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也出真知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2009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为什么要“倡简”?语文是因为什么才“简”的?如何保证它的应有深度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语文教学因追寻新课程的本质而“简”
  记得郑板桥有这么一首题画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画竹画了40年,在艺术实践中也探索了40年。到后来,他终于悟出了艺术的真谛:画竹就要画出竹子内在的精神——“清瘦”。怎么才能凸显出竹子的“清瘦”?就是要“冗繁削尽”。你看,这是不是“减法思维”?
  新一轮课程改革,至今已有四年多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毋庸讳言,也存在着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课堂上出现了“散乱的活跃”。语文课究竟应该怎么上?一些人感到困惑,认为当前的语文课改是“如风,如雨,如雾”。人们开始追索:语文课程究竟是什么?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追寻语文教育的“原点”。
  小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究竟为的是什么?可以这么说:既是为了掌握语文这么一种交际工具,又是为了吸收精神方面的营养,打下人生的底色。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课程的“原点”,便是“语文”要以人为本,要促进儿童的发展。强调了“语文”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就是抓住了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最本质的东西。
  事实上,在教学教学中,并不存在纯粹的“工具”,知识技能之中总是同时蕴含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如教学生习作,就离不开养成良好的文风,如不说假话,不抄袭,对所写题材要有明确的是非观念——所有这一切,不都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吗?有位日本的语文教育家说得好,“即使写一篇报告,真实地,恳切地解说,这样的态度也是国语教育的第一要事,这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分阶段人的伤口哪怕主张和自己相反,也能按照原意,公正无误地理解,养成这种包容的态度,就是国语教育中的思想教育。”
  二、语文教学因削枝强干、集中目标而“简”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我觉得“剪枝”的策略是可取的。剪枝剪掉的是只长叶子不结果的“徒长枝”,保留下能长果子的“果枝”,让有限的肥料集中用在长果子上。所以课文上有这么句话:减少是为了增加。
  上课也是要集中兵力,打歼灭战。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要少些单纯些。少些单纯些,才能抓得比较实在,使学生学必有得。因为时间是个常数,目标越多,每个目标所分配的时间就越少,势必造成水过地皮湿,什么都想抓,结果什么都没有抓住。这就是哲人老子所说的“少则得,多则惑“。
  三、语文教学因三维目标的整合而“简”
  过去的语文教学只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似乎还单纯些,现在《课标》里讲三维目标不是比过去复杂了吗?
  其实不然。《纲要》里讲得明白,“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里已经把“三维”本是“一体”的阐释得再明白不过了。有人将语文素养比喻成一个冰山,露在外面的是知识、能力的层面,是显性的;在水下的是隐性的,如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知识越野,良好习惯,等等。我们过去只重视显性的,现在要把显性的部分和隐性的部分统一起来,使知识能力层面的东西与精神层面的东西融为一体。知识能力层面的东西与精神层面的东西怎么才能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这就必须要经过学生自己的体验与求索,从而实现自我建构。由此看来,三个维度本是一个整体。第三个维度是要以第一个维度为载体的,通过第一个维度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寓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中,而不是游离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外。而知识、精神的内化,又要经历一个主体自我体验、自我建构的过程。
  四、语文教学因突出基本教学手段而“简”
  自从“电”闯入语文课堂以来,语文课堂就变得五光十色、多姿多彩了。教学手段虽多,但总有上语文课的基本教学手段。语文课的基本教学手段是什么?拿阅读教学来说,就是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诵读文本,感悟文本。通过生动、扎实的语文实践活动,把握文本言语的内在精神,使学生文本语言与接受人文熏陶融为一体。
  手段多了,对语文学习来说未必是好事。前些时候,有的语文课堂,为了让学生“求异”或“发散”,往往离开了文本进行无休止的讨论、争辩,结果越扯越远;有的语文课堂,占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交流搜集来的资料,却把文本丢在一旁;不恰当地使用多媒体,以多媒体取代读书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再好的手段、方法,如果没有把握好合适的“度”用得过了头,也会造成语文课程的异化,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
  语文课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阅读教学其基本教学手段,自然就是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诵读文本,感悟文本”。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就是八个字——扣读导悟,读中见悟。
  当然这不是说其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表演等不可以用。用还是要用,但要掌握一个合适的度,要用其当用,万万不可滥用。
  
  
其他文献
背单词历来是学生最头疼的事,而如何有效地教授单词也是老师们最为关注的教学重点之一。围绕单词,学生和老师们展开可无数大大小小的“战役”;市面上,各种“好记星”等等一类的帮助学生记忆单词的工具更是层出不穷。那么如何才能使英语词汇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呢?  一、利用多媒体进行英语词汇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笔者打破以往的老师教、学生读的传统教学模式,把英语单词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读音规律来拼读单词,并利用投
要保证历史教学的质量,历史教师必须充分地运用历史教材这个载体,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高精度的提炼,深化和升华,使学生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业务素质的培养是一个不断修炼的过程。只要努力钻研、虚心请教、刻意领会,对中学历史教学有高度的责任感,那么就一定会产生出许多受益终身的"顿悟",使继承与发展、接受与创新在教学实践中彼此交融,相得益彰,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至佳
小学语文一、二年级教材文章篇幅较少,无法满足孩子的阅读需要,这就需要大量的课外文章来给予补充,但孩子如何正确阅读课外文章呢?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语感,传授读法,培养孩子掌握、运用阅读方法的能力,让孩子们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我根据个人的教学实践谈谈以下几种阅读方法,以求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一、带着问题阅读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就拿《狐狸和乌鸦》这
作为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小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因此在本轮课题研究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尝试了培养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通过教学实践我也想谈几点自己的浅见:  一、习惯的培养。  养成预习习惯。重视语文学习的第一个环节——预习,为了预习更有实效性,教师先提出预习目标,并针对目标提出要求,并教给学生具体实现目标的方法,同时给学生留足自主探究的学习空间
期刊
一、善于“听”的习惯  我听了二年级刘老师执教的一节《六的乘法口诀》公开课后,我深有感触,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上课专心听讲,集中注意力,这是学生听懂一节课的前提。所以,教师首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专心听课的良好环境,让学生能专心听讲。我经常告诉学生,听讲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认真听老师的“讲”,二是听学生的“讲”。老师课堂上讲的要么是启发思维的问题,要么是讲解重难点的知识,你只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英语教学听、说、读、写四大技能应到达的目标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其中对高中毕业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是:1.能阅读一般性的英文报刊或杂志,从中获取主要信息;2.能阅读一般英文原著,抓住主要情节,了解主要人物:3.能读懂各种商品的说明书等非专业技术性的资料;4.能根据情景及上下文猜测不熟悉的语言现象;5.能使用多种参考资料和工具书解决较复杂的语言疑难;6.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及良好的
目的:该课题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关系的研究,目的在于了解2
一、注重处理好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发展能力的关系  从《心理学》上说,技能是通过实际操练而巩固起来的活动方式,有技能并不完全等于有熟巧的功夫,熟巧是在已经具有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如果有这些理论指导,能理解所从事活动的性质,熟巧的形成就会更快更容易。那么,要掌握一门英语,仅获得语言知识和具有运用语言知识的熟巧是不够的,语言知识技能技巧的训练,是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的,具有语言知识技能技巧的学生,并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对写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可是,中学
目的:研究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MEA),经腹子宫肌瘤挖除术(AM)和经腹子宫全切术(AH)对机体的应激反应,以比较三种术式在围手术期对机体损伤及炎症反应的程度.方法:前瞻性对照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