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私请至公无情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feng1979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开考试,公平竞争,公正录取,这是科举制度所昭示的精神,所标榜的特征,也是整个科举制度立脚的基础。这一基础,是由北宋前期一系列革命性的科举制度建设夯实的。
  
  废除公荐
  
  唐朝科举考试中盛行的投“行卷”的做法,不能说没有一点合理性,这毕竟在试卷之外,多了一重考量的要素,避免了单一试卷所表现出的偶然性。公荐和通榜,也能提醒考官对某些真正有才能者的注意,避免在“目眩而不欲视,心废而不欲营”的判卷时遗漏人才。但是,行卷有可能出自他人之手,公荐有可能徇私,通榜也有可能变成私下交易。随着唐朝辉煌的逐渐逝去,这些考场外因素的负面作用也日益显现。“贡举猥滥,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旧唐书·王起传》)许多“寒门俊造”,只得兴“闭户十年专笔砚,仰天无处认梯媒”之叹。
  宋朝的科举制度建设,正是针对这些问题,从这里开始的。乾德元年(963年),宋太祖“诏礼部贡举人,自今朝臣不得更发公荐,违者重宾其罪。故事,每岁知举官将赴贡院,台阁近臣,得保荐抱文艺者,号日公荐。然去取不能无所私,至是禁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自唐朝以来以公荐为名、行请托之实的做法,这时被明令废止。这即便不能根除、也极大地限制了胁于权势、扰于人情、累于子弟的所谓“常情”,限制了这些考场之外因素的作用,杜绝了过去那种“未引试之前,其去取高下,固已定于胸中”的情形,将举子的最终录取与否,限定在了场屋之内。
  
  实行殿试
  
  在争逐科举的路途上,举子与举子、举子与考官之间,结成了盘根错节的关系。“同年登第者,指呼为同年。其情爱相视如兄弟,以至子孙累代,莫不为暱比,进相援为显荣,退相累为黜辱。”(《河东集》卷九)举子对于考官,恩情尤重。考生录取后,要向主考官谢恩,称主考官为“师门”“恩门”“座师”,而自称“门生”。为了铲除朋党的温床,防止考官徇私,师生结党,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宋太祖下诏:“今后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贡举官。子孙弟侄如违,御史台弹奏。……兼不得呼春官为恩门、师门,亦不得自称门生。”(《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之二)力图通过御史的弹劾,矫治“擢第于公朝”,却“谢恩于私室”的“薄俗”。
  宋朝初年,沿袭唐朝的科考规制,只有地方州县的解试(经地方州县考试合格的举子,送往京师应礼部试称“解”,故称州县举行的考试为“解试”)和中央尚书省礼部的省试两级考试。开宝六年(973年)三月初七,新录取的进士宋准等10人及诸科录取的28人一起到讲武殿谢恩。宋太祖觉得进士中的武济川“材质最陋,问对失次”,便将其黜落。由于武济川与权知贡举的翰林学士李防是同乡,宋太祖怀疑李防徇私袒护。恰好在这时,落第举子徐士廉等人又击登闻鼓,状告李防用情取舍,录取不公。宋太祖下令将考试终场而没有被录取的考生选出157人,连同已被录取的38人,参加由他本人亲自主持的复试。考试的结果,录取进士26人,诸科103人,而李防原来录取的38人中,有10人被黜落。殿试实行之后,皇帝直接控制了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新进士由知贡举官的门生,变为了“天子门生”。由于殿试对抑制权贵子弟升进、巩固皇权非常有效,从此,皇帝亲临殿试成为定制,解试、省试、殿试的三级考试制度得以确立。但从宋朝殿试的产生来看,它是为着防弊的直接目的;所以宋太祖就曾得意地对大臣们说:“昔者科名多为势家所取,朕亲临殿试。尽革其弊矣。”(《宋史·选举志》)
  殿试最初实行的时候,和其他各级科举考试一样,“皆有黜落”,是不等额的淘汰性考试。根据皇帝临时的旨意,“或三人取一,或二人取一,或三人取二。”省试合格了,殿试并不一定能过关。很多人在这漫长的科举之路的最后关口,往往功亏一篑,甚至一而再,再而三。“累经省试取中,屡摒弃于殿试”,再加上“远方之士,殿试下第,贫不能归,多至失所,有赴水而死者”,(《邵氏闻见录》卷二)这也实在体现不了帝王对士人的体恤和关爱,达不到以科举为诱饵、牢笼士人的目的。在离及第只有一步之遥时被残酷地黜落,一些举子深深地失望,乃至绝望,不惜铤而走险,最后站到了皇权的对立面。当时有一个名叫张元的举子,博学多才,颇具韬略。由于多次参加殿试失败,最终“积忿”投奔了西夏。在宋夏战争中,为元昊出谋划策,侵扰宋朝边境,成为宋朝的心腹大患。朝臣们都把这归咎为殿试黜落,嘉祜二年(1057年),宋仁宗“亲试举人,凡与殿试者,始免黜落”,这年参加殿试的388名进士、389名诸科举人全部被录取。从此,省试合格之后,科考最终及第便成为定局,殿试成了不再有黜落的等额性考试,它的作用不过是排定名次、确定“天子门生”的名份而已。
  
