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在的小学生对作文普遍存在恐惧心理,一提到作文就脑子一片空白。因此,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兴趣,从培养孩子“玩”入手,注重体验,循序渐进;渗透观察的方法,做到有顺序、抓特点、有情感;多读课外书积累写作素材等有效的教学策略,改善作文学习的外部环境;积极引导学生用心灵和真情实感写作,让学生在“本色作文”中表述自己独特的语言。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参与作文,写出真情。
关键词:激发兴趣;观察;积累;乐写;真情
《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3~4年级写作的目标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也就是说老师应鼓励中段学生把眼中所看,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解写作的神秘感,让他们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让他们不惧作文,敢于写,乐于写,写出真情,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写话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从低年级写句子、写话开始,就要激发兴趣,使每个学生在练笔时,都有一种欲望,一种冲动,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这样,写话、习作成为一种乐事,而不再是负担。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悦。
教师要有意识地把现实生活中“玩”的过程作为“课本”,让孩子用整个心灵来感知。在每周一节的校辅课上,我都拿出10~15分钟让学生“玩”。最开始是我教他们“玩”,之后是由学生担当“老师”教大家“玩”,有时也可以自找朋友“玩”。因为“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自发的活动,是自主学习的第一源泉。自主学习首先是内心深处有“想学”的要求,渐渐感觉到必须学。因此,把玩和学结合起来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这样,孩子在校园生活中体验了“想玩——会玩——有意思——还想玩——学会写——乐于写”的过程。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的昼夜不息。”的确,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和家长应该先引导学生接触生活,扩大学生的生活面。社会是个大课堂,带孩子走出去吧,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孩子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并教给他们观察和分析的基本方法,让他们学会从生活中选材,真正写出孩子心里的声音。
二、指导观察,提高观察能力
学生要写好一篇作文,首先要有话可说,用形象、色彩、声音思维的他们只有靠观察,才能得到充实的材料,因此指导学生学好观察法,掌握观察规律,提高其观察能力,尤为重要。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
1.观察事物要有顺序
小学生写话,条理不清,言之无序是主要毛病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不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周围的事物而造成的。如果观察有顺序,能为今后习作有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如,观察静态事物,可按“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观察动态事件,可按“起因——发展——高潮——结果”的顺序;写植物,可按植物生长过程的顺序;写动物,可按“外形——生活习性”的顺序;写参观、游览,可按照空间位置转换的顺序。基本的观察顺序还可由表及里、由主到次、由上到下、由远及近、从局部到整体……学生观察有顺序了,写话时才能做到有顺序
2.观察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点
教师要注重引導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发现事物的异同之处,捕捉它们的特点。这样,使写出来的文章才会鲜活、生动,才能防止写出来的话千人一面、万人一腔。如《地球清洁工》中,作者在观察时抓住了小海鸥得意,小鲫鱼羞答答,小蚯蚓默默不语,乌鸦谦虚,屎壳郎不甘落后,这些特点,把它们的动作写得活灵活现。
3.观察要注意调动各种感官
教师指导学生在观察中要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做到眼看、手摸、口问、耳听、脑想,从各个方面了解事物的特点,全面、细致、深入地认识事物,在头脑中形成活生生的事物立体形象。
三、快乐作文,笔下有真情
学生的作文情感它与语文教学中的读、写是密不可分的。说话训练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条理性,说话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写作。每次小练笔之前,我都让孩子们说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感受,这样不仅让每个孩子有了锻炼自己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培养了他们说真话、实话的好品质,还表达了他们的真情实感,提高了作文能力。
1.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作文情感
实践是情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作文同生活的关系是密切的,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懂得生活作文的道路,把各种实践活动引进作文中来,丰富学生习作的内容,培养学生作文的情感。
2.教师带头写好“下水”文,熏陶学生写作情感
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希望教师经常练笔——教师善读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故教师不断提高其水平实为要图。”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非常重视“教师下水文”。他认为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教师自己不会写作文,学生从来没有听到过教师自己议论写作文的切身体会。”从中不难看出教师“下水文”的魅力。教师爱好作文,文章写得情趣盎然,鞭辟入理,学生也会情动而辞发,逐步写好作文。
3.表扬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作文成功的喜悦
根据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即成就需要。小学儿童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学业成就范围内。在作文过程中,肯定学生成绩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有效措施之一。对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哪怕是一个好词,一个好句都予以热情鼓励和适当表扬。为使学生有更多成功的体验,我们可以经常创设一些让他们表现的机会,一旦发现学生的进步和优点,就给予肯定,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悅,从而更喜欢写作文。
其实,作文教学就像建筑工人造房子一样,需要有结实、稳固的基础,我们只有不断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去写出新内容,抒发内心真情,让他们在写作的蓝天中,展翅高飞!
