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色酚酞 面对碱 羞涩脸绯红
紫色石蕊 遇到碱 青蓝慢淡出
酸碱和盐 融入水 离子解离开
酸和氢氧跟金属三角恋
氢氧化钠 易腐蚀 潮解味道涩
火碱烧碱 苛性钠 俗名遍地找
你用途十分广泛 精炼石油制作干燥剂
……
这是网上最近广为流传的一首某化学老师改编的“化学版”《青花瓷》。整首歌词涉及了五、六个化学原理,包括酸碱测试、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盐酸的特性、硫酸的特性、氢氧化铜的特性等,对各种化学原理的表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正确的,只有个别的地方不太准确。
新奇的歌词,配以优美的旋律,“化学版”《青花瓷》一现网络立即就受到了广大网友的热捧。一时间,网页、贴吧、博客、论坛上到处皆是,赢得了无数青少年网友的赞叹和崇拜。甚至有学生回帖说:“我们化学老师教了我一年我都没有学会的东西,现在,看过这首歌词后我轻轻松松地就学会了!”
作为一个化学教师,笔者对“化学版”《青花瓷》的作者表示由衷的敬佩,敬佩他不拘泥于传统、新奇灵活、不拘一格的教学模式。笔者经常感叹学生一届不如一届,但从未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产生怀疑。是不是我教过的一些学生也发出过类似上述的感叹呢?或许大有人在,只不过是没有发现罢了。于是,为了摆脱困境,笔者便试图找出“化学版”《青花瓷》能在网络上走红的成功之处。
首先,它准确地找到了当前中学生共同的“兴奋点”——流行歌曲,并以此作为切入点。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个人奋斗发展的原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如果有人问:“现在的中学生共同的爱好是什么?”流行歌曲会毫无疑问地排在第一位,几乎每个学生都会哼哼那么一两首。“化学版”《青花瓷》成功的第一要素在于作者选择了一首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青花瓷》作为了创作的切入点。
其次,它一反化学知识表达的常规模式——以新颖的“歌词”的形式出现。
化学知识常规的表达方式大家都已司空见惯,已很难再令人振奋。“化学版”《青花瓷》一反常规,把化学知识融入歌词中,以新颖的“歌词”形式出现,让人看到后顿觉耳目一新。而可以演唱又是歌词最大的特点,所以再配以《青花瓷》优美的旋律,轻轻地哼上几句,显然,比单纯地看课本或纯粹地听老师讲强很多。
可见,“化学版”《青花瓷》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它是青少年学生对传统呆板、枯燥教学方式的一种无声的反抗,也是眼下青少年学生所渴望的必须进行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我们从中又能够得到哪些启发呢?
第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是我们进行教学活动的第一切入点。
我们进行教学要首先考虑学生的兴趣,找到学生的学习的“兴奋点”。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优化课堂教学,减负提质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化学版”《青花瓷》在网上的一炮走红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通过短短的几句歌词,就让一些同学很快掌握了大量的化学知识。所以,我们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必须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以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不能拘泥于常规思维和老的套路,要大胆改革,勇于尝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才能找到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方方面面,跨越代沟,全面掌握他们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认知水平,知道他们喜欢什么,讨厌什么,然后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找到最佳切入点。
第二,有了切入点,还需要找到知识的恰当呈现方式。
有了合适的切入点,还需要我们再深入思考、探索出知识的最恰当的呈现形式。比如,我们中很多人都爱吃面食,我们已经给厨师提供了面粉,厨师就要根据我们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可以把面粉或蒸成馒头或擀成面条或做成烧饼等,以满足我们每个人不同的口味。
作为老师,我们面临着与厨师相似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喜好呈现给学生?是由老师讲授还是让学生阅读课本,是通过计算推导还是通过实验探究,是通过集体讨论还是让学生上网查询……对于同一个知识点,可能会有多种多样的呈现方式,既有传统的方式也有现代的方式,但不见得每一种都科学有效。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深入研究,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结合教学内容与本校实际创作出自我版的《青花瓷》。
(责任编辑 罗 艳)
紫色石蕊 遇到碱 青蓝慢淡出
酸碱和盐 融入水 离子解离开
酸和氢氧跟金属三角恋
氢氧化钠 易腐蚀 潮解味道涩
火碱烧碱 苛性钠 俗名遍地找
你用途十分广泛 精炼石油制作干燥剂
……
这是网上最近广为流传的一首某化学老师改编的“化学版”《青花瓷》。整首歌词涉及了五、六个化学原理,包括酸碱测试、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盐酸的特性、硫酸的特性、氢氧化铜的特性等,对各种化学原理的表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正确的,只有个别的地方不太准确。
新奇的歌词,配以优美的旋律,“化学版”《青花瓷》一现网络立即就受到了广大网友的热捧。一时间,网页、贴吧、博客、论坛上到处皆是,赢得了无数青少年网友的赞叹和崇拜。甚至有学生回帖说:“我们化学老师教了我一年我都没有学会的东西,现在,看过这首歌词后我轻轻松松地就学会了!”
