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的成长背景和发展现状,阐明了地方本科院校的先天不足。在此基础上结合一线教师的切身体会探讨了地方本科院校的专业及课程改革。希望借此能为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的改革提供一些建设性建议,以供教育同行探讨和决策者参考。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专业 课程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23-02
一、地方本科院校的成长背景与发展现状。
上世纪9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发生了重大的改革,即将大学的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此次变革始于1996年高校的“双向选择,自由择业”的试点,到1998年大学生由国家分配工作的制度基本取消。并于1999年开始进行扩招,当年招生人数即增加46.5万人,招生总数达154.86万人,增长速度达42.91%,之后逐年增加。截止到2012,招生人数从扩招前的108.36万人增加到了688.83万人,增加了近7倍之多,具体情况见表1。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加,也就伴随着高校数量和规模的增加,其中每年高校增加的数目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从1999年开始到2012年为止,高校数目从1022所增加到2422所。其中,本科院校从591所增加到1145所,增加了554所。而这增加的554所本科院校中除了少部分是民营资本所办的独立学院外,绝大多数为地区市级的专升本院校。专科院校则从431所增加到1297所,增加了866所[1]。应该说高校的扩招是在政府、社会和高校的三方驱动下出现的高速增长。高校扩招带来的积极效应不容忽视,具体表现在:1.提高了高中的升学率,使更多年轻学子圆了大学梦。在扩招之前,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高考一点不为过,而如今,进入普通高校不再是难事。2.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学历和缩小与国外受教育水平差距。1978年,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55%,而到了 2002年达到15%,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式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3.推迟初次就业时间,缓解就业压力。4.发展经济,拉动内需。扩大和发展了教育行业,带动了教育相关行业的发展(如学校的基建、周边的餐饮和日用品消费等)。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稳步提高,高等教育扩招的负面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具体表现在:1.学校软硬件条件无法保障(师资力量的缺乏和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导致教育质量的整体下滑。不少地方本科院校由于以前的办学层次较低、办学规模较小,师资的质量和数量都无法达到办学要求,所以高校为了补充师资力量不得不大量引进重点大学的年轻硕士和博士,而这些年轻教师绝大多数来自于非师范院校,教育技巧和教育经验的积累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对于基础设施的不足也是非常普遍的问题,即使是很多重点名牌大学在扩招之前的教室、实验室、宿舍、食堂和运动场馆在扩招之后都很难满足正常的教学需求。不少高校就不得不纷纷开始建设新教学楼、新实验楼甚至是新校区,但即便如此不少学生还是感觉到了高校教学生活配套设施的不足。2.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就业率和薪酬水平持续下降。仅2012年,全国就有618.64万大中专毕业生加入到就业大军中,这其中还不包括上几届的待业大学生和48.65万的研究生。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变:由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另外加上高等教育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延续了扩招前的精英教育思维,不少学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不顾自身家底和所处的地域环境,在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上没有充分地进行论证,而是盲目地照搬其它名牌大学的专业和课程设置。这种“多快好省”的专业课程设置方法,虽然可以减少学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的初始成本,但带来的后果是学生的学习经历没有特色和市场适应力,难以参与日趋残酷的就业竞争。就业率和薪酬自然会不断降低,出现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3.高校巨额债务隐患。不少高校(其中不乏许多985、211重点大学)为了扩大学校规模、改善软硬件条件,不得不向多家银行贷款搞基建、买设备和招人才,并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像这种财务危机,如果找不到恰当的措施进行化解,学校就不可能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而这其中绝大多数地方院校多受省、市一级资助,有些可能仅有市一级的资助,省级资助很少或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地方的财政吃紧,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威胁。综上所述,地方本科院校底子薄、根基浅,在就业压力持续增加的大背景下,学校生存和发展受到了日益严峻的考验。学校的专业课程改革也就成为了必须之选。
表1 1999年至2012年中国高校的招生情况
(数据来源于教育部:http://www.moe.gov.cn)
表2 1999年至2012年中国高校的增加情况
(数据来源于教育部:http://www.moe.gov.cn)
二、地方本科院校专业与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改革思路。
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表示教育部将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从根本上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应该说这是国家在最高层面上首次公开对目前高校教育与就业问题的改革认识。这一改革动向刚见报端,就引起了国内各大媒体、机构、学者和民众的大讨论。其中绝大数是赞同这一改革的,正如前面笔者对地方院校的历史和现实的分析一样,改革是地方院校与重点大学错位发展、良性发展的必然之选。但也有不少学者担心地方院校的这种改革是不是会让这些院校又倒回到以前职业教育的老路上去。甚至有学者认为这种改革本身就是对以前大学盲目扩招的“拨乱反正”。居于以上不同的认识,笔者也有自己的理解,供大家探讨:
