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为什么要“倡简”?语文是因为什么才“简”的?如何保证它的应有深度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语文教学因追寻新课程的本质而“简”
记得郑板桥有这么一首题画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画竹画了40年,在艺术实践中也探索了40年。到后来,他终于悟出了艺术的真谛:画竹就要画出竹子内在的精神——“清瘦”。怎么才能凸显出竹子的“清瘦”?就是要“冗繁削尽”。你看,这是不是“减法思维”?
新一轮课程改革,至今已有四年多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毋庸讳言,也存在着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课堂上出现了“散乱的活跃”。语文课究竟应该怎么上?一些人感到困惑,认为当前的语文课改是“如风,如雨,如雾”。人们开始追索:语文课程究竟是什么?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追寻语文教育的“原点”。
小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究竟为的是什么?可以这么说:既是为了掌握语文这么一种交际工具,又是为了吸收精神方面的营养,打下人生的底色。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课程的“原点”,便是“语文”要以人为本,要促进儿童的发展。强调了“语文”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就是抓住了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最本质的东西。
事实上,在教学教学中,并不存在纯粹的“工具”,知识技能之中总是同时蕴含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如教学生习作,就离不开养成良好的文风,如不说假话,不抄袭,对所写题材要有明确的是非观念——所有这一切,不都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吗?有位日本的语文教育家说得好,“即使写一篇报告,真实地,恳切地解说,这样的态度也是国语教育的第一要事,这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分阶段人的伤口哪怕主张和自己相反,也能按照原意,公正无误地理解,养成这种包容的态度,就是国语教育中的思想教育。”
二、语文教学因削枝强干、集中目标而“简”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我觉得“剪枝”的策略是可取的。剪枝剪掉的是只长叶子不结果的“徒长枝”,保留下能长果子的“果枝”,让有限的肥料集中用在长果子上。所以课文上有这么句话:减少是为了增加。
上课也是要集中兵力,打歼灭战。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要少些单纯些。少些单纯些,才能抓得比较实在,使学生学必有得。因为时间是个常数,目标越多,每个目标所分配的时间就越少,势必造成水过地皮湿,什么都想抓,结果什么都没有抓住。这就是哲人老子所说的“少则得,多则惑“。
三、语文教学因三维目标的整合而“简”
过去的语文教学只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似乎还单纯些,现在《课标》里讲三维目标不是比过去复杂了吗?
其实不然。《纲要》里讲得明白,“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里已经把“三维”本是“一体”的阐释得再明白不过了。有人将语文素养比喻成一个冰山,露在外面的是知识、能力的层面,是显性的;在水下的是隐性的,如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知识越野,良好习惯,等等。我们过去只重视显性的,现在要把显性的部分和隐性的部分统一起来,使知识能力层面的东西与精神层面的东西融为一体。知识能力层面的东西与精神层面的东西怎么才能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这就必须要经过学生自己的体验与求索,从而实现自我建构。由此看来,三个维度本是一个整体。第三个维度是要以第一个维度为载体的,通过第一个维度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寓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中,而不是游离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外。而知识、精神的内化,又要经历一个主体自我体验、自我建构的过程。
四、语文教学因突出基本教学手段而“简”
自从“电”闯入语文课堂以来,语文课堂就变得五光十色、多姿多彩了。教学手段虽多,但总有上语文课的基本教学手段。语文课的基本教学手段是什么?拿阅读教学来说,就是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诵读文本,感悟文本。通过生动、扎实的语文实践活动,把握文本言语的内在精神,使学生文本语言与接受人文熏陶融为一体。
手段多了,对语文学习来说未必是好事。前些时候,有的语文课堂,为了让学生“求异”或“发散”,往往离开了文本进行无休止的讨论、争辩,结果越扯越远;有的语文课堂,占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交流搜集来的资料,却把文本丢在一旁;不恰当地使用多媒体,以多媒体取代读书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再好的手段、方法,如果没有把握好合适的“度”用得过了头,也会造成语文课程的异化,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
语文课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阅读教学其基本教学手段,自然就是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诵读文本,感悟文本”。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就是八个字——扣读导悟,读中见悟。
当然这不是说其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表演等不可以用。用还是要用,但要掌握一个合适的度,要用其当用,万万不可滥用。
一、语文教学因追寻新课程的本质而“简”
记得郑板桥有这么一首题画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画竹画了40年,在艺术实践中也探索了40年。到后来,他终于悟出了艺术的真谛:画竹就要画出竹子内在的精神——“清瘦”。怎么才能凸显出竹子的“清瘦”?就是要“冗繁削尽”。你看,这是不是“减法思维”?
