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亲情于环境创设中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ya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促进作用。”而幼儿德育在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年轻一代思想品德的基础。幼儿德育应以道德教育为主,了解幼儿德育教育的目标首当其冲。有了正确的引导,我们创设的环境就能向《纲要》里所倡导的精神靠拢了。
  【关键词】
  德育 亲情 创设环境
  当今家庭中,绝大多数幼儿是独生子女,而农村大部分幼儿都是由爷爷奶奶照顾起居,隔代亲让这些孩子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久而久之,孩子们觉得一切都是应该的,没有了感恩的心。针对这种普遍现象,我们遵循幼儿道德认识规律,采取一系列由浅入深,由近入远,由具体到抽象的措施,将德育工作融入到环境的创设之中,帮助幼儿体验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意识到长辈们为自己而辛勤操劳,从而激发起他们爱父母、爱长辈的情感,启发他们将爱的情感表现出来,表达自己对父母长辈的爱,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行。
  利用环境,帮助小班幼儿改掉“小霸王”行为。小班幼儿因为年龄特点各方面发展较慢,特别是德育方面,不少幼儿如同“小霸王”般,在面对爷爷奶奶时尤为明显。稍有不顺,大哭大闹,甚至对长辈又抓又咬……我们小班教师在环境创设上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走廊上的红色吊板上张贴了一张张小朋友与爷爷奶奶相亲相爱的照片,宝宝帮劳累的爷爷奶奶捶背,爷爷奶奶笑嘻嘻;宝宝扶着年老的爷爷奶奶走,爷爷奶奶乐哈哈……我们老师带孩子散步时会将这些图片编成故事讲给小朋友听,每篇故事结束后都会对这些小朋友加以表扬,有些“小霸王”听后总会若有所思,往往隔天一到园就会大声告诉老师他如何对爷爷奶奶好,老师们也总是不忘对他投去赞许的目光,并贴上一颗五角星!“小霸王”的行为也日渐消退,爷爷奶奶们更是对老师们赞不绝口。
  师幼合作创设环境,亲情引领拓展教学。环境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的参与性格外重要。如果孩子们对墙上的布置漠不关心了,墙饰就形同虚设,没有达到教育的作用。我们中班的老师让幼儿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环境的布置,教师们从原先的直接动手、动脑者变为观察者、倾听者、支持者。“家”是孩子们最熟悉不过的地方,教师先在墙面上画所大房子,里头有很多小房间,再结合这一主题适时地启发幼儿,你最喜欢你家的什么地方?你最喜欢在家玩的游戏?你最喜欢跟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在家干什么?孩子们各抒己见,丰富了墙面布置的内容。再将纸跟画笔放心地交给孩子,当孩子们亲手将画贴在老师为他准备的房间里时,孩子们所表现出的热忱和满脸的成就感,让我们老师觉得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当然,孩子们对于他们亲手参与布置的墙面并不是“三分钟热度”,常常听到他们谈话,“你喜欢跟你爷爷玩拉大锯的游戏啊?”“昨天我奶奶又教了我一个‘挑花’的游戏,来我教你。”原来拓展教学还可以从唤起幼儿的亲情开始,显得如此简单。
  利用环境,提供祖孙交流的机会。好多孩子与爷爷奶奶在一起时除了要吃的要玩的就没有了话题。为了给祖孙们提供交流的机会,大班的老师充分结合了本园的教育特色“利用民间游戏促进幼儿的发展”来创设游戏地面环境。如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在地面上用彩色即时贴贴成各式各样的房子以备孩子们“跳房子”时之需,方便孩子们自主玩耍。老师再将孩子们开心游戏时的照片拍下,经过彩绘后张贴或挂在走廊里,待家长来后,孩子们满脸自豪地向家长介绍:爷爷,你看这是我在玩“跳房子”的游戏,我最喜欢玩“跳房子”了,而且我是我们班跳得最好的!爷爷也毫不示弱:爷爷小时候跳房子也很好哦!孩子大声说道:真的吗?那咱们快回家比比!从爷爷发光的眼神中不难看出,爷爷已经跃跃欲试了。原本没话可说的祖孙俩一下子多了很多共同语言,爷爷奶奶们一直说要感谢老师,感谢幼儿园呢。瞧!好的环境创设不但提高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同时还增进了祖孙之间的感情,可谓一举两得!
