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性 血性 韧性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feel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1994年大学毕业到新华社工作,转眼间,从事新闻工作已将近17年。从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学子,到一个三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在业内小有影响的高级记者,其间经历了数不清的酸甜苦辣。这其中既有挖出独家新闻的喜悦,也有采访失败的苦恼。
  做一名合格的记者,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或者说,有什么样性格特点的人,更适合从事新闻工作?回顾自己业务成长的经历,笔者认为,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除了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基本的表达能力外,还要有对社会变化见微知著的悟性,为了正义拍案而起的血性,以及面对困难百折不挠、从容应对的韧性。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后三者才是决定一个记者能否成功、成才的关键。
  悟性:记者是否合格的关键无悟性则无新闻
  所谓的悟性,其实就是对新闻的敏感程度。我国当代著名记者郭梅尼曾说过:“要当好一个记者,首先要有一双时代的慧眼,要抓住这个时代最新的东西,要反映最能代表时代精神的人物。”
  “时代慧眼”,指的就是记者特有的敏锐感。一个记者对新闻的敏感程度,也就是悟性的高低,则是决定其是否合格、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著名新闻人、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先生曾强调,有五种人不可以做记者,其中之一便是无悟性的人。由此可见悟性对一个记者的重要。
  如何提高自己的悟性呢?笔者认为,除了先天的条件外,勤于学习和思考,并将之和实践充分相结合,则是提高悟性的主要方法。
  记得初入行时,笔者有次下乡采访,有群众反映生猪屠宰税(俗称“猪头税”)的问题:本来应该在屠宰环节征收的税,在一些地方,不但杀猪的要缴,养猪的、收猪的也要缴,有的地方甚至不养猪也要缴。当时觉得这种事太小,没有啥报道价值,也就没有深入采访。谁料想,没过多长时间,新华社著名记者、当时在河南分社任副社长的解国记老师,竟然抓住这件“小事”,写出了一篇轰动全国的大新闻《怪哉!“猪头税”竟按人头收》。在为该稿配发的评论《警惕农民负担的七十二变》中,解老师特别指出,这种“猪头税按人头收”问题的实质,其实就是变相加重农民负担。看到解老师的稿子被各大媒体纷纷转载、国务院专门为此出台规范文件,我当时后悔得直跺脚:自己咋没看出这件事情背后的新闻价值呢?
  为了培养自己对新闻的感觉,提高自己的悟性,十几年来,我不管工作多忙,对自己认为办的比较有特色的报纸杂志,几乎都能一份不差地翻看一遍,因出差没顾上看的,回来后补上。多年来,家人已养成了习惯,凡是我没翻过的报纸杂志,都叠放得整整齐齐,女儿两三岁时就知道,那是爸爸的宝贝,不能乱动。对社内外同行采写的有特色的稿件,經常用心揣摩:这个选题好在哪里?要是自己会怎么写?同时,我还十分注意认真学习国家颁布的各项法律政策,多深入基层采访,力争能“吃透两头”、“见微知著”。
  付出总有回报。有一次回农村老家,我偶然间发现,在当地人认为最神圣的中堂位置,许多农户不再贴过去常见的财神像,而是挂上了花花绿绿的地图。我觉得这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变化,遂认真进行采访,写了一篇短消息《去掉神像挂地图》(与王方杰合作),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一版头题。后来,在第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该稿不仅荣获二等奖,而且作为一篇反映中国农村变化的经典作品,多次被选入高校新闻专业教材。
  通过大量的新闻实践,笔者还发现,随着社会信息的泛滥、新闻竞争的激烈,记者的悟性高低,已不仅仅表现在发现“独家”的能力上,更为重要的是,要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近两年,豫北某市打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号,强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宣称要让农民像城里人一样住上高楼大厦。当地媒体纷纷给予肯定报道。然而,记者实地调查后却发现,这种所谓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由于操作不规范,在不少地方已经演变成一种逼农民上楼的政绩工程。还有个别地方,打着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名义,未经批准就把耕地卖给开发商,大搞商品房建设,并因此闹出人命。在掌握大量事实的基础上,记者采写了《是建设新农村,还是乱占耕地?》和《“新型农村社区”变形记》两篇稿件,对这种打着“建设新农村”幌子、违法占用土地的做法进行了批评。
  稿件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作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派人调查,纠正当地的错误做法。此后不久,国务院又专门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会议特别提出,要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规模和范围,坚决防止违背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盲目建高楼等现象。
  血性:记者的价值和良知之所在无血性则无价值
