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庭院秋声落枣红,拾来旋转戏儿童。”这两句诗描绘的是儿童游戏的场景,是乾隆题写在《秋庭戏婴图》上的。婴戏图,也称作戏婴图,简而言之便是小孩子游戏玩耍题材的画作,是古代风俗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
麟趾图(局部)
绢本设色 39.6×327.7Cm 唐 周昉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秋庭戏婴图 绢本设色 197.5cm×108.7cm 宋 苏汉臣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青花嬰戏图碗 明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现存最早的瓷器婴戏纹装饰也是出现在唐朝,当时的长沙窑瓷器上就有釉下褐绿彩婴戏莲纹。该纹样出现在注子(酒壶)的流下部分,使用褐彩绘制了一名肩负莲枝、手挽飘带的胖娃,外施青釉,生动可爱。宋代耀州窑址曾发掘出唐代素胎黑花盘,盘面上绘有—上身赤裸的跳绳儿童,意趣盎然。此外,在镇江市丁卯桥唐代金银器窖藏中出土的鎏金小银瓶上面也饰有3幅婴戏图案。
婴戏图及相关纹样在唐代大规模出现,和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随着大唐盛世的到来,整个社会对儿童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科举方面,唐代设置了专门的“童子科”,文学诗歌里也出现了大量的儿童形象,这样的社会现实反映在艺术领域就是以儿童为题材的绘画、瓷器和金银器大量涌现出来。作品的大量涌现,使得人们在创作中更注重技法的运用,正如《宣和画谱》里总结的那样:“盖婴儿形貌态度自是一家,要于大小岁数间,定其面目髫稚。世之画者,不失之于身小而貌壮,则失之于似妇人。又贵贱气调与骨法,尤须各别。”唐及五代艺术家们的探索,使婴戏题材开始定型,也为两宋此类作品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婴戏图的发展顶峰是在宋代。一方面是婴戏图从人物绘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儿童题材,有“—人,二婴,三山,四花,五兽,六神佛”的说法。另一方面就是出现了大批婴戏图创作高手,如勾龙爽、刘宗道、杜孩儿、苏汉臣、徐世荣、李嵩等。其中尤以苏汉臣最为著名,人们评价他画的婴儿“着色鲜润,体态如生,熟玩之不啻相与言笑者,可谓神矣”,像活的一样。杜孩儿是民间画家,但官方画院里的画工们常常向他求画,以此满足宫廷里的需求,由此可见其画功的精湛以及儿童题材创作之难。刘宗道擅长在扇面上画“照盆孩儿”,就是小孩照水盆,用手指着水里的影子,而影子也同时指着小孩。为了防止别人抄袭,刘宗道一次画数百幅,一次性卖出,一天内卖完,抢占先机。由于题材热门,一些山水画大师也涉足其中,如马远创作了《蟋蟀图》,高克明创作了《村学图》等,助推了婴戏图的发展。
这一时期,婴戏图涉及的题材广泛,大致可以分为游戏、宗教祭祀、节令、故事4个门类。游戏类题材中展现的内容最为丰富,一类是展现城市儿童下棋、玩鸟、看戏、耍枪、击球、逗猫、歌舞、戏水、斗蛐蛐等活动。比如刘松年所画的《傀儡婴戏图》,描绘的是4个孩子模仿傀儡戏的场景。在假山围栏、蝶穿牡丹的背景之下,一个孩子在幕布后操纵着木偶,两个孩子充当观众,他们前面还扔着铙钹,仿佛是因为受傀儡戏的吸引而扔掉了玩具,旁边还有一个孩子在敲鼓,煞有介事。虽然是小孩子的玩具,但是这套傀儡戏的装置颇为齐全,不仅木偶有两三个,还有多套布景,孩子们像模像样地舞弄,颇为有趣。
