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全国农民运动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六届,目前正处于第七届的筹备期,文章作者运用文献资料法,总结了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会举办的经验,分析了其产生的意义与出现的问题,旨在为农运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全国农民运动会 农村体育 赛事品牌
全国农民运动会创办于1988年,每4年举办一次,是全运会、城运会、残疾人运动会和少数民族运动会等五大国家级综合性体育赛事之一。农运会由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农民体育协会联合主办,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轮流承办。目前已分别在北京、孝感、上海、绵阳、宜春、泉州举办六届,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将于2012年在河南省南阳市举办。第六届全国农运会(以下简称“六农会”)于2008年10月在福建省泉州市举行。这届农运会一共设置了15个大项、180多个小项,包括田径、篮球、乒乓球、游泳、中国式摔跤、象棋、自行车载重、武术、民兵军事三项、龙舟、舞龙舞狮、毽球花毽、风筝、钓鱼、健身秧歌。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比赛项目和运动员人数都是规模最大的一届。
1.六农会成功举办的社会意义
1.1服务“三农”政策。
十六大以来中央“三农”政策体系初步形成,2004年开始至2007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健身是解决温饱后广大农民的第一需要,是科学、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九亿农民的身体健康,就是全民族的身体健康;没有健康的体魄,就难有小康的生活;没有农民的小康,也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六农会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举办的农民体育盛会,指导思想凸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三农”特点。在六农会上,30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运动员用他们精彩的表演,展示了农味十足、趣味盎然的农民体育项目,展示了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发生的新变化新成就,展示了新时期农民的精神面貌和时代风采。
以六农会为起点,农村体育会获得加速发展,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走进了更多农民的日常生活。六农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与“三农”政策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1.2促进海峡两岸民间交流。
闽台两岸一家亲,海内海外血脉连。“侨中有台,台中有侨”,侨台优势是泉州发展的宝贵财富。六农会是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新实践中举办的农民体育盛会。六农会在福建泉州举办,更有利于凸显海峡西岸经济区优势,加强福建同全国的联系,特别是促进福建与台湾的体育文化交流,对于服务发展大局和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大的意义。特别是台湾省组团参加了农运会,一大批华侨华人观摩农运会,成为一大特色和亮点。
加强民间交流是目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一个重要渠道,在中国政府未完全和台湾地区政府接触的前提下,加强大陆与台湾的民间交流是双方人民都愿看到的方式。台湾的民俗体育究其根源都是来自祖国大陆,六农会的项目设置能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台湾地区派团参加促进了两岸民间交流,有助于实现祖国统一。
1.3助推农村体育事业发展。
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已十周年,而全民健身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农村,在于农民健身。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农民体育协会自1990年2月开始在全国组织开展“亿万农民健身活动”,推动了体育活动在农村普及,使农村体育活动逐渐呈现出社会化、经常化的良好局面。举办农民运动会是推进“亿万农民健身活动”、推动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抓手。
举办全国农民运动会,提高了广大农民的健身意识,展示农民了的健身风貌,检阅了农村的体育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六农会有30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比赛项目和运动员人数都是规模最大的一届。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和福建农民、泉州农民融为一体,实现了农民体育大联欢。六农会的成功举办是对各地农民体育开展情况的一种检阅。
