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把小说和散文比做文学的百花园里的一道美丽的风景,那么,鲁迅的文章就是一道坚硬的风景。在这坚硬的风景里面,隐藏着一个充满柔情的鲁迅。
面对这道坚硬的风景,学生们望而生畏。当下在中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亲近鲁迅,似乎成了遥不可及的事情。
其实,鲁迅的文字是充满柔情和怜悯的,那些文字像一杯普洱,需要慢慢品味,你才能从中有所悟。
教师如何引领学生学会欣赏这一道道坚硬的风景,走近那个充满柔情的鲁迅呢?
第一,教师首先应该对鲁迅充满景仰,对他的作品无限热爱。
鲁迅的文章不容易讲出“味”来,公开课、示范课几乎没有人愿意讲鲁迅的文章。作为语文教师,虽然不像研究鲁迅的专家那样去深入地研究鲁迅,但应该多读一些鲁迅的文章,全面客观地了解一个真实的鲁迅。了解一些当代学者关于鲁迅研究的最新成果,那样才能在课堂上高瞻远瞩地引领学生去认识鲁迅、亲近鲁迅,才能将鲁迅精神潜移默化地滋润学生,才不至于将鲁迅概念化、偏激化。
第二,把神位上的鲁迅请下来,还原一个凡人鲁迅。讲授《祝福》时,不必一开始就概括反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主题,先引导学生来认识一个旧中国普通劳动妇女的祥林嫂,再进一步探究“我”这样一个同情像祥林嫂这样的弱者,为自己说话不妥会给祥林嫂带来灾难而感到不安和深深自责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鲁迅也是一个凡人,鲁迅的文章里也活跃着各种各样的凡人。甚至他的童年也与我们这些凡人类似,有百草园里玩耍的快乐,也有上学学习的苦恼。而有些老师一讲到鲁迅文章,总要先扣上“反省精神”和“批判精神”的主题,然后是滔滔不绝地分析句子的含义,这样做是无法让学生亲近鲁迅的,更无法让学生体会到鲁迅的童真童趣和柔情。这样的课就不能与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接轨,也就不能为他们所接受。
第三,教师要引领学生捕捉对象,抓住细节,反复品读。
对于鲁迅作品,不妨让学生先从捕捉对象的特征、重视细节的特殊作用上加以品读。如《祝福》中对祥林嫂有三个片段的描述:第一次,“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颊却还是红的”;第二次,“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第三次,“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眼神,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作品仅仅捕捉了祥林嫂一生中的三种形象,就表现了她一生悲剧性的遭遇和变故后的轨迹,这三种特征是她无数形象外貌的总结。在阅读中力求抓取这类特征性细节,既有助于对课文人物形象丰满性的把握,又有助于学生作文题材的丰富性积累。
第四,立足于现实的土壤,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鉴别,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经验去审视,用自己的价值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过去我们批判阿Q的“精神胜利法”,仔细想来,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需要这样一种思想元素,自我调侃本身就是一种人生的修辞艺术。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引导学生从他们的生活出发,从他们的自身出发,理解和把握文章主题。如果从人的生存、生活的方式、状态的角度,不妨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华老栓、康大叔、夏瑜、红眼睛阿义、孔乙己、祥林嫂等人的生存勇气、思想信仰、生活理想各自是如何体现的?这样的问题不仅有深度,而且会引发学生的思维触摸人性心灵最原始的脉搏,触摸社会边缘最敏感的神经。在这种开放、活跃的状态下,学生很容易发现问题,大胆地提出问题。此时,教师的作用无外乎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于把鲁迅作品与现实问题的思考进行“链接”,挖掘鲁迅作品中最现实的主题;二是对鲁迅作品中的有关内容作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双重“刷新”,启发学生对社会和自我的深沉追问。
正因为伟大,我们才应该景仰;正因为高深,我们才应该探求。鲁迅的文章,的确很难在轻松愉悦中就能做到对其全面深刻的理解,但是,只要我们亲近鲁迅的文章,抓住文章中的形象,认识鲁迅柔情的一面,了解一个凡人的鲁迅,再来欣赏这道坚硬的风景,一定会别有一番滋味涌心头。
邵美贞,教师,现居山东平度。
面对这道坚硬的风景,学生们望而生畏。当下在中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亲近鲁迅,似乎成了遥不可及的事情。
其实,鲁迅的文字是充满柔情和怜悯的,那些文字像一杯普洱,需要慢慢品味,你才能从中有所悟。
教师如何引领学生学会欣赏这一道道坚硬的风景,走近那个充满柔情的鲁迅呢?