  调查发现,很多大班的孩子在家很少主动表现得有爱心。在礼貌方面一部分孩子能够做到主动问好,而大部分孩子都是比较被动,甚至不说、不做;大部分孩子不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更别提为长辈们做事了;从关心父母长辈来看,更多的孩子表现出自私。因此,大班的老师想通过创设后的环境来帮助促使孩子爱的情感产生,使他们更加具有爱心。
  利用家园联系栏,三者紧相连。针对大部分孩子的这一特点,老师先对幼儿进行口头调查:如果你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能让他们高兴呢?做些什么事他们会生气?有的幼儿说:“妈妈烧饭,我分筷子,妈妈很高兴”;有的说:“爷爷年纪大了,我帮他捶背,他很高兴”;又有的说:“我睡懒觉,妈妈生气了”等等。针对实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使长辈高兴的事,是对我们有益的事,我们应该做的事;使长辈生气的事,是对我们没好处的事,是我们不应该做的事。我们要多做使长辈高兴的事,尽量不做使长辈生气的事。在幼儿感受父母长辈之爱,懂得爱父母长辈的孩子该怎么做之后,就要让他们付诸于实际行动。老师设计了一份《不随便发脾气情况表》张贴在《成长档案》上,请家长记录孩子在家发脾气的情况,并每周统计表格数据交流讲评一次,促使幼儿在家听父母长辈的话,逐渐改掉随便发脾气的坏习惯。再设计一份《帮父母做好事记录表》,请家长及时记录幼儿在家帮父母长辈做好事的,并每周统计表格数据交流讲评一次,比一比谁的好事多,养成勤动手、为长辈解忧的好习惯。自从有了两表上墙后,爷爷奶奶们的笑脸更多了,也很少听到“我家宝贝昨晚又在家闹脾气,还不吃饭呢”“我家的宝贝刷牙都要我们帮忙挤牙膏”这一类的小报告了,老师们利用环境将幼儿园、家长、幼儿紧密相连,使寸步难行的德育工作顺利而有效地开展,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当然,这只是在德育方面初见成效,在园长的带领下,我相信我园的环境布置将会涉及各大领域,遍地开花,我们将最大限度的彰显环境的作用,创设出更多支持儿童发展的教育环境。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我国小学教育体系之中,语文是基础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识字不仅是母语,还是其他科目学习的基础。对于尚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识字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如果识字教学这一部分出现了问题,不仅影响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还将影响小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质量,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为此,本文基于人民教育家于永正老师重情趣的角度,从实际出发,结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要求及小学生识字特点,从多方面
5月21下午,某客户所需的设备称重数据远传功能终于完成了现场布线和调试工作,客户对中航电测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表示相当满意,此刻,中航电测营销分公司的销售工程师和上海耀华
研究性学习,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载体,无疑是当今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热点、亮点和难点.这一新的课程形态如何才能顺利进入中小学,毫无疑
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诗歌发展历史,诗歌的教化育人功能被孔子定性为“兴观群怨”。当下的古典诗词教学在高中阶段也备受青睐,为广大师生所喜闻乐见。然而现代诗歌的教学遭到冷落,甚至被打入“冷宫”,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广泛重视。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现状进行合理的归因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以期引起同行们的呼应和重视。  一、现代诗歌教学撂荒的归因分析  1
【摘 要】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这些新标准中可以看出,学校和教育机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给从事一线的教育的人员带来了挑战,教师要整合资源,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形式,引导学生不断获得乐趣,提升实践能力。  【关键词】  提升 实践 语文 小学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