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行动:打造“全员参与式”校本研修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_v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北京市率先开始了国家级校本研修实验,探索“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思路和教师发展模式,并于2004年适时推出了海淀区、朝阳区、昌平区、延庆县四个实验区;2005年底把全市各个区县纳入校本研修实验范围,在所有的中小学校推广“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海淀区进修实验学校践行“全员参与式”校本研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融会成学校的核心文化——“思维—行动”。
  
  “全员参与式”校本研修对学校发展的意义
  
  全员参与的校本教研不是少数人的学科教研,而是每位老师,包括行政人员共同参与的全员培训。校本研修的内容是各学科遇到的共性问题,这样的校本研修成果能真正有效运用到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打破学科藩篱,令研究具有通识性,从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一路走来,校本研修经历了从关注理念到关注实践,再提升到理念与实践融合的水平,越来越注重研修的实效性,关注教育教学的本源问题,对学校文化的持续提升起到了根本作用。
  学校从“教什么”开始,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进行思维教学课堂设计的展示和评选活动,涌现了很多有独创性的成果。校本研修对“思维”的关注催生了学校的核心文化——“思维—行动”。思维与行动的结合就是反思,以发现问题为前提,提炼问题为途径,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以教师的“思维—行动”为依托,以课堂的学生活动为依据,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活动、学生活动等进行“反思—行动—再反思—提升”的历练,从而实现了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型、学习型组织。
  
  “全员参与式”校本研修的操作模式与实践策略
  
  “全员参与式”校本教研模式的鲜明特点是全员参与、同伴互助,学校分为管理层面、部门层面和全员层面,开展多层级、全方位的教师校本研修。“全员参与式”校本研修的流程如图所示:
  
  案例为基础。主题式研修以案例为基础,最主要的是优秀课例的专题研究。研修中先提供案例过程,如录像课、教师现场讲课或说课。
  问题为驱动。研修过程以问题为驱动。问题可以根据主题事先拟定,亦可在案例基础上主持人提出研讨的重点角度,由各组简单讨论或推出命题人,拟定推荐讨论题目。组织者通过大屏幕展示推荐题目,再由各组选定研究题目,分组讨论。
  研讨是核心。研讨过程是研修的核心环节。讨论分组一般在10人左右,要明确讨论题目,确定召集人、记录人,推荐发言人,以保证讨论过程的质量。
  重展示交流。主题式研修必须提供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讨论结束,各组推荐发言人,面向全体教师,表达讨论结果和主要观点,或进行公开讨论。
  点拨是关键。点拨是保证校本研修聚焦主题的关键环节。根据学校长期校本培训的经验,多数情况下,教师们交流结束需要以点评的形式"拢"思想,以聚焦主题、提升价值、指向行动,并形成培训专题的系列化。
  反馈促改进。反馈是保证培训质量的重要环节。研修活动结束前,调研人下发小型的调查问卷,以开放式问题为主,调查教师们的感想、收获、建议和困惑,为检测研修效果和改进研修质量提供基本依据。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目标”。学校通过校本研修将“三维目标”转化为“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使教师认识到除“显性目标”外还有更重要的“隐性目标”。“隐性目标”的落实主要集中于学生思维的过程,进而衍生出“三基+两翼”的课堂目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从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校本研修我们发现,“技能”在促进学生理解时的作用愈加突出。这种“技能”并不是传统“双基”中的“基本技能”,更多的应该是学生的一种认知策略、认知方法,是支持学生自己掌握知识所必备的能力;这种技能可以在学科之间、在生活之中迁移运用;这种技能只有按一定的程序反复练习才能形成能力。技能是可以教授的,这就促使教师在校本研修中继续研究如何教授技能;技能的反复练习可以使学生养成一种思维习惯,实现少教多学。
  
