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态几何题历来是考试的热点,其中关于“图形的重叠面积”问题是其中一个“主打”类型,备受中考命题者的青睐.2012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中,关于“图形的重叠面积”问题既有继承,也不乏推陈出新之“新锐”,其立意新颖,融几何、代数于一体,注重全面考查“四基”.现撷取几例归类解析,供读者赏析.
一、定矩形“斜”着沿直线运动
例1(2012江苏淮安)如图1,矩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点A(0,4),C(2,0),将矩形OABC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35°,得到矩形EFGH(点E与O重合).
(1)若GH交y轴于点M,则∠FOM= ,OM= .
(2)矩形EFGH沿y轴向上平移t个单位.
①直线GH与x轴交于点D,若AD∥BO,求t的值;
②若矩形EFHG与矩形OA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个平方单位,试求当0 42-2时,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解析:(1)由旋转的性质,得∠AOF=135°,OH=OC=2,则∠FOM=45°,则∠OHM=45°,得OM=
22.
(2)①如图2,利用平移的性质,得OE=MI=t,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OHM、△DOI的性质,得t= MI=OM-OI= OM-OD=22-2.
②由于旋转后将矩形平移,使重叠部分的图形形状发生变化,首先分别过H、G、F作y轴的平行线,然后让矩形沿着线平移,确定好矩形EFGH沿y轴向上平移过程中关键点的位置.因为0 42-2<4,所以点E不会超过A,通过操作,可发现当0 42-2时,几个关键点如图3,4,5所示:
如图3,此时,矩形EFGH沿y轴向上平移过程中边EF经过点C,则t=OE=OC=2;
如图4,此时,矩形EFGH沿y轴向上平移过程中边HG经过点O,则t=OE=2HE=22;
如图5,此时,矩形EFGH沿y轴向上平移过程中边FG经过点C,利用“HG边上的三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可求出t=OE=42-2.
其次,分0 22,
22 42-2三种情况求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先分别画出居于每种情形之间的一般图形,再探究他们的面积求法.
其中图7与图8中如何确定CP的长度是难点,一种方法是过点P作垂线,构造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矩形,也可根据EF在平移过程中,永远有∠FEO=45°,从而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EP的解析式为y= -x+t,再利用一次函数性质求出CP的长.
(Ⅰ)当0 (Ⅱ)当2 22时,矩形EFHG与矩形OA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直角梯形OEPC的面积(如图5).此时OE=t,OC=2.由E(0,t),∠FEO=45°,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EP的解析式为y=-x+t.当x=2时,y=-2+t,所以CP=-2+t,所以S=12
(t-2+t)·2=2t-2.
(Ⅲ)当
22 42-2时,矩形EFHG与矩形OA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五边形EQCUV的面积(如图6),它等于直角梯形EQCO的面积减去直角三角形VOU的面积.此时,OE=t,OC=2,CQ=
-2+t,OU=OV= t-
22
.所以S=
12
(t-2+t)·2-12
(t-22)2=-12
t2+(2+22)t-6.
综上所述,当0 42-2时,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S=
12
t2 (0 2t-2 (2 -12
t2+(2+22)t-6(22 42-2)
.
评注:本题文字图形简洁流畅,内涵丰富,涉及平移与旋转、特殊四边形、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知识点,解题过程中用到数形结合、静态到动态、一般与特殊、分类等多种数学思想和方法. 因为这种“歪”着向上平移的现象,较难想象,所以画出标准图形也是解决本题的一个关键点.本题无烦琐的计算,各种知识自然组合,突出对能力的考查.
二、变三角形沿直线运动
例2 (2012年广东省梅州市)如图9,矩形
OABC中,
A(6,0)、C(0,23)、
D(0,33),射线l过点D且与x轴平行,点P、Q分别是l和
x轴正半轴上动点,满足
∠PQO=60°.
(1)①点B的坐标是 ;②∠CAO= 度;③当点
Q 与点A重合时,点P的坐标为 .
