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是审美的重要施行者。作为情感艺术的音乐,它诉诸于人的听觉,打动人的内心,使人获得各种各样美的感受,这一过程说明音乐作品本身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感染力、塑造力。然而,尽管音乐作品那样具有吸引力、感染力,但接受了九年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大多数学生仍对学习音乐没有兴趣,原因何在?
其一,学生年龄小,知识欠缺,理解能力不足,对音乐有陌生感。这种陌生感便是学生与音乐作品之间的心理距离,心理距离越大,越没有兴趣。
其二,教师忽略学生的感受。从感性着手,让学生学习音乐在原则上是合情合理的,但感性这一概念仍然有感觉和感受之分,感觉是被动的、无感情的接受,而感受则是主动的、有感情的投入。在学习音乐时,不论学生有没有兴趣,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都会打开录音机让学生听音乐,使学生常常处于不情愿的被动阶段即感觉阶段。
其三,由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的陈旧,造成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在学习音乐中,教师过多地强调学习技术,每一课都练习枯燥的乐谱,或干巴巴地点唱音符,错误地将学习识谱变成学习音乐的主要任务,把会不会识谱作为衡量一个人懂不懂音乐的标准,偏离了音乐教育的方向。
以上原因的探究,我们可以看出师生双方的不协调,以及主观认识的偏颇以及实际操作中的盲目性,形成了学生与学习音乐之间的盲点:即心理距离,这也正是学生对学习音乐没有兴趣的原因。正如心理学家舒伯尔·卡格安在观察儿童的行为时发现:“在那些十分熟悉的事物面前,儿童们总是表现得心灰意懒、毫无兴趣,而把那些他们完全不熟悉的事物放在面前时,他们仍然显得无动于衷,只有那些与他们熟悉的事物有所不同,但又看得出与他们有一定联系的事物,才能真正地吸引他们。”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寻找那条“与他们熟悉的事物有所不同,但又看得出与他们有一定联系的事物”的纽带,巧妙地将学生与学习音乐连接在一起,排除心理距离的障碍,使学生获得良好的音乐感受,逐渐地喜欢音乐。
调动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办法有很多,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借助美的形式,创造学习音乐的艺术氛围
教师所发挥的主导作用,同样具有“参与——实践”和“沟通——超越”的性质。其中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先作为审美主体,以一定的审美态度和超越意识,达到与音乐的沟通,进入超越境界,进而才能联系学生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促进学生与音乐的“沟通——超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投入与特定审美教育内容、过程相适应的情感和教学艺术。其中,教师的参与方式和引导因素的多少,取决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音乐作品的感性特征、审美品质、文化属性。随着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教师将从设计者、指导者、引导者、激励者和助手的身份,逐渐转换为真正与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
“教师借助美的形式把知识装扮起来,一旦与学生相遇,二者便成为知心朋友,构成一种平等的相互交流的气氛,以区别于说教与灌输。”藤守饶先生阐述的是一种相互性原则,即将知识美化,使枯燥的知识穿上感情的外衣,以便引起学生注意,达到其便于接受的角度。
教师可以借助美术的形式,提高教科书的插图、色彩、装帧等水准,使教科书图文并茂,学生爱不释手;用幻灯、录像、电脑制作等电教手段,把视听结合起来学习音乐,从视觉上增进愉悦感,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动手制作色彩醒目的大音符等趣味性教具及鼓励性的小礼品等为教学增添活力。在教学中采用一些小“道具”,如用小纸条或吹蜡烛上的火苗训练学生歌唱的气息;用一块纱巾来模仿薄薄的雾,启发学生歌唱的情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有特色的教学环境,创造出具有美的感受的氛围。如在教学《闪闪的红星》时,笔者把教室装扮成星光闪烁的夜空,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借助文学的手段描绘音乐气氛或意境,使学生对要欣赏的音乐产生亲切感。如歌曲《东北风》的导语是这样写的,“强劲的东北风刮呀刮,刮出了火辣辣的性格,刮出了喜悦和欢乐。”富有情感的文字映入学生眼帘,使学生感受到字里行间溢出的情绪感觉,从中捕捉到东北民歌热情的情感信息,有助于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
有的短语选用与音乐本身有联系的史料、故事等特殊事件进行描述,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联想。如《长城随想曲》的导语是这样的:“在纽约,联合国大厦的一间休息大厅的正面墙壁上,悬挂着一副巨大的万里长城彩色壁毯,它以雄浑的气势和巧夺天工的技艺,讴歌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它使学生体验到中华民族的伟大,自豪感油然而生。长城以那样磅礴的气势影响了全世界,描述它的音乐会是什么样的呢?学生听音乐的欲望和好奇心自然被激发出来。