  “全员参与式”校本研修活动示例
  
  技能遍布整个中学各个学科,是内置于每个学科又适用于不同学科的通法通则,是在练习基础上形成的按照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分析优秀学生、科学家、教师自己的有效思维过程,分解我们熟视无睹或已经熟能生巧的思维路径,就能得到习得技能的程序,从而使教授技能成为可能,使技能训练成为科学化的、有规律的程序,成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以一次主题为《“比较”技能的教授》校本研修活动为例:
  背景分析:
  教授“比较”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中具有相似性或相关联的知识系统,进行区别异同和归类比较,促使学生新旧知识自然迁移,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研修活动设计思路:
  (1)提炼问题:结合教师教学经验和生活经验提炼问题,使教师意识到“比较”思维的普遍性和实用性。
  (2)要素建构:通过对教学案例的比较和生活事件的分析,引导教师归纳“比较”思维的要素和流程。
  (3)案例呈现:呈现以“比较”技能教授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案例,使教师体会“比较”技能教授的方法和过程。
  (4)交流研讨:引导教师对案例中的主要环节及意图进行分析,逐步梳理归纳出教授“比较”技能的方法流程。
  (5)迁移应用:组织教师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应用上述方法,分组进行体现“比较”技能教授的教学设计。
  研修目标:
  1.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实际情境使教师获得比较技能的程序:确定比较对象—根据目标、任务确定有意义的比较角度—从有意义的比较角度出发分析对象的特点—归纳比较对象的异同点—得出结论、做出选择。
  2.能够探究教授技能的一般规律方法。
  研修重点和难点:
  1.根据目标、任务确定有意义的比较角度;
  2.从对象的异同点中得出结论、做出选择。
  研修过程(共90分钟):
  [环节1] 进入主题(5分钟)
  在您的课堂上,是否用过“比较”?
  (所有老师都举手示意用过,主持人请3位不同学科老师举例说明。)
  [环节2] 体验实际情境——得出程序(15分钟)
  展示甲、乙两位数学老师的“数列”教学设计,分别列出两位老师的主要教学环节。请问各位老师,您认为这两份设计中的教学方法有什么不同?通过这样两种教学,学生的收获有什么不同?
  (主持人总结归纳:甲老师注重了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过程的展现,而乙老师没有这样做。老师们更加认同呈现思维过程的教学对学生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请老师们从生活实际出发,思考一下“比较”的思维流程是怎样的?
  [环节3] 观摩课例(40分钟)
  课堂上如何教授“比较”技能呢?教授“比较”技能的流程又是怎样的?请大家先讨论5分钟,然后我们来观摩XX老师的一节语文课,之后,再来探讨此问题。
  [环节4] 讨论探究(10分钟)
  我们回到XX老师这节课上,您看出来他是怎样教“比较”技能的吗?他安排了哪些“比较”活动?每一次活动的教学目的是什么?您认为“比较”技能教授的基本流程是什么?备课中需要想清楚哪些问题?
  (交流探讨,主持人引导大家一起分析XX教师的“体验—运用—迁移”三个主要教学环节中,学生学习“比较”技能的不同收获。)
  [环节5] 迁移练习(20分钟)
  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个教授比较技能的教学片段。
  校本研修促成了学校教研文化的形成,网状的校本培训体系对学校文化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营造了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环境;校本研修促进了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的研究型青年教师越来越多。■
  □编辑 王宇华
其他文献
校长的责任是什么?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通过与专家、学者、教师共同探讨之后,我们明确了校长的责任与学校的办学目的,即教育是为了人的幸福,让教师拥有一份幸福的生活,给学生一个幸福的人生,着力使“教师幸福地教,教成幸福的人;学生幸福地学,学成幸福的人”。  基于此,通过对2007年北京教科院对我校实施规范化建设诊断结果的反思以及对学校情况的综合分析,我们决定重点实施三大工程
目前我国的国家审计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宏观审计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进一步与我国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相一致,并注意吸收国外审计的先进成果,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审计的
Hofstede(1991)认为,文化是经过学习而得,并不是经过遗传而得.由此可以推论,人们完全能够学习新文化特征,并且摒弃旧文化特征.在跨国并购中,作为并购方的跨国公司通常在资本
学术研究必须注重逻辑的力量和完整的过程,这是学术产生力量的基本要素。但寻找什么样的内容作为研究的对象是学术产生影响力的关键所在。当前中学学术研究缺乏学术基本要素是一个问题,但更为严重的是学术研究内容空洞、单一和虚假,简单地说,中学学术研究缺乏这个研究阶段所应具有的灵活、可爱和温暖。我认为造成如此现状和以下两个问题相关。  学术研究目标的异化。和工作相关的学术研究不能只是让研究者本人高兴,更不能在功
李京燕老师的教育生涯跨越乡村、职教、中专、普教,历经8年的教学摸索后,进入北京四中执教.在一路行走中感悟人生有形与无形的两部经典--人书写的有字书和大自然呈现的无字书
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贴近行业企业标准、对接企业环境文化、再现企业工作流程、训练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拓展服务社会功能的重要场所,实训基地建设也是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昌平职业学校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准确定位、科学规划,积极拓展功能,创新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     准确定位,在建设理念上下功夫    理念:把区域的产业发展需求转化成学校的办学行为  作为一所区办中等职业
在系统总结建筑改造工程中基础托换技术的基础上 ,说明反压梁基础托换法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该方法是基础减压和加强刚度托换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用于上部结构总荷载不变或
摘 要:通过对王皓参加2002年埃及公开赛对萨姆索诺夫、2003年世界杯对柳承敏、2004年雅典奥运会对柳承敏、2005年第48届世乒赛对梅兹四场比赛的技术指标及得分手段得分与失分情况的比较分析,找出其比赛成绩下滑的原因,即:王皓三段实力评估从二优一良降至一良二不及格,其中相持段实力下降最为显著;发球直接得分能力、正手抢攻、直拍横打、挑、撇、摆短、搓长质量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正手抢攻质量下降
运动生物力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方法学的普及与进步显得非常重要。对运动生物力学在田径运动中的运用情况进行了针对性的归纳、分析,旨在介绍运动学、动力学、计算
朱春蕾,心理咨询师,团体(小组)咨询师,曾参加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精神分析课程、家庭系统排列课程、欧文·亚隆模式国际动力性团体治疗中高级课程等培训,并获得“亚隆系统的团体治疗师”资格。现就职于北京友谊医院心理健康之友,擅长青少年心理辅导、家庭治疗、心理问题及心理障碍疏导。    案例描述  你很难想象,眼前这位已经瘦得皮包骨头、眼窝塌陷、体重仅有65斤的女孩儿,在半年前还圆润健康。她用了6个月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