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教学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g3801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色酚酞 面对碱 羞涩脸绯红
  紫色石蕊 遇到碱 青蓝慢淡出
  酸碱和盐 融入水 离子解离开
  酸和氢氧跟金属三角恋
  氢氧化钠 易腐蚀 潮解味道涩
  火碱烧碱 苛性钠 俗名遍地找
  你用途十分广泛 精炼石油制作干燥剂
  ……
  这是网上最近广为流传的一首某化学老师改编的“化学版”《青花瓷》。整首歌词涉及了五、六个化学原理,包括酸碱测试、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盐酸的特性、硫酸的特性、氢氧化铜的特性等,对各种化学原理的表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正确的,只有个别的地方不太准确。
  新奇的歌词,配以优美的旋律,“化学版”《青花瓷》一现网络立即就受到了广大网友的热捧。一时间,网页、贴吧、博客、论坛上到处皆是,赢得了无数青少年网友的赞叹和崇拜。甚至有学生回帖说:“我们化学老师教了我一年我都没有学会的东西,现在,看过这首歌词后我轻轻松松地就学会了!”
  作为一个化学教师,笔者对“化学版”《青花瓷》的作者表示由衷的敬佩,敬佩他不拘泥于传统、新奇灵活、不拘一格的教学模式。笔者经常感叹学生一届不如一届,但从未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产生怀疑。是不是我教过的一些学生也发出过类似上述的感叹呢?或许大有人在,只不过是没有发现罢了。于是,为了摆脱困境,笔者便试图找出“化学版”《青花瓷》能在网络上走红的成功之处。
  首先,它准确地找到了当前中学生共同的“兴奋点”——流行歌曲,并以此作为切入点。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个人奋斗发展的原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如果有人问:“现在的中学生共同的爱好是什么?”流行歌曲会毫无疑问地排在第一位,几乎每个学生都会哼哼那么一两首。“化学版”《青花瓷》成功的第一要素在于作者选择了一首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青花瓷》作为了创作的切入点。
  其次,它一反化学知识表达的常规模式——以新颖的“歌词”的形式出现。
  化学知识常规的表达方式大家都已司空见惯,已很难再令人振奋。“化学版”《青花瓷》一反常规,把化学知识融入歌词中,以新颖的“歌词”形式出现,让人看到后顿觉耳目一新。而可以演唱又是歌词最大的特点,所以再配以《青花瓷》优美的旋律,轻轻地哼上几句,显然,比单纯地看课本或纯粹地听老师讲强很多。
  可见,“化学版”《青花瓷》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它是青少年学生对传统呆板、枯燥教学方式的一种无声的反抗,也是眼下青少年学生所渴望的必须进行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我们从中又能够得到哪些启发呢?
  第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是我们进行教学活动的第一切入点。
  我们进行教学要首先考虑学生的兴趣,找到学生的学习的“兴奋点”。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优化课堂教学,减负提质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化学版”《青花瓷》在网上的一炮走红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通过短短的几句歌词,就让一些同学很快掌握了大量的化学知识。所以,我们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必须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以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不能拘泥于常规思维和老的套路,要大胆改革,勇于尝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才能找到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方方面面,跨越代沟,全面掌握他们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认知水平,知道他们喜欢什么,讨厌什么,然后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找到最佳切入点。
  第二,有了切入点,还需要找到知识的恰当呈现方式。
  有了合适的切入点,还需要我们再深入思考、探索出知识的最恰当的呈现形式。比如,我们中很多人都爱吃面食,我们已经给厨师提供了面粉,厨师就要根据我们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可以把面粉或蒸成馒头或擀成面条或做成烧饼等,以满足我们每个人不同的口味。
  作为老师,我们面临着与厨师相似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喜好呈现给学生?是由老师讲授还是让学生阅读课本,是通过计算推导还是通过实验探究,是通过集体讨论还是让学生上网查询……对于同一个知识点,可能会有多种多样的呈现方式,既有传统的方式也有现代的方式,但不见得每一种都科学有效。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深入研究,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结合教学内容与本校实际创作出自我版的《青花瓷》。
  (责任编辑 罗 艳)
其他文献
高中物理具有概念抽象,思维要求高,解题方法多样,分析问题灵活等特点,使不少刚由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感觉“物理非常难学”。随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日趋下降,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逐渐丧失,最终陷入“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被动状态。如何使高一学生尽快熟悉高中物理的学习特点,跨过这一过渡期的“台阶”,变被动学习为自觉学习就成了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现就本人多年来的物理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台阶”的形成原
