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富。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以此来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认同以及感悟,同时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涵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人文学科,在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丰富学生文化底蕴和提高学生文化修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但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提高我国居民文化修养和内涵,也可以很好地解决当代人传统文化缺失这一问题。因此,在当前阶段我国有必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学生文化修养和品味,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一、 当前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时存在的问题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高中阶段既是对以往知识的升级总结,又是为大学打基础的时期,更是培养学生文化内涵,提升学生修养和品位的重要时期。但是由于教学方法的不当和教师水平的限制,在当前阶段,高中语文教学在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渗透方面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在古诗文的学习中,教师多采用要求学生背诵的形式,却忽略了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深层意境的理解、思考,以致学生对古诗文当时的背景不了解,也体会不到诗人的情感,很难在古诗词的学习中产生共鸣和深思,导致学生对古文化的学习感觉没有兴趣,积极性不高,对学习内容掌握的情况也不理想。这也是当今高中语文教学在传统文化的渗透方面最为失败的地方。
另外,高中语文教学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时模式太过于单一,除了课本中的知识外,教师很少会通过课外文化活动或其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和教育。且近些年,在互联网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与干扰下,高中生普遍对传统文化缺乏足够的认知能力,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有所缺失。
二、 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的教学策略
(一) 立足课文,深化认知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内容,对高中生的健康成长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如今国际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受到国外文化的影响,变得不太重视我国的传统文化内容,认为学习这些内容没有任何意义。这种思想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高中生人格的全面发展以及传统文化的继承意识,因此,为了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教师应该充分将传统文化知识内容涵盖到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提升高中生的人文素质,使我国的民族精神得到弘扬与发展,学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地纠正学生在传统文化学习方面的错误观念。例如,在教学屈原的《离骚》时,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屈原在当时为国家和百姓的担忧,以及为理想献身的伟大精神,使学生通过学习对传统文化内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与此同时,还要鼓励学生搜集作者的其他作品,以便从中充分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与此同时,为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运用相关知识,教师可以搜集其他与之相关的阅读内容,以便学生拓展提升,不断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力度。
(二) 丰富教法,促进实践
在课程整合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新技术连接不同学科。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多媒体教学和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不仅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点,也是教学的优化手段。在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可以自然地整合各学科的内容。例如,在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合理地构建知识体系,教师可以根据文化的主题类型进行专项教学。比如,在“民俗”文化的讲解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影视短片、音乐剪辑等,实现有效的情境引入。
为了构建高中阶段传统文化的跨学科整合教学实践,教师可以从传统文化入手,总结音乐、历史、地理等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例如,在“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诗词文化的了解,笔者在班级中开展了“唐宋知识競答”活动,将唐宋期间的诗人、词人的名篇及逸事等制作为一百余问答知识,让学生三人一组进行知识竞答,最终的竞答赢家会获得精美文具大礼包。在传统文化竞赛教学实践中,学生会自觉准备竞赛,自主丰富涉猎,同时会在竞赛中回顾所学知识,学到更多传统文化的内容,还可以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三) 课外拓展,积累沉淀
除了课堂中的教学时间,教师还要合理地利用课后活动时间,毕竟课堂时间只有45分钟,不能全面地让学生感知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教师要善于找寻课后拓展活动的空闲时间,将教学延伸到课后去,与此同时,教师也要以高中生现有的阅读能力为基础,引导他们自主的对我国历史作品做出阅读。
例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之后,教师可以推荐《战国策》这本书,学习完《项羽本纪》后,教师可以在课后借助多媒体播放《霸王别姬》的视频片段,并且可以增加皮影演示的形式,借助这种形式的视频,帮助学生对小说进一步理解,还能加深学生对我国皮影的理解和认知。此外,针对不喜欢阅读名著、古诗文的高中生,语文教师可以向其推荐一些经典影视节目和综艺节目,以便通过此方式加深其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与领悟。
三、 结束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语文教材中选择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语文教师应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探索文化资源,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丁洁颖. 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实施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
[2]张红艺.高中语文教学中优秀流行文化资源的应用策略探析[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6):126-127.
[3]陈志坤.赏千年古诗佳话 品传统文化之醇[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36):86-87.
