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化学生活化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化学学习资源;创设生活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开展生活化的活动,拓展化学学习空间。
关键词: 化学教学 生活化 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因而化学教学离不开日常生活。这就要求教学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化学和理解化学,体会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化学的趣味和无穷魅力。
一、引导学生发现生活化的化学学习资源
1.挖掘教材中生活化的资源。
《化学课程标准》强调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化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真正体现“从学有用的化学”的基本理念。化学教师要在保证学科性的前提下合理改编教材,增强教学内容的生活性。教师应尽量赋予枯燥的化学知识以“生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例如,在学习溶液酸碱度时可结合以下内容:用pH试纸测定雨水、食醋、矿泉水、肥皂水、一些水果等的pH。
2.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化学学习资源。
教师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生活中挖掘出蕴含一定化学思想方法且学生能够接受和理解的化学问题。社会生活是学习化学的大课堂,学生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等新闻媒体上了解到很多信息,还可以从家庭的家务中收集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可选取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如自来水的生产、钢铁制品的锈蚀及防护、常见的灭火剂、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等。
二、创设生活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1.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结合本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充满趣味的现象,引入化学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对所学的问题产生兴趣。演示实验、化学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都可以用于创设学习情境。例如在有关“化学材料”的教学中,展示古代石器、瓷器、青铜器、铁器及各种现代新材料的图片等,由此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开启思维的大门,使其认识到化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认识到化学的价值和力量。
2.创设生活情境,使学习内容联系现实生活生产。
学生走进化学课堂之前,已经有了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化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化学现象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化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内容互通是学习化学的基本途径。学生学习化学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过程,是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解读,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好好地利用这些经验。应结合化学课堂学习的内容,创设生活情境,使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产生某种联系。例如在教学“环境保护”时,组织学生观看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的影像和图片资料等。学生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乐趣,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创设体验情境,让学生在“做”中学化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对于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演示实验所产生的清晰、生动和神奇的现象,启迪学生思考;可以安排学生实验,例如为证明微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空隙,可在教学中安排下述学生实验:取50毫升酒精和50毫升水混合,请预测结果;实际观察到的现象。请对实验的现象发表你的看法。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简单的实验活动,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逐步改变“记、背、练”的学习方式。
三、开展生活化的活动,拓展化学学习空间
1.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身边与化学有关的资料。
引导学生收集一些与课本知识有联系的材料,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通过举例学习课本知识。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收集资料或采集身边的事例已不是难事,且学生收集的内容丰富,更易被学生自己接受。这样,既锻炼了他们收集资料的能力,又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利用本地社会资源,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体验。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好化学,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化肥厂、化工厂、水泥厂、塑料制品加工厂等。
3.利用当前社会的科教新闻、热点增强教学的时效性,让学生时时关注社会。
每当讲到当前的社会化学新闻或化学热点时,学生很感兴趣,如铀浓缩、月球上含量较高的■He可作新能源等。把它们搬到课堂上,学生既感到亲切又感到新鲜,自然愿听愿学,感受到知识无处不在,体会到多关注社会的必要性。
总之,化学生活化的教学使学生把生活中的信息与化学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所要掌握的知识,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减少了学生学习中的困难,为学生学习化学开辟了一条探索知识的途径,使他们感到化学是真真切切存在于生活中的,而有效地积累生活经验有益于帮助他们打开知识的大门。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教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年12月.
[2]中学化学教学参考.陕西师大,2012年5月.
[3]中学化学教与学.经济日报出版社,月刊G30.
关键词: 化学教学 生活化 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因而化学教学离不开日常生活。这就要求教学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化学和理解化学,体会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化学的趣味和无穷魅力。
一、引导学生发现生活化的化学学习资源
1.挖掘教材中生活化的资源。
《化学课程标准》强调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化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真正体现“从学有用的化学”的基本理念。化学教师要在保证学科性的前提下合理改编教材,增强教学内容的生活性。教师应尽量赋予枯燥的化学知识以“生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例如,在学习溶液酸碱度时可结合以下内容:用pH试纸测定雨水、食醋、矿泉水、肥皂水、一些水果等的pH。
2.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化学学习资源。
教师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生活中挖掘出蕴含一定化学思想方法且学生能够接受和理解的化学问题。社会生活是学习化学的大课堂,学生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等新闻媒体上了解到很多信息,还可以从家庭的家务中收集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可选取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如自来水的生产、钢铁制品的锈蚀及防护、常见的灭火剂、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等。
二、创设生活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1.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结合本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充满趣味的现象,引入化学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对所学的问题产生兴趣。演示实验、化学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都可以用于创设学习情境。例如在有关“化学材料”的教学中,展示古代石器、瓷器、青铜器、铁器及各种现代新材料的图片等,由此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开启思维的大门,使其认识到化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认识到化学的价值和力量。
2.创设生活情境,使学习内容联系现实生活生产。
学生走进化学课堂之前,已经有了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化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化学现象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化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内容互通是学习化学的基本途径。学生学习化学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过程,是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解读,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好好地利用这些经验。应结合化学课堂学习的内容,创设生活情境,使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产生某种联系。例如在教学“环境保护”时,组织学生观看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的影像和图片资料等。学生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乐趣,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创设体验情境,让学生在“做”中学化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对于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演示实验所产生的清晰、生动和神奇的现象,启迪学生思考;可以安排学生实验,例如为证明微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空隙,可在教学中安排下述学生实验:取50毫升酒精和50毫升水混合,请预测结果;实际观察到的现象。请对实验的现象发表你的看法。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简单的实验活动,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逐步改变“记、背、练”的学习方式。
三、开展生活化的活动,拓展化学学习空间
1.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身边与化学有关的资料。
引导学生收集一些与课本知识有联系的材料,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通过举例学习课本知识。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收集资料或采集身边的事例已不是难事,且学生收集的内容丰富,更易被学生自己接受。这样,既锻炼了他们收集资料的能力,又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利用本地社会资源,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体验。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好化学,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化肥厂、化工厂、水泥厂、塑料制品加工厂等。
3.利用当前社会的科教新闻、热点增强教学的时效性,让学生时时关注社会。
每当讲到当前的社会化学新闻或化学热点时,学生很感兴趣,如铀浓缩、月球上含量较高的■He可作新能源等。把它们搬到课堂上,学生既感到亲切又感到新鲜,自然愿听愿学,感受到知识无处不在,体会到多关注社会的必要性。
总之,化学生活化的教学使学生把生活中的信息与化学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所要掌握的知识,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减少了学生学习中的困难,为学生学习化学开辟了一条探索知识的途径,使他们感到化学是真真切切存在于生活中的,而有效地积累生活经验有益于帮助他们打开知识的大门。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教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年12月.
[2]中学化学教学参考.陕西师大,2012年5月.
[3]中学化学教与学.经济日报出版社,月刊G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