冬日戏婴图 绢本设色 196.2×107.1cm 宋 苏汉臣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一类是农村儿童读书、闹学以及放牛玩耍的情景。比如仇英所摹宋人的《村童闹学图》,课堂上老师睡着了,学堂就成了孩子们玩闹的场地。一共8个学生,7个离开了座位,有的把老师的帽子摘了,有的蹲在地上给老师画像,有的扮鬼脸,有的干脆躺在桌子上脚顶着凳子玩杂耍,还有的头顶茶壶,手拿戒尺,身披着狂草书法卷轴,嘴唇上画了两撇胡子,扮演老道作法。这样的场景基本上不可能在学堂里出现,却成为婴戏图中颇为经典的主题,直到明清依然流行。 再一类就是“货郎图”,尤以南宋李嵩的作品最為著名,是当时乡间孩童生活的写照。图中,货郎仿佛是一座流动的超市,肩挑的担子中货品琳琅满目,从锅碗瓢盆、瓜果糕点、儿童玩具到眼药水,应有尽有。当他来到乡间,最快乐的莫过于孩子们了,小朋友前后簇拥着货郎,仿佛嘴里喊着“我要这个,我要那个”。妇人也闻风而动,脚步快的已经拉着孩子在挑选商品了,脚步慢的则是怀里抱着、身后跟着孩子,朝着货郎走来。还有很多跟着的孩子们边走边打闹,好不热闹。这热闹的场面,引得狗儿欢闹,鸟儿也落下来停驻在货郎担上。
宗教祭祀类的婴戏图大约有两个方向,一个便是以苏汉臣的《灌佛戏婴图》为代表,4个孩子模仿大人进行礼佛的游戏,一个孩子双手合十跪下顶礼膜拜,一个则手抬佛像,一个手提水瓶在浴佛,一个则手捧花篮扮作信徒。此时佛教世俗化,佛教的一些仪式也被小孩当成了游戏。另一个便是佚名的《大傩图》,图中为12名少年,排着“龙摆尾”的队形走着,他们戴着面具扮成老翁,为首的手举簸箕、笤帚,后面的则有的戴米斗,有的戴蟹篓、筛子,有的背蚌壳,还有的拍板、击鼓等,来驱鬼、逐瘟疫,同时也有祈求丰收的意味,这是传统民间信仰在娱乐活动中的生动写照。
节令性婴戏图较为经典的代表作要数苏汉臣的《长春百子图》。在这幅长521.9厘米的图卷上,苏汉臣描绘了春夏秋冬4个季节百童嬉戏的情景,有荡秋千、骑木马、下棋、钓鱼、采荷、扑蝶、斗蟋蟀、踢球等各种游戏。户外庭院,四季景色分明,各个年龄段的小朋友尽情地玩耍,个个天真活泼,远远观望,儿童的嬉闹之声仿佛呼之欲出。苏焯所绘的《端阳戏婴图》也颇有特色,画中3个婴孩,较大的孩子一手拿着石榴,一手则拴着蟾蜍搞恶作剧,一个孩子则出手阻拦,而被耍的孩子被吓得蹲在地上,双手抱头想要躲开。时值端午,节俗中将蟾蜍视为五毒之一,而小孩子拿蟾蜍来玩耍,调皮可见一斑。
百子嬉春图
绢本设色 37.2×65cm 宋 苏汉臣 故宫博物院藏
婴戏荷叶形金枕 宋
磁州窑白地黑花婴戏纹枕 宋 故宫博物院藏
纵观历史流变,婴戏图在宋代达到高峰,自有其历史的因由。
首先是经济的发展。在农业方面,北宋结束了五代割据的局面,使社会环境安定,给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到了南宋,长江以南农业的大发展、水利设施的大建设,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局面。农业基础得到了稳固,手工业和商业活动日益繁荣。我们通过《清明上河图》《东京梦华录》这些画作和书籍,可以窥见当时的情景。商业的发达,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前代坊市的界限被打破,人们活动的时间拉长,勾栏瓦舍、食肆店铺等消费场所林立,促进了市民阶层和市井文化的形成。这些“农转非”的市民,物质生活得到极大丰富的同时,精神需求日益强烈,于是,绘画就成为商品开始平民化、商品化。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相国寺每月开放古玩交易时,赵文秀笔和潘谷墨占了一廊,说明交易量甚大。当时已经出现了专门倒卖绘画为生的“牙侩”和“投机商”。无论是在汴梁还是临安,都有专门卖字画的摊铺。与此同时,宋朝皇室热衷购画收藏,贵族官僚也有赏画的风气,也推动了绘画的商品化。进入流通领域的绘画当然需要遵循市场规律,于是迎合大众口味的风俗画广泛流行,婴戏图便为其中之一。 其次便是文化的因素。宋朝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官方從中央到地方设立了国子监、太学、州学、县学等各级学校,以及律学、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私人则建立了白鹿洞、石鼓、茅山等书院,两者交叉互补,扩大了教育的涵盖面。此时活字印刷术发明,各种书籍大量刊行,也为民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条件。