1.改革是必须的,改革是地方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必然之选。不改,学生就业问题将更加凸显,企业需求与高等教育的脱节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将会更加明显。如果长期不解决这种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对于国家、社会和家庭的稳定也会造成隐患。但是要想改革顺利的实施,需要国家、社会和普通民众自上而下地从意识形态、用人制度和薪酬分配等多个角度改变过去那种“轻技能,重学术”的价值体系。唯有这样才会使地方高校的改革有不竭的动力源泉和取胜的保障。 2.科学合理,渐进有序的改革,避免使地方本科院校的教育改革简单回到十几年前的职业技术教育老路上去。地方本科院校所培养的是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而不是简单的技术工人。如果是技术工人只需要简单岗前培训即可以上岗工作,但这样纯粹强调技术操作的教育,对于大学本科生来说应该是完全不够,它无法满足学生再次就业、自主就业和终生学习的需要。因此学者们的担心也不无道理。如何改革?这是问题的关键,笔者结合自己的理解与体会并参照世界职业教育典范——德国的成功经验,谈几点感受:
①专业设置的改革。如前所述,由于高等教育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就业市场已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结构性问题。学校开办的专业与企业的需求不能进行良好的对接。从而出现了一面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另一面则是企业大量存在的“用工荒”的怪现象。所以,在专业的设置上应该充分根据企业、社会的需要发展对口专业,应该进行充分广泛的调研和预判,确定就业市场的专业需求和发展趋势,以此来确定专业的方向和规模。作为全球职业教育成功的典范,德国一直非常重视专业设置的市场调研,中央有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和德国劳动市场与职业研究所以及16个州和大学等其他专业的职业教育研究所。其中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负责制定并颁布国家承认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强大的职业教育科研支撑,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可持续和创新发展的坚实基础。德国职业教育研究的宗旨在于确定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创新的核心诉求,提供职业教育结构调整的具体行动方案。为此德国职业教育研究的核心范畴是观察国内欧洲和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调研职业教育对培养目标和内容的需求,确定应对经济社会和技术要求的职业教育发展趋。此外,各个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可以根据国家权威部门发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确定专业的设置和规模,以充分发挥学校的自主办学权。为此,各个学校有必要设立一个专门的专业设置协调小组,该小组由校长任组长,由招生就业处具体负责与各教学单位主管招生就业的主管领导进行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的协调。总之,在专业设置和规模确定上,应该由中央、省、地方到学校多方共同努力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而不是之前那种简单的“拷贝”式专业开办模式。
②课程设置的改革。重基础,宽知识,强技能。首先,大学四年有足够的时间学习文化、理论课程。对于每一门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必须要有足够的课时量,以保证学生在该领域的扩展与发展。其次,同时学校应该开设足够多的与专业无直接联系,但又是作为一个高学历国民所需要的文化素质课程,比如法律、经济、文学、美学和历史等提升学生素质的选修课程。强技能,这应该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软肋。过去虽然我们也有学生的见习和实习,但通常时间都比较短,很多都流于形式,因此必须加于强化。在这里,不妨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的成功经验,将技能教育的绝大部分交由企业完成。所谓“双元制”指的是企业作为一元,学校作为另一元,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制度。在德国,政府依法出面干预促使产学合作制度化,使学校和企业相互支援共同受益。同时,政府设立专门的“产业合作委员会”,对企业和学校双方进行控制和监督,对与学校合作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偿。对不依靠大学培养人才的企业则增加一定的税金,并公开因教育水平低而不能满足企业需要的学校名单,减少或停止对其的财政支持,以此来促进企业与学校间的相互合作。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目前企业对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投入和成熟度远远未达到德国的水平,短时内也无法改变学生在企业的学习质量。同时如按德国的改革模式进行改革,高校的授课时数大幅减少,对富余高校老师的分流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国家有必要通过税收等政策引导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并逐步成为职业教育的主体。另外,应该逐步降低学校的理论课课时,对于高校富余教师可以根据老师意愿和自身知识结构分流到企业做学生的专业指导和日常管理,教师的工资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原则上不低于之前的收入水平,以减少改革的阻力。
总之,地方本科院校的专业及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但是改革的合理性和渐进性是不容忽视的,以避免旧矛盾未解决好又出现新的矛盾。新老矛盾的交替则可能会使这场意义非凡的高等教育改革走入僵局。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官方网站.http://www.moe.gov.cn.
[2]鲁昕.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中国发展高层论主题演讲,2014,http://finance.sina.com.cn/hy/2014032 2/121118584298.shtml.
