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英语《新课标》的要求,中学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品质。
【关键词】新课标 英语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英语《新课标》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他们英语学习策略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展和形成他们的积极情感,做到认知教学目标与情感教学目标的和谐、互动和统一,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并突出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重在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思想狭隘、自私自卑、抑郁怯弱、情绪对立、破坏行为、孤僻和缺乏感恩等等。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这就要求学科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品质与心理能力,确保学生身心同步发展。
一、提升教师自身心理素质,以良好的表率作用感染学生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至观重要的作用。只有自身心理健康素质高、师德高尚、有很强的教学能力和积极进取的个性品质,而且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科学认识的教师,才能能够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在完善自身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增强个人修养,利用学科优势给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要从生活上、情感上对学生给予真诚关注,教育教学过程要言语得体,教育内容要能被学生接纳,要设身处地的感受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惑,增加学生信任感,切忌使用同情的方式,使学生自尊心受损,导致教育失效。
二、把握教材,依据教学素材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在英語教材中体现思想素质和心理健康内容的文章或素材较多,而且贴近现代生活,都蕴含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心理认知能力和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学设计要注意挖掘教材中蕴藏着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充分运用学科中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的取舍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基础,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则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维护心理健康,使两者得到协调发展。
1.把握英语教材,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精神文明建设和学生养成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精神信仰寄托。例如,我们在教授《China attracts millions of touri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教材以故宫、长城等文化古迹为题介绍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介绍中国人民勤劳善良,感于创新和感为天下先的发展精神,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爱国热情。再如《He is really the pride of China》中描述“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对中国的导弹和航天工程作出重要贡献,以及袁隆平不怕艰辛,废寝忘食,致力于发展农业生产,为人类造福。引导学生要懂得奉献,不能一味索取;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对课文《Food Festival》、《Our World》和《Saving the Earth》的讲解和相关课外知识的介绍,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应尽的社会义务,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遵纪守法、济困扶贫、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等等。
2.立足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品质与心理能力。在学习《Bicycle riding is a good exercise》时,结合奥运精神“Faster, Higher, Stronger”,通过介绍体育明星顽强拼搏的事迹引导学生理解奥运会所倡导的“更快,更高,更强”精神并学习运动员坚忍不拔的优良品质。教材中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的文章也比比皆是。例如,八下第五单元Feeling Excited的三个话题紧紧围绕“情感”这个主题展开,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能够乐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能够主动关心情绪低落的人,并进行安慰和提供必要的建议,树立积极乐观的态度,并与朋友互相帮助的人生态度。
三、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品质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运用激励的手段对学生心理进行积极暗示,在克服学习困难中培养自制力、主动性、独立性和坚韧性等良好心理品质,通过英语教学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针对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随时抓住教育契机,积极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性格优化的渗透,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培养自信、良好习惯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耐挫折能力、锻炼意志品质。
1.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培养自信。作为教师,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要耐心地进行引导、启发和帮助。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不失时机地鼓励他们,多一些“Well done!” “Trust yourself!”“Very good!”“Never give up!”之类的评价,切忌冷漠、讽刺或严厉批评。通过赏识教育,培养学生“自信”的形象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今后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要使课堂教学更具启发性、自主性、开放性,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让他们都能在民主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引导学生辩清是非。使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它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
3.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心理品质、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在日常的教学中,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组际交流和小组竞赛等;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懂得小组的成功是小组中各位同学的共同努力结果,由此在学生中形成互助、互勉、互爱、互尊的良好人际氛围,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和可贵,从而乐于与他人合作,为他们今后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4.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坚韧的性格。结合英语学习的特点,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力是英语教学又一重要目标。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教师要耐心诱导他们找出症结所在,教给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帮助他们从挫折中汲取经验教训,使学生能正视困难,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挫折,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培养健康心态。
四、正确评价学生,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教学评价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息息相关,教师要充分利用积极的期望和正确的教育观对学生实施正确评价,要相信每位学生的潜能都是能够被发现并得到发挥的。以高度的热情、积极的态度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并认真把好教学评价关。在教学评价中,我注重用《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评价标准,坚持对学生的考查不仅仅停留在重视学生的知识技能,而是更多地去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是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及从中获得的体验。
