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已被广泛运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课堂气氛活跃了不少。然而,细心观察便可发现,不少 “新课堂”明显带有师生的表演痕迹,看起来热闹活泼,但学生真正融入课堂的不多。也有一些“新课堂”在本质上仍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拼命地“细细讲评”,学生被动地“抄写听练”。总之,在新课堂上,师生做了不少的“无效劳动”,语文教学仍走不出“高耗低效”的路子。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巧设情境,走进文本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古人云:“情者文之经,辞者文之纬。”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章,无不是前人饱含心智与激情的结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诚爱国,“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赤诚情怀,“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执着的生命意识,“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的顽强斗志……这些闪光的思想是引导学生回归精神家园的明灯。以情动人的课堂,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使他们乐学、善思,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增强学生学习动机的正诱因。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人文性这一方面来说,语文教育的最重要功能,就是将原本稚拙懵懂的孩童塑造成富有生机活力的、承载着人类优良品德的个体。创设情境可采用以下方法。
1. 感情朗读引发情境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高尚情感的有效方法。文质兼美的课文在学生深情并茂的朗读中,其语言美、形象美、自然美、思想美跃然纸上,学生的审美情趣得以熏陶,思想境界得以升华。这些不是凭教师讲出来的,而是靠学生悟出来的。读《爸爸的花儿落了》,学生品味了成长的滋味;读《丑小鸭》,学生增强了自信心和力量;读《邓稼先》,学生感悟到了赤诚的爱国情怀……每篇形神兼备的课文都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洗礼,情感得到净化。韩军老师认为,美读吟诵,是“人心”感应“文心”,是化别人的文字为自己的血肉,如发于己心,如出于己口,这样才能“积淀语感,奠文字之基,养浩然之气”。
2. 联系生活再现情境
联系生活再现情境,就是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增进他们对文章的理解。生活是语文之源。语文教科书中的作品,都“隐藏着作者生命意识的律动,燃烧着作者爱与恨的情感,交织着作者悲与喜的感受,低回着作者对人生悲欢离合的倾诉,表达着作者对真理与正义的追求的呐喊”。学生年少,生活阅历不丰富,但他们对社会生活都已有所认识,有所了解,对生活充满着热望。教师要充分发挥生活阅历、文化底蕴等方面的优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言语描摹、画面再现、媒体播放、角色扮演等方式,再现文本的生活情境,搭建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让学生贴近文本,走进文本,用自己的感觉、自己的经验体会、感悟文本的思想感情。
如教学《杜甫诗三首》,教师先讲述杜甫飘泊孤独、穷困潦倒的艰难身世,接着在《二泉映月》的音乐中满怀深情地朗诵《望岳》《春望》《石壕吏》。教师鲜活的语言、动情的语调、感人的表情、恰切的动作,营造出一种凄楚悲凉、哀伤痛苦的意境,刻画了—个在国破家亡的离乱时代里怀念家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的悲苦诗人形象。很快地,课堂气氛变得凝重起来,有的学生甚至“红着眼,噙着泪”。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受到了感染,不知不觉地进入到一种意境,走进了作品,走近了诗人。
3. 品词析句挖掘情境
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不仅反映在引导学生通过语感实践接受其负载的信息,更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即表现在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品味课文恰到好处的言语。入选课本的文章,文质兼美,特别是他们的言语更具鉴赏性。教师应有意识地将一篇作品的言语推至学生注意力的中心,让他们体会运用。品味点可以是文章中的精彩句段,可以是写法上的独特之处,可以是句式上的有意变化,可以是修辞上的别具一格等凝聚着作者的心血的言语。品味的方法常用的是比较法,增删补换,和原文对比,显出优劣,再结合感情朗读。“使其言皆出于我口”“使其意若出于我心”,懂得这样运用语言的所以然,那么言语对象的形态、句式、语调、含义等自然就能够充分地内化为品读主体的语感图式之中。
如教学《天上的街市》,我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朗读贯穿教学始终。教师范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反复诵读;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的朗读将学生带进了课文意境中。二是深入课文,强化语言训练。教第1节诗,抓住“天上的明星现了”中的“现”字,将其换成“亮”,引导学生辨析、品味,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培养学生准确用词的能力;之后,把这节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串换位置,通过比较、品析,使学生体悟了诗歌行文思路的一致性特点。教第3节诗,抓住“你看,那浅浅的天河”中的“你看”后面的逗号,通过对逗号去留的比较、品味,使学生对这节诗意有了立体、形象的感受,也培养学生准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此外,还把这节诗逐句进行了改动:“你看,那深深的天河,定然是无限宽广。那河两岸的牛郎织女,只能够隔河相望。”引导学生用改后的诗同原诗进行比较品读,辨析体会,使学生领悟到诗人把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每年只能“七夕相会”改写成每天可以“骑着牛儿来往”的用意,自然而然地把握住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的主题,明确了材料服从主题需要的写作要求。
