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北京市率先开始了国家级校本研修实验,探索“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思路和教师发展模式,并于2004年适时推出了海淀区、朝阳区、昌平区、延庆县四个实验区;2005年底把全市各个区县纳入校本研修实验范围,在所有的中小学校推广“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海淀区进修实验学校践行“全员参与式”校本研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融会成学校的核心文化——“思维—行动”。
“全员参与式”校本研修对学校发展的意义
全员参与的校本教研不是少数人的学科教研,而是每位老师,包括行政人员共同参与的全员培训。校本研修的内容是各学科遇到的共性问题,这样的校本研修成果能真正有效运用到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打破学科藩篱,令研究具有通识性,从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一路走来,校本研修经历了从关注理念到关注实践,再提升到理念与实践融合的水平,越来越注重研修的实效性,关注教育教学的本源问题,对学校文化的持续提升起到了根本作用。
学校从“教什么”开始,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进行思维教学课堂设计的展示和评选活动,涌现了很多有独创性的成果。校本研修对“思维”的关注催生了学校的核心文化——“思维—行动”。思维与行动的结合就是反思,以发现问题为前提,提炼问题为途径,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以教师的“思维—行动”为依托,以课堂的学生活动为依据,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活动、学生活动等进行“反思—行动—再反思—提升”的历练,从而实现了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型、学习型组织。
“全员参与式”校本研修的操作模式与实践策略
“全员参与式”校本教研模式的鲜明特点是全员参与、同伴互助,学校分为管理层面、部门层面和全员层面,开展多层级、全方位的教师校本研修。“全员参与式”校本研修的流程如图所示:
案例为基础。主题式研修以案例为基础,最主要的是优秀课例的专题研究。研修中先提供案例过程,如录像课、教师现场讲课或说课。
问题为驱动。研修过程以问题为驱动。问题可以根据主题事先拟定,亦可在案例基础上主持人提出研讨的重点角度,由各组简单讨论或推出命题人,拟定推荐讨论题目。组织者通过大屏幕展示推荐题目,再由各组选定研究题目,分组讨论。
研讨是核心。研讨过程是研修的核心环节。讨论分组一般在10人左右,要明确讨论题目,确定召集人、记录人,推荐发言人,以保证讨论过程的质量。
重展示交流。主题式研修必须提供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讨论结束,各组推荐发言人,面向全体教师,表达讨论结果和主要观点,或进行公开讨论。
点拨是关键。点拨是保证校本研修聚焦主题的关键环节。根据学校长期校本培训的经验,多数情况下,教师们交流结束需要以点评的形式"拢"思想,以聚焦主题、提升价值、指向行动,并形成培训专题的系列化。
反馈促改进。反馈是保证培训质量的重要环节。研修活动结束前,调研人下发小型的调查问卷,以开放式问题为主,调查教师们的感想、收获、建议和困惑,为检测研修效果和改进研修质量提供基本依据。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目标”。学校通过校本研修将“三维目标”转化为“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使教师认识到除“显性目标”外还有更重要的“隐性目标”。“隐性目标”的落实主要集中于学生思维的过程,进而衍生出“三基+两翼”的课堂目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从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校本研修我们发现,“技能”在促进学生理解时的作用愈加突出。这种“技能”并不是传统“双基”中的“基本技能”,更多的应该是学生的一种认知策略、认知方法,是支持学生自己掌握知识所必备的能力;这种技能可以在学科之间、在生活之中迁移运用;这种技能只有按一定的程序反复练习才能形成能力。技能是可以教授的,这就促使教师在校本研修中继续研究如何教授技能;技能的反复练习可以使学生养成一种思维习惯,实现少教多学。
“全员参与式”校本研修活动示例
技能遍布整个中学各个学科,是内置于每个学科又适用于不同学科的通法通则,是在练习基础上形成的按照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分析优秀学生、科学家、教师自己的有效思维过程,分解我们熟视无睹或已经熟能生巧的思维路径,就能得到习得技能的程序,从而使教授技能成为可能,使技能训练成为科学化的、有规律的程序,成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以一次主题为《“比较”技能的教授》校本研修活动为例:
背景分析:
教授“比较”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中具有相似性或相关联的知识系统,进行区别异同和归类比较,促使学生新旧知识自然迁移,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研修活动设计思路:
(1)提炼问题:结合教师教学经验和生活经验提炼问题,使教师意识到“比较”思维的普遍性和实用性。
(2)要素建构:通过对教学案例的比较和生活事件的分析,引导教师归纳“比较”思维的要素和流程。
(3)案例呈现:呈现以“比较”技能教授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案例,使教师体会“比较”技能教授的方法和过程。
(4)交流研讨:引导教师对案例中的主要环节及意图进行分析,逐步梳理归纳出教授“比较”技能的方法流程。
(5)迁移应用:组织教师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应用上述方法,分组进行体现“比较”技能教授的教学设计。
研修目标:
1.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实际情境使教师获得比较技能的程序:确定比较对象—根据目标、任务确定有意义的比较角度—从有意义的比较角度出发分析对象的特点—归纳比较对象的异同点—得出结论、做出选择。
2.能够探究教授技能的一般规律方法。
研修重点和难点:
1.根据目标、任务确定有意义的比较角度;
2.从对象的异同点中得出结论、做出选择。
研修过程(共90分钟):
[环节1] 进入主题(5分钟)
在您的课堂上,是否用过“比较”?
