铮铮铁骨迎风俏,一曲衷心天地表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b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典京调声乐曲目《咏梅》蕴含中华民族艺术精华的传承与积淀,特别词中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梅花大气唯美的特殊形象。本文强调分析诗词的文学内涵,准确把握歌曲塑造的艺术形象,从而较为准确地掌握歌唱和表演的艺术风格,达到最佳的演唱效果。
  关键词:梅花形象 创作背景 艺术内涵
  梅花一直是傲艳挺拔,花中豪杰的形象,它生长在寒冬时节,却不畏寒冷,傲寒怒放,历来被誉为品格高洁,志趣超然的花中君子和斗士。梅花也一直是文学作品和歌唱作品中的表现重点。《卜算子·咏梅》是京调声乐的经典曲目,它以博大的胸襟和宽宏的气魄塑造了腊梅在恶劣和严酷的生存环境中充满着自豪感,坚冰不能损其骨,飞雪不能掩其俏,险境不能摧其志的艺术形象。作曲家巧妙地把京剧富于变化的艺术表现力作为全曲的基调,结合中国民族声乐,凸显京剧唱腔的独特魅力。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歌者,在演唱此类作品时,首先最重要的要深度领悟作品的文学内涵,理解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深入体味京剧唱腔的精髓,让京腔京韵充满整首乐曲,同时始终保持声音与情感的相互联系,做到“声中有画,画中有景”,方能真实再现诗词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深度感悟梅花铮铮铁骨的思想精髓,更深层次地形成思想情感的升华。由此推及,歌者在演唱其他作品时,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以求达到最好的演唱效果。
  何谓文学内涵呢?文学内涵一般包含作品的思想内容、时代背景、情感特征、艺术风格,是反映历史、时代特征,是作品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作曲家在对文学作品谱曲之前一定会详尽地了解其中深刻的文学内涵以及塑造的文学艺术形象,然后才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进行音乐创作,以达到音乐与文字的高度和谐统一。
  下面首先分析词《卜算子·咏梅》的创作背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遭受严重经济困难,粮食等农产品严重短缺,苏联又单方面撕毁同我国签订的合同和协议,撤回全部在华专家,中苏关系严重恶化,我国经济状况雪上加霜。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写下这首《卜算子·咏梅》咏梅词,其用意目的很显然是为了激励全国人民的斗志,增强大家战胜困难的信心,共同渡过难关,这是我们要演唱作品之前所必须了解的诗词创作历史背景。
  了解了作品创作背景,还应对作者创作风格和特色进行大量深层次的详细分析,笔者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卜算子·咏梅》的作者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又是划时代的伟大诗人。他集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于一身。他的诗词风格继承了古代豪放派诗人的优良传统,同时又有所创新,有所突破,风格豪爽、奔放,大气磅礴,具有崭新的面貌。他的诗词无论从思想性和艺术性分析,都达到极高的境界,是前无古人独树一帜的。
  在作品《卜算子·咏梅》中,作者把革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赋有哲理的全新意境。毛泽东融合他精湛的艺术修养、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抱负、革命的豪情和改天换地的胆略、气派以及长期的斗争生活的体验,创作出了这首艺术精品。
  诗词的上阕主要以写景为主,作者先设置一个情境,主要为塑造即将出现的“梅”这个特殊的艺术形象服务。雪,本是严寒的象征,但在诗人看来,却是迎接新的春天到来的报春使者。尽管冰凌垂挂于危崖,朔风怒号于幽谷,气象森然,令人望而颤栗,但梅花却于此时此地超然出现,坚枝奋挺,花朵繁茂,冰天雪地中置寒风于不顾,视冰凌为无物,俏色夺目使人为之一振。这是寒冬里一幅何等瑰伟壮阔的图景,又是何等超拔不凡的气魄!“俏”字提挈全篇,传神写照,以少许胜多许。“俏”既是梅花的外在之美,更是它的气质之美,它不只是一般的美,普通的美,它美得俊逸,美得机智,美得妙趣横生,美得使仇视者嫉恨者也无可奈何。
  下半阙中,诗人笔锋一转,对梅花的无私大爱盛赞无余。“俏也不争春”,作为一个报春使者,她的超前出现,无非是为了证明一个无可逆转的规律——严寒之后必定是百花争艳的春天。她真正足以自慰的时刻,则是山花烂漫遍野飘香之际,她隐身于百花丛中,为春天的真正到来而展露出会心的笑。这个“笑”,既是看谁笑到最后的笑,也是预示下一个胜利的笑,梅,既在群花之中,又是百花之神、百卉之胆。一个“俏”一个“笑”具非凡之精魂,传神之词采,使梅花透射出和诗人一样的的高尚品格和鲜明性格:即无私奉献的公仆品格,临危不惧、迎难而上的执著性格。这首词,成功塑造独特的梅艺术形象,这就是属于毛泽东独特风格的一个“梅”。它在文学上兼具文艺形象艺术美,在思想上对社会、对人们又具有普遍的深刻教育意义,任何境地任何时候都需要具有梅花的坚定意志。