二、以问激疑,解读文本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妙地、科学地利用课堂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在教学中重视提问的策略性,设计出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提问,为学生提供探究性的学习情境,必定能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学《伟大的悲剧》一文,在学生们认真阅读完课文后,我抛出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将斯科特一行长眠在茫茫冰雪中的悲剧称之为“伟大”?问题一提出,学生们顿时一愣,旋即引来了热烈的讨论。学生们对斯科特一行南极探险的意义、面临危难时表现出的人类优秀品质一一作了探讨,在教师的引导下,不仅理清了故事情节、关注了令人难忘的细节,而且把握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对文章有了新的认识。
又如课文《荷花淀》,重点目标是让学生认识:作者通过群体形象的塑造,展示人民不断觉醒、抗战力量不断壮大的事实,传达抗战必胜的信念。为了把握重点,在学生们津津有味地了解了情节之后,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说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比如水生、水生嫂、一群青年男子、一群妇女等,谁能成为主角?”通过对问题的激烈讨论,学生们充分理解了文章的中心,避免了纠缠于情节的细枝末节而肢解整体。
三、以情导情,升华文本
语文教材是充满情感和形象的鲜活的言语作品,言语、情感、形象是文章中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三个要素。情感是形象的血液、言语的灵魂,言语是情感与形象的载体。作者用言语刻画形象、表达情感,读者透过言语再造形象、体验情感。新课程提倡使学生切实从文本中获取丰富的精神营养,所以教师应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感受、体验,引导学生深入到作品所蕴涵的意境中,让作者的情感振动学生的心弦。
如教学《斑羚飞渡》时,我利用多媒体制作了有关斑羚飞渡的动画,并配以悲怆的古筝乐声,让学生进入斑羚飞渡的悲壮惨烈的情景之中。然后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在图文声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深深的体会到了斑羚团体协作、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而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基本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为主体,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让他们合作讨论学习,和老师相互交流,彼此探讨,实现教学相长。
责任编辑 黄日暖
一、巧设情境,走进文本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古人云:“情者文之经,辞者文之纬。”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章,无不是前人饱含心智与激情的结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诚爱国,“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赤诚情怀,“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执着的生命意识,“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的顽强斗志……这些闪光的思想是引导学生回归精神家园的明灯。以情动人的课堂,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使他们乐学、善思,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增强学生学习动机的正诱因。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人文性这一方面来说,语文教育的最重要功能,就是将原本稚拙懵懂的孩童塑造成富有生机活力的、承载着人类优良品德的个体。创设情境可采用以下方法。
1. 感情朗读引发情境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高尚情感的有效方法。文质兼美的课文在学生深情并茂的朗读中,其语言美、形象美、自然美、思想美跃然纸上,学生的审美情趣得以熏陶,思想境界得以升华。这些不是凭教师讲出来的,而是靠学生悟出来的。读《爸爸的花儿落了》,学生品味了成长的滋味;读《丑小鸭》,学生增强了自信心和力量;读《邓稼先》,学生感悟到了赤诚的爱国情怀……每篇形神兼备的课文都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洗礼,情感得到净化。韩军老师认为,美读吟诵,是“人心”感应“文心”,是化别人的文字为自己的血肉,如发于己心,如出于己口,这样才能“积淀语感,奠文字之基,养浩然之气”。
2. 联系生活再现情境
联系生活再现情境,就是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增进他们对文章的理解。生活是语文之源。语文教科书中的作品,都“隐藏着作者生命意识的律动,燃烧着作者爱与恨的情感,交织着作者悲与喜的感受,低回着作者对人生悲欢离合的倾诉,表达着作者对真理与正义的追求的呐喊”。学生年少,生活阅历不丰富,但他们对社会生活都已有所认识,有所了解,对生活充满着热望。教师要充分发挥生活阅历、文化底蕴等方面的优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言语描摹、画面再现、媒体播放、角色扮演等方式,再现文本的生活情境,搭建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让学生贴近文本,走进文本,用自己的感觉、自己的经验体会、感悟文本的思想感情。