(所有老师都举手示意用过,主持人请3位不同学科老师举例说明。)
[环节2] 体验实际情境——得出程序(15分钟)
展示甲、乙两位数学老师的“数列”教学设计,分别列出两位老师的主要教学环节。请问各位老师,您认为这两份设计中的教学方法有什么不同?通过这样两种教学,学生的收获有什么不同?
(主持人总结归纳:甲老师注重了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过程的展现,而乙老师没有这样做。老师们更加认同呈现思维过程的教学对学生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请老师们从生活实际出发,思考一下“比较”的思维流程是怎样的?
[环节3] 观摩课例(40分钟)
课堂上如何教授“比较”技能呢?教授“比较”技能的流程又是怎样的?请大家先讨论5分钟,然后我们来观摩XX老师的一节语文课,之后,再来探讨此问题。
[环节4] 讨论探究(10分钟)
我们回到XX老师这节课上,您看出来他是怎样教“比较”技能的吗?他安排了哪些“比较”活动?每一次活动的教学目的是什么?您认为“比较”技能教授的基本流程是什么?备课中需要想清楚哪些问题?
(交流探讨,主持人引导大家一起分析XX教师的“体验—运用—迁移”三个主要教学环节中,学生学习“比较”技能的不同收获。)
[环节5] 迁移练习(20分钟)
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个教授比较技能的教学片段。
校本研修促成了学校教研文化的形成,网状的校本培训体系对学校文化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营造了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环境;校本研修促进了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的研究型青年教师越来越多。■
□编辑 王宇华
海淀区进修实验学校践行“全员参与式”校本研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融会成学校的核心文化——“思维—行动”。
“全员参与式”校本研修对学校发展的意义
全员参与的校本教研不是少数人的学科教研,而是每位老师,包括行政人员共同参与的全员培训。校本研修的内容是各学科遇到的共性问题,这样的校本研修成果能真正有效运用到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打破学科藩篱,令研究具有通识性,从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一路走来,校本研修经历了从关注理念到关注实践,再提升到理念与实践融合的水平,越来越注重研修的实效性,关注教育教学的本源问题,对学校文化的持续提升起到了根本作用。
学校从“教什么”开始,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进行思维教学课堂设计的展示和评选活动,涌现了很多有独创性的成果。校本研修对“思维”的关注催生了学校的核心文化——“思维—行动”。思维与行动的结合就是反思,以发现问题为前提,提炼问题为途径,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以教师的“思维—行动”为依托,以课堂的学生活动为依据,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活动、学生活动等进行“反思—行动—再反思—提升”的历练,从而实现了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型、学习型组织。
“全员参与式”校本研修的操作模式与实践策略
“全员参与式”校本教研模式的鲜明特点是全员参与、同伴互助,学校分为管理层面、部门层面和全员层面,开展多层级、全方位的教师校本研修。“全员参与式”校本研修的流程如图所示:
案例为基础。主题式研修以案例为基础,最主要的是优秀课例的专题研究。研修中先提供案例过程,如录像课、教师现场讲课或说课。
问题为驱动。研修过程以问题为驱动。问题可以根据主题事先拟定,亦可在案例基础上主持人提出研讨的重点角度,由各组简单讨论或推出命题人,拟定推荐讨论题目。组织者通过大屏幕展示推荐题目,再由各组选定研究题目,分组讨论。
研讨是核心。研讨过程是研修的核心环节。讨论分组一般在10人左右,要明确讨论题目,确定召集人、记录人,推荐发言人,以保证讨论过程的质量。
重展示交流。主题式研修必须提供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讨论结束,各组推荐发言人,面向全体教师,表达讨论结果和主要观点,或进行公开讨论。
点拨是关键。点拨是保证校本研修聚焦主题的关键环节。根据学校长期校本培训的经验,多数情况下,教师们交流结束需要以点评的形式"拢"思想,以聚焦主题、提升价值、指向行动,并形成培训专题的系列化。
