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少年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和对策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du38sbf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在阐述人文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青少年人文精神缺失的主要表现,并剖析了导致青少年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指出了,青少年人文精神的缺失有着历史、社会和家庭的种种原因,从社会大环境、家庭和学校教育入手对青少年加强人文精神培养,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青少年 人文精神 原因 对策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现代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了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使得人文精神的培养备受关注。人文精神是针对现代化进程中的西方中心主义、物质消费主义、技术工具主义而提出的,它强调人文文化、自我实现和人文关怀。人文精神,是一种意识、观念、态度、主张或宗旨,它强调人的价值的重要性,强调人的精神追求或心灵追求(包括情感追求、审美追求、道德追求、认知追求与创造追求等)——人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动物)的根本价值和本质,它是任何一个精神健康的人安身立命的生活之根。[1]
  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由人文知识化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成果,它的核心是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它蕴含于人的内心世界,见之于人的行为动作,它的终极目的是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人和人类社会最本质的属性。人文精神所主张和追求的,正是人类社会永恒的本质追求,所以无论我们的社会在物质上和技术上有了多大的发展,人文精神都应当是我们所永远提倡的。“只有注重人文,才能化育美好的世界和生活”。[2]
  二、青少年人文精神缺失的主要表现
  1.思想道德的滑坡
  当前,在相当一部分青少年中存在着种种道德困惑,更有一部分人以耻为荣,以荣为耻,出现了一些与现代化进程相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一致的道德缺失。[3]
  他们忽视甚至漠视人与人之间的宝贵情感,缺乏同情心和关爱之心;缺乏基本的公德意识,缺乏必要的荣辱观和是非观念,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化的进程。青年人的颓废、彷徨,以及毫无责任心、公德意识和规则意识,种种不良的表现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并且正在为不远的将来的社会埋下危险的种子。[4]近年来,我们不时地能从媒体看到青少年的各种恶性案件,便是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滑坡的极端体现。如果这种现象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遏制,后果不堪设想。
  2.人文素养的匮乏
  这一方面主要表现为部分青少年的知识结构不合理,不喜欢读书,对历史文化不感兴趣,不注意文学方面的修养,人文知识面狭窄,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口头和文字的表达能力较差;不会自我调节,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过于强调自我,缺乏合作意识,不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缺乏高尚的情操,没有远大的理想,得过且过,追求享乐,没有意志力,不能在现实社会中很好的立足,更不能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
  三、青少年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1.长期以来科学主义文化观的盛行
  科学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些贬义的意思,它过分强调科学的作用,认为科学是全知全能的,它的核心是“科学崇拜”和“工具理性”。这种“科学崇拜”声称所有的问题都能被科学解决,甚至科学能检验精神、价值和自由问题。它把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知识看作是人类知识的典范,自然科学以其权威性、严肃性和有效性而成为人类知识中最有价值或唯一有价值的部分,它可以用来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这种文化观势必影响到教育,当今教育所追求的“能力本位”“行为目标”等,实际上就是科学的“工具理性”的反映。[5]这种观念在课程上的直接反应就是重理轻文,出现“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人文学科受到轻视,人文精神的培养遭到忽略。尤其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所表现出的巨大经济价值和效益,科学精神被无限地强化,导致与人文精神分离,造成人类文化的片面化。尽管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有人开始倡导科学与人文的整合,但是长期以来科学至上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人文精神的培养还是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2.高考指挥棒下应试教育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都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使广大青少年围着高考的指挥棒转,逐渐形成了“成绩决定一切”的思想和功利主义的学习心理。广大青少年整日被题海所淹没,厌学情绪严重,也没有时间去阅读其他有益的书籍来丰富自己的人文视野;考试所带来的不良竞争,破坏了青少年合作意识的培养;升学带来的压力也常常让他们心情烦躁、压抑,甚至心理扭曲。这些都很不利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培养,更不利于其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同时,学校迫于升学的压力,德育工作被严重削弱,这种只关心成绩的做法是导致广大青少年人文素质缺乏的根本所在。
  3.社会转型时期非主流文化的异化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旧的道德秩序被打破,新的道德秩序还没有完全建立,思想、文化、价值观等都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震荡和变革,各种非主流文化正在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首先,大量涌入的外来思想文化不断侵蚀着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青少年正处在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外来文化通过新兴媒体特别是网络传播外来影视、节日、快餐、品牌服饰等各种文化,这些文化对青少年的政治理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造成了部分青少年价值迷惘、崇洋媚外、漠视传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盛行。其次,科技的进步、信息的丰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社会化“不足”的青少年也是巨大的考验,许多青少年成了这把双刃剑的牺牲品。再次,当前不良的社会风气削弱了教育的作用,影响了青少年正确人生观的形成。