(2)设OA的中点为N,PQ与线段AC相交于点M,是否存在点P,使
△AMN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横坐标为m,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设点
P的横坐标为x,△OPQ与矩形
OABC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试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和相应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解析:(1)(6,
23),30,(3,
33).
(2)首先画出△AMN为等腰三角形时的三种情形(如图10):MN=AN,AM=AN,AM=MN,然后紧紧抓住P到x轴的距离为33、∠PQO=60°、∠CAO=30°,过点P、M作x轴的垂线,利用三角形函数即可求出m=0,m= 3-3,m=2.
(3)当P、Q运动时,重叠部分的图形形状发生变化,首先要确定图形形状有几种情形,然后确定它们的“分界点”.通过分析可得“分界点”分别为(图略):点Q与点A重合时,这时AI=3,则x=OI=3;PQ经过点B时,这时QI=3,QA=2,则x=OI=5;OP经过点B时,这时x=OI=33PI=9.
因此,需分0≤x≤3,39四种情况求出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先分别画出居于每种情形之间的一般图形,再探究他们的面积求法.
①如图11,当0≤x≤3时,此时重叠部分是梯形EFQO,利用△PEF∽△POQ,根据“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求出EF的长即可,其面积为:
S梯形=12(EF+OQ)OC=
433(3+x).
②如图12,当3 433(3+x)-
32(x-3)2.
③如图13,当5 23x,则S=
12(BE+OA)OC=
3(12-23x).
[TP<4S17
.tif>,BP#][TS(][HT5”SS][JZ]图13图14
[TS)]
④如图14,当x>9时,此时重叠部分是△OHA,利用△OAH∽△OIP,得AH=
183x,则S=
543x.
评注:本题△OPQ随着点P的运动大小也在变化,但是变中也有不变的,如P到x轴的距离为33、∠PQO=60°、∠CAO=30°,紧紧抓住这些不变的条件,寻找、构造出相关的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利用三角形函数或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求解可迅速获得解题思路.本题涉及的图形比较复杂,要仔细分析图形,将画图与空间想象相结合,明确图形运动的情形,确定分类的情形与依据. 本题充分考查了转化化归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建模的能力.
三、变正方形与变梯形沿直线运动
例3(2012年吉林省) 如图15,在△ABC中,∠A=90°,AB=2 cm,AC=4 cm.动点P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1 cm/s的速度向点B运动,动点Q从点B同时出发,沿BA方向以1cm/s的速度向点A运动.当点P到达点B时,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以AP为一边向上作正方形APDE,过点Q作QF∥BC,交AC于点F.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 s,正方形APDE和梯形BCFQ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 cm2.
(1)当t=s时,点P与点Q重合;
(2)当t=s时,点D在QF上.
(3)当点P在Q、B两点之间(不包括Q、B两点)时,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解析:(1)1(2)45.
(3)通过分析可得“分界点”分别为(图略):①点P与点Q重合时,这时t=1;②点E与点F重合和点D在AB上;③点P与点B重合时,这时t=2.
当点D在AB上,AP=PD =t,BP=2-t,利用△BPD∽△BCA,得
t=43,此时点E与点F重合.
因此,需分1 43,
43 ①如图16,当1 4-3t2,则S=S正方形APDE-S梯形AEHQ=
94t2-2t.
②如图17,当
43 -94t2+10t-8.
综上所述,
S=94t2-2t (1 -94t2+10t-8 (43
评注:本题涉及重叠面积的两个图形都是变化的,由点P的运动得到一个变化的正方形,由点Q的运动得到一个变化的梯形.本题图形简洁,但意义深远,各种核心知识与思想方法自然流露,方法多样,在图形变化的过程中,出现众多的直角三角形都与△ABC相似,把握这点可利用相似或三角形函数即可求出关键的边长,从而求出重叠面积.让我们充分体验变中之不变的辨证关系.
