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订正错题,整理知识点与精题,成为当下新课改中提高学习效率的点睛之笔。然而,学生在订正练习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隐性问题,这对于高中生来说,是其发展中的致命问题。为此,作者结合平时教学实践,对学生地理作业订正中存在的隐性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参考性的建议,希望对提高学生订正作业的效率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高中生 地理作业订正 隐性问题 对策
知错就改,温故而知新,这是我国教育教学界的传统经典名句,也是经典的方法与原则。因此,订正错题、复习错题、整理重要的习题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错题便成为高中生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高中生学习升华的核心环节。尤其是当下的新课程改革,更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因而学生订正错题,整理知识点与精题,便成为当下课改提高学习效率的点睛之笔。然而,学生在订正练习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隐性问题,这对于高中生来说,是其发展中的致命问题。为此,我结合平时教学实践,对学生地理作业订正中存在的隐性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参考性的建议,希望对提高学生订正作业的效率有一定的帮助。
一、最基本的隐性问题
只抄答案,不理解过程,这是中等偏下的基础学生最不可避免的做法。他们看到答案,就好像懂了,知道怎么做了,答案抄好后就觉得万事大吉了。其实,他们并没有懂得其中的解题思路。比如在地理的部分综合题解答中,他们一看到答案,就豁然开朗,原来如此。有的同学甚至连答案都不想抄了。其实,这个问题解答是从哪个角度入手的,为何从这几个角度入手,答案的关键词语是什么,他们都不分析。因此下次遇到类似的题目,他们肯定答不好,还会犯类似的错误。
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在平时上课讲例题、评讲练习时,就应该多强调解题思路,尤其是为何做第一步(关键一步)的理解与想法,这是关键;再变题变式,练习这个思路解法。课后学生订正练习时,教师也要求学生在订正的题目旁边用醒目颜色的笔注明关键措施的目的,从而强化理解,加深印象,并定时检查。这个问题解决好,学生就会养成良的好解题习惯、订正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当然,这类学生在订正题目时,往往会忽视解题的步骤。现在的学生做题时关注的重点是解题的开头几步与结果。对于解题的步骤、要求不严谨。而这往往会产生两种严重的后果:一是学生做题急躁不冷静、跳跃步骤不细致、思维不深入、条件分析不全面,因而容易出错误,而且出了错误却不容易查出毛病在什么地方。二是忽视了步骤与步骤间的内在联系,也容易忽视公式之间的因果关系,对于解题的内因思路,不是真正从理性上认识,导致印象不深。这个现象会产生两个后果,即对学过的公式、定理理解不透,掌握不牢;对此题解题认识不深,以后再遇到同类题目,或许还是不会。这些学生订正作业时,同样,不注重解题步骤的整理,只重开头与结尾。有的同学甚至只看结果,过程只扫一眼而已。这是一种肤浅的订正方式,危害同前面所述一样,对解题思路理解不清,对公式应用与结合不重视,从而淡化理性认识,降低了订正的深度与广度,效果不明显,或浪费了订正的机会,养成了不良学习习惯。
在布置学生订正作业时,教师就必须指导学生如何订正作业:规范解题步骤,并注明各步骤的理论依据与目的,以及所需要的条件;强调几个关键步骤,掌握此题或此类题解题的关键所在。
二、严重的隐性问题
即同学们只会就题订题,不会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不会深入掌握此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或此类解决方法的技巧。这类现象绝不是部分学生的问题,也不只是基础差的学生的问题,而是大部分学生的共性问题。比如学生的笔记本,或错题集、精题集,全部是课堂笔记的流水账,或错题列举,最好的表现是正确答案用红色笔区别,或在下面注明该项错误的原因。而且,他们的记录没有统一安排,一课时一记录,一练习一整理,没有系统,没有整理,没有对每个知识进行相关的整理。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或练习、试卷评讲中,要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的体系,掌握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学习规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地理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如一道习题讲完后,一定要注意归纳这类题的考查知识点、解题思路和方法、解题的关键点。①归纳考查的知识点,把题复原到基础知识上去,即返璞归真,把“万变”归结到“不变”中去,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②归纳解题思路和方法,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减少题海之中苦作舟的痛苦。③归纳解题的关键点,解题的关键点即学生解题卡壳的地方,也就是学生思维受阻的地方。关键点一般是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运用原基础知识形成的逆命题。例如:地球上物体水平运动的偏向规律是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向。它的逆命题是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向右偏的为北半球,向左偏的为南半球,不偏向的为赤道。在解题时有时会用它的逆命题来判断南北半球。类似的基础知识还有水平气流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河流由地勢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我们可以应用其逆命题由气流方向推知气压高低、由河流流向推知地势高低。二是运用基础知识延伸(生长)出来的新的知识点,比如由赤道上昼夜相等延伸出赤道上每天都是6点日出、18点日落,由赤道上每天都是6点日出、18点日落延伸出赤道与晨线的交点地方时是6点,赤道与昏线的交点是18点。延伸出来的两个知识点在解一些关于地球运动意义的综合题时经常用到。既要学生订正全部错题,为他们创设再次成功的机会,又要把错题评讲引向深入,必要时,针对学生在作业中暴露出来的普遍性问题、失误多的知识点,设计一些针对性补充练习题。通过纠错、练习,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关键词: 高中生 地理作业订正 隐性问题 对策