但值得提醒的是,我们的各级政府部门,千万不要为在农运会上拿了多少金牌而沾沾自喜,而是要以农运会为契机,从以人为本、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高度,重视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加快推进农村全民健身活动。
2.六农会赛事特点及对赛事自身发展的意义
在有着数千年农业文明史的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和“农”字有着与生俱来的联系。六农会设置的项目可分三类:一是插秧、挑担等源于田间地头的“纯农”项目;二是篮球、乒乓球等和竞技体育接轨的项目;三是中国独有的民族体育项目,数量最多,舞龙舞狮、龙舟、毽球花毽、秧歌等属此类。民族体育项目日益受到重视,一是因为它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二是因为它能够体现竞争性,促进团队意识的培养。它既有较深的文化底蕴,又适于健身。
2.1六农会项目设置更具农味,有利于赛事长远发展。
重在参与、享受比赛是六农会竞技项目的主旋律。六农会结合农村特色、农民特点,增加了男、女三人四足跑比赛,男、女60米麻袋跳搬挑粮食比赛,男、女60米抢收粮食进仓比赛等项目。农运会的很多比赛项目突出“农味”和观赏性,名次争夺反倒变得不很重要。
实践证明,纯竞技的体育项目在农村不太适应,应该增加贴近农民和农村生活的项目,让广大农民在娱乐中健身,在游戏中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农运会增加农味项目还可以缓解长期困扰农运会的“假农民”问题。像插秧、拔河、扛重物、自行车载重等农味十足的比赛,即使请来专业运动员,也未必比得过真正的农民。
设置的项目和运动会的主题、参赛对象具有高度一致性,是赛事健康发展的前提。六农会一改以往“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的风格,大幅增加“农味”项目,对于农民的参赛积极性有很大帮助,今后会有更多的农民投入到农运会中,将会有更多的农民在农运会及平时的体育锻炼中找到自信和成就感。六农会对农运会将来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2.2门票免费对赛场气氛、项目推广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农运会在我国虽已举办了多届,但其影响力远不及全运会、城运会,由于是农民运动会,因此前几届观看农运会的观众为数不多,而与赛事密切相关的农民更是很少观看。这些客观情况对农运会的宣传极为不利,在农运会尚未真正树立品牌前,除了媒体的参与宣传外,观众的宣传不容忽视,特别是对现场观众。
在六农会的15个比赛项目中,除了男、女篮的预决赛和武术、中国式摔跤、舞龙舞狮决赛外,其他所有赛事无需入场门票。市民在通过安检后,免费入场观看;对于那些需要入场门票的比赛场次,市民可向比赛所在地的单项赛事竞委会提出申请。
观众可以免费进入赛场观看比赛,更多的观众可以到现场为自己喜爱的团队或个人呐喊助威,可以增强现场的热烈气氛,使运动员的比赛激情更加热烈。这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农运会,为农运会的宣传奠定群众基础。这种免门票的方法对农运会的推广很有帮助,这种做法也可以运用到其它赛事,特别是品牌未完全树立的赛事。
2.3多单位参与承办有利于农运会走近农村。
多城市、多单位共同参与承办大型赛事,不仅可以分散办赛压力,而且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该项赛事,为赛事长远发展奠定群众基础。
泉州市所辖4个区、3个市、4个县和一个经济开发区。按照赛事要求,泉州市分别在中心市区和所属的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惠安县和泉州开发区设立15个比赛场地。比赛场地分布于市区、县级市、县、开发区,可以看出赛场分布广泛、均衡。
举办农运会的主要目的是推进农村体育的发展,如何吸引更多的农民朋友参与农运会是主办方和承办方应积极考虑的问题,除增设农味项目吸引农民运动员外,应积极吸引农民群众观看农运会,如果比赛场馆都分布在市区,势必会影响农民群众观看比赛。泉州市把赛场分布到市区以外的县、市的许多单位,有些项目的赛场就设在了农村。可以说,本届农运会把农运会比赛送进了农村、送到了农民群众身边。这种举措对增强农民的体育意识和兴趣极为有利,对农运会长远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结语
六农会的商业味道过浓,几乎变成了广告展,广告牌“喧宾夺主”,在农运会各个场馆是普遍现象。场内广告过多,干扰了选手比赛,影响了观众观赛。同时过多的场地广告出现在赛场会影响农运会的形象,淡化体育运动本身。
出现上述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农运会还没有建立自己的品牌,没有全国性的商业传播渠道和强势的电视广告媒体介入。因此,全国农民运动会应该尽早树立自己的赛事品牌,让农运会真正为体育服务、为农民服务。全国农民运动会至今共举办了六届,没有任何农运会经验可以借鉴,该赛事一直在摸索中前进,每届结束都会暴露一些问题,认真总结这些问题对赛事的健康发展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
[1]裴立新.当前农村体育发展中若干重大问题的理性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3,(3):5-9.
[2]周立.全国农运会项目设置的特色化和田径项目的特征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6):122-124.
