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主线问题导学促进学生数学思考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sky_z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主线问题;数学思考;《认识比》;情境;活动;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81-0058-03
  当下,问题教学法和问题化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我们教学中的问题仍然存在数量多、空间小,思维少等现象,且问题与目标之间、问题与问题之间缺乏联系。于是,主线问题导学应运而生。一节课的问题设计按照一根主线展开,体现出主与次、大与小、多与少之分。这里的主线是学生认识知识的主线,是学生开展数学活动的主线,更是学生思维发展的主线。主线问题以学生问题为起点,以学科问题为基础,以教师问题为引导,形成问题系统。它由核心问题、探究问题、阶段关键问题组成,每个大问题包含几个有联系的小问题串。它主要关注三个逻辑关系——教材知识性逻辑、学生学习逻辑以及生成性逻辑。
  下面,笔者以苏教版六上《认识比》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怎样以主线问题导学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
  一、创设情境,形成主线问题
  教学“比”的必要性不容易在例题中体现出来,教师在教学时创设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能使学生在丰富、有趣的学习情境中逐步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中,教师出示问题:六(6)班男生27人,女生25人,你能用一句话表示男生数和女生数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吗?学生相继用分数、相差及比来表示两数的关系,如27∶25=27÷25=27/25、25∶27=25÷27=25/27、27-25=2(人),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关于比,你想研究哪些知识?学生呈现出如下问题:(1)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2)比赛中的得分比与我们学的比有什么不同?(3)比可以写成分数形式,和普通的分数有什么区别?(4)有了除法,为什么要学比呢?
  (5)比能约分吗?(6)两個数的比表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形成了这样一条主线问题:两个数的比表示什么?有了除法,为什么要学比呢?比有哪些应用?其他问题穿插在这三个问题中研究。这样,引导学生从自己提出的问题中找到需要研究的主线问题,不但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设计活动,探究主线问题
  主线问题中的主探究问题引领数学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开展。本节课的主探究问题是“什么是比?”,通过主探究问题精准定位,抓住学生认知体系的生长点引出探究问题,准确把握学生认知体系的切入点引出阶段关键问题,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1.构建学材,让主线问题教学有抓手。
  主线问题教学需要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学习材料。只有精心准备材料,合理选择材料,智慧运用材料,才能引导学生把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转化为对问题解决的兴趣。如此,主线问题教学才有抓手。教学中,教师对照探究问题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针对“两个数的比表示什么意思?”,提供的材料是“画一面国旗,长和宽的比是3∶2”,并引导学生“求下面两个量的比并求比值:大猴8只和小猴32只,小猴和大猴的只数比;小明骑自行车3小时行了45千米,路程和时间的比;9元钱买了2千克苹果,总价和数量的比”。针对“为什么要学比?”,提供的材料是“四个小组,第一组12人,第二组11人,第三组13人,第四组12人,能说一个比吗?”。
  2.设计活动,让主线问题教学有过程。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主线问题教学必须通过活动的形式对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在活动中考查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解决中去,关注他们参与的态度、合作与交流的意识。教学时,教师设计了两个探究问题的活动。活动一:(1)画一画,画一面长和宽的比是3∶2的长方形国旗;(2)说一说,这里的3∶2表示长和宽是什么关系?活动二:(1)找联系,结合板书,说说比和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2)根据下面的人数,你能说一个比吗?第一组12人,第二组11人,第三组13人,第四组12人。这两个数学活动不但解决了主线问题中的探究主题,还解决了核心问题“比的意义”,同时把学生提出来的问题都穿插其中解决。
  3.适时导学,让主线问题教学有落实。
  主线问题教学给予学生的空间比较大,因此,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导”。学生在主线问题探究中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困难和困惑,教师应及时发现并提供帮助,如果是全班的共性问题就大家一起解决。可以说,“导”是一种手段,是为了培养学生“学”的能力,“导”服务于“学”。
  “导”在学生困惑处。研究第一个探究问题“3∶2表示什么意思?”时,学生汇报不同的想法:长3cm,宽2cm,长比宽多1cm;长3cm,宽2cm,长是宽的1.5倍;长6cm,宽4cm,长比宽多2cm;长6cm,宽4cm,长是宽的1.5倍。这时教师适时介入,提出阶段关键问题:“画的国旗大小不同,长和宽的关系有什么相同点?”并及时追问“这面国旗长和宽的比是3∶2,这里的一份可以是多长?”“3∶2这个比由哪几部分组成,分别叫什么?”......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加深了对比的意义的理解。主探究问题包含的几个探究问题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相互联系,存在递进和深化的关系,只有这样,主线问题教学才能促进学生进行连续性思考。
  “导”在学生需求处。在汇报“有了除法和分数,为什么还要学比?”时,教师启发学生用字a母概括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a∶b=a÷b=a/b(b=?0)。接着让学生说一说:比还可以写成怎样的形式?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是0?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足球比赛中2∶0,为什么后项可以为0?然后启发学生理解:2∶0是一个比分,它表示净胜的球数,是相差的关系,不是数学上的比。最后让学生说一说:有了除法和分数,为什么还要学比呢?原来比可以表示多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既解开了学生的疑惑,也加深了他们对比的理解。