四、变正方形沿折线运动
例4(2012年吉林省长春市)如图18,在Rt△ABC中,∠ACB=90°,AC=8 cm,BC=4 cm,D、E分别为边AB、BC的中点,连结DE.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D-DE-EB运动,到点B停止.点P在AD上以5 cm/s的速度运动,在折线DE-EB上以1 cm/s的速度运动.当点P与点A不重合时,过点P作PQ⊥AC于点Q,以PQ为边作正方形PQMN,使点M落在线段AC上.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
(1)当点P在线段DE上运动时,线段DP的长为 cm(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当点N落在AB边上时,求t的值.
(3)当正方形PQMN与△ABC重叠部分图形为五边形时,设五边形的面积为S(cm2),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 (4)连结CD.当点N与点D重合时,有一点H从点M出发,在线段MN上以2.5 cm/s的速度沿M-N-M连续做往返运动,直至点P与点E重合时,点H停止往返运动;当点P在线段EB上运动时,点H始终在线段MN的中点处. 直接写出在点P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点H落在线段CD上时t的取值范围.
解析:(1)(t-2)
(2)①当点P在线段DE上时,如图19,N与D重合.PD = PN=PQ=EC=2,则
t-2=2,所以t=4.
②当点P在线段BE上,点N落在AB边上时,如图20. 利用△BNP∽△BAC,得PN=2PB.因为PE=t-6,则PN=PC=PE+EC=(t-6)+2=t-4,PB=2-(t-6)=8-t,则
t-4=2(8-t)
,解得t=203.所以当点N落在AB边上时,t的值为4或203.
(3)正方形PQMN与△ABC重叠部分图形为五边形,有两种可能:点P在D与DE的中点之间和t>203.
①点P在D与DE的中点之间时,如图21,这时2 12(4-t),则
S=22-14(4-t)2,即
S=-14
t2+2t.
②当
203 EC=(t-6)+2=t-4,PB=2-(t-6)=8-t,则PF=16-2t,则DF=PN-PF=3t-20,再利用△NFG∽△CAB,得NG=
12
(3t-20),则
S=(t-4)2-14
(3t-20)2
,即
S=-54t2+22t-84.
(4)
t=143或
t=5或6≤t≤8.其中,当点H第一次落在线段CD上时,DN=t-4,NH=
12
(4-t),MH=2.5(t-4),所以
2.5(t-4)+12(t-4)=2,解得
t=143.类似地当点H第二次落在线段CD上时, 得
2.5(t-4)-2=12(t-4),解得
t=5.当点H第三次落在线段CD上时,得
6-2.5(t-4)=12
(t-4),解得t=6.当6≤t≤8时,MN=CM=2MH,点H恒在线段CD上.
评注:本题考查的知识十分丰富,有勾股定理、二次根式、相似三角形,一元一次方程、二次函数等核心知识,同时考查了方程思想、函数思想、化归思想、数形结合、分类思想等众多的数学思想.本题运动复杂多变,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D-DE-EB运动,且速度不同,同时点P的运动得到的是一个变化的正方形,H点的运动更是复杂,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是一次深刻检验,是能力立意的充分体现,能有效抑制题海战术,减轻学生的负担,对我们的教学有积极引导作用.
总结提炼解题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策略,使之成为今后解题活动可迁移的方法和经验,这是解题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
1.解决本类问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动手操作,让图形动起来,先尝试“走”一遍,“以动制动定分类”,确定图形运动过程中重叠图形的类型种类.
第二步:确定界点,“关注特殊,仔细观察”,确定不同类型之间的分界点的位置,求出对应数值,写出范围.
第三步:化“动”为“静”,画出居于每种“范围”之间的一般图形,描出目标图形,确定求解方法.
2.每一步操作中涉及的思想、方法与技巧
(1)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回顾本类问题的求解过程,好多同学发现从画图开始就思维受阻,没有“象样”的图形,根据无法思考.首先要熟练掌握“三大变换(平移、翻折、旋转)”的性质与作图方法,其次是熟练运用工具,如纸片、圆规等.