市民阶层文化素质不及贵族,但又优于山野农夫,于是富有情趣又贴近普通人生活的风俗画最符合他们的欣赏口味。与此同时,宋代吸取五代时武人割据的教训,从立国时起便重文抑武,将军政财大权都交给了文官集团,造就了一个庞大的文化人阶层,也为文化艺术的大繁荣创造了条件。而在心理上,佛道儒三教融合,理学兴起,人们开始向心性本源复归,在心理上不再对陌生事物产生好奇与兴奋,而是停驻下来,感受日常熟悉事物的亲切与温馨。于是从上到下,沉溺于对现世物质享受和对欢乐的追求之中,这也使得反映日常生活的艺术走向繁荣。在专业上,宋代自建国之初便设立了翰林画院,将四散各地的画家招进京供养起来。南宋时对画家们进行分科培训,不仅培训技术,而且重视文学素养和各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将创作的题材转向表现生活、市民等世俗方面。特殊的体制造就了特殊的“院体”画风,高标准的考核要求成就了一大批优秀的画师,苏汉臣、李嵩都曾经在画院服务。与此同时,画院也吸引着大量民间画师,但这个门不是所有人都能进去的。他们虽然很努力,如前述杜孩儿的画在政和年间很流行,而且画院的画工都向他求画,他却进不了官方机构。但是,这在客观上也刺激了民间画师队伍的形成,他们与官方画工一起,推动了风俗画的繁荣。
粉彩岁朝婴戏果盘 清 故宫博物院藏
再次,便是对儿童的重视。两宋前有五代割据,后有靖康之耻,时代变动、战争离乱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都会造成人口的巨大损失,因此朝廷对于生育特别重视,将人口、户数的增长列入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之中。由此,宋代也形成了烦琐的育子礼俗,包括催生、三朝、三腊、满月等。官方还广设慈幼局,收养民间遗弃的幼婴。太医局为小儿建立了独立的专科,加上前述的教育体系,可以说,从生育到教育,儿童得到了社会全方位的关怀,因此,婴戏图的出现也就不稀奇了。
总之,观览婴戏图,如同照镜子一般,既能照出数千年来儿童在社会中的地位变迁,照出中国人审美趣味、审美观念的流变,也能照出经济社会在这千余年中的变化轨迹。
麟趾图(局部)
绢本设色 39.6×327.7Cm 唐 周昉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秋庭戏婴图 绢本设色 197.5cm×108.7cm 宋 苏汉臣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青花嬰戏图碗 明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现存最早的瓷器婴戏纹装饰也是出现在唐朝,当时的长沙窑瓷器上就有釉下褐绿彩婴戏莲纹。该纹样出现在注子(酒壶)的流下部分,使用褐彩绘制了一名肩负莲枝、手挽飘带的胖娃,外施青釉,生动可爱。宋代耀州窑址曾发掘出唐代素胎黑花盘,盘面上绘有—上身赤裸的跳绳儿童,意趣盎然。此外,在镇江市丁卯桥唐代金银器窖藏中出土的鎏金小银瓶上面也饰有3幅婴戏图案。
婴戏图及相关纹样在唐代大规模出现,和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随着大唐盛世的到来,整个社会对儿童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科举方面,唐代设置了专门的“童子科”,文学诗歌里也出现了大量的儿童形象,这样的社会现实反映在艺术领域就是以儿童为题材的绘画、瓷器和金银器大量涌现出来。作品的大量涌现,使得人们在创作中更注重技法的运用,正如《宣和画谱》里总结的那样:“盖婴儿形貌态度自是一家,要于大小岁数间,定其面目髫稚。世之画者,不失之于身小而貌壮,则失之于似妇人。又贵贱气调与骨法,尤须各别。”唐及五代艺术家们的探索,使婴戏题材开始定型,也为两宋此类作品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代为高峰