知错就改,温故而知新,这是我国教育教学界的传统经典名句,也是经典的方法与原则。因此,订正错题、复习错题、整理重要的习题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错题便成为高中生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高中生学习升华的核心环节。尤其是当下的新课程改革,更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因而学生订正错题,整理知识点与精题,便成为当下课改提高学习效率的点睛之笔。然而,学生在订正练习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隐性问题,这对于高中生来说,是其发展中的致命问题。为此,我结合平时教学实践,对学生地理作业订正中存在的隐性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参考性的建议,希望对提高学生订正作业的效率有一定的帮助。
一、最基本的隐性问题
只抄答案,不理解过程,这是中等偏下的基础学生最不可避免的做法。他们看到答案,就好像懂了,知道怎么做了,答案抄好后就觉得万事大吉了。其实,他们并没有懂得其中的解题思路。比如在地理的部分综合题解答中,他们一看到答案,就豁然开朗,原来如此。有的同学甚至连答案都不想抄了。其实,这个问题解答是从哪个角度入手的,为何从这几个角度入手,答案的关键词语是什么,他们都不分析。因此下次遇到类似的题目,他们肯定答不好,还会犯类似的错误。
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在平时上课讲例题、评讲练习时,就应该多强调解题思路,尤其是为何做第一步(关键一步)的理解与想法,这是关键;再变题变式,练习这个思路解法。课后学生订正练习时,教师也要求学生在订正的题目旁边用醒目颜色的笔注明关键措施的目的,从而强化理解,加深印象,并定时检查。这个问题解决好,学生就会养成良的好解题习惯、订正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当然,这类学生在订正题目时,往往会忽视解题的步骤。现在的学生做题时关注的重点是解题的开头几步与结果。对于解题的步骤、要求不严谨。而这往往会产生两种严重的后果:一是学生做题急躁不冷静、跳跃步骤不细致、思维不深入、条件分析不全面,因而容易出错误,而且出了错误却不容易查出毛病在什么地方。二是忽视了步骤与步骤间的内在联系,也容易忽视公式之间的因果关系,对于解题的内因思路,不是真正从理性上认识,导致印象不深。这个现象会产生两个后果,即对学过的公式、定理理解不透,掌握不牢;对此题解题认识不深,以后再遇到同类题目,或许还是不会。这些学生订正作业时,同样,不注重解题步骤的整理,只重开头与结尾。有的同学甚至只看结果,过程只扫一眼而已。这是一种肤浅的订正方式,危害同前面所述一样,对解题思路理解不清,对公式应用与结合不重视,从而淡化理性认识,降低了订正的深度与广度,效果不明显,或浪费了订正的机会,养成了不良学习习惯。
在布置学生订正作业时,教师就必须指导学生如何订正作业:规范解题步骤,并注明各步骤的理论依据与目的,以及所需要的条件;强调几个关键步骤,掌握此题或此类题解题的关键所在。
二、严重的隐性问题
即同学们只会就题订题,不会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不会深入掌握此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或此类解决方法的技巧。这类现象绝不是部分学生的问题,也不只是基础差的学生的问题,而是大部分学生的共性问题。比如学生的笔记本,或错题集、精题集,全部是课堂笔记的流水账,或错题列举,最好的表现是正确答案用红色笔区别,或在下面注明该项错误的原因。而且,他们的记录没有统一安排,一课时一记录,一练习一整理,没有系统,没有整理,没有对每个知识进行相关的整理。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或练习、试卷评讲中,要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的体系,掌握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学习规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地理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如一道习题讲完后,一定要注意归纳这类题的考查知识点、解题思路和方法、解题的关键点。①归纳考查的知识点,把题复原到基础知识上去,即返璞归真,把“万变”归结到“不变”中去,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②归纳解题思路和方法,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减少题海之中苦作舟的痛苦。③归纳解题的关键点,解题的关键点即学生解题卡壳的地方,也就是学生思维受阻的地方。关键点一般是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运用原基础知识形成的逆命题。例如:地球上物体水平运动的偏向规律是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向。它的逆命题是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向右偏的为北半球,向左偏的为南半球,不偏向的为赤道。在解题时有时会用它的逆命题来判断南北半球。类似的基础知识还有水平气流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河流由地勢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我们可以应用其逆命题由气流方向推知气压高低、由河流流向推知地势高低。二是运用基础知识延伸(生长)出来的新的知识点,比如由赤道上昼夜相等延伸出赤道上每天都是6点日出、18点日落,由赤道上每天都是6点日出、18点日落延伸出赤道与晨线的交点地方时是6点,赤道与昏线的交点是18点。延伸出来的两个知识点在解一些关于地球运动意义的综合题时经常用到。既要学生订正全部错题,为他们创设再次成功的机会,又要把错题评讲引向深入,必要时,针对学生在作业中暴露出来的普遍性问题、失误多的知识点,设计一些针对性补充练习题。通过纠错、练习,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