生说起话来,一定会妙语连珠,作起文来,一定会妙笔生花!
既然背诵是写好作文的基础,那么我们就要重视这一关的落实,让学生明确背诵的目的,提高背诵的兴趣,因人而宜,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背诵方法,在积累的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背诵哪些材料呢?背诵材料无非来自两方面:课内的和课外的。现行的语文教材选择了许多好的文章,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都有,往往是思想性的艺术性结合兼俱。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不仅对课文要求背诵的诗、词、文段一定要读背熟记,就是没有要求背诵的那些文章,凡是贴切的比喻句,生动的描写句,精辟的议论句,优美感人的抒情句,以及名言、警句、短诗、格言、熟语、歇后语、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也不妨将其熟背熟记,并加以联想想象,生发引申,使之理解消化,化为己有,变知识为能力,为写作打基础,作准备,作为“储备粮”贮藏起来。课外的读物可谓有浩如烟海,我们要像海绵一样广泛地吸取,博采众长。诸如像《读者》《青年文摘》《意林》这类美文杂志所选的短小精悍的文章可以尽可能地多背多记。通过阅读,可以学到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通过阅读可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通过阅读,可以丰富词汇,学习语言,领悟到如何通过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的方法。此外学生的优秀作文更应该背诵一点。学生的作文和我们现实生活贴得更近,易于理解,易于接受,对学生作文语言表达和语法运用上的借鉴,可以直接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些东西记多了,就能“熟能生巧”,出神入化,写作文就会得随心所欲、游刃有余。
感此,我们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不能就作文抓作文,必须把作文和背诵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背诵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以写出洋洋洒洒、文采飞扬的文章来。
为什么我们的不少学生在写作文时抓耳挠腮、面带窘相?为什么我们的不少学生的作文语言干瘪、内容空洞?究其原因还是他们读背熟记的东西太少了。也就是说,写作之前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平时积累的素材过于贫乏,用时找不到材料写,写不出东西来。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肚里没货,怎么倒得出来呀。另外我们的不少学生看书时只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地阅读,真正要运用所储备材料的时候常常显得捉襟见肘,要么茶壶煮饺子倒不出,要么挂一漏万,要么张冠李戴,不仅不能为文章增色,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我们大家都知道,要想写好作文,首先必须要有材料。材料从哪里来?其实人类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来自生活,来自实践,通过实践积累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另一条就是借助书本获得间接的知识。因为书本是几千年来积累、保存和传播知识的重要工具,它可以突破时间的限制使人们获得大量的知识。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又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里的“破”和“熟读”是对阅读较高层次的要求,即我们所说的“背诵”,它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背诵对作文的促进作用。因此,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通过广泛的阅读,多方面地汲取前人创造的哲学、政治、教育等思想,丰富历史知识、社会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并通过实践把这些知识转化为能力,为写作获取正确、深刻的思想打下了基础。另外,阅读的宗旨和底蕴是汲取思想、丰富知识;而在语文教学中,阅读的主要目标是积累语言材料,学习语言知识、培养良好的语感,掌握言语技能,为顺利地表达思想打下基础。这一切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里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归为圆,依矩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从而在作文时,就可以引经据典,顺手拈来,而不会文思枯竭,无甚可写或搜肠刮肚,写不出几个字来。
事实证明,背诵,对于一个人语文能力的形成,其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从古至今,重视背诵并得益于背诵的例子举不胜举。
蔡文姬背诵了她父亲的四百多篇佳作,最终自己写出了《胡笳十八拍》的绝唱;顾炎武据说曾背下《十三经》和《资治通鉴》,养成了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而后成了彪炳千秋的大儒;茅盾能将《红楼梦》倒背如流;钱钟书先生也能任人随便从《红楼梦》书中抽出一段来,不假思索、流畅无碍地背出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正因为他们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做起学问、写起文章来才能旁征博引,成为一代文章大家。因此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想写好作文,那就非得认真多读书、多背书不可,努力做到“胸藏万卷书,笔写千篇文”。徜能如此,哪有写不好作文的道理?