【关键词】新课标;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人文学科,在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丰富学生文化底蕴和提高学生文化修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但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提高我国居民文化修养和内涵,也可以很好地解决当代人传统文化缺失这一问题。因此,在当前阶段我国有必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学生文化修养和品味,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一、 当前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时存在的问题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高中阶段既是对以往知识的升级总结,又是为大学打基础的时期,更是培养学生文化内涵,提升学生修养和品位的重要时期。但是由于教学方法的不当和教师水平的限制,在当前阶段,高中语文教学在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渗透方面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在古诗文的学习中,教师多采用要求学生背诵的形式,却忽略了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深层意境的理解、思考,以致学生对古诗文当时的背景不了解,也体会不到诗人的情感,很难在古诗词的学习中产生共鸣和深思,导致学生对古文化的学习感觉没有兴趣,积极性不高,对学习内容掌握的情况也不理想。这也是当今高中语文教学在传统文化的渗透方面最为失败的地方。
另外,高中语文教学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时模式太过于单一,除了课本中的知识外,教师很少会通过课外文化活动或其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和教育。且近些年,在互联网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与干扰下,高中生普遍对传统文化缺乏足够的认知能力,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有所缺失。
二、 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的教学策略
(一) 立足课文,深化认知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内容,对高中生的健康成长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如今国际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受到国外文化的影响,变得不太重视我国的传统文化内容,认为学习这些内容没有任何意义。这种思想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高中生人格的全面发展以及传统文化的继承意识,因此,为了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教师应该充分将传统文化知识内容涵盖到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提升高中生的人文素质,使我国的民族精神得到弘扬与发展,学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地纠正学生在传统文化学习方面的错误观念。例如,在教学屈原的《离骚》时,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屈原在当时为国家和百姓的担忧,以及为理想献身的伟大精神,使学生通过学习对传统文化内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与此同时,还要鼓励学生搜集作者的其他作品,以便从中充分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与此同时,为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运用相关知识,教师可以搜集其他与之相关的阅读内容,以便学生拓展提升,不断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力度。
(二) 丰富教法,促进实践
在课程整合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新技术连接不同学科。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多媒体教学和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不仅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点,也是教学的优化手段。在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可以自然地整合各学科的内容。例如,在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合理地构建知识体系,教师可以根据文化的主题类型进行专项教学。比如,在“民俗”文化的讲解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影视短片、音乐剪辑等,实现有效的情境引入。
为了构建高中阶段传统文化的跨学科整合教学实践,教师可以从传统文化入手,总结音乐、历史、地理等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例如,在“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诗词文化的了解,笔者在班级中开展了“唐宋知识競答”活动,将唐宋期间的诗人、词人的名篇及逸事等制作为一百余问答知识,让学生三人一组进行知识竞答,最终的竞答赢家会获得精美文具大礼包。在传统文化竞赛教学实践中,学生会自觉准备竞赛,自主丰富涉猎,同时会在竞赛中回顾所学知识,学到更多传统文化的内容,还可以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三) 课外拓展,积累沉淀
除了课堂中的教学时间,教师还要合理地利用课后活动时间,毕竟课堂时间只有45分钟,不能全面地让学生感知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教师要善于找寻课后拓展活动的空闲时间,将教学延伸到课后去,与此同时,教师也要以高中生现有的阅读能力为基础,引导他们自主的对我国历史作品做出阅读。
例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之后,教师可以推荐《战国策》这本书,学习完《项羽本纪》后,教师可以在课后借助多媒体播放《霸王别姬》的视频片段,并且可以增加皮影演示的形式,借助这种形式的视频,帮助学生对小说进一步理解,还能加深学生对我国皮影的理解和认知。此外,针对不喜欢阅读名著、古诗文的高中生,语文教师可以向其推荐一些经典影视节目和综艺节目,以便通过此方式加深其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与领悟。
三、 结束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语文教材中选择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语文教师应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探索文化资源,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丁洁颖. 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实施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
[2]张红艺.高中语文教学中优秀流行文化资源的应用策略探析[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6):126-127.
[3]陈志坤.赏千年古诗佳话 品传统文化之醇[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36):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