  正义——从古至今,都被人们看做“百德之总”,是“一种最高的价值观念”。秉持正义,同样是历代中外优秀记者孜孜以求的伟大理想。因此,要做一名合格的记者,必须要有一种为正义拍案而起的血性。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不仅是记者的职责之所在,也是记者职业的价值和良知之所在。“书生报国无他物,惟有手中笔如刀。”记者的职业特点,也决定了记者不仅要有仗义执言、为民请命的责任感,而且要有为国家为正义敢于拍案而起的使命感。
  记者的血性,不仅表现在对事实真相的维护上,在报道遇到较大阻力、个人前途和安危都有可能受到影响时,是知难而退,还是勇往直前、继续战斗,对记者更是一个考验。
  近几年,上访群众被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判刑的案例,在各地时有耳闻。但由于种种原因,这方面的报道一直是个禁区。2003年,记者接到一个线索,因村级财务不清、村委换届选举不成功,河南省唐河县上屯镇张清寨村岳春栓、张明才等村民集体上访,要求重新组织选举,结果被当地法院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分别判处2~5年有期徒刑。
  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问题,提出批评建议,是宪法赋予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对通过上访反映问题的公民,怎么能随便判刑呢?唐河县这样做,是基于何种考虑?经分社总编室领导同意,记者赶到唐河,针对此事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调查。
  获悉新华社要报道此事,当地党委政府非常紧张。为了阻止发稿,他们先是四处找人求情,被拒绝后,竟以盖有大红公章的公函形式,给党中央和中纪委主要领导写信,说什么“新华社权威记者偏听偏信”,“基层党委政府万般无奈上书中央”,向分社和记者施压,并对记者进行威胁。
  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巨大压力,笔者丝毫没有畏惧,一方面坦然接受调查,把自己的采访录音、采访笔记等资料提供给有关部门,说明笔者的采访是客观公正的,并未偏听偏信;另一方面,以自己采访到的大量第一手材料和事实,驳斥告状信中的不实之词,并说明这一报道对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法治形象的必要性。
  在认真调查之后,总社有关部门肯定了笔者的采访和报道设想。由笔者撰写的长篇调查报告《上访该不该被判刑?河南省唐河县五名上访村民被判刑的调查》在《瞭望》上顺利刊出。在文章中,笔者结合自己的调查,旗帜鲜明地提出,上访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正当权利,对确因上访造成扰乱社会秩序后果的,应以批评教育为主,而不宜以犯罪论处。如果动不动就以扰乱社会秩序为名抓捕和打击上访群众,就会堵塞言路。
  为了驳斥个别地方官员有关“上访影响社会稳定”的歪理邪说,编辑部在刊发该稿时,又专门配发了评论《压制上访的官场“潜规则”可以休矣》和背景资料《关于公民上访的相关法律法规》。
  稿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在中央有关部门的关注下,该案二审被改判。事情过去几年以后,在一次会议上,当地司法机关一位负责人告诉我,虽然他也认为不应对上访群众动辄判处刑罚,但该案却是此前发生的因上访被判刑的数起案例中,唯一被改判的案件,新华社对此功不可没。
  韧性:提高报道水平的必由之路无韧性则无成功
  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记者的采访环境并不十分宽松,记者采访吃“闭门羹”、被“踢皮球”甚至被打等现象都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成功采访到第一手材料,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韧性。
  这种韧性,首先表现在对事实真相的追求和挖掘上。2007年初,濮阳县一些干部群众向记者反映,作为省级重点扶贫县,濮阳县近年来刮起一股奢侈之风:县委县政府及一些县直机关竞相建起豪华办公楼,这些单位的头头脑脑们也纷纷搬进高档住宅。最大的一套领导别墅,面积竟然达600多平方米。
  为了盖办公大楼,有的单位不惜挪用下岗职工的养老金等保命钱,有的则四处“揩油”,增加企业和社会负担,有的办公楼已竣工几年,还欠着人家的工程款,以至于影响了社会稳定。
  然而,采访却异常艰难。第一次去濮阳,刚到采访现场,当地领导就迅速赶来,对笔者寸步不离、“贴身”陪同,采访一直无法进行。笔者声称单位有事要回郑州,准备乘他们不备,杀一个“回马枪”。孰料这些领导竟以“正好要去郑州开会”为由,坚持送我一块儿回郑州。随后,他们又通过各种关系,找笔者本人和分社领导说情,希望新华社不要再做这个报道。
  采访遇到的阻力,没有让笔者轻易止步。正面不好突破,就迂回包抄。在分社领导的支持下,笔者一方面与当地知情人联系,进一步了解濮阳县兴建豪华办公楼和领导别墅的详细情况,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为了启动国家权力机关的硬监督,笔者又多次主动和省市相关职能部门联系,说明濮阳县问题的严重性,并将自己采访到的情况与他们沟通,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配合。
  笔者的韧性和坚持,不仅赢得了当地知情群众的信任,为调查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而且使省市相关部门不得不开始主动出击,对事情展开调查,并最终在记者第二次到濮阳采访时,将初步调查结果向记者“和盘托出”。在认真核实相关细节后,笔者很快写出了深度调查稿件《贫困县刮起奢侈风》。
  由于主题重大,采访扎实,文风朴实严谨,《贫困县刮起奢侈风》一稿在总社“新华视点”栏目播发后,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包括濮阳县两任县委书记在内的18名责任人,分别受到党内严重警告、行政降级、撤销党内外职务等党政纪处分。濮阳县纪委办公楼和33套干部违规住宅被没收,拍卖。全国由此掀起了一场清理党政机关豪华楼堂馆所的风暴。后来,在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贫困县刮起奢侈风》一稿被评为一等奖。