总之,只有树立起心理健康教育人人有责的观念,自觉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着力营造一个轻松愉悦、富有安全感的教学环境,才能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才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品质与心理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效能。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新课标 英语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英语《新课标》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他们英语学习策略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展和形成他们的积极情感,做到认知教学目标与情感教学目标的和谐、互动和统一,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并突出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重在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思想狭隘、自私自卑、抑郁怯弱、情绪对立、破坏行为、孤僻和缺乏感恩等等。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这就要求学科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品质与心理能力,确保学生身心同步发展。
一、提升教师自身心理素质,以良好的表率作用感染学生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至观重要的作用。只有自身心理健康素质高、师德高尚、有很强的教学能力和积极进取的个性品质,而且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科学认识的教师,才能能够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在完善自身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增强个人修养,利用学科优势给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要从生活上、情感上对学生给予真诚关注,教育教学过程要言语得体,教育内容要能被学生接纳,要设身处地的感受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惑,增加学生信任感,切忌使用同情的方式,使学生自尊心受损,导致教育失效。
二、把握教材,依据教学素材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在英語教材中体现思想素质和心理健康内容的文章或素材较多,而且贴近现代生活,都蕴含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心理认知能力和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学设计要注意挖掘教材中蕴藏着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充分运用学科中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的取舍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基础,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则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维护心理健康,使两者得到协调发展。
1.把握英语教材,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精神文明建设和学生养成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精神信仰寄托。例如,我们在教授《China attracts millions of touri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教材以故宫、长城等文化古迹为题介绍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介绍中国人民勤劳善良,感于创新和感为天下先的发展精神,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爱国热情。再如《He is really the pride of China》中描述“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对中国的导弹和航天工程作出重要贡献,以及袁隆平不怕艰辛,废寝忘食,致力于发展农业生产,为人类造福。引导学生要懂得奉献,不能一味索取;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对课文《Food Festival》、《Our World》和《Saving the Earth》的讲解和相关课外知识的介绍,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应尽的社会义务,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遵纪守法、济困扶贫、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等等。
2.立足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品质与心理能力。在学习《Bicycle riding is a good exercise》时,结合奥运精神“Faster, Higher, Stronger”,通过介绍体育明星顽强拼搏的事迹引导学生理解奥运会所倡导的“更快,更高,更强”精神并学习运动员坚忍不拔的优良品质。教材中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的文章也比比皆是。例如,八下第五单元Feeling Excited的三个话题紧紧围绕“情感”这个主题展开,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能够乐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能够主动关心情绪低落的人,并进行安慰和提供必要的建议,树立积极乐观的态度,并与朋友互相帮助的人生态度。
三、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品质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运用激励的手段对学生心理进行积极暗示,在克服学习困难中培养自制力、主动性、独立性和坚韧性等良好心理品质,通过英语教学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针对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随时抓住教育契机,积极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性格优化的渗透,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培养自信、良好习惯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耐挫折能力、锻炼意志品质。
1.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培养自信。作为教师,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要耐心地进行引导、启发和帮助。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不失时机地鼓励他们,多一些“Well done!” “Trust yourself!”“Very good!”“Never give up!”之类的评价,切忌冷漠、讽刺或严厉批评。通过赏识教育,培养学生“自信”的形象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今后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要使课堂教学更具启发性、自主性、开放性,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让他们都能在民主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引导学生辩清是非。使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它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
3.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心理品质、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在日常的教学中,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组际交流和小组竞赛等;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懂得小组的成功是小组中各位同学的共同努力结果,由此在学生中形成互助、互勉、互爱、互尊的良好人际氛围,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和可贵,从而乐于与他人合作,为他们今后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4.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坚韧的性格。结合英语学习的特点,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力是英语教学又一重要目标。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教师要耐心诱导他们找出症结所在,教给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帮助他们从挫折中汲取经验教训,使学生能正视困难,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挫折,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培养健康心态。
四、正确评价学生,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教学评价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息息相关,教师要充分利用积极的期望和正确的教育观对学生实施正确评价,要相信每位学生的潜能都是能够被发现并得到发挥的。以高度的热情、积极的态度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并认真把好教学评价关。在教学评价中,我注重用《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评价标准,坚持对学生的考查不仅仅停留在重视学生的知识技能,而是更多地去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是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及从中获得的体验。
总之,只有树立起心理健康教育人人有责的观念,自觉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着力营造一个轻松愉悦、富有安全感的教学环境,才能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才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品质与心理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效能。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