婴戏图的发展顶峰是在宋代。一方面是婴戏图从人物绘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儿童题材,有“—人,二婴,三山,四花,五兽,六神佛”的说法。另一方面就是出现了大批婴戏图创作高手,如勾龙爽、刘宗道、杜孩儿、苏汉臣、徐世荣、李嵩等。其中尤以苏汉臣最为著名,人们评价他画的婴儿“着色鲜润,体态如生,熟玩之不啻相与言笑者,可谓神矣”,像活的一样。杜孩儿是民间画家,但官方画院里的画工们常常向他求画,以此满足宫廷里的需求,由此可见其画功的精湛以及儿童题材创作之难。刘宗道擅长在扇面上画“照盆孩儿”,就是小孩照水盆,用手指着水里的影子,而影子也同时指着小孩。为了防止别人抄袭,刘宗道一次画数百幅,一次性卖出,一天内卖完,抢占先机。由于题材热门,一些山水画大师也涉足其中,如马远创作了《蟋蟀图》,高克明创作了《村学图》等,助推了婴戏图的发展。
这一时期,婴戏图涉及的题材广泛,大致可以分为游戏、宗教祭祀、节令、故事4个门类。游戏类题材中展现的内容最为丰富,一类是展现城市儿童下棋、玩鸟、看戏、耍枪、击球、逗猫、歌舞、戏水、斗蛐蛐等活动。比如刘松年所画的《傀儡婴戏图》,描绘的是4个孩子模仿傀儡戏的场景。在假山围栏、蝶穿牡丹的背景之下,一个孩子在幕布后操纵着木偶,两个孩子充当观众,他们前面还扔着铙钹,仿佛是因为受傀儡戏的吸引而扔掉了玩具,旁边还有一个孩子在敲鼓,煞有介事。虽然是小孩子的玩具,但是这套傀儡戏的装置颇为齐全,不仅木偶有两三个,还有多套布景,孩子们像模像样地舞弄,颇为有趣。
冬日戏婴图 绢本设色 196.2×107.1cm 宋 苏汉臣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一类是农村儿童读书、闹学以及放牛玩耍的情景。比如仇英所摹宋人的《村童闹学图》,课堂上老师睡着了,学堂就成了孩子们玩闹的场地。一共8个学生,7个离开了座位,有的把老师的帽子摘了,有的蹲在地上给老师画像,有的扮鬼脸,有的干脆躺在桌子上脚顶着凳子玩杂耍,还有的头顶茶壶,手拿戒尺,身披着狂草书法卷轴,嘴唇上画了两撇胡子,扮演老道作法。这样的场景基本上不可能在学堂里出现,却成为婴戏图中颇为经典的主题,直到明清依然流行。 再一类就是“货郎图”,尤以南宋李嵩的作品最為著名,是当时乡间孩童生活的写照。图中,货郎仿佛是一座流动的超市,肩挑的担子中货品琳琅满目,从锅碗瓢盆、瓜果糕点、儿童玩具到眼药水,应有尽有。当他来到乡间,最快乐的莫过于孩子们了,小朋友前后簇拥着货郎,仿佛嘴里喊着“我要这个,我要那个”。妇人也闻风而动,脚步快的已经拉着孩子在挑选商品了,脚步慢的则是怀里抱着、身后跟着孩子,朝着货郎走来。还有很多跟着的孩子们边走边打闹,好不热闹。这热闹的场面,引得狗儿欢闹,鸟儿也落下来停驻在货郎担上。
宗教祭祀类的婴戏图大约有两个方向,一个便是以苏汉臣的《灌佛戏婴图》为代表,4个孩子模仿大人进行礼佛的游戏,一个孩子双手合十跪下顶礼膜拜,一个则手抬佛像,一个手提水瓶在浴佛,一个则手捧花篮扮作信徒。此时佛教世俗化,佛教的一些仪式也被小孩当成了游戏。另一个便是佚名的《大傩图》,图中为12名少年,排着“龙摆尾”的队形走着,他们戴着面具扮成老翁,为首的手举簸箕、笤帚,后面的则有的戴米斗,有的戴蟹篓、筛子,有的背蚌壳,还有的拍板、击鼓等,来驱鬼、逐瘟疫,同时也有祈求丰收的意味,这是传统民间信仰在娱乐活动中的生动写照。
节令性婴戏图较为经典的代表作要数苏汉臣的《长春百子图》。在这幅长521.9厘米的图卷上,苏汉臣描绘了春夏秋冬4个季节百童嬉戏的情景,有荡秋千、骑木马、下棋、钓鱼、采荷、扑蝶、斗蟋蟀、踢球等各种游戏。户外庭院,四季景色分明,各个年龄段的小朋友尽情地玩耍,个个天真活泼,远远观望,儿童的嬉闹之声仿佛呼之欲出。苏焯所绘的《端阳戏婴图》也颇有特色,画中3个婴孩,较大的孩子一手拿着石榴,一手则拴着蟾蜍搞恶作剧,一个孩子则出手阻拦,而被耍的孩子被吓得蹲在地上,双手抱头想要躲开。时值端午,节俗中将蟾蜍视为五毒之一,而小孩子拿蟾蜍来玩耍,调皮可见一斑。
百子嬉春图
绢本设色 37.2×65cm 宋 苏汉臣 故宫博物院藏
婴戏荷叶形金枕 宋
磁州窑白地黑花婴戏纹枕 宋 故宫博物院藏
流行自有因
纵观历史流变,婴戏图在宋代达到高峰,自有其历史的因由。