新一轮课程改革,至今已有四年多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毋庸讳言,也存在着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课堂上出现了“散乱的活跃”。语文课究竟应该怎么上?一些人感到困惑,认为当前的语文课改是“如风,如雨,如雾”。人们开始追索:语文课程究竟是什么?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追寻语文教育的“原点”。
小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究竟为的是什么?可以这么说:既是为了掌握语文这么一种交际工具,又是为了吸收精神方面的营养,打下人生的底色。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课程的“原点”,便是“语文”要以人为本,要促进儿童的发展。强调了“语文”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就是抓住了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最本质的东西。
事实上,在教学教学中,并不存在纯粹的“工具”,知识技能之中总是同时蕴含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如教学生习作,就离不开养成良好的文风,如不说假话,不抄袭,对所写题材要有明确的是非观念——所有这一切,不都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吗?有位日本的语文教育家说得好,“即使写一篇报告,真实地,恳切地解说,这样的态度也是国语教育的第一要事,这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分阶段人的伤口哪怕主张和自己相反,也能按照原意,公正无误地理解,养成这种包容的态度,就是国语教育中的思想教育。”
二、语文教学因削枝强干、集中目标而“简”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我觉得“剪枝”的策略是可取的。剪枝剪掉的是只长叶子不结果的“徒长枝”,保留下能长果子的“果枝”,让有限的肥料集中用在长果子上。所以课文上有这么句话:减少是为了增加。
上课也是要集中兵力,打歼灭战。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要少些单纯些。少些单纯些,才能抓得比较实在,使学生学必有得。因为时间是个常数,目标越多,每个目标所分配的时间就越少,势必造成水过地皮湿,什么都想抓,结果什么都没有抓住。这就是哲人老子所说的“少则得,多则惑“。
三、语文教学因三维目标的整合而“简”
过去的语文教学只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似乎还单纯些,现在《课标》里讲三维目标不是比过去复杂了吗?
其实不然。《纲要》里讲得明白,“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里已经把“三维”本是“一体”的阐释得再明白不过了。有人将语文素养比喻成一个冰山,露在外面的是知识、能力的层面,是显性的;在水下的是隐性的,如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知识越野,良好习惯,等等。我们过去只重视显性的,现在要把显性的部分和隐性的部分统一起来,使知识能力层面的东西与精神层面的东西融为一体。知识能力层面的东西与精神层面的东西怎么才能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这就必须要经过学生自己的体验与求索,从而实现自我建构。由此看来,三个维度本是一个整体。第三个维度是要以第一个维度为载体的,通过第一个维度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寓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中,而不是游离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外。而知识、精神的内化,又要经历一个主体自我体验、自我建构的过程。
四、语文教学因突出基本教学手段而“简”
自从“电”闯入语文课堂以来,语文课堂就变得五光十色、多姿多彩了。教学手段虽多,但总有上语文课的基本教学手段。语文课的基本教学手段是什么?拿阅读教学来说,就是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诵读文本,感悟文本。通过生动、扎实的语文实践活动,把握文本言语的内在精神,使学生文本语言与接受人文熏陶融为一体。
手段多了,对语文学习来说未必是好事。前些时候,有的语文课堂,为了让学生“求异”或“发散”,往往离开了文本进行无休止的讨论、争辩,结果越扯越远;有的语文课堂,占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交流搜集来的资料,却把文本丢在一旁;不恰当地使用多媒体,以多媒体取代读书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再好的手段、方法,如果没有把握好合适的“度”用得过了头,也会造成语文课程的异化,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
语文课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阅读教学其基本教学手段,自然就是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诵读文本,感悟文本”。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就是八个字——扣读导悟,读中见悟。
当然这不是说其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表演等不可以用。用还是要用,但要掌握一个合适的度,要用其当用,万万不可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