  作为歌者只有深入地理解了诗词的文学内涵和艺术形象,才能真正把握好歌曲的表现意向,找到诗词与京剧元素的契合点,为演唱由诗词谱成的歌曲奠定坚实的基础。演唱时才能结合自己的演唱特色,达到最佳的演唱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有着与人类同样久远的历史,其灵魂和本质就是情感的宣泄,美的情境能够实现音乐的最佳效益。音乐美育教育作为校园美育的重要环节,其语言美、旋律美、形态美和意境美是其他学科很难超越的。音乐美育教育不仅能够陶冶儿童的个人情操、活跃他们的思想,同时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态度。本文主要是在二十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音乐美育教学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關键词
期刊
摘要:李斯特改编了三部威尔第的歌剧,分别是《埃尔南尼》(Ernani)、《弄臣》(Rigoletto)、《游吟诗人》(Il Trovatore)。在当时这些作品的演出极大地传播了威尔第的歌剧音乐,演奏这些作品要从改编的素材出处、歌剧情景与语言、人物角色的声音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相应的演奏技巧实现作品的演奏。  关键词:素材出处 歌剧语言 音色 演奏技巧  《游吟诗人》(Il Trovatore
期刊
摘要:美国人沃尔特·昆斯给予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一个言简意赅的定义:它就是一个静谧的月圆之夜;它就是风儿嬉戏树叶的沙沙声;它就是夜深人静之时远处传来的无名声响;它是心与心交流的唯一语言,两个敏感的灵魂通过它相识相知;它传递的是无尽的爱怜,诉述的是人间的深情;它还有着一个同胞姐妹,她的名字叫作诗歌——而她们共同的母亲哟,确是人生说不尽道不同的苦难!昆斯这一席话形象地道出了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自然、纯净、
期刊
摘要:双簧管音色柔美旖旎,音色宛如和煦的风、流淌的溪流、轻柔的蓝天。富于表达田园风光和忧郁抒情的情感,被称为乐队中的抒情女高音。本文以舒伯特的第八交响曲为例,探析双簧管在交响乐队中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双簧管 交响乐队 艺术特征  一、双簧管——交响乐队中的抒情女高音  (一)关于双簧管乐器  双簧管称为OBOE,它源于法文中的高(Haut)和木材(bois)之意的合成语。  双簧管为木管乐器,
期刊
段皑皑,上海民族乐团二胡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常务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二胡专业委员会副会长。6岁开始学习二胡,后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学习,1993年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师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著名二胡教育家王永德教授。曾多次获得二胡演奏比赛大奖,并应邀出访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二胡协奏曲《春江水暖》,
期刊
摘要:同课异构是不同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多角度、全方位的课堂展示。本文以笔者参加的优课评比活动为媒介,借用多位老师的精彩演绎,拓宽大家的教学思路,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同课异构 高中音乐教学  2015年9月22-23日,江苏省南通市高中音乐优课评比暨教学观摩活动在通州区二甲中学举行。本次比赛采用了“同课异构”的模式,参赛的8位选手均围绕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第五单元“音乐的体裁”中的《动感
期刊
摘要:综艺晚会三要素,要强调鲜明的主题、绚丽的色彩、深邃的内涵。只要掌握这三个要素一个综艺晚会的大的框架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主题的确定一定要慎重,不可模糊不可随意转换;色彩也不可以什么靓丽上什么节目,那让晚会光怪陆离也不可取;平淡无奇缺乏深刻内涵的晚会,也会让人乏味没有什么琢磨头。这三要素的合理运用对办出好的晚会是很有帮助的。  关键词:主题 色彩 内涵 三要素  一、主题要鲜明  最近举行的北
期刊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约翰尼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 他与“音乐之父”巴赫(Bach)、“乐圣”贝多芬(Beethoven)并称为德国音乐史上的“3B”。这位伟大的音乐家一生虽然创作了很多受人敬仰的作品,但是他内心是孤独和寂寞的。身处浪漫主义时期的勃拉姆斯,创作风格却仍然保持着古典主义时期的特色。本文通过对作品《g小调狂想曲》的分析,着重从情感的角度分析孤
期刊
摘要:《升c小调波罗乃兹舞曲》Op.26是肖邦创作的波罗乃兹这一独特音乐体裁中旋律戏剧性丰富、情感表达既含蓄又饱满的一首。与肖邦成熟时期创作的庄严、优雅、贵族气息浓郁的波罗乃兹舞曲相比,本曲保留并延续了早期波罗乃兹中的舞曲节奏及性格特征,极富诗意。该乐曲在遵循着形式相对固定的写作格式中,运用了较高的钢琴演奏技巧性,节奏缓急交替,音乐在表现淳朴、自然的抒情性色彩的同时,并未掺杂过多华贵、庄重之感,但
期刊
摘要:同为活跃在舞台上的国际一流大师,钢琴家加夫里洛夫、阿什肯纳齐,还有女中音歌唱家巴托莉各自都具备了强烈辨识度的表演风格,其中不仅凸显了流派风格的不同还兼有强烈的个人创新风格。  关键词:安德烈·加夫里洛夫 阿什肯纳齐 巴托莉 风格 创新  2013年9月18日,在国家大剧院的音乐厅里有一场关于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展演,演奏者是俄罗斯钢琴家安德烈·加夫里洛夫。  加夫里洛夫在1974年获得国际柴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