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下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tct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教改的必然趋势。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首先要转变学习方式,由听老师讲的“接受型学习”转变为自己动脑动手的“探究型学习”。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任务的机会,同时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倾听学生、观察学生的动态,发现他们的独特见解与不理解之处,适当地给予辅导与点拨,并引导学生积极反思。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交流与合作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而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下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一、为何要实施“任务驱动下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特征很强的课程。这就决定了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强调“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式”学习策略,在引导学生把握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开放式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小组内成员的相互协作,弥补学生知识、技能基础差距大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时间、空间和学习方法上有了“自我”的感觉,感觉到“学习上我也能够得心应手,我也能辅导别人完成任务”,逐渐使学生充满自信。比如,老师用满堂灌的方法,学生只是按老师的知识点或思路去做,但如果让学生自主去探索,他们会发现很多问题,日积月累起来,那就会有很大的收获。
  二、怎样实施“任务驱动下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
  要想实施“任务驱动下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这一教学模式的特点,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每节课所要学到的知识点分成一个个任务,按照由先到后、由浅及深的方法来解决。所以,无论在课前或课上,教师可根据学习内容,综合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特长等因素,按照“互补互助、共同完成”的原则,将全班学生按发展水平的高低不同建组,使各组处于大致均衡的水平。这样,组内成员既能自主探究,提高学习能力,又能够互补、互助,有利于让每个小组成员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彼此之间可以获得更多的经验。基础好、反应快、悟性好的学生自我实践的价值,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升华;底子差、反应慢的学生,在组长或同伴的帮助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胆怯、不害羞,更会大胆地提问,这样会大大提高优生与差生两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例如,《网上信息的下载与管理》教学案例中,因为当时正处在中日钓鱼岛问题激化之时,所以学习本节内容所选信息就是学生比较关注的钓鱼岛相关知识。本课题内容分五个部分:(1)使用搜索引擎;(2)网页中部分文本内容的保存;(3)图片的下载;(4)网页的保存;(5)收藏网址。其中搜索引擎是最容易的,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所以第一个任务就是用搜索引擎搜索有关“钓鱼岛”的相关知识。其次,学生对图片最感兴趣,接着就让其下载图片。学生这样学起来比较有成就感,进而主动去探究第三个任务。因为网页上部分文本的保存比较难,所以放在第三个任务,这个时候学生已经对任务有点上手了,思路也打开了,所以探究起来相对快一些。
  五个任务展开来分别是:
  任务一:在D盘自己的文件夹下建立一个名为“钓鱼岛”的文件夹(D:\xxx\钓鱼岛), 在网络上搜索钓鱼岛的图片,以钓鱼岛的相关知识为文件名保存,只保存其中的两三个即可。保存在刚创建的文件夹里。
  任务二:下载一首自己喜欢的爱国歌曲,保存在“D:\xxx\钓鱼岛”文件夹里。
  任务三:登录新华新闻网站,http://www.xinhuanet.com,找到有关“钓鱼岛”网页,把其中相关文字保存到“D:\xxx\钓鱼岛”文件夹下,文件名为:“钓鱼岛.DOC”。
  任务四:保存网页,找到有关“钓鱼岛”网页,把这个网页另存为:钓鱼岛.txt,保存在D盘的“D:\xxx\钓鱼岛”文件夹中。
  任务五:收藏网页,把“钓鱼岛”网页添加到收藏夹中。任务明确后,小组内的成员在自主探究完成后,就会拿自己不明白的知识互相商讨,互相合作,提高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最多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的教学模式也要相应的发生改变,应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我们只有把传统授课模式中的精华,与“任务驱动下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 罗 艳)
其他文献
一、构造初中物理有效课堂的必要性  物理新课标已经实施多年,然而在平时的听课,及与教师的交流中发现,很多教师不善于把教学任务细分,没能通过相应的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地落实,而是,教学内容讲授完毕,就当成完成了教学任务,因而导致课堂教学低效、学生学科素质提高缓慢。还有一些课,如公开课,为了避“应试教育”之嫌,突显“主动探究”之效,教师把整个课堂活动安排得丰富多彩,学生活动搞得热热闹闹,多媒体靓丽多彩,真
英语学习者是英语教学的主体;英语语句能力是语言输出能力的根本。主体的学习品质决定其学习方法的选择、运用和运用效率。本文通过对英语学习者学习品质的简要论述,旨在说明
一、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  1.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既要讲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又离不开学生对计算机的实际操作。只有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学生最终才能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原理,为以后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和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的发展性  当今社会,由于计算机硬件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软件不断更新换代, 特别是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
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常规使用的评价方式——测试是一个重结果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成长,为此笔者认为推广形成性测试很有必要。  一、形成性测试的概念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业成绩、学习状态、学习态度、学习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作出的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过程性、全面性的学生学习生活的评价,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学生是评价的重要参与者。而形成性测试实际是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测试部分,它是在测试过程、
中学地理是一门五彩斑斓的学科,它的内容包罗万象,有天上的、有海中的;陆上的分为地表的和地下的;有有生命的,也有无生命的。为了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地理知识,在地理教学中,笔者常常“随意而发”,从热点、时事、所见、所知、所闻出发,及时补充有用的课外知识,让学生既增长了见识又掌握了课本知识。所谓“随意而发”,是将与授课内容息息相关的时事、新闻,适当穿插在授课过程中,但穿插要掌握好时间,不能喧宾夺主,忘了
初中语文课堂有效阅读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是当前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培养学生美好的人文精神的必然要求。遗憾的是,在当前的阅读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艰难等问题。所以,我们必须研究初中语文课堂有效阅读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