第一,教师首先应该对鲁迅充满景仰,对他的作品无限热爱。
鲁迅的文章不容易讲出“味”来,公开课、示范课几乎没有人愿意讲鲁迅的文章。作为语文教师,虽然不像研究鲁迅的专家那样去深入地研究鲁迅,但应该多读一些鲁迅的文章,全面客观地了解一个真实的鲁迅。了解一些当代学者关于鲁迅研究的最新成果,那样才能在课堂上高瞻远瞩地引领学生去认识鲁迅、亲近鲁迅,才能将鲁迅精神潜移默化地滋润学生,才不至于将鲁迅概念化、偏激化。
第二,把神位上的鲁迅请下来,还原一个凡人鲁迅。讲授《祝福》时,不必一开始就概括反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主题,先引导学生来认识一个旧中国普通劳动妇女的祥林嫂,再进一步探究“我”这样一个同情像祥林嫂这样的弱者,为自己说话不妥会给祥林嫂带来灾难而感到不安和深深自责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鲁迅也是一个凡人,鲁迅的文章里也活跃着各种各样的凡人。甚至他的童年也与我们这些凡人类似,有百草园里玩耍的快乐,也有上学学习的苦恼。而有些老师一讲到鲁迅文章,总要先扣上“反省精神”和“批判精神”的主题,然后是滔滔不绝地分析句子的含义,这样做是无法让学生亲近鲁迅的,更无法让学生体会到鲁迅的童真童趣和柔情。这样的课就不能与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接轨,也就不能为他们所接受。
第三,教师要引领学生捕捉对象,抓住细节,反复品读。
对于鲁迅作品,不妨让学生先从捕捉对象的特征、重视细节的特殊作用上加以品读。如《祝福》中对祥林嫂有三个片段的描述:第一次,“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颊却还是红的”;第二次,“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第三次,“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眼神,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作品仅仅捕捉了祥林嫂一生中的三种形象,就表现了她一生悲剧性的遭遇和变故后的轨迹,这三种特征是她无数形象外貌的总结。在阅读中力求抓取这类特征性细节,既有助于对课文人物形象丰满性的把握,又有助于学生作文题材的丰富性积累。
第四,立足于现实的土壤,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鉴别,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经验去审视,用自己的价值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过去我们批判阿Q的“精神胜利法”,仔细想来,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需要这样一种思想元素,自我调侃本身就是一种人生的修辞艺术。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引导学生从他们的生活出发,从他们的自身出发,理解和把握文章主题。如果从人的生存、生活的方式、状态的角度,不妨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华老栓、康大叔、夏瑜、红眼睛阿义、孔乙己、祥林嫂等人的生存勇气、思想信仰、生活理想各自是如何体现的?这样的问题不仅有深度,而且会引发学生的思维触摸人性心灵最原始的脉搏,触摸社会边缘最敏感的神经。在这种开放、活跃的状态下,学生很容易发现问题,大胆地提出问题。此时,教师的作用无外乎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于把鲁迅作品与现实问题的思考进行“链接”,挖掘鲁迅作品中最现实的主题;二是对鲁迅作品中的有关内容作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双重“刷新”,启发学生对社会和自我的深沉追问。
正因为伟大,我们才应该景仰;正因为高深,我们才应该探求。鲁迅的文章,的确很难在轻松愉悦中就能做到对其全面深刻的理解,但是,只要我们亲近鲁迅的文章,抓住文章中的形象,认识鲁迅柔情的一面,了解一个凡人的鲁迅,再来欣赏这道坚硬的风景,一定会别有一番滋味涌心头。
邵美贞,教师,现居山东平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