[3]汤光伟,秦辉.世界各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2):90-93.
[4]姜大源.德国职业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56-57.
[5]姜大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再解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3:5-14.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专业 课程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23-02
一、地方本科院校的成长背景与发展现状。
上世纪9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发生了重大的改革,即将大学的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此次变革始于1996年高校的“双向选择,自由择业”的试点,到1998年大学生由国家分配工作的制度基本取消。并于1999年开始进行扩招,当年招生人数即增加46.5万人,招生总数达154.86万人,增长速度达42.91%,之后逐年增加。截止到2012,招生人数从扩招前的108.36万人增加到了688.83万人,增加了近7倍之多,具体情况见表1。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加,也就伴随着高校数量和规模的增加,其中每年高校增加的数目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从1999年开始到2012年为止,高校数目从1022所增加到2422所。其中,本科院校从591所增加到1145所,增加了554所。而这增加的554所本科院校中除了少部分是民营资本所办的独立学院外,绝大多数为地区市级的专升本院校。专科院校则从431所增加到1297所,增加了866所[1]。应该说高校的扩招是在政府、社会和高校的三方驱动下出现的高速增长。高校扩招带来的积极效应不容忽视,具体表现在:1.提高了高中的升学率,使更多年轻学子圆了大学梦。在扩招之前,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高考一点不为过,而如今,进入普通高校不再是难事。2.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学历和缩小与国外受教育水平差距。1978年,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55%,而到了 2002年达到15%,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式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3.推迟初次就业时间,缓解就业压力。4.发展经济,拉动内需。扩大和发展了教育行业,带动了教育相关行业的发展(如学校的基建、周边的餐饮和日用品消费等)。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稳步提高,高等教育扩招的负面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具体表现在:1.学校软硬件条件无法保障(师资力量的缺乏和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导致教育质量的整体下滑。不少地方本科院校由于以前的办学层次较低、办学规模较小,师资的质量和数量都无法达到办学要求,所以高校为了补充师资力量不得不大量引进重点大学的年轻硕士和博士,而这些年轻教师绝大多数来自于非师范院校,教育技巧和教育经验的积累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对于基础设施的不足也是非常普遍的问题,即使是很多重点名牌大学在扩招之前的教室、实验室、宿舍、食堂和运动场馆在扩招之后都很难满足正常的教学需求。不少高校就不得不纷纷开始建设新教学楼、新实验楼甚至是新校区,但即便如此不少学生还是感觉到了高校教学生活配套设施的不足。2.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就业率和薪酬水平持续下降。仅2012年,全国就有618.64万大中专毕业生加入到就业大军中,这其中还不包括上几届的待业大学生和48.65万的研究生。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变:由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另外加上高等教育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延续了扩招前的精英教育思维,不少学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不顾自身家底和所处的地域环境,在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上没有充分地进行论证,而是盲目地照搬其它名牌大学的专业和课程设置。这种“多快好省”的专业课程设置方法,虽然可以减少学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的初始成本,但带来的后果是学生的学习经历没有特色和市场适应力,难以参与日趋残酷的就业竞争。就业率和薪酬自然会不断降低,出现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3.高校巨额债务隐患。不少高校(其中不乏许多985、211重点大学)为了扩大学校规模、改善软硬件条件,不得不向多家银行贷款搞基建、买设备和招人才,并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像这种财务危机,如果找不到恰当的措施进行化解,学校就不可能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而这其中绝大多数地方院校多受省、市一级资助,有些可能仅有市一级的资助,省级资助很少或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地方的财政吃紧,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威胁。综上所述,地方本科院校底子薄、根基浅,在就业压力持续增加的大背景下,学校生存和发展受到了日益严峻的考验。学校的专业课程改革也就成为了必须之选。
表1 1999年至2012年中国高校的招生情况
(数据来源于教育部:http://www.moe.gov.cn)
表2 1999年至2012年中国高校的增加情况
(数据来源于教育部:http://www.moe.gov.cn)
二、地方本科院校专业与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改革思路。
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表示教育部将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从根本上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应该说这是国家在最高层面上首次公开对目前高校教育与就业问题的改革认识。这一改革动向刚见报端,就引起了国内各大媒体、机构、学者和民众的大讨论。其中绝大数是赞同这一改革的,正如前面笔者对地方院校的历史和现实的分析一样,改革是地方院校与重点大学错位发展、良性发展的必然之选。但也有不少学者担心地方院校的这种改革是不是会让这些院校又倒回到以前职业教育的老路上去。甚至有学者认为这种改革本身就是对以前大学盲目扩招的“拨乱反正”。居于以上不同的认识,笔者也有自己的理解,供大家探讨:
1.改革是必须的,改革是地方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必然之选。不改,学生就业问题将更加凸显,企业需求与高等教育的脱节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将会更加明显。如果长期不解决这种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对于国家、社会和家庭的稳定也会造成隐患。但是要想改革顺利的实施,需要国家、社会和普通民众自上而下地从意识形态、用人制度和薪酬分配等多个角度改变过去那种“轻技能,重学术”的价值体系。唯有这样才会使地方高校的改革有不竭的动力源泉和取胜的保障。 2.科学合理,渐进有序的改革,避免使地方本科院校的教育改革简单回到十几年前的职业技术教育老路上去。地方本科院校所培养的是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而不是简单的技术工人。如果是技术工人只需要简单岗前培训即可以上岗工作,但这样纯粹强调技术操作的教育,对于大学本科生来说应该是完全不够,它无法满足学生再次就业、自主就业和终生学习的需要。因此学者们的担心也不无道理。如何改革?这是问题的关键,笔者结合自己的理解与体会并参照世界职业教育典范——德国的成功经验,谈几点感受:
①专业设置的改革。如前所述,由于高等教育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就业市场已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结构性问题。学校开办的专业与企业的需求不能进行良好的对接。从而出现了一面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另一面则是企业大量存在的“用工荒”的怪现象。所以,在专业的设置上应该充分根据企业、社会的需要发展对口专业,应该进行充分广泛的调研和预判,确定就业市场的专业需求和发展趋势,以此来确定专业的方向和规模。作为全球职业教育成功的典范,德国一直非常重视专业设置的市场调研,中央有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和德国劳动市场与职业研究所以及16个州和大学等其他专业的职业教育研究所。其中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负责制定并颁布国家承认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强大的职业教育科研支撑,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可持续和创新发展的坚实基础。德国职业教育研究的宗旨在于确定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创新的核心诉求,提供职业教育结构调整的具体行动方案。为此德国职业教育研究的核心范畴是观察国内欧洲和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调研职业教育对培养目标和内容的需求,确定应对经济社会和技术要求的职业教育发展趋。此外,各个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可以根据国家权威部门发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确定专业的设置和规模,以充分发挥学校的自主办学权。为此,各个学校有必要设立一个专门的专业设置协调小组,该小组由校长任组长,由招生就业处具体负责与各教学单位主管招生就业的主管领导进行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的协调。总之,在专业设置和规模确定上,应该由中央、省、地方到学校多方共同努力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而不是之前那种简单的“拷贝”式专业开办模式。
②课程设置的改革。重基础,宽知识,强技能。首先,大学四年有足够的时间学习文化、理论课程。对于每一门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必须要有足够的课时量,以保证学生在该领域的扩展与发展。其次,同时学校应该开设足够多的与专业无直接联系,但又是作为一个高学历国民所需要的文化素质课程,比如法律、经济、文学、美学和历史等提升学生素质的选修课程。强技能,这应该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软肋。过去虽然我们也有学生的见习和实习,但通常时间都比较短,很多都流于形式,因此必须加于强化。在这里,不妨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的成功经验,将技能教育的绝大部分交由企业完成。所谓“双元制”指的是企业作为一元,学校作为另一元,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制度。在德国,政府依法出面干预促使产学合作制度化,使学校和企业相互支援共同受益。同时,政府设立专门的“产业合作委员会”,对企业和学校双方进行控制和监督,对与学校合作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偿。对不依靠大学培养人才的企业则增加一定的税金,并公开因教育水平低而不能满足企业需要的学校名单,减少或停止对其的财政支持,以此来促进企业与学校间的相互合作。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目前企业对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投入和成熟度远远未达到德国的水平,短时内也无法改变学生在企业的学习质量。同时如按德国的改革模式进行改革,高校的授课时数大幅减少,对富余高校老师的分流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国家有必要通过税收等政策引导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并逐步成为职业教育的主体。另外,应该逐步降低学校的理论课课时,对于高校富余教师可以根据老师意愿和自身知识结构分流到企业做学生的专业指导和日常管理,教师的工资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原则上不低于之前的收入水平,以减少改革的阻力。
总之,地方本科院校的专业及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但是改革的合理性和渐进性是不容忽视的,以避免旧矛盾未解决好又出现新的矛盾。新老矛盾的交替则可能会使这场意义非凡的高等教育改革走入僵局。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官方网站.http://www.moe.gov.cn.
[2]鲁昕.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中国发展高层论主题演讲,2014,http://finance.sina.com.cn/hy/2014032 2/121118584298.shtml.
[3]汤光伟,秦辉.世界各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2):90-93.
[4]姜大源.德国职业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56-57.
[5]姜大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再解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