[3]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官方网站http://www.6thnyh.com/open/2/.
关键词: 全国农民运动会 农村体育 赛事品牌
全国农民运动会创办于1988年,每4年举办一次,是全运会、城运会、残疾人运动会和少数民族运动会等五大国家级综合性体育赛事之一。农运会由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农民体育协会联合主办,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轮流承办。目前已分别在北京、孝感、上海、绵阳、宜春、泉州举办六届,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将于2012年在河南省南阳市举办。第六届全国农运会(以下简称“六农会”)于2008年10月在福建省泉州市举行。这届农运会一共设置了15个大项、180多个小项,包括田径、篮球、乒乓球、游泳、中国式摔跤、象棋、自行车载重、武术、民兵军事三项、龙舟、舞龙舞狮、毽球花毽、风筝、钓鱼、健身秧歌。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比赛项目和运动员人数都是规模最大的一届。
1.六农会成功举办的社会意义
1.1服务“三农”政策。
十六大以来中央“三农”政策体系初步形成,2004年开始至2007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健身是解决温饱后广大农民的第一需要,是科学、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九亿农民的身体健康,就是全民族的身体健康;没有健康的体魄,就难有小康的生活;没有农民的小康,也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六农会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举办的农民体育盛会,指导思想凸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三农”特点。在六农会上,30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运动员用他们精彩的表演,展示了农味十足、趣味盎然的农民体育项目,展示了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发生的新变化新成就,展示了新时期农民的精神面貌和时代风采。
以六农会为起点,农村体育会获得加速发展,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走进了更多农民的日常生活。六农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与“三农”政策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1.2促进海峡两岸民间交流。
闽台两岸一家亲,海内海外血脉连。“侨中有台,台中有侨”,侨台优势是泉州发展的宝贵财富。六农会是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新实践中举办的农民体育盛会。六农会在福建泉州举办,更有利于凸显海峡西岸经济区优势,加强福建同全国的联系,特别是促进福建与台湾的体育文化交流,对于服务发展大局和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大的意义。特别是台湾省组团参加了农运会,一大批华侨华人观摩农运会,成为一大特色和亮点。
加强民间交流是目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一个重要渠道,在中国政府未完全和台湾地区政府接触的前提下,加强大陆与台湾的民间交流是双方人民都愿看到的方式。台湾的民俗体育究其根源都是来自祖国大陆,六农会的项目设置能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台湾地区派团参加促进了两岸民间交流,有助于实现祖国统一。
1.3助推农村体育事业发展。
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已十周年,而全民健身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农村,在于农民健身。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农民体育协会自1990年2月开始在全国组织开展“亿万农民健身活动”,推动了体育活动在农村普及,使农村体育活动逐渐呈现出社会化、经常化的良好局面。举办农民运动会是推进“亿万农民健身活动”、推动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抓手。
举办全国农民运动会,提高了广大农民的健身意识,展示农民了的健身风貌,检阅了农村的体育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六农会有30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比赛项目和运动员人数都是规模最大的一届。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和福建农民、泉州农民融为一体,实现了农民体育大联欢。六农会的成功举办是对各地农民体育开展情况的一种检阅。
但值得提醒的是,我们的各级政府部门,千万不要为在农运会上拿了多少金牌而沾沾自喜,而是要以农运会为契机,从以人为本、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高度,重视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加快推进农村全民健身活动。