(2)注意特殊位置.要关注特殊的位置,这些特殊位置就是分界点或分界线,如例1中平移矩形的三条边与原始矩形的4个顶点之间的关系就是特殊的位置.关注这些位置有利于发现结论获得猜想,启发思路.
(3)要养成“图形意识”.我们在确定已知条件后,首先要确定目标图形,接着就要去寻找目标图形以外的图形,先观察猜想,然后想办法证明,并探询它们之间以及与目标图形之间的关系,有时还需要构造转化.这就是“模型思想”的应用,一个个图形就是一个个“模型”.
(4)紧抓“变与不变”.运动涉及到变化,对于整个运动过程中,既要关注哪些不变的图形与条件,也要关注哪些条件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什么新图形;能否通过类比将“变化的部分”进行转化.
(5)要注意“数图结合”.好多同学在解决问题时,不知道根据图形性质,尽量想办法,用含t的代数式去表示一些未知线段,并寻找关系列方程或函数.
一、定矩形“斜”着沿直线运动
例1(2012江苏淮安)如图1,矩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点A(0,4),C(2,0),将矩形OABC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35°,得到矩形EFGH(点E与O重合).
(1)若GH交y轴于点M,则∠FOM= ,OM= .
(2)矩形EFGH沿y轴向上平移t个单位.
①直线GH与x轴交于点D,若AD∥BO,求t的值;
②若矩形EFHG与矩形OA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个平方单位,试求当0
解析:(1)由旋转的性质,得∠AOF=135°,OH=OC=2,则∠FOM=45°,则∠OHM=45°,得OM=
22.
(2)①如图2,利用平移的性质,得OE=MI=t,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OHM、△DOI的性质,得t= MI=OM-OI= OM-OD=22-2.
②由于旋转后将矩形平移,使重叠部分的图形形状发生变化,首先分别过H、G、F作y轴的平行线,然后让矩形沿着线平移,确定好矩形EFGH沿y轴向上平移过程中关键点的位置.因为0
如图3,此时,矩形EFGH沿y轴向上平移过程中边EF经过点C,则t=OE=OC=2;
如图4,此时,矩形EFGH沿y轴向上平移过程中边HG经过点O,则t=OE=2HE=22;
如图5,此时,矩形EFGH沿y轴向上平移过程中边FG经过点C,利用“HG边上的三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可求出t=OE=42-2.
其次,分0
22
其中图7与图8中如何确定CP的长度是难点,一种方法是过点P作垂线,构造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矩形,也可根据EF在平移过程中,永远有∠FEO=45°,从而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EP的解析式为y= -x+t,再利用一次函数性质求出CP的长.
(Ⅰ)当0
(t-2+t)·2=2t-2.
(Ⅲ)当
22
-2+t,OU=OV= t-
22
.所以S=
12
(t-2+t)·2-12
(t-22)2=-12
t2+(2+22)t-6.
综上所述,当0
S=
12
t2 (0
t2+(2+22)t-6(22
.
评注:本题文字图形简洁流畅,内涵丰富,涉及平移与旋转、特殊四边形、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知识点,解题过程中用到数形结合、静态到动态、一般与特殊、分类等多种数学思想和方法. 因为这种“歪”着向上平移的现象,较难想象,所以画出标准图形也是解决本题的一个关键点.本题无烦琐的计算,各种知识自然组合,突出对能力的考查.
二、变三角形沿直线运动
例2 (2012年广东省梅州市)如图9,矩形
OABC中,
A(6,0)、C(0,23)、
D(0,33),射线l过点D且与x轴平行,点P、Q分别是l和
x轴正半轴上动点,满足
∠PQO=60°.
(1)①点B的坐标是 ;②∠CAO= 度;③当点
Q 与点A重合时,点P的坐标为 .