  锁院和别头试
  
  在唐朝,中央的科举考试由吏部主持,具体地说,最初是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来改为吏部侍郎主持。由于主持考试的部门和官员是相对固定的,所以容易出现贿赂和请托。宋朝主持会试的考官,由皇帝临时指定,因为是临时性的,所以称为“权知贡举”。“权知贡举”不常任,年年不同。此外,皇帝还会指定同知贡举二三人,作为“权知贡举”的副职。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苏易简权知贡举,“既受诏,径赴贡院,以避请求”,由此建立了锁院制度。锁院就是在考选期间,考官进入贡院,关闭院门,暂时断绝和外界包括家人的联系。考官在院中拟定考题、收领试纸、排定考生座位,一直到考试结束、排出等第之后,才能出院。省试或礼部试的锁院时间,一般期限是一个月,如果事情未完,可以延长十天。锁院制度因考官规避请托而建立,对于防止舞弊意义深远。
  除了锁院之外,宋朝还实行所谓的别头试。别头试又称“别头”和“别试”,是科举考试中为了回避亲嫌而采取的一种考试方法。它出现在开元年间,在唐朝时兴时废,没有成为固定的制度。宋朝的别头试始于真宗时的张士逊:“先是,监察御史张士逊为贡院监门官。时贡举初用糊名之法,士逊日:‘主司有亲戚在进士中,明日当引试,愿出以避嫌。’主司不听,士逊乃自言引去。上是之,记名于御屏,遂诏自今举人与试官有亲嫌者,皆移试别头。”(《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十八)从宋朝雍熙二年(985年)省试时开始,规定考官及相关官员的子弟、亲戚乃至门客,都必须回避,另派考官,另设考场,对他们另外进行考试,并规定特定的录取名额,单独录取。后来,别头试逐渐推广到国子监、开封府以及各路的解试,只有殿试是皇帝“临轩亲试,谓之天子门生,虽父兄为考官,亦不避”,不实行别头试。   
  糊名和誊录
  
