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教育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sotan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而语文素养的核心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发展奠定基础。”语文教材中那些文质兼美、诗情画意的审美元素能够唤醒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因此,教师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美学角度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知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学修养。
   一、主题美
   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文学作品,往往充满情感,引人入胜,入境动情,也能使人心胸开阔,志向远大。如张晓风的《敬畏生命》,蒙田的《热爱生活》,冰心的《谈生命》等文章就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及意义,使抽象的生命通过哲理形象地诠释出来,读之如品芝兰,越品越浓。又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其中辽阔壮丽的北国雪景,抒发了伟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和必胜的信心。教学这些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抒发胸中伟大抱负的文章,能够陶冶学生心灵,增强生活信心,唤醒爱国激情。
   二、语言美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其中的“文”就是文采,是从审美的角度来评价作品中的语言。语言是语文审美教育的基础。我们知道优美的文章能够千古传诵,是因为文中优美的词语包含有深刻的内涵,读之似有身临其境之感,真是妙不可言。如席慕蓉的《乡愁》,把抽象的乡愁用“月夜中的笛声”“挥手别离”“没有年轮的树”等语言描绘出来,使人读之如歌唱,如品茗。
   又如《小石潭记》,作者在写潭水清澈“如空游元所依”的情形时,写得形象逼真,似眼前真有一潭小溪游鱼。再如《醉翁亭记》中,“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荫,风霜高洁,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作者对四季之景的描绘,清新流畅,读之爽心悦目,韵味无穷。还有《绝唱》中对白妞的描写,“秀而不媚,清而不寒”,楚楚动人,让人拍案叫绝,美不胜举,真是言已尽而意无穷。总之,学习这些优美的文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想象和审美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多读并能出口成诵为好。
   三、意境美
   所谓的意境,就是艺术境界。优美的文章能创设出奇异的艺术境界。如诗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其中,“直”和“圆”两个字把大漠凄美的风光展示在读者的眼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把物我两忘、人境合一的悠然之景映入眼帘。“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诗里鸡声、茅店、月夜、人迹、板桥、清霜六个名词,本是很具体有形的一般景物,但诗人借助对这些物象的描写,却在我们眼前浮现出一幅旅人在荒凉的乡村道路上清晨踏霜的生动情景。不仅如此,它还可以使我们体会到旅人“道路辛苦,羁旅思愁”的心境。
   好的写景文章,总是讲究创设意境,流露深情的。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呢?”“晒”“睡”“醒”几个词就烘托出一种舒适的温暖的优美意境,表达出作者赞美的真情。而且教材中的说明文,绝大多数也都是“有境界”之作,我们也应善于把握。如《中国的石拱桥》开篇就说:“石拱桥的桥洞形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中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等”。这样的开头,一下子就把读者带进了美妙的艺术境界,使读者感受到了拱桥形式的优美。
   四、绘画美
   古诗中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我们在学习诗词时,通过意思想象画面,了解诗的意境,从而加深对诗的理解和记忆。这样既能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聯想绘画能力。如根据辛弃疾《村居》,画一幅田园生活图;根据王维《使至塞上》,勾画出大漠风光图。经过这样的练习,要求设计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音乐背景或画面时,就不会茫然不知所措了。
   五、结构美
   精巧的结构能给人峰回路转、景象横生的美感。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语言美,而且结构也很美,这样读之既有节奏,又有气势。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构思就特别精巧,且悬念迭出,结尾还出人预料,言已尽而意无穷,足见其匠心。又如《紫藤萝瀑布》《安塞腰鼓》等语句整散结合,几句或几个字就可以是一段,读之爽快,干练;结构错落有致,层次清晰,读之铿锵有力。这些变化多端,趣味横生的文章结构,是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的结果。学习这些文章,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又能培养学生仿写诗文的能力。
   总之,美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颂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有的鞭笞黑暗和落后……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审美情感的培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也是贯彻教者轻松、学者愉快的好办法。
   作者单位: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五中学(737200)
其他文献
口语交际指的是交流双方为了某一个交际目的,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展开的以口语为主、辅以少量态势语言的交流活动,在口语交际中,人们能交流信息,传递情感,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拓展课程资源,不仅要在课本中寻找资源,更要结合课堂内外,编撰校本课程,在学生的实践生活中寻找交流主题,这样才能丰富口语交际课程资源,让学生更投入地参与到口语训练中。  一、挖掘文本素材,多
2006年的一天,我陪同四川省教科院德育教研员到高县第一实验小学校进行调研。当我经过二年级教室时,教室正前方蓝色星空背景衬托下的“星星从这里升起”这几个大字引起了我的
每到秋季开学,很多城区学校都会遇到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家长找老师、校长等托关系进校读书,或是选一个好班.但是,在广元市青川县乔庄小学,这种现象不见了踪影.今年9月,该
生本教育主张“教要皈依学,让生命自己行动”,教师角色从“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协助者”,主要的工作必须是靠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来完成。小组是最重要的学习的组织形式
在古代中国,失意文人与清幽山水总是有着不解之缘。当他们在官场遭受挤压,郁郁不得志时,超脱清幽的山水便成了他们精神的放逸之地。他们寄情山水,聊以自慰。陶渊明、王维、李白、苏轼这些大文豪都曾在山水中放空心境,与万化冥合,达到自我超脱之境界。饱含大自然之灵性的山水也激发了他们的灵感与才思,使这些大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柳宗元就是其中一位。  由于“永州革新”失败,柳宗元于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
在写作教学中,我们提倡学生以身边的真人真事为原型进行创作。作为一名乡村教师,就应该明确,大部分学生身处乡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着异于城市孩子的生活,帮助他们探寻写作的素材,教给他们乡村生活写作的策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少教师认为乡村学生缺少知识,所以课堂上不断灌输学科基础知识,但是他们忘了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知识早已是人尽可知的内容,学生更需要学会的是学习的方法,写作教学亦是如此。那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也许对有些人来说神秘深奥、枯燥无味,但它又是神奇美丽而耐人寻味的:是思想与思想的激烈碰撞,是智慧与智慧的平等交流,更是情感之间的浸润融合
中国不仅地大物博,而且有几千年的文化传统。虽然传统文化对提升学生文学素养有着深远的意义,但由于外国文化近年来迅速在网络上传播,高中生的三观和传统文化素养受到了影响。如何将传统文化运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是目前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语文教学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借助语文课程进行传统文化教学,让学生从对历史文化懵懂厌弃,转变为热爱甚至是痴迷。   一、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素质  高中语文教
学校依然是这个学校,学生依然是这些学生,老师依然是这些老师,不同的是有了不一样的课程——新星少年俱乐部特色活动课程。这独有的课程,给师生开辟了一块肥沃的土地,让每一个生命
语文是高中阶段的重点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教学中包括听说读写各方面练习。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但是今天的学生都较为关注新科技产品,对古代文学不感兴趣,对于传统文化更是知之甚少。在此背景下,身为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效结合,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举办丰富活动  语文是高中阶段的重点课程,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熏陶的重要载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