背诵本身就是一种能力,通过背诵,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把别人的好作品融会贯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逐渐形成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心应手地掌握和运用好语文这个基础工具。我们随意举出一篇高考满分作文,看看它是如何做到吐故纳新、学以致用的。由于篇幅所限,仅截取文章片断以供欣赏。这里所选的是2007年湖南省的高考满分作文《诗意地生活》开头部分: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陶潜“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悠然自得。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般的飘逸洒脱。诗意地生活,抑或应如易安居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般的温婉简约。然而,在生活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我们既不可能像陶潜一样隐居深山,也不可能如李白一樣率性而为,更不可能学易安整日对红花绿叶诉愁思。难道诗意地生活只青睐古人,而将忙碌的现代人摒弃在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厚积才能薄发。考场作文的“灵感”决不是一时生成的,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准备。该考生诗文功底深厚,深谙作文技法,这里巧妙引用三位名人的三句精彩诗词,犹如初展之春色,为全文设置了诗意的背景,令人一见钟情,吸引了阅卷老师的眼球,得到他们的青睐。对于考生来说,“手中有料,作文不慌”,只要平时注意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大量的词语,那么不管考题怎样,也能信手拈来,挥洒自如,写出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来。
当然强调背和记,决不会限制创造,文字的继承性很强,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实际上有许多名句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作。如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用了曹植的《赠白马王彪》中的语意:“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又如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用了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语句:“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试想,王勃、毛泽东等人如果脑子里没有装那么多前人的佳词丽句,决不会写出这样的绝妙好辞,这靠的是背诵的功夫、记忆的效果。
梁衡,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原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他的多篇散文入选中学课本。作为记者出身的他曾多次说过,背书是记者的基本功,做记者的要经常背诵一些范文。此乃经验之谈,亦是肺腑之言,给了我们很好的指引,我们的学生必须肚子里装进很多范文,将它的词汇、章法、思想融会贯通,烂熟于心,到时候才能拿得出来,才能变化组合。倘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强调背诵,学生背诵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再能加以灵活地运用,日积月累,学生说起话来,一定会妙语连珠,作起文来,一定会妙笔生花!
既然背诵是写好作文的基础,那么我们就要重视这一关的落实,让学生明确背诵的目的,提高背诵的兴趣,因人而宜,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背诵方法,在积累的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背诵哪些材料呢?背诵材料无非来自两方面:课内的和课外的。现行的语文教材选择了许多好的文章,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都有,往往是思想性的艺术性结合兼俱。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不仅对课文要求背诵的诗、词、文段一定要读背熟记,就是没有要求背诵的那些文章,凡是贴切的比喻句,生动的描写句,精辟的议论句,优美感人的抒情句,以及名言、警句、短诗、格言、熟语、歇后语、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也不妨将其熟背熟记,并加以联想想象,生发引申,使之理解消化,化为己有,变知识为能力,为写作打基础,作准备,作为“储备粮”贮藏起来。课外的读物可谓有浩如烟海,我们要像海绵一样广泛地吸取,博采众长。诸如像《读者》《青年文摘》《意林》这类美文杂志所选的短小精悍的文章可以尽可能地多背多记。通过阅读,可以学到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通过阅读可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通过阅读,可以丰富词汇,学习语言,领悟到如何通过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的方法。此外学生的优秀作文更应该背诵一点。学生的作文和我们现实生活贴得更近,易于理解,易于接受,对学生作文语言表达和语法运用上的借鉴,可以直接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些东西记多了,就能“熟能生巧”,出神入化,写作文就会得随心所欲、游刃有余。
感此,我们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不能就作文抓作文,必须把作文和背诵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背诵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以写出洋洋洒洒、文采飞扬的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