(2)设OA的中点为N,PQ与线段AC相交于点M,是否存在点P,使
△AMN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横坐标为m,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设点
P的横坐标为x,△OPQ与矩形
OABC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试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和相应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解析:(1)(6,
23),30,(3,
33).
(2)首先画出△AMN为等腰三角形时的三种情形(如图10):MN=AN,AM=AN,AM=MN,然后紧紧抓住P到x轴的距离为33、∠PQO=60°、∠CAO=30°,过点P、M作x轴的垂线,利用三角形函数即可求出m=0,m= 3-3,m=2.
(3)当P、Q运动时,重叠部分的图形形状发生变化,首先要确定图形形状有几种情形,然后确定它们的“分界点”.通过分析可得“分界点”分别为(图略):点Q与点A重合时,这时AI=3,则x=OI=3;PQ经过点B时,这时QI=3,QA=2,则x=OI=5;OP经过点B时,这时x=OI=33PI=9.
因此,需分0≤x≤3,3
①如图11,当0≤x≤3时,此时重叠部分是梯形EFQO,利用△PEF∽△POQ,根据“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求出EF的长即可,其面积为:
S梯形=12(EF+OQ)OC=
433(3+x).
②如图12,当3
32(x-3)2.
③如图13,当5
12(BE+OA)OC=
3(12-23x).
[TP<4S17
.tif>,BP#][TS(][HT5”SS][JZ]图13图14
[TS)]
④如图14,当x>9时,此时重叠部分是△OHA,利用△OAH∽△OIP,得AH=
183x,则S=
543x.
评注:本题△OPQ随着点P的运动大小也在变化,但是变中也有不变的,如P到x轴的距离为33、∠PQO=60°、∠CAO=30°,紧紧抓住这些不变的条件,寻找、构造出相关的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利用三角形函数或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求解可迅速获得解题思路.本题涉及的图形比较复杂,要仔细分析图形,将画图与空间想象相结合,明确图形运动的情形,确定分类的情形与依据. 本题充分考查了转化化归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建模的能力.
三、变正方形与变梯形沿直线运动
例3(2012年吉林省) 如图15,在△ABC中,∠A=90°,AB=2 cm,AC=4 cm.动点P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1 cm/s的速度向点B运动,动点Q从点B同时出发,沿BA方向以1cm/s的速度向点A运动.当点P到达点B时,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以AP为一边向上作正方形APDE,过点Q作QF∥BC,交AC于点F.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 s,正方形APDE和梯形BCFQ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 cm2.
(1)当t=s时,点P与点Q重合;
(2)当t=s时,点D在QF上.
(3)当点P在Q、B两点之间(不包括Q、B两点)时,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解析:(1)1(2)45.
(3)通过分析可得“分界点”分别为(图略):①点P与点Q重合时,这时t=1;②点E与点F重合和点D在AB上;③点P与点B重合时,这时t=2.
当点D在AB上,AP=PD =t,BP=2-t,利用△BPD∽△BCA,得
t=43,此时点E与点F重合.
因此,需分1
43
94t2-2t.
②如图17,当
43
综上所述,
S=94t2-2t (1
四、变正方形沿折线运动
例4(2012年吉林省长春市)如图18,在Rt△ABC中,∠ACB=90°,AC=8 cm,BC=4 cm,D、E分别为边AB、BC的中点,连结DE.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D-DE-EB运动,到点B停止.点P在AD上以5 cm/s的速度运动,在折线DE-EB上以1 cm/s的速度运动.当点P与点A不重合时,过点P作PQ⊥AC于点Q,以PQ为边作正方形PQMN,使点M落在线段AC上.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
(1)当点P在线段DE上运动时,线段DP的长为 cm(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当点N落在AB边上时,求t的值.
(3)当正方形PQMN与△ABC重叠部分图形为五边形时,设五边形的面积为S(cm2),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 (4)连结CD.当点N与点D重合时,有一点H从点M出发,在线段MN上以2.5 cm/s的速度沿M-N-M连续做往返运动,直至点P与点E重合时,点H停止往返运动;当点P在线段EB上运动时,点H始终在线段MN的中点处. 直接写出在点P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点H落在线段CD上时t的取值范围.