参考文献:
[1]施宝英.我手写我心——让作文教学反璞归真.《小学生作文辅导》,2010(9).
[2]陈正南.《小学作文教学》.
[3]杨越西.浅谈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J].成功(教育),2010(06).
关键词:激发兴趣;观察;积累;乐写;真情
《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3~4年级写作的目标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也就是说老师应鼓励中段学生把眼中所看,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解写作的神秘感,让他们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让他们不惧作文,敢于写,乐于写,写出真情,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写话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从低年级写句子、写话开始,就要激发兴趣,使每个学生在练笔时,都有一种欲望,一种冲动,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这样,写话、习作成为一种乐事,而不再是负担。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悦。
教师要有意识地把现实生活中“玩”的过程作为“课本”,让孩子用整个心灵来感知。在每周一节的校辅课上,我都拿出10~15分钟让学生“玩”。最开始是我教他们“玩”,之后是由学生担当“老师”教大家“玩”,有时也可以自找朋友“玩”。因为“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自发的活动,是自主学习的第一源泉。自主学习首先是内心深处有“想学”的要求,渐渐感觉到必须学。因此,把玩和学结合起来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这样,孩子在校园生活中体验了“想玩——会玩——有意思——还想玩——学会写——乐于写”的过程。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的昼夜不息。”的确,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和家长应该先引导学生接触生活,扩大学生的生活面。社会是个大课堂,带孩子走出去吧,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孩子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并教给他们观察和分析的基本方法,让他们学会从生活中选材,真正写出孩子心里的声音。
二、指导观察,提高观察能力
学生要写好一篇作文,首先要有话可说,用形象、色彩、声音思维的他们只有靠观察,才能得到充实的材料,因此指导学生学好观察法,掌握观察规律,提高其观察能力,尤为重要。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
1.观察事物要有顺序
小学生写话,条理不清,言之无序是主要毛病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不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周围的事物而造成的。如果观察有顺序,能为今后习作有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如,观察静态事物,可按“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观察动态事件,可按“起因——发展——高潮——结果”的顺序;写植物,可按植物生长过程的顺序;写动物,可按“外形——生活习性”的顺序;写参观、游览,可按照空间位置转换的顺序。基本的观察顺序还可由表及里、由主到次、由上到下、由远及近、从局部到整体……学生观察有顺序了,写话时才能做到有顺序
2.观察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点
教师要注重引導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发现事物的异同之处,捕捉它们的特点。这样,使写出来的文章才会鲜活、生动,才能防止写出来的话千人一面、万人一腔。如《地球清洁工》中,作者在观察时抓住了小海鸥得意,小鲫鱼羞答答,小蚯蚓默默不语,乌鸦谦虚,屎壳郎不甘落后,这些特点,把它们的动作写得活灵活现。
3.观察要注意调动各种感官
教师指导学生在观察中要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做到眼看、手摸、口问、耳听、脑想,从各个方面了解事物的特点,全面、细致、深入地认识事物,在头脑中形成活生生的事物立体形象。
三、快乐作文,笔下有真情
学生的作文情感它与语文教学中的读、写是密不可分的。说话训练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条理性,说话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写作。每次小练笔之前,我都让孩子们说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感受,这样不仅让每个孩子有了锻炼自己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培养了他们说真话、实话的好品质,还表达了他们的真情实感,提高了作文能力。
1.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作文情感
实践是情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作文同生活的关系是密切的,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懂得生活作文的道路,把各种实践活动引进作文中来,丰富学生习作的内容,培养学生作文的情感。
2.教师带头写好“下水”文,熏陶学生写作情感
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希望教师经常练笔——教师善读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故教师不断提高其水平实为要图。”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非常重视“教师下水文”。他认为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教师自己不会写作文,学生从来没有听到过教师自己议论写作文的切身体会。”从中不难看出教师“下水文”的魅力。教师爱好作文,文章写得情趣盎然,鞭辟入理,学生也会情动而辞发,逐步写好作文。
3.表扬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作文成功的喜悦
根据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即成就需要。小学儿童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学业成就范围内。在作文过程中,肯定学生成绩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有效措施之一。对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哪怕是一个好词,一个好句都予以热情鼓励和适当表扬。为使学生有更多成功的体验,我们可以经常创设一些让他们表现的机会,一旦发现学生的进步和优点,就给予肯定,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悅,从而更喜欢写作文。
其实,作文教学就像建筑工人造房子一样,需要有结实、稳固的基础,我们只有不断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去写出新内容,抒发内心真情,让他们在写作的蓝天中,展翅高飞!
参考文献:
[1]施宝英.我手写我心——让作文教学反璞归真.《小学生作文辅导》,2010(9).
[2]陈正南.《小学作文教学》.
[3]杨越西.浅谈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J].成功(教育),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