首先是经济的发展。在农业方面,北宋结束了五代割据的局面,使社会环境安定,给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到了南宋,长江以南农业的大发展、水利设施的大建设,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局面。农业基础得到了稳固,手工业和商业活动日益繁荣。我们通过《清明上河图》《东京梦华录》这些画作和书籍,可以窥见当时的情景。商业的发达,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前代坊市的界限被打破,人们活动的时间拉长,勾栏瓦舍、食肆店铺等消费场所林立,促进了市民阶层和市井文化的形成。这些“农转非”的市民,物质生活得到极大丰富的同时,精神需求日益强烈,于是,绘画就成为商品开始平民化、商品化。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相国寺每月开放古玩交易时,赵文秀笔和潘谷墨占了一廊,说明交易量甚大。当时已经出现了专门倒卖绘画为生的“牙侩”和“投机商”。无论是在汴梁还是临安,都有专门卖字画的摊铺。与此同时,宋朝皇室热衷购画收藏,贵族官僚也有赏画的风气,也推动了绘画的商品化。进入流通领域的绘画当然需要遵循市场规律,于是迎合大众口味的风俗画广泛流行,婴戏图便为其中之一。 其次便是文化的因素。宋朝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官方從中央到地方设立了国子监、太学、州学、县学等各级学校,以及律学、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私人则建立了白鹿洞、石鼓、茅山等书院,两者交叉互补,扩大了教育的涵盖面。此时活字印刷术发明,各种书籍大量刊行,也为民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条件。市民阶层文化素质不及贵族,但又优于山野农夫,于是富有情趣又贴近普通人生活的风俗画最符合他们的欣赏口味。与此同时,宋代吸取五代时武人割据的教训,从立国时起便重文抑武,将军政财大权都交给了文官集团,造就了一个庞大的文化人阶层,也为文化艺术的大繁荣创造了条件。而在心理上,佛道儒三教融合,理学兴起,人们开始向心性本源复归,在心理上不再对陌生事物产生好奇与兴奋,而是停驻下来,感受日常熟悉事物的亲切与温馨。于是从上到下,沉溺于对现世物质享受和对欢乐的追求之中,这也使得反映日常生活的艺术走向繁荣。在专业上,宋代自建国之初便设立了翰林画院,将四散各地的画家招进京供养起来。南宋时对画家们进行分科培训,不仅培训技术,而且重视文学素养和各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将创作的题材转向表现生活、市民等世俗方面。特殊的体制造就了特殊的“院体”画风,高标准的考核要求成就了一大批优秀的画师,苏汉臣、李嵩都曾经在画院服务。与此同时,画院也吸引着大量民间画师,但这个门不是所有人都能进去的。他们虽然很努力,如前述杜孩儿的画在政和年间很流行,而且画院的画工都向他求画,他却进不了官方机构。但是,这在客观上也刺激了民间画师队伍的形成,他们与官方画工一起,推动了风俗画的繁荣。
粉彩岁朝婴戏果盘 清 故宫博物院藏
再次,便是对儿童的重视。两宋前有五代割据,后有靖康之耻,时代变动、战争离乱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都会造成人口的巨大损失,因此朝廷对于生育特别重视,将人口、户数的增长列入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之中。由此,宋代也形成了烦琐的育子礼俗,包括催生、三朝、三腊、满月等。官方还广设慈幼局,收养民间遗弃的幼婴。太医局为小儿建立了独立的专科,加上前述的教育体系,可以说,从生育到教育,儿童得到了社会全方位的关怀,因此,婴戏图的出现也就不稀奇了。
总之,观览婴戏图,如同照镜子一般,既能照出数千年来儿童在社会中的地位变迁,照出中国人审美趣味、审美观念的流变,也能照出经济社会在这千余年中的变化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