解析:(1)(t-2)
(2)①当点P在线段DE上时,如图19,N与D重合.PD = PN=PQ=EC=2,则
t-2=2,所以t=4.
②当点P在线段BE上,点N落在AB边上时,如图20. 利用△BNP∽△BAC,得PN=2PB.因为PE=t-6,则PN=PC=PE+EC=(t-6)+2=t-4,PB=2-(t-6)=8-t,则
t-4=2(8-t)
,解得t=203.所以当点N落在AB边上时,t的值为4或203.
(3)正方形PQMN与△ABC重叠部分图形为五边形,有两种可能:点P在D与DE的中点之间和t>203.
①点P在D与DE的中点之间时,如图21,这时2
S=22-14(4-t)2,即
S=-14
t2+2t.
②当
203
12
(3t-20),则
S=(t-4)2-14
(3t-20)2
,即
S=-54t2+22t-84.
(4)
t=143或
t=5或6≤t≤8.其中,当点H第一次落在线段CD上时,DN=t-4,NH=
12
(4-t),MH=2.5(t-4),所以
2.5(t-4)+12(t-4)=2,解得
t=143.类似地当点H第二次落在线段CD上时, 得
2.5(t-4)-2=12(t-4),解得
t=5.当点H第三次落在线段CD上时,得
6-2.5(t-4)=12
(t-4),解得t=6.当6≤t≤8时,MN=CM=2MH,点H恒在线段CD上.
评注:本题考查的知识十分丰富,有勾股定理、二次根式、相似三角形,一元一次方程、二次函数等核心知识,同时考查了方程思想、函数思想、化归思想、数形结合、分类思想等众多的数学思想.本题运动复杂多变,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D-DE-EB运动,且速度不同,同时点P的运动得到的是一个变化的正方形,H点的运动更是复杂,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是一次深刻检验,是能力立意的充分体现,能有效抑制题海战术,减轻学生的负担,对我们的教学有积极引导作用.
总结提炼解题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策略,使之成为今后解题活动可迁移的方法和经验,这是解题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
1.解决本类问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动手操作,让图形动起来,先尝试“走”一遍,“以动制动定分类”,确定图形运动过程中重叠图形的类型种类.
第二步:确定界点,“关注特殊,仔细观察”,确定不同类型之间的分界点的位置,求出对应数值,写出范围.
第三步:化“动”为“静”,画出居于每种“范围”之间的一般图形,描出目标图形,确定求解方法.
2.每一步操作中涉及的思想、方法与技巧
(1)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回顾本类问题的求解过程,好多同学发现从画图开始就思维受阻,没有“象样”的图形,根据无法思考.首先要熟练掌握“三大变换(平移、翻折、旋转)”的性质与作图方法,其次是熟练运用工具,如纸片、圆规等.
(2)注意特殊位置.要关注特殊的位置,这些特殊位置就是分界点或分界线,如例1中平移矩形的三条边与原始矩形的4个顶点之间的关系就是特殊的位置.关注这些位置有利于发现结论获得猜想,启发思路.
(3)要养成“图形意识”.我们在确定已知条件后,首先要确定目标图形,接着就要去寻找目标图形以外的图形,先观察猜想,然后想办法证明,并探询它们之间以及与目标图形之间的关系,有时还需要构造转化.这就是“模型思想”的应用,一个个图形就是一个个“模型”.
(4)紧抓“变与不变”.运动涉及到变化,对于整个运动过程中,既要关注哪些不变的图形与条件,也要关注哪些条件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什么新图形;能否通过类比将“变化的部分”进行转化.
(5)要注意“数图结合”.好多同学在解决问题时,不知道根据图形性质,尽量想办法,用含t的代数式去表示一些未知线段,并寻找关系列方程或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