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以来,品德教育的模式正在悄悄改变,由原来单调的课堂授课形式,逐渐转向灵活机动的实践活动形式。教师应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帮助学生将他们的视野投射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将他们思维的触角伸展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内化道德认识,并外化成道德行为。
● 利用信息技术做好课前准备——课堂教学的基垫
自课改以来,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更趋向于实践化、生活化,课堂短短的40分钟已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师必须将一些教学内容拓展到课前。例如,教师在教学《行走大地——随探路者徒步墨脱》之前,带领学生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如探路者临行前,集体在网上留言送上祝福,集体签名、写贺卡,创作绘画作品祝愿他们一路平安,教师亲自送行并向探路者们发出邀请等,还让学生在网上查找关于墨脱的资料,了解勇士遇到的雪山哑口、塌方路段等,设想行程中的困难及如何解决,写出探险作文。这样的拓展给了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也为该节课的课堂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利用信息技术设计课堂活动——课堂教学的灵魂
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确立好正确的师生关系,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每一项活动都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自主的、活跃的环境中学到知识。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适宜的环境气氛与相应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例如,教师可在《远离毒品》课件中展示艳丽的罂粟花,然后展示青少年吸毒危害图片,播放吸毒危害的新闻,强烈的对比能够激发、培养学生的自省能力。
2.突破重点,明理导行
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教师,如果能够灵活地、有效地利用媒体,把文字教材中一些抽象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以形象、具体的画面呈现出来,那么在激活学生的思考、丰富学生认知的同时,必然也能促进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经验的反思,从而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激发情感,升华认识
在学生明理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激发其道德情感,使认识得到升华,从而产生正确行为的内驱力,为转化为道德行为奠定情感基础。例如,在《美丽的宝岛》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播放《大中国》歌曲,在歌声中展现大陆小朋友和台湾小朋友手捧两颗分开的心合二为一的画面,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生动的画面之中蕴含的意义。
●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后延伸——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
课堂40分钟的教学已结束,但“活动的结束并不等同于教育的结束”,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能力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离不开反复的实践,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倡导自主的体验学习、探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的实践性作业,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建构知识、强化技能,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品德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改革,在带给教师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教师要积极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让学生喜欢探究,热爱学习,懂得实践。
● 利用信息技术做好课前准备——课堂教学的基垫
自课改以来,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更趋向于实践化、生活化,课堂短短的40分钟已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师必须将一些教学内容拓展到课前。例如,教师在教学《行走大地——随探路者徒步墨脱》之前,带领学生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如探路者临行前,集体在网上留言送上祝福,集体签名、写贺卡,创作绘画作品祝愿他们一路平安,教师亲自送行并向探路者们发出邀请等,还让学生在网上查找关于墨脱的资料,了解勇士遇到的雪山哑口、塌方路段等,设想行程中的困难及如何解决,写出探险作文。这样的拓展给了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也为该节课的课堂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利用信息技术设计课堂活动——课堂教学的灵魂
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确立好正确的师生关系,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每一项活动都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自主的、活跃的环境中学到知识。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适宜的环境气氛与相应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例如,教师可在《远离毒品》课件中展示艳丽的罂粟花,然后展示青少年吸毒危害图片,播放吸毒危害的新闻,强烈的对比能够激发、培养学生的自省能力。
2.突破重点,明理导行
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教师,如果能够灵活地、有效地利用媒体,把文字教材中一些抽象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以形象、具体的画面呈现出来,那么在激活学生的思考、丰富学生认知的同时,必然也能促进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经验的反思,从而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激发情感,升华认识
在学生明理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激发其道德情感,使认识得到升华,从而产生正确行为的内驱力,为转化为道德行为奠定情感基础。例如,在《美丽的宝岛》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播放《大中国》歌曲,在歌声中展现大陆小朋友和台湾小朋友手捧两颗分开的心合二为一的画面,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生动的画面之中蕴含的意义。
●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后延伸——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
课堂40分钟的教学已结束,但“活动的结束并不等同于教育的结束”,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能力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离不开反复的实践,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倡导自主的体验学习、探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的实践性作业,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建构知识、强化技能,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品德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改革,在带给教师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教师要积极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让学生喜欢探究,热爱学习,懂得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