  4.家庭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忽视
  由于升学的压力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更多的对子女进行的是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教育,而很少进行道德方面的教育。同时,我国目前的家庭结构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大,许多青少年从小娇生惯养,不能吃苦,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必要的同情心、包容心,缺乏诚信。
  四、培养青少年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
  加强青少年的人文精神培养,我以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1.社会层面上的关心和爱护
  青少年是祖国的前途和希望,制止不良的社会风气,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首先,成年人群体要以身作则,为广大青少年树立榜样,通过耳濡目染来提高其人文素养。事实上,青少年的许多不良习惯正是模仿成年人的结果。其次,大众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引领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多为社会公益事业作贡献。再次,政府要加快法制建设的步伐,使之与飞速发展的经济相适应,让那些危害青少年成长的活动得到有效遏制。人文精神是由人文知识的内化而形成的,这个内化的过程同时也需要社会主流健康文化的同化。可见,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掌握人类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是全社会的职责和义务。
  2.家庭教育上的重新定位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家长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孩子的成才绝不仅仅只靠科学知识的掌握。“要成才,先成人”,这种成为人(become human)的教育才是最重要的。家长平时要多加强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多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教育。鼓励孩子多读些人文方面的书籍,并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现代科学技术及社会的发展,要求重视科学与人文的内在一致性,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家庭教育要在二者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契合点,让广大青少年健康的成长。
  3.学校主战场的全面教育
  (1)全面贯彻新课程关于加强青少年人文精神培养的目标。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时,特别强调要体现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教学目的上,改变过去传统课堂教学的做法,传统课堂教学过分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感觉、知觉、概念、判断、推理等认知因素,把系统知识的传授和认知能力的发展视为主要目的甚至唯一目的,从而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忽视对学生完满精神世界建构。[6]新课程将科学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并重,是时代的要求。学校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向青少年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向他们传授人文知识,并使他们将这些知识内化为意识、思想和情感。全面贯彻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文环境。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子系统,它通过对青少年的强烈熏陶,从而直接影响其价值观念、人格完善及思想、文化、心理素质的提高。因此,学校要从物质环境建设、文化传统建设及校风校纪建设入手,通过组织各种教育活动,使人类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核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让民主创新、平等和谐、求真求善成为学校人文建设的主题。
  首先,学校要发挥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为学生营造特定的文化氛围,对大众传播信息及文化知识内容进行有目的筛选,并通过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教育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施加积极的影响。培养他们的仁爱之心、善良的情怀、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人人平等的社会理念,以及自己动手的本领。
  其次,发挥校园文化的约束作用。校园文化对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具有教育的内驱力作用。它可以通过对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的制约,有力地促进集体和个人思想品德的提高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会他们做人的准则。
  加强青少年人文精神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可见,把青少年培养成什么样的接班人,关系着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前途。
  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精神,不能单靠学校,它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人文精神缺失乃是源于社会主流文化精神的迷失,学校是被动的,甚至是无可奈何的”[7]因此,社会主流文化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预见,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及和谐社会的建设的推进,青少年人文精神的培养将会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任长松.课程的反思与重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8.
  [2]汪青松,张国定.从文科综合到人文教育[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180.
  [3]黄东桂,张艳,胡玮.未成年人在荣辱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6,(17):18.
