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堂中,一般都是教师引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很少考虑情趣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导致学生不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当然也就显现不出生动活泼的局面,更别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了。我认为,数学教学中不考虑学生的情趣,既不利于学生可持续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下面,结合自己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一课,谈一些关于学生情趣形成的问题。
如这样一道题: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一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这是一道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解决问题思路的题目。我分以下几个步骤实施教学,较好地使学生形成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良好情趣。
首先,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增强学生自我实践的乐趣。
在学生解决问题前,先让学生把720毫升的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中,学生实践的结果是正好倒满,这时学生便产生了疑惑。“小疑则小获,大疑则大获,有疑则有获。”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去读题,让学生结合题意观察自己的实践结果,使学生明白题目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时学生探求问题的兴趣被激发了。
其次,让学生自己去生疑。
学生自己生疑,必须能够在一定意义上提出解决问题且符合情理的假设。钱伟长先生曾经说过:“把学生教懂了是不正常的,教不懂才是正常的,这才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实际上,这就是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地生疑,使学生学会自己释惑。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自己生发的疑,有时是小疑,有时是大疑,有时则可能不是疑。但这是好事,因为这说明学生已钻进数学王国探究其中的奥秘了,从中教师更能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学情。
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边实践边思考中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中,需要多少个小杯呢?”其他学生听后陷入沉思。又有一个学生说道:“一个大杯可以用几个小杯去替换后,正好把720毫升的果汁全部倒入呢?”学生听后又陷入了思考之中。同时,有学生提出质疑:“也可以把720毫升的果汁全部倒入大杯,这样又需要多少个大杯呢?”前面的问题还没解决,后面的问题接踵而至。学生年纪虽小,但这时所生发的疑,又怎会没有探求的价值呢?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断深入知识的探索中去。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教学,其实质就是要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替换策略对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事实上,学生思考、分析提出的问题,就是学生简单推理能力形成的前奏。如果没有学生这些自我生成的对解决特定问题颇有价值的疑问,那么学生就不会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
再次,让学生形成合作探究的情趣。
俗语说得好:“孤掌难鸣。”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说凭借自身的力量是解决不好数学问题的,这里面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因为学生的推理能力还不够强;二是学生中存在个体差异。要想使学生人人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发展,且人人都能学到有价值甚至是更有价值的数学,那么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形成合作学习的情趣。课堂教学中,在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后,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先从小杯换成大杯或大杯换成小杯开始研究。当然,这里教师要深入到某个小组或者穿行于多个小组之间,给予学生适时的指导与启发。通过自己的探究后,学生的交流发言是热烈的,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如:“一个大杯可以换成3个小杯,那么就一共是6 3个小杯。”“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那么3个小杯就可以替换成1个大杯,6个小杯就可以换成2个大杯。”……学生的汇报交流,充分说明他们已经掌握了知识的本质,深刻理解了所学知识。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也需要抓住根本去进行探究,当抓住了根本问题后,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建立在对数学问题的情趣上。学生接受我们的教育是他们生命中的一个短暂历程,可我们要给予学生的应当是使其能够终身受益的东西。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当给学生的是有价值的数学和得到发展的本领与能力。
(责编 蓝 天)
如这样一道题: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一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这是一道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解决问题思路的题目。我分以下几个步骤实施教学,较好地使学生形成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良好情趣。
首先,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增强学生自我实践的乐趣。
在学生解决问题前,先让学生把720毫升的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中,学生实践的结果是正好倒满,这时学生便产生了疑惑。“小疑则小获,大疑则大获,有疑则有获。”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去读题,让学生结合题意观察自己的实践结果,使学生明白题目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时学生探求问题的兴趣被激发了。
其次,让学生自己去生疑。
学生自己生疑,必须能够在一定意义上提出解决问题且符合情理的假设。钱伟长先生曾经说过:“把学生教懂了是不正常的,教不懂才是正常的,这才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实际上,这就是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地生疑,使学生学会自己释惑。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自己生发的疑,有时是小疑,有时是大疑,有时则可能不是疑。但这是好事,因为这说明学生已钻进数学王国探究其中的奥秘了,从中教师更能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学情。
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边实践边思考中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中,需要多少个小杯呢?”其他学生听后陷入沉思。又有一个学生说道:“一个大杯可以用几个小杯去替换后,正好把720毫升的果汁全部倒入呢?”学生听后又陷入了思考之中。同时,有学生提出质疑:“也可以把720毫升的果汁全部倒入大杯,这样又需要多少个大杯呢?”前面的问题还没解决,后面的问题接踵而至。学生年纪虽小,但这时所生发的疑,又怎会没有探求的价值呢?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断深入知识的探索中去。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教学,其实质就是要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替换策略对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事实上,学生思考、分析提出的问题,就是学生简单推理能力形成的前奏。如果没有学生这些自我生成的对解决特定问题颇有价值的疑问,那么学生就不会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
再次,让学生形成合作探究的情趣。
俗语说得好:“孤掌难鸣。”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说凭借自身的力量是解决不好数学问题的,这里面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因为学生的推理能力还不够强;二是学生中存在个体差异。要想使学生人人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发展,且人人都能学到有价值甚至是更有价值的数学,那么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形成合作学习的情趣。课堂教学中,在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后,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先从小杯换成大杯或大杯换成小杯开始研究。当然,这里教师要深入到某个小组或者穿行于多个小组之间,给予学生适时的指导与启发。通过自己的探究后,学生的交流发言是热烈的,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如:“一个大杯可以换成3个小杯,那么就一共是6 3个小杯。”“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那么3个小杯就可以替换成1个大杯,6个小杯就可以换成2个大杯。”……学生的汇报交流,充分说明他们已经掌握了知识的本质,深刻理解了所学知识。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也需要抓住根本去进行探究,当抓住了根本问题后,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建立在对数学问题的情趣上。学生接受我们的教育是他们生命中的一个短暂历程,可我们要给予学生的应当是使其能够终身受益的东西。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当给学生的是有价值的数学和得到发展的本领与能力。
(责编 蓝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