  三、实践反思,评价主线问题
  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并为改变教师教的思路和改善学生学的思路提供依据。教学中,教师课件出示“活力28广告”:用量少1∶4,去污强1∶4,时间短1∶4,省力气1∶4。学生对这么多1∶4比较感兴趣,教师适时让学生说一说1∶4表示的意思,了解学生对比的意义的掌握情况。接着启发学生发现人体中的比:我们的脚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是1∶1,一个人的下半身长与身高的比是0.58∶1。然后进一步提出问题:你知道芭蕾舞演员跳舞的时候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吗?并介绍黄金比的知识,说明穿高跟鞋与跳芭蕾舞的道理是一样的。上述教学中,教师通过广告中的比和人体中的比,让学生知道比在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同时分三个层次介绍“黄金比”:第一个层次照应开始的情境,让学生了解“人体中的比”;第二个层次用一个问题引出黄金比;第三个层次利用黄金比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的眼光。
  (作者单位: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其他文献
忍无可忍    “如果你在草原上遇到一只狮子,你会怎么办?”  “我用猎枪吓跑它。”  “如果你身上没带猎枪呢?”  “我就用火把吓它。”  “如果你连火把也没有呢?”  “我就找棵大树爬上去。”  “如果附近正好一棵大树都没有呢?”  “听着,你告诉我,你到底是我的朋友,还是狮子的朋友?”    有个性的鹦鹉    有一天,小博心血来潮,想养一只会讲话的鹦鹉,于是来到花鸟市场。  一进门。小博就
我想学习、我想长见识、我想运动、我想成长6  关于这个暑假,你等待并期待了多久?如果我们说:关于这些,似乎都可以让各种各样的夏令营帮你实现,你也许会疑惑,夏令营不是小学的事?夏令营不是部分成绩优秀家庭条件优越的大城市孩子的专属?不,本期的特别关注要为即将告别Teenage的高中生们策划一次全新意义的夏令营。不管你是在遗憾不会再有美好的夏令营,还是在遗憾从来都没有参加过夏令营,都能从我们这儿得到启发
【摘 要】学校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课程是学校的一种文化形态。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从学校百年“真”文化出发,追求“真”教育,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旨归,以培养“真德行、真体魄、真学力、真视野、真本领”的“五真”少年为目标,构建实施“五真课程”。真学力,让学习真正发生;真视野,打通学科的边界;真德行,学段定制促发展;真体魄,练就学生好身心;真本领,指向解决真实问题。“五真课程”的建设提升了校本
每天的每天,我晃悠着穿行在校园里,看着头顶的太阳一天比一天明媚,我开始怀念那些日子。  昨天,陶子打电话过来说:“来参加同学会吧。记得毕业时的那个夏天吗?毕业晚会那夜,所有的人大声地说笑,大家一起干杯一起合影,满屋子的可乐汽水味。”  我说:“怎么会不记得呢!那时我们还年少,如今我们正青春。”  我俩都笑了起来,而后沉默下来,我看到眼前缓缓流过的河。  那些流淌的记忆,仿佛触手可及。我们站在桥上,
一    他是高二文理分科以后才开始教我的数学老师。我的各科成绩在班里一直都很拔尖,惟独数学成绩就像这个夏天额角那颗硕大的青春痘,嵌在整张脸上显得那么格格不入。数学老师向来会让我产生毫无来由的自卑,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只知道他姓甚名啥,教我数学,还是学校表彰栏里贴过大照片的优秀园丁。除此以外,我对他就一无所知了。  高二的前半学期,我都是在他绘声绘色的讲解中,埋头写自己的心情日记或者看英文小
【关键词】美术教学;教学设计;《门窗墙》课例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0)09-0067-03  墙是建筑物竖直方向的主要构件,起分隔、围护和承重等作用,还有隔热、保温、隔声等功能;门便于室内、室外交通联系及疏散;窗有通风、采光之作用。苏少版《美术》三下《门窗墙》一课呈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年代房屋中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的门、窗、墙,
主持人语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倡导基于主题意义探究开展英语教学,主张以主题意义统领教学内容和活动,并指向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阅读教学是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質、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开展聚焦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主题建构意识和主动探究意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将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视为教与学的核心任务,须引导学生以特定主
【摘 要】长久以来,单元复习课一直得不到教师的足够重视。“陌生化”理论是针对思维的机械化、习惯化、自动化而提出的,是一种还原“石头本来的面目”的艺术。在“陌生化”理论的观照下,教师应积极创新复习内容的整合方式、复习课的教学形式,增强复习的成果意识,使学生复习起来更加有成效。  【关键词】语文教学;“陌生化”理论;单元复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
这是一节市级的公开课,课题是《认识温度》,在执教者给出的简案中,我们看到以下的目标设置:  1.结合现实生活中气温变化的实际情况,认识温度计;了解表示温度的单位——摄氏度,能正确读写温度;会比较两个温度的高低,感受零度是零上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初步理解零上和零下是相反意义的量。  2.借助熟悉的生活情境,结合实际生活中气温的变化体验零摄氏度的重要性,做好负数学习的前期渗透;在学生的实践亲历与合作探
顾玉龙,号“龙眼”,时事演绎怪侠,独门武功——“大话国际”。从孵蛋(复旦)出壳,曾被央视发往欧洲常驻,是著名战地记者……现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国际新闻制片人。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但实际上,男人和女人在一起,好搭档是可遇不可求。在这个问题上,乌克兰、巴基斯坦和法国的总统们最近都遇到了一些麻烦。    重温旧梦    2007 年10月15日,乌克兰首都基辅已有些许寒意,在总统府,季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