如教学《杜甫诗三首》,教师先讲述杜甫飘泊孤独、穷困潦倒的艰难身世,接着在《二泉映月》的音乐中满怀深情地朗诵《望岳》《春望》《石壕吏》。教师鲜活的语言、动情的语调、感人的表情、恰切的动作,营造出一种凄楚悲凉、哀伤痛苦的意境,刻画了—个在国破家亡的离乱时代里怀念家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的悲苦诗人形象。很快地,课堂气氛变得凝重起来,有的学生甚至“红着眼,噙着泪”。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受到了感染,不知不觉地进入到一种意境,走进了作品,走近了诗人。
3. 品词析句挖掘情境
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不仅反映在引导学生通过语感实践接受其负载的信息,更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即表现在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品味课文恰到好处的言语。入选课本的文章,文质兼美,特别是他们的言语更具鉴赏性。教师应有意识地将一篇作品的言语推至学生注意力的中心,让他们体会运用。品味点可以是文章中的精彩句段,可以是写法上的独特之处,可以是句式上的有意变化,可以是修辞上的别具一格等凝聚着作者的心血的言语。品味的方法常用的是比较法,增删补换,和原文对比,显出优劣,再结合感情朗读。“使其言皆出于我口”“使其意若出于我心”,懂得这样运用语言的所以然,那么言语对象的形态、句式、语调、含义等自然就能够充分地内化为品读主体的语感图式之中。
如教学《天上的街市》,我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朗读贯穿教学始终。教师范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反复诵读;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的朗读将学生带进了课文意境中。二是深入课文,强化语言训练。教第1节诗,抓住“天上的明星现了”中的“现”字,将其换成“亮”,引导学生辨析、品味,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培养学生准确用词的能力;之后,把这节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串换位置,通过比较、品析,使学生体悟了诗歌行文思路的一致性特点。教第3节诗,抓住“你看,那浅浅的天河”中的“你看”后面的逗号,通过对逗号去留的比较、品味,使学生对这节诗意有了立体、形象的感受,也培养学生准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此外,还把这节诗逐句进行了改动:“你看,那深深的天河,定然是无限宽广。那河两岸的牛郎织女,只能够隔河相望。”引导学生用改后的诗同原诗进行比较品读,辨析体会,使学生领悟到诗人把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每年只能“七夕相会”改写成每天可以“骑着牛儿来往”的用意,自然而然地把握住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的主题,明确了材料服从主题需要的写作要求。
二、以问激疑,解读文本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妙地、科学地利用课堂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在教学中重视提问的策略性,设计出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提问,为学生提供探究性的学习情境,必定能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学《伟大的悲剧》一文,在学生们认真阅读完课文后,我抛出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将斯科特一行长眠在茫茫冰雪中的悲剧称之为“伟大”?问题一提出,学生们顿时一愣,旋即引来了热烈的讨论。学生们对斯科特一行南极探险的意义、面临危难时表现出的人类优秀品质一一作了探讨,在教师的引导下,不仅理清了故事情节、关注了令人难忘的细节,而且把握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对文章有了新的认识。
又如课文《荷花淀》,重点目标是让学生认识:作者通过群体形象的塑造,展示人民不断觉醒、抗战力量不断壮大的事实,传达抗战必胜的信念。为了把握重点,在学生们津津有味地了解了情节之后,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说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比如水生、水生嫂、一群青年男子、一群妇女等,谁能成为主角?”通过对问题的激烈讨论,学生们充分理解了文章的中心,避免了纠缠于情节的细枝末节而肢解整体。
三、以情导情,升华文本
语文教材是充满情感和形象的鲜活的言语作品,言语、情感、形象是文章中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三个要素。情感是形象的血液、言语的灵魂,言语是情感与形象的载体。作者用言语刻画形象、表达情感,读者透过言语再造形象、体验情感。新课程提倡使学生切实从文本中获取丰富的精神营养,所以教师应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感受、体验,引导学生深入到作品所蕴涵的意境中,让作者的情感振动学生的心弦。
如教学《斑羚飞渡》时,我利用多媒体制作了有关斑羚飞渡的动画,并配以悲怆的古筝乐声,让学生进入斑羚飞渡的悲壮惨烈的情景之中。然后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在图文声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深深的体会到了斑羚团体协作、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而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基本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为主体,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让他们合作讨论学习,和老师相互交流,彼此探讨,实现教学相长。
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