作为一个化学教师,笔者对“化学版”《青花瓷》的作者表示由衷的敬佩,敬佩他不拘泥于传统、新奇灵活、不拘一格的教学模式。笔者经常感叹学生一届不如一届,但从未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产生怀疑。是不是我教过的一些学生也发出过类似上述的感叹呢?或许大有人在,只不过是没有发现罢了。于是,为了摆脱困境,笔者便试图找出“化学版”《青花瓷》能在网络上走红的成功之处。
首先,它准确地找到了当前中学生共同的“兴奋点”——流行歌曲,并以此作为切入点。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个人奋斗发展的原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如果有人问:“现在的中学生共同的爱好是什么?”流行歌曲会毫无疑问地排在第一位,几乎每个学生都会哼哼那么一两首。“化学版”《青花瓷》成功的第一要素在于作者选择了一首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青花瓷》作为了创作的切入点。
其次,它一反化学知识表达的常规模式——以新颖的“歌词”的形式出现。
化学知识常规的表达方式大家都已司空见惯,已很难再令人振奋。“化学版”《青花瓷》一反常规,把化学知识融入歌词中,以新颖的“歌词”形式出现,让人看到后顿觉耳目一新。而可以演唱又是歌词最大的特点,所以再配以《青花瓷》优美的旋律,轻轻地哼上几句,显然,比单纯地看课本或纯粹地听老师讲强很多。
可见,“化学版”《青花瓷》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它是青少年学生对传统呆板、枯燥教学方式的一种无声的反抗,也是眼下青少年学生所渴望的必须进行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我们从中又能够得到哪些启发呢?
第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是我们进行教学活动的第一切入点。
我们进行教学要首先考虑学生的兴趣,找到学生的学习的“兴奋点”。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优化课堂教学,减负提质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化学版”《青花瓷》在网上的一炮走红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通过短短的几句歌词,就让一些同学很快掌握了大量的化学知识。所以,我们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必须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以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不能拘泥于常规思维和老的套路,要大胆改革,勇于尝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才能找到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方方面面,跨越代沟,全面掌握他们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认知水平,知道他们喜欢什么,讨厌什么,然后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找到最佳切入点。
第二,有了切入点,还需要找到知识的恰当呈现方式。
有了合适的切入点,还需要我们再深入思考、探索出知识的最恰当的呈现形式。比如,我们中很多人都爱吃面食,我们已经给厨师提供了面粉,厨师就要根据我们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可以把面粉或蒸成馒头或擀成面条或做成烧饼等,以满足我们每个人不同的口味。
作为老师,我们面临着与厨师相似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喜好呈现给学生?是由老师讲授还是让学生阅读课本,是通过计算推导还是通过实验探究,是通过集体讨论还是让学生上网查询……对于同一个知识点,可能会有多种多样的呈现方式,既有传统的方式也有现代的方式,但不见得每一种都科学有效。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深入研究,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结合教学内容与本校实际创作出自我版的《青花瓷》。
(责任编辑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