2.六农会赛事特点及对赛事自身发展的意义
在有着数千年农业文明史的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和“农”字有着与生俱来的联系。六农会设置的项目可分三类:一是插秧、挑担等源于田间地头的“纯农”项目;二是篮球、乒乓球等和竞技体育接轨的项目;三是中国独有的民族体育项目,数量最多,舞龙舞狮、龙舟、毽球花毽、秧歌等属此类。民族体育项目日益受到重视,一是因为它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二是因为它能够体现竞争性,促进团队意识的培养。它既有较深的文化底蕴,又适于健身。
2.1六农会项目设置更具农味,有利于赛事长远发展。
重在参与、享受比赛是六农会竞技项目的主旋律。六农会结合农村特色、农民特点,增加了男、女三人四足跑比赛,男、女60米麻袋跳搬挑粮食比赛,男、女60米抢收粮食进仓比赛等项目。农运会的很多比赛项目突出“农味”和观赏性,名次争夺反倒变得不很重要。
实践证明,纯竞技的体育项目在农村不太适应,应该增加贴近农民和农村生活的项目,让广大农民在娱乐中健身,在游戏中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农运会增加农味项目还可以缓解长期困扰农运会的“假农民”问题。像插秧、拔河、扛重物、自行车载重等农味十足的比赛,即使请来专业运动员,也未必比得过真正的农民。
设置的项目和运动会的主题、参赛对象具有高度一致性,是赛事健康发展的前提。六农会一改以往“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的风格,大幅增加“农味”项目,对于农民的参赛积极性有很大帮助,今后会有更多的农民投入到农运会中,将会有更多的农民在农运会及平时的体育锻炼中找到自信和成就感。六农会对农运会将来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2.2门票免费对赛场气氛、项目推广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农运会在我国虽已举办了多届,但其影响力远不及全运会、城运会,由于是农民运动会,因此前几届观看农运会的观众为数不多,而与赛事密切相关的农民更是很少观看。这些客观情况对农运会的宣传极为不利,在农运会尚未真正树立品牌前,除了媒体的参与宣传外,观众的宣传不容忽视,特别是对现场观众。
在六农会的15个比赛项目中,除了男、女篮的预决赛和武术、中国式摔跤、舞龙舞狮决赛外,其他所有赛事无需入场门票。市民在通过安检后,免费入场观看;对于那些需要入场门票的比赛场次,市民可向比赛所在地的单项赛事竞委会提出申请。
观众可以免费进入赛场观看比赛,更多的观众可以到现场为自己喜爱的团队或个人呐喊助威,可以增强现场的热烈气氛,使运动员的比赛激情更加热烈。这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农运会,为农运会的宣传奠定群众基础。这种免门票的方法对农运会的推广很有帮助,这种做法也可以运用到其它赛事,特别是品牌未完全树立的赛事。
2.3多单位参与承办有利于农运会走近农村。
多城市、多单位共同参与承办大型赛事,不仅可以分散办赛压力,而且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该项赛事,为赛事长远发展奠定群众基础。
泉州市所辖4个区、3个市、4个县和一个经济开发区。按照赛事要求,泉州市分别在中心市区和所属的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惠安县和泉州开发区设立15个比赛场地。比赛场地分布于市区、县级市、县、开发区,可以看出赛场分布广泛、均衡。
举办农运会的主要目的是推进农村体育的发展,如何吸引更多的农民朋友参与农运会是主办方和承办方应积极考虑的问题,除增设农味项目吸引农民运动员外,应积极吸引农民群众观看农运会,如果比赛场馆都分布在市区,势必会影响农民群众观看比赛。泉州市把赛场分布到市区以外的县、市的许多单位,有些项目的赛场就设在了农村。可以说,本届农运会把农运会比赛送进了农村、送到了农民群众身边。这种举措对增强农民的体育意识和兴趣极为有利,对农运会长远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结语
六农会的商业味道过浓,几乎变成了广告展,广告牌“喧宾夺主”,在农运会各个场馆是普遍现象。场内广告过多,干扰了选手比赛,影响了观众观赛。同时过多的场地广告出现在赛场会影响农运会的形象,淡化体育运动本身。
出现上述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农运会还没有建立自己的品牌,没有全国性的商业传播渠道和强势的电视广告媒体介入。因此,全国农民运动会应该尽早树立自己的赛事品牌,让农运会真正为体育服务、为农民服务。全国农民运动会至今共举办了六届,没有任何农运会经验可以借鉴,该赛事一直在摸索中前进,每届结束都会暴露一些问题,认真总结这些问题对赛事的健康发展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
[1]裴立新.当前农村体育发展中若干重大问题的理性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3,(3):5-9.
[2]周立.全国农运会项目设置的特色化和田径项目的特征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6):122-124.
[3]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官方网站http://www.6thnyh.com/ope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