在小学课本中,教师可以一方面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动画形式,将小动物拟人化,借用它们来叙述知识要点;另一方面,以第一人称自我介绍的方式,使学生对乐谱倍感亲切,在无形中缩短了学生的心理距离,使其对音乐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以对学生的爱、对音乐的爱,创造最佳的审美情境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具有爱心,要爱事业、爱学生,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以爱心为基点,以教师之情动学生之情,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1.把教师的爱渗透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
教学中,教师的举手投足都传递着情感的信息。在安排教学时,教师要时刻注意教学内容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检验自己的教学安排正确与否。至今笔者仍记得一位初中音乐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走向上讲台,抱一抱大号、黑管等乐器,试着吹一吹,从实践中去辨别音色的一幕。当时学生的心情非常激动,这一抱、一吹的微小细节,传递着教师对学生的爱和信任,学生虽然没能吹出好听的旋律,但鼓起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勇气,学生产生了要了解这些乐器及去听这些乐器演奏的音乐的欲望。他们纷纷在课外收集器乐曲的音响资料,并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自己选择的音乐,讲诉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学生的音乐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消极接受转变为积极探索,对音乐的神秘感和陌生感消除了,开始学会主动、积极地接受音乐了。
2.教师要以共同学习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获得学生的友爱、信任
一位出色的音乐教师是老师、是学生、是演员,更是一个出色的导演。在《我的小鸡》一课中,为了让学生体验爱抚小鸡的心情,表现小主人公对小鸡的喜爱,唱出小鸡的“小”“绒”“可爱”,教师带了一只“小绒鸡”(道具),那毛绒逼真的样子启发学生将爱抚小鸡的动作“轻”“柔”“爱”表现在歌唱的情感里,避免了教师语言的直白——“这儿的力度要强一些,那儿的力度要弱一些”和机械地告诫学生“这儿重一点,那儿美一点”。学生还分别扮演小主人公,用动作表演给小鸡喂水吃米。教师的忘我投入,消除了师生之间的隔阂,课堂气氛活跃、浓郁。
以上两例可以看出教师情感的投入,师生之间沟通了情感,这种情感交流创造了最佳的审美情境,学生可以无拘无束、轻松自由地学习音乐。在美好的心境下,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了音乐的天地。
总之,为了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知识基础,从审美角度考虑教学步骤,使其更有利于学生学习音乐。在教师的爱心指导下,逐渐消除学生的心理距离,愉快地和音乐做朋友。通过音乐的熏陶,使学生逐步地认识社会、认识人生,丰富自身精神世界,培养高尚情操。
(作者单位:江西省信息科技学校)
其一,学生年龄小,知识欠缺,理解能力不足,对音乐有陌生感。这种陌生感便是学生与音乐作品之间的心理距离,心理距离越大,越没有兴趣。
其二,教师忽略学生的感受。从感性着手,让学生学习音乐在原则上是合情合理的,但感性这一概念仍然有感觉和感受之分,感觉是被动的、无感情的接受,而感受则是主动的、有感情的投入。在学习音乐时,不论学生有没有兴趣,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都会打开录音机让学生听音乐,使学生常常处于不情愿的被动阶段即感觉阶段。
其三,由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的陈旧,造成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在学习音乐中,教师过多地强调学习技术,每一课都练习枯燥的乐谱,或干巴巴地点唱音符,错误地将学习识谱变成学习音乐的主要任务,把会不会识谱作为衡量一个人懂不懂音乐的标准,偏离了音乐教育的方向。
以上原因的探究,我们可以看出师生双方的不协调,以及主观认识的偏颇以及实际操作中的盲目性,形成了学生与学习音乐之间的盲点:即心理距离,这也正是学生对学习音乐没有兴趣的原因。正如心理学家舒伯尔·卡格安在观察儿童的行为时发现:“在那些十分熟悉的事物面前,儿童们总是表现得心灰意懒、毫无兴趣,而把那些他们完全不熟悉的事物放在面前时,他们仍然显得无动于衷,只有那些与他们熟悉的事物有所不同,但又看得出与他们有一定联系的事物,才能真正地吸引他们。”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寻找那条“与他们熟悉的事物有所不同,但又看得出与他们有一定联系的事物”的纽带,巧妙地将学生与学习音乐连接在一起,排除心理距离的障碍,使学生获得良好的音乐感受,逐渐地喜欢音乐。
调动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办法有很多,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借助美的形式,创造学习音乐的艺术氛围
教师所发挥的主导作用,同样具有“参与——实践”和“沟通——超越”的性质。其中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先作为审美主体,以一定的审美态度和超越意识,达到与音乐的沟通,进入超越境界,进而才能联系学生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促进学生与音乐的“沟通——超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投入与特定审美教育内容、过程相适应的情感和教学艺术。其中,教师的参与方式和引导因素的多少,取决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音乐作品的感性特征、审美品质、文化属性。随着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教师将从设计者、指导者、引导者、激励者和助手的身份,逐渐转换为真正与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
