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课程改革都不约而同聚焦于阅读方式的转变。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将儿童阅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来实施,如美国教育部曾提出“挑战美国阅读”“卓越阅读方案”。在我国,一些学校教师也开始了积极的探索:北京市清华附小窦桂梅老师的主题教学研究、山东潍坊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广东深圳黄田小学“新语文主题阅读”……以上探索多关注课外阅读、课内外阅读的有机结合、阅读方法形式、阅读与其他能力的联系等。
育才小学提出小学语文“1 2”主题阅读单元教学实践研究,旨在探索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量的累积中获得质的飞跃,从而夯实学生语言文化的根基。
一、“小学语文‘1 2’主题阅读单元教学模式”的内涵解读
“1”指一套教材,现行的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2”指两套读本,学校教师根据小学语文教材单元教学主题编写的《主题式现代美文阅读》《主题式古代诗文诵读》。“小学语文‘1 2’主题阅读单元教学模式”是以单元主题为核心来构思教学环节,展示教学流程,遵循“整体性原则”的课堂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围绕单元主题,学完本单元的课文后,将阅读视野延伸至两套读本,阅读内容由“点”变成“圆”——以主题为圆心,以文本为半径,形成课堂容量从“1”变为“1 2”的圆。其最大特点是,以一个单元的教材为单位组织教学,进行整体设计,不是单篇教学,而是把“1 2”三套教材中相关联的三个单元组成一个大单元,用单元主题统领整个教学流程。在相同的时间内,学生的阅读量是传统教学的三倍以上。主题阅读单元教学,对于教师来说,不是在“教教材”,而是在“整合教材”;对学生来说,不是在“读教材”,而是在“学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文化的积淀。
二、“小学语文‘1 2’主题阅读单元教学模式”的命题追溯
审视当下的语文课堂,我们发现存在着诸多问题。一学期一百多节语文课,学生仅仅读了一本规定教材。两三课的时间,教师不厌其烦地反复教学一篇课文,肤浅的提问、缺乏深度的追问使得学生学习母语的兴趣得不到长久维持。这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高效课堂教学理念是相违背的。只顾埋头拉车,很少抬头看天的教师们,仍然保持陈旧的教学理念,为了达成《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常常让学生抄写生字词、组词、听写,读课文、背课文、做单元测试题等。完成既定任务后,学生筋疲力尽,鲜有精力再去进行课外阅读。殊不知学生的语文能力、素养以及阅读兴趣,并不是靠教师讲出来的,而是靠学生自己的有效阅读慢慢得来的。想要弘扬人本主义理念,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关怀,为学生人生打上深深的人文精神底色,就必须改革课堂教学,努力建构学生渴望的理想课堂,让学生爱上阅读,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学会独立自主地阅读。在阅读中,让学生接受文化熏陶,丰富精神世界,促进个性发展。
三、“小学语文‘1 2’主题阅读单元教学模式”的实践路径
1.建构主题,整合教学内容
我们通读教材每一个单元的文章后,从中提炼出相应的教学主题,从“主题”的触发点、共振点出发,把原来支离破碎的知识体系以及人文内涵整合成一个“集成块”,编写了校本教材《主题式现代美文阅读》《主题式古代诗文诵读》,形成大容量、多角度、同主题、重文学濡染、关注文化传承的教学资源包。
我们根据文本特点确定精读篇目、略读篇目,使每个主题单元的文本成为一个知识链、知识块。学生以主题为依托, 带着具体的目标主动参与, 通过加大语言的信息量, 强化语言的规范性, 一篇带多篇, 从一定的“量”中读出一定的“质”来, 悟出语文学习的规律,从而达到改变认知结构的目的。
案例1: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 2”主题阅读单元教学内容(见下表)
2.精略结合,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中,我们采用“精略结合”的方法实施主题阅读单元教学模式。“精略结合”指的是精读品悟(选定的教材中的精读篇目) 略读感悟(教材中的略读篇目、美文阅读篇目、经典诵读篇目)。