  宋朝杜绝场屋之私最有效的措施,还在于糊名和誊录。所谓的糊名,又称封弥,也就是将考生的姓名、籍贯糊住,或截头去尾,编成字号,让评阅试卷的官员不知试卷出于何人之手。糊名法在唐朝就出现了,但只是应用于吏部试。宋朝的糊名法始于殿试,淳化三年(992年),宋太宗御崇政殿复试进士,将作监丞陈靖上疏,请糊名考校,得到太宗的采纳。在此之后,糊名法逐步推行于省试、解试,所以宋人笔记中又有“真宗时,试进士初用糊名法,以革容私之弊”、“真宗时,周安惠公起,始建糊名法”这样一些不同的说法。
  糊名之后,考官还可以“认识字画”,根据笔迹知道试卷出自何人之手,这便导致了誊录。誊录又称易书,也就是将试卷重抄一遍。考生交卷之后,由封弥院将试卷糊名,再送往誊录院,由负责誊抄的书吏,用朱笔将整个试卷誊抄一遍。最后不是将考生的原卷而是将书吏誊抄的朱卷送考官评阅,以堵住根据字迹或相约的暗号辨认出试卷的漏洞。“取士至仁宗,始有糊名考校之律。虽号至公,然尚未绝其弊。其后袁州人李夷宾上言,请别加誊录。因著为令,而后识认字画之弊始绝。”(《能改斋漫录》卷一)誊录最先在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省试时实行,后来逐渐推广到殿试和各类解试。
  “唯有糊名公道在,孤寒宜向此中求。”北宋前期科举制度建设的这些措施,使科举制度在制度化和严密化的同时,也更具有客观性和公平性。由于这些制度的实行,使得“一决于文字而已”、“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成为可能。这样的做法,在当时就受到了有识之士的称赞,欧阳修的说法就很有代表性:“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盖累圣留心,讲求曲尽。以为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才是择。又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厚薄于其间。故议者谓国家科场之制,虽未复古法,而便于今世。其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祖宗以来不可易之制也。”(《文忠集》卷一一三)后世也广受称赞,历代相沿不改。这些“至公亦至善”的做法,是科举制度中可贵的客观性和公平性的核心内容和集中体现。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洪 明
其他文献
这不是一部教育著作,这只是智利作家路易斯·塞普尔维达为自己的孩子们所写的童话,这是多么纯粹的创作动机。书名《教海鸥飞翔的猫》并没有故弄玄虚,全书所讲的就是以大黑猫索尔巴斯为代表的“港口猫”履行海鸥妈妈临死托付时所许下承诺的故事。  海鸥妈妈因为人类破坏海洋的行为而死。临终前,她将刚产下的蛋托付给港口的黑猫索尔巴斯,黑猫答应了她的三个要求:不吃海鸥蛋、照顾小海鸥、教会小海鸥飞翔。  在港口,一只猫的
教育是教师神圣的事业,育人是教师神圣的使命。对小学教育而言,只有教师用心去呵护、用爱去熏陶、用智慧去创造,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近年来,山东省荣成市世纪小学以“开创绿色世纪,成就幸福人生”为理念,用爱心导其行,用责任创其新,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用课程的眼光来审视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打造教育的支点,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快乐成长。  一、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心理健康教育阵地  我校以“健康为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对教师的培养工作永远是学校的“第一工程”。广州市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实验二小”)自建校以来,一直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开创了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培养教师“文化自觉”的新路径,增强了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对教育较为深刻的理解——教师“文化自觉”的内涵  “文化自觉”,即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新学期将至,校领导找我谈话,希望我能担任八年级五班这个教师们公认的“乱班”班主任。在校领导的鼓励下,我接下了这个班,开始了我的八年级五班治班之旅。在管理班级方面,我采取了“出手”与“放手”相结合的方式,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一下我的管理经验,希望能和广大班主任教师互相切磋,互相借鉴。  一、溯本求源——问题展现与分析  之所以接下这个让很多教师都头疼的班级,是因为基于多年的班主任工作
实践证明:在基层学校,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终将变为实实在在的教学改革;只有通过实实在在的教学改革,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才能落到实处。为此,山东省海阳市教学研究部门早在2006年就提出并倡导在基层学校开展“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的研究活动。在这一过程中,笔者所在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提纲导学法”,既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又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落到实处。  一、“提
本刊讯:2015年11月23—25日,第六届情感教育年会暨中陶会教育与情感文明专委会成立大会在江苏南通召开。此次大会主题为“情感教育·生命教育·教师教育”,会议旨在推动情感教育、生命教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邀请了两岸三地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15名,开展了包括学术讲座、理论研讨、观课等10多项活动,来自全国和南通的600多位学者、专家和各地代表参加了会议。  大会于11月23日上午在江苏南通田家炳中
编者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教育作为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方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充分体现科学教育的价值,让科学教育的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知与身心发展规律,本期《特别关注》以“中小学科学教学”为题介绍一些研究成果,以期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小时候学数学,教师通常会让我们“背法则”,先把法则背熟练,再依据法则一步一步做,做熟练了就会掌握。至于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法则,是从来不问的,就像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一样,既然是法则,自然是天定的,哪有为什么呢?现在,我们在教学生学数学时,通常会有一个设计,让学生在这个设计中得出法则,从而让他们明白法则不是横空出世的,而是有来龙去脉的。  自然,这样的教学的确很有必要。本文以“分数除以整数”为例,来说明
编者按:数学不仅是理工科学习的基础,还对人文社会学科,如社会学、文学、语言学、政治学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学科的构建与发展无不需要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无不需要数学的支持,数学可谓是当今社会培养人的基本素质的一个重要支撑。数学教育作为传播数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人的一生的文化素质。21世纪初期,中国大陆地区开始进行数学课程改革,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产生了一系列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和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教学内容涉及思想品德、社会常识、历史、地理等诸多学科。其中,地理知识本身的学习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经验为话题,逐步向学生打开成人生活的大门,让学生在参与和探索中成长;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展示社会的多样性,把学生培养为具有优秀文化的一代新人;向学生展示新的自然观,使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所以,地理题材的品德与生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