反馈促改进。反馈是保证培训质量的重要环节。研修活动结束前,调研人下发小型的调查问卷,以开放式问题为主,调查教师们的感想、收获、建议和困惑,为检测研修效果和改进研修质量提供基本依据。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目标”。学校通过校本研修将“三维目标”转化为“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使教师认识到除“显性目标”外还有更重要的“隐性目标”。“隐性目标”的落实主要集中于学生思维的过程,进而衍生出“三基+两翼”的课堂目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从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校本研修我们发现,“技能”在促进学生理解时的作用愈加突出。这种“技能”并不是传统“双基”中的“基本技能”,更多的应该是学生的一种认知策略、认知方法,是支持学生自己掌握知识所必备的能力;这种技能可以在学科之间、在生活之中迁移运用;这种技能只有按一定的程序反复练习才能形成能力。技能是可以教授的,这就促使教师在校本研修中继续研究如何教授技能;技能的反复练习可以使学生养成一种思维习惯,实现少教多学。
“全员参与式”校本研修活动示例
技能遍布整个中学各个学科,是内置于每个学科又适用于不同学科的通法通则,是在练习基础上形成的按照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分析优秀学生、科学家、教师自己的有效思维过程,分解我们熟视无睹或已经熟能生巧的思维路径,就能得到习得技能的程序,从而使教授技能成为可能,使技能训练成为科学化的、有规律的程序,成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以一次主题为《“比较”技能的教授》校本研修活动为例:
背景分析:
教授“比较”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中具有相似性或相关联的知识系统,进行区别异同和归类比较,促使学生新旧知识自然迁移,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研修活动设计思路:
(1)提炼问题:结合教师教学经验和生活经验提炼问题,使教师意识到“比较”思维的普遍性和实用性。
(2)要素建构:通过对教学案例的比较和生活事件的分析,引导教师归纳“比较”思维的要素和流程。
(3)案例呈现:呈现以“比较”技能教授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案例,使教师体会“比较”技能教授的方法和过程。
(4)交流研讨:引导教师对案例中的主要环节及意图进行分析,逐步梳理归纳出教授“比较”技能的方法流程。
(5)迁移应用:组织教师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应用上述方法,分组进行体现“比较”技能教授的教学设计。
研修目标:
1.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实际情境使教师获得比较技能的程序:确定比较对象—根据目标、任务确定有意义的比较角度—从有意义的比较角度出发分析对象的特点—归纳比较对象的异同点—得出结论、做出选择。
2.能够探究教授技能的一般规律方法。
研修重点和难点:
1.根据目标、任务确定有意义的比较角度;
2.从对象的异同点中得出结论、做出选择。
研修过程(共90分钟):
[环节1] 进入主题(5分钟)
在您的课堂上,是否用过“比较”?
(所有老师都举手示意用过,主持人请3位不同学科老师举例说明。)
[环节2] 体验实际情境——得出程序(15分钟)
展示甲、乙两位数学老师的“数列”教学设计,分别列出两位老师的主要教学环节。请问各位老师,您认为这两份设计中的教学方法有什么不同?通过这样两种教学,学生的收获有什么不同?
(主持人总结归纳:甲老师注重了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过程的展现,而乙老师没有这样做。老师们更加认同呈现思维过程的教学对学生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请老师们从生活实际出发,思考一下“比较”的思维流程是怎样的?
[环节3] 观摩课例(40分钟)
课堂上如何教授“比较”技能呢?教授“比较”技能的流程又是怎样的?请大家先讨论5分钟,然后我们来观摩XX老师的一节语文课,之后,再来探讨此问题。
[环节4] 讨论探究(10分钟)
我们回到XX老师这节课上,您看出来他是怎样教“比较”技能的吗?他安排了哪些“比较”活动?每一次活动的教学目的是什么?您认为“比较”技能教授的基本流程是什么?备课中需要想清楚哪些问题?
(交流探讨,主持人引导大家一起分析XX教师的“体验—运用—迁移”三个主要教学环节中,学生学习“比较”技能的不同收获。)
[环节5] 迁移练习(20分钟)
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个教授比较技能的教学片段。
校本研修促成了学校教研文化的形成,网状的校本培训体系对学校文化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营造了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环境;校本研修促进了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的研究型青年教师越来越多。■
□编辑 王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