“精读品悟”指的是选定的教材中的精读篇目。教材是许多学者专家的智慧结晶,虽不尽善尽美,但很多文章文质兼美,是学生习得语文知识、语文技能,提高语文素养的佳作范本。每个单元,我们围绕主题确定1~2篇精读篇目,一篇课文的教学需要2~3课时。“略读感悟”指的是教材中的略读篇目、现代美文阅读篇目、古代诗文诵读篇目。一节课上可以学习1篇文章,也可以学习2篇,甚至3~4篇文章。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可以是教材中的课文,也可以是美文阅读篇目、经典诵读篇目,或是三者兼顾。
“1 2”主题阅读课堂教学,让学生不再是“等待被装满的容器”,而是“等待被点燃的火把”。课前,学生有一种期待,期待活动体验、交流展示;课中,学生有一种满足,满足于静默思考的充实、一抒胸臆的快感;课后,学生有一种留恋,留恋回味课堂的愉悦。
案例2: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以“美德飘香”单元主题为核心组织教材,进行拓展式主题阅读教学。教学内容发生变化,由课本上的3篇文章,拓展为10篇文章。教学方法发生变化,以单元为主题进行教学,主题如藤,文章如瓜,以“藤”串“瓜”进行整体设计。
第一阶段(1~4课时)指导阅读,激发兴趣。精读品悟《军神》,3课时,学生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军神’是谁,为什么称他为‘军神’,‘军神’到底具有哪些美德”的问题,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从而深化认识,激发兴趣。略读感悟《金子》,1课时,指导学生迁移运用学习到的方法,进行半独立的批注式阅读。
第二阶段(5~8课时)运用批注式的阅读方法深入品读。先用1课时重点阅读教材中的《掌声》,充分运用已掌握的画、注、批等形式进行深入品读,巩固阅读方法。然后用2课时独立阅读《主题式现代美文阅读》中的《孤掌也鸣》《苏珊的帽子》《难忘的八个字》,并进行1课时整个单元的阅读分享。
第三阶段(9~12课时)情感诵读,升华主题。用1课时进行情感诵读。先重点诵读《白梅》,抓住关键词读出情感,体会意境;再放手自读《赠汪伦》《书湖阴先生壁》《剑客》,体会古诗词中蕴含的美德。用2课时完成练习7的教学;最后用1课时进行主题习作训练,升华主题。
“1 2”主题阅读单元教学还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语文教学的两大难题:一是解决了课外阅读难以落实,阅读量不够,效果不佳的问题。主题阅读单元教学把课外阅读纳入课程体系,切实保证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二是解决了学生自学时间难以保证,自学能力难以提高的问题。将课外阅读的方法课内指导,有效地减少了过多的提问和繁琐的讲解,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从“多读书”向“会读书”发展。课内习得,课外运用,符合认知规律。
育才小学提出小学语文“1 2”主题阅读单元教学实践研究,旨在探索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量的累积中获得质的飞跃,从而夯实学生语言文化的根基。
一、“小学语文‘1 2’主题阅读单元教学模式”的内涵解读
“1”指一套教材,现行的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2”指两套读本,学校教师根据小学语文教材单元教学主题编写的《主题式现代美文阅读》《主题式古代诗文诵读》。“小学语文‘1 2’主题阅读单元教学模式”是以单元主题为核心来构思教学环节,展示教学流程,遵循“整体性原则”的课堂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围绕单元主题,学完本单元的课文后,将阅读视野延伸至两套读本,阅读内容由“点”变成“圆”——以主题为圆心,以文本为半径,形成课堂容量从“1”变为“1 2”的圆。其最大特点是,以一个单元的教材为单位组织教学,进行整体设计,不是单篇教学,而是把“1 2”三套教材中相关联的三个单元组成一个大单元,用单元主题统领整个教学流程。在相同的时间内,学生的阅读量是传统教学的三倍以上。主题阅读单元教学,对于教师来说,不是在“教教材”,而是在“整合教材”;对学生来说,不是在“读教材”,而是在“学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文化的积淀。
二、“小学语文‘1 2’主题阅读单元教学模式”的命题追溯