物理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一般都是纪律观念淡薄,学习上懒散、马虎;知识缺漏多,学习基础较差,成绩不理想,从而导致心理上自卑,失去进取心,使物理成绩越来越差。如何转化这类学生,提高他们的物理成绩呢?下面就来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一、关注学困生,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俗话说得好,“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同样的道理, “学困生是骂出来的”。因为在学困生中,有些学生不仅学习差,同时纪律也比较散漫,他们在班级中
与城区中学相比,山区中学具有丰富多彩的现实资源,能够使学生从身边的生物着手,进行多样化的实践尝试。然而,山区经济相对落后,生物教学在生源情况、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设备等方面也存在着某些不足。如何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是值得山区中学生物教师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重大问题。本文以湖北省利川市为例,从学生、教师、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四个方面入手,对上述问题进行浅析。一、深入解读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入了解学
中考实验操作考试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由于各种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的制约,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将现实中的问题尽可能解决并转化为有利的因素,本文提出了几条从一线工作中悟出的建议。  前段時间笔者以一名监考教师的身份全程体会了本市实验操作考试的过程,感触颇深。现将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罗列如下,希望能够对平常教学有些许的帮助。  第一,实验用品的摆放问题。考试
教无定法,但教育之道贵在得法。从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对班级授课进行系统的管理理论奠基开始,教师的课堂教学按怎样的课堂环节展开就一直在探讨之中。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执行新课改的情况下,化学教学必须转变观念,改变方式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才能达到目标,收到预期效果。一、明确教育宗旨和目的作为教师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就是教育的宗旨和目的是什么?教育就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教师在实施教学的
“高效课堂”的核心理论是通过教师的“高效课堂”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实现师生互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学科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性,随着课程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这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建构转向成为教学的重点。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建构转向,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作为施教客体的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体,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
情境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在很多公开课上,我们经常能看到精彩纷呈的情境,其中不乏一些令人拍案叫绝的情境.这使我们不得不惊叹教师创设情境时的良苦用心:旨在吸引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有些情境创设让人难以接受:精美的画面加上动听的音乐,虽然很吸引学生的注意,可引出问题后,教师费了很长时间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可教师所期盼的答案就是“千呼万唤不出来”. 试问这样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研究物理问题的根本方法是进行观察和实验,而观察和实验又是学生学习、认识物理现象,获得感性认识的源泉,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手段。笔者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对于物理探究实验教学进行了多次尝试,发现教师对于整个探究性学习过程中问题串的设置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设置得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深入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从而发展能力;关系到学生能否深入体验探究过程,关系到能否培
生物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随着生物科技的迅速发展,生物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在这种背景下阅读课本、参考资料、工具书等,已经成为中学生学习生物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一提到阅读,往往联系到摇头晃脑的“朗读课文”,蜻蜓点水式的一掠而过,根本读不出要点、精髓,更不可能读出体会和见解。生命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如果没有了疑问,也就没有了科学研究,更谈不上探究式学习。 初中生物教材中,充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生活即教育”,教育源于生活,因而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实际。“生活化”教学是近年来教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它是指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把教学知识点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把化学教学过程与化学问题生活化。生活化教学重视知识内容与生活经验的联系,驱动知识体系的建构,能使师生的课堂互动生动丰满,能充盈学生生活经历,丰富学生情感体验,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