  [4][7]高焕祥.人文教育:理念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7):17.
  [5]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6-37.
  [6]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8.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校各门学科的专任教师都有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义务,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较之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具有明显优势。然而,基于教师和学校两个因素,专任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优势未能正常发挥,这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端正思想,加强修养,而且需要高校通过各种措施来改善现状。  关键词: 高校专任教师 思想政治教育 比较优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摘 要: 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重要内容。当前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档案袋评价是一种新的记录学生成长的评价方法,可以真实、深入地再现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相对于传统的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方法,档案袋评价存在诸多优势,可以合理地运用到大学生思想品德测评的过程中。研究从档案袋评价目标的确定、档案袋内容的设计、
摘 要: 本次调查是基于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高校文学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实践创新项目进行的,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尤其是非文学专业类大学生的文学阅读现状,通过问卷和访谈等调查方法,在获得一手资料的前提下,对当代大学生文学阅读和人文素质教育提出有效应对策略,从而培养其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 理工科大学生 文学类作品阅读 调查    一、调查一般情况说明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
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20世纪前五十年风云变幻,而中国的电影正是在这一动荡的历史时期中艰难起步和发展,并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辉煌。早期的中国电影人在艰苦的环境中积极创作,将戏剧和电影作为武器,进行政治宣传和革命,拍出了很多反映当时的社会黑暗,鼓舞人们奋勇直前的传世之作。  早在中国电影诞生之初,女性就开始走上银幕。1913年黎北海在香港拍摄了《庄子试妻》(黎北海,1913
摘 要: 文章以戏剧《哈姆莱特》为蓝本,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着重分析了小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在叙述视角和人物塑造方面进行的创新,尤其对葛特露这一人物形象的重新塑造进行了诠释,从而论证葛特露这一人物形象实现了从戏剧中的边缘化到小说里的中心化的飞跃。  关键词: 葛特露 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 约翰·厄普代克    我国译林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的《葛特露和克劳狄斯》是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的小说Gert
摘 要: 宋玉是我国先秦文学史上的一位大家,他的辞赋作品尤其著称于世,在人物塑造,写作手法,主题旨趣等各个方面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宋玉辞赋作品的写作手法具有开创性,在很多方面对抒情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宋玉其人及其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应该得到重新评价。  关键词: 宋玉 辞赋 抒情文学    宋玉是战国时代继屈原之后重要的辞赋作家,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提到: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
摘 要: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形式之一,它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和手段来增强表达效果。由缺隐、急转、谬读、改写、总分、串组等特殊的修辞手段构成的对联异彩纷呈,极具艺术表现力。  关键词: 对联 修辞手段 表达效果    对联是中国灿烂文化大花园的一枝奇葩。从古至今,它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成为我国最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它以小巧玲珑、精炼警策为特色,由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一
摘 要: 《年轻的古德曼布朗》揭示了人性中的“罪”的一面,然而面对能够意识到的“罪”,却呈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古德曼布朗采取了消极的态度,最终在忧郁中死去;而村中的其他人却采取了积极的生活态度,并在生活中不断地得到救赎,快乐地生活。  关键词: 《年轻的古德曼布朗》 罪 人生态度    一、简介  《年轻的古德曼布朗》是19世纪心理罗曼史小说大师霍桑最好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执着于揭示人心中存在的
摘 要: 中国古典小说传入泰国后,从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创作手法与表现技巧等方面对泰国传统文学产生了较大影响,推动了泰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本文以《三国演义》为例,具体分析中国古典小说对泰国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古典小说 《三国演义》 泰文学 影响    作为中国的近邻,泰国一直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关系。十九世纪初期,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小说开始大量传入泰国,对泰国文
摘 要: 针对高中历史新课程必修课按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模块编排的特点,本文以复习必修三中的明末清初进步思想为例,联系必修一、二中的相关政治、经济内容,进行前后联系、对比分析,谈谈历史教学中的对应复习。  关键词: 高中历史新课程 必修课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一、二、三分模块、按专题进行编排,分别讲述了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与科技等领域的内容。在这种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