审视当下的语文课堂,我们发现存在着诸多问题。一学期一百多节语文课,学生仅仅读了一本规定教材。两三课的时间,教师不厌其烦地反复教学一篇课文,肤浅的提问、缺乏深度的追问使得学生学习母语的兴趣得不到长久维持。这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高效课堂教学理念是相违背的。只顾埋头拉车,很少抬头看天的教师们,仍然保持陈旧的教学理念,为了达成《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常常让学生抄写生字词、组词、听写,读课文、背课文、做单元测试题等。完成既定任务后,学生筋疲力尽,鲜有精力再去进行课外阅读。殊不知学生的语文能力、素养以及阅读兴趣,并不是靠教师讲出来的,而是靠学生自己的有效阅读慢慢得来的。想要弘扬人本主义理念,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关怀,为学生人生打上深深的人文精神底色,就必须改革课堂教学,努力建构学生渴望的理想课堂,让学生爱上阅读,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学会独立自主地阅读。在阅读中,让学生接受文化熏陶,丰富精神世界,促进个性发展。
三、“小学语文‘1 2’主题阅读单元教学模式”的实践路径
1.建构主题,整合教学内容
我们通读教材每一个单元的文章后,从中提炼出相应的教学主题,从“主题”的触发点、共振点出发,把原来支离破碎的知识体系以及人文内涵整合成一个“集成块”,编写了校本教材《主题式现代美文阅读》《主题式古代诗文诵读》,形成大容量、多角度、同主题、重文学濡染、关注文化传承的教学资源包。
我们根据文本特点确定精读篇目、略读篇目,使每个主题单元的文本成为一个知识链、知识块。学生以主题为依托, 带着具体的目标主动参与, 通过加大语言的信息量, 强化语言的规范性, 一篇带多篇, 从一定的“量”中读出一定的“质”来, 悟出语文学习的规律,从而达到改变认知结构的目的。
案例1: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 2”主题阅读单元教学内容(见下表)
2.精略结合,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中,我们采用“精略结合”的方法实施主题阅读单元教学模式。“精略结合”指的是精读品悟(选定的教材中的精读篇目) 略读感悟(教材中的略读篇目、美文阅读篇目、经典诵读篇目)。
“精读品悟”指的是选定的教材中的精读篇目。教材是许多学者专家的智慧结晶,虽不尽善尽美,但很多文章文质兼美,是学生习得语文知识、语文技能,提高语文素养的佳作范本。每个单元,我们围绕主题确定1~2篇精读篇目,一篇课文的教学需要2~3课时。“略读感悟”指的是教材中的略读篇目、现代美文阅读篇目、古代诗文诵读篇目。一节课上可以学习1篇文章,也可以学习2篇,甚至3~4篇文章。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可以是教材中的课文,也可以是美文阅读篇目、经典诵读篇目,或是三者兼顾。
“1 2”主题阅读课堂教学,让学生不再是“等待被装满的容器”,而是“等待被点燃的火把”。课前,学生有一种期待,期待活动体验、交流展示;课中,学生有一种满足,满足于静默思考的充实、一抒胸臆的快感;课后,学生有一种留恋,留恋回味课堂的愉悦。
案例2: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以“美德飘香”单元主题为核心组织教材,进行拓展式主题阅读教学。教学内容发生变化,由课本上的3篇文章,拓展为10篇文章。教学方法发生变化,以单元为主题进行教学,主题如藤,文章如瓜,以“藤”串“瓜”进行整体设计。
第一阶段(1~4课时)指导阅读,激发兴趣。精读品悟《军神》,3课时,学生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军神’是谁,为什么称他为‘军神’,‘军神’到底具有哪些美德”的问题,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从而深化认识,激发兴趣。略读感悟《金子》,1课时,指导学生迁移运用学习到的方法,进行半独立的批注式阅读。
第二阶段(5~8课时)运用批注式的阅读方法深入品读。先用1课时重点阅读教材中的《掌声》,充分运用已掌握的画、注、批等形式进行深入品读,巩固阅读方法。然后用2课时独立阅读《主题式现代美文阅读》中的《孤掌也鸣》《苏珊的帽子》《难忘的八个字》,并进行1课时整个单元的阅读分享。
第三阶段(9~12课时)情感诵读,升华主题。用1课时进行情感诵读。先重点诵读《白梅》,抓住关键词读出情感,体会意境;再放手自读《赠汪伦》《书湖阴先生壁》《剑客》,体会古诗词中蕴含的美德。用2课时完成练习7的教学;最后用1课时进行主题习作训练,升华主题。
“1 2”主题阅读单元教学还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语文教学的两大难题:一是解决了课外阅读难以落实,阅读量不够,效果不佳的问题。主题阅读单元教学把课外阅读纳入课程体系,切实保证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二是解决了学生自学时间难以保证,自学能力难以提高的问题。将课外阅读的方法课内指导,有效地减少了过多的提问和繁琐的讲解,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从“多读书”向“会读书”发展。课内习得,课外运用,符合认知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