“教师借助美的形式把知识装扮起来,一旦与学生相遇,二者便成为知心朋友,构成一种平等的相互交流的气氛,以区别于说教与灌输。”藤守饶先生阐述的是一种相互性原则,即将知识美化,使枯燥的知识穿上感情的外衣,以便引起学生注意,达到其便于接受的角度。
教师可以借助美术的形式,提高教科书的插图、色彩、装帧等水准,使教科书图文并茂,学生爱不释手;用幻灯、录像、电脑制作等电教手段,把视听结合起来学习音乐,从视觉上增进愉悦感,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动手制作色彩醒目的大音符等趣味性教具及鼓励性的小礼品等为教学增添活力。在教学中采用一些小“道具”,如用小纸条或吹蜡烛上的火苗训练学生歌唱的气息;用一块纱巾来模仿薄薄的雾,启发学生歌唱的情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有特色的教学环境,创造出具有美的感受的氛围。如在教学《闪闪的红星》时,笔者把教室装扮成星光闪烁的夜空,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借助文学的手段描绘音乐气氛或意境,使学生对要欣赏的音乐产生亲切感。如歌曲《东北风》的导语是这样写的,“强劲的东北风刮呀刮,刮出了火辣辣的性格,刮出了喜悦和欢乐。”富有情感的文字映入学生眼帘,使学生感受到字里行间溢出的情绪感觉,从中捕捉到东北民歌热情的情感信息,有助于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
有的短语选用与音乐本身有联系的史料、故事等特殊事件进行描述,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联想。如《长城随想曲》的导语是这样的:“在纽约,联合国大厦的一间休息大厅的正面墙壁上,悬挂着一副巨大的万里长城彩色壁毯,它以雄浑的气势和巧夺天工的技艺,讴歌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它使学生体验到中华民族的伟大,自豪感油然而生。长城以那样磅礴的气势影响了全世界,描述它的音乐会是什么样的呢?学生听音乐的欲望和好奇心自然被激发出来。
在小学课本中,教师可以一方面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动画形式,将小动物拟人化,借用它们来叙述知识要点;另一方面,以第一人称自我介绍的方式,使学生对乐谱倍感亲切,在无形中缩短了学生的心理距离,使其对音乐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以对学生的爱、对音乐的爱,创造最佳的审美情境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具有爱心,要爱事业、爱学生,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以爱心为基点,以教师之情动学生之情,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1.把教师的爱渗透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
教学中,教师的举手投足都传递着情感的信息。在安排教学时,教师要时刻注意教学内容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检验自己的教学安排正确与否。至今笔者仍记得一位初中音乐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走向上讲台,抱一抱大号、黑管等乐器,试着吹一吹,从实践中去辨别音色的一幕。当时学生的心情非常激动,这一抱、一吹的微小细节,传递着教师对学生的爱和信任,学生虽然没能吹出好听的旋律,但鼓起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勇气,学生产生了要了解这些乐器及去听这些乐器演奏的音乐的欲望。他们纷纷在课外收集器乐曲的音响资料,并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自己选择的音乐,讲诉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学生的音乐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消极接受转变为积极探索,对音乐的神秘感和陌生感消除了,开始学会主动、积极地接受音乐了。
2.教师要以共同学习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获得学生的友爱、信任
一位出色的音乐教师是老师、是学生、是演员,更是一个出色的导演。在《我的小鸡》一课中,为了让学生体验爱抚小鸡的心情,表现小主人公对小鸡的喜爱,唱出小鸡的“小”“绒”“可爱”,教师带了一只“小绒鸡”(道具),那毛绒逼真的样子启发学生将爱抚小鸡的动作“轻”“柔”“爱”表现在歌唱的情感里,避免了教师语言的直白——“这儿的力度要强一些,那儿的力度要弱一些”和机械地告诫学生“这儿重一点,那儿美一点”。学生还分别扮演小主人公,用动作表演给小鸡喂水吃米。教师的忘我投入,消除了师生之间的隔阂,课堂气氛活跃、浓郁。
以上两例可以看出教师情感的投入,师生之间沟通了情感,这种情感交流创造了最佳的审美情境,学生可以无拘无束、轻松自由地学习音乐。在美好的心境下,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了音乐的天地。
总之,为了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知识基础,从审美角度考虑教学步骤,使其更有利于学生学习音乐。在教师的爱心指导下,逐渐消除学生的心理距离,愉快地和音乐做朋友。通过音乐的熏陶,使学生逐步地认识社会、认识人生,丰富自身精神世界,培养高尚情操。
(作者单位:江西省信息科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