  近几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记者的专业性要求不断提高。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还必须持之以恒地加强学习,不断完善和更新知识结构,才能写出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作品。因为,在提高报道质量方面,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作者为新华社河南分社农村采访部主任、高级记者)
  編校:施宇
其他文献
公共危机事件是指那些造成了社会重大人员伤亡或重大影响或可能产生重大后果的自然灾害、安全事故、重大刑事案件、社会群体事件、恐怖主义的破坏活动、重大涉华外交事件,以及一些区域或部门、行业内的特殊事件,具体包括如刑事犯罪与社会治安问题,产品的安全质量问题,环境恶化造成的洪水、台风、沙尘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地震、火灾、空难、矿难等突发灾难与安全责任事故,以及社会变革带来的信任危机、道德滑坡、心理疾病等。
期刊
在某报举办的记者、通讯员培训班结业考试中,有一道题是给一条消息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评介文章。参加考试的同志,大多数人不知道怎样写。考试结果,在近50份考卷中,只有几份做得比较好,得了优,其余大多数是良好和及格。考试之后,有些同志问:什么是评介性稿件?为什么要写评介性稿件?如何才能写好评介性稿件?我就这些同志提出的问题,结合考卷中存在的缺点,联系自己撰写评介性稿件的体会,谈如下几点看法:  所谓评介
期刊
这几年,《河南日报》的何平著述颇丰,不少文章有一定的社会影响。2010年年末,正值中原经济区起步、“十二五”开局之际,何平在短短一个月里连续推出“九论”,如此大手笔、高“产能”,激起了众多读者的好奇心,何平是谁?“他”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其实,何平是“河南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何平是一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坚、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团队。  打硬仗,破难题,是何平团队的光荣传统。“九论”
期刊
摘要:电视剧《万历首辅张居正》在坚守历史事实的前提下进行了合理的虚构,颇具时代性地肯定了明朝万历年间的张居正改革,其创作理念完全符合用影视传达历史的影视史学的理论要求。但由于电视剧艺术的本质特征和艺术规律,也由于电视剧被赋予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致使剧中的张居正成为一个高大全的清官,而这恰恰是制约我国大陆影视史学理论和实践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清官 张居正 影视史学 瓶颈    “影视史学”一词最
期刊
“责任”这个话題老生常谈,越是这样的文章就越难写,2005年,《人民日报》曾刊发署名“任仲平”的大型评论《论责任》,为第六论写作提供了一个思路。如何结合河南实际特别是领导方式转变谈责任,而不是泛泛而谈就责任说责任,成为第六论的重点和难点。  轮流修改集体讨论  经过讨论,小组决定先由评论工作室夏远望拿初稿,然后依次由陈学桦、张华君、高李丽修改,这样经历四稿打磨,最后集体完成第五稿。  分析消化各類
期刊
“世界上有这么一个‘东西’,你看不见,摸不着,却处处受制于它……它,就是规律。”  ——这是我们的文章第一稿到第五稿的开头。  “历史总是以其固有的律动,激荡着未来。2011年新年的中原大地,新潮涌动,号角声声,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幕正在徐徐拉开……顺时而动,乘势而上,一切按客观规律办,才能无往而不胜。”  ——这是我们的文章第六稿到第十二稿的开头。  这种变化,绝非简单地在行文造句上的推翻重来,其
期刊
典型宣传难,是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的新闻“四难”之一,也是党报普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典型宣传难在何处?简言之,就是报道的典型人物信不过、学不来、立不久。结果是,典型人物如同流星,倏忽而过,没有真正起到动员群众、引导群众、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作用。为破解这一难题,从2006年4月开始,《平顶山日报》开始了“好人报道”,通过报道“好人”这一典型人物群体,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
期刊
用短短的10多天时间,写出一篇“何平文章”,时间紧任务重,就好像“淬火”,让我们一下子达到了新境界。无论是在思想认识上,还是在工作能力上,我们都实现了飞跃。  思想认识不断提高  “创新”不是新话题,但关于领导方式创新却少有可借鉴的表述。讨论时,我们发现有几个问题是不得不解决的:  一是创新和生产力的关系问题。最初的题目是《创新就是生产力》,如何说明创新和生产力的关系十分不易。  二是创新和领导方
期刊
领导视察调研活动是地市党报的重要内容,既包括本市领导活动,又有上级领导来调研视察工作。做好此类报道,能够更好地服务读者,贴近群众,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对于地市级党报,更是不惜拿出足够版面来做领导活动的报道。然而,这类新闻总是得不到读者甚至是领导的满意。对于改进会议新闻报道的探索,他人之述多矣,本文着重以《南阳日报》为例,从领导视察调研活动入手,探索地市党报如何写出读者喜闻乐见的领导活动新闻。 
期刊
广播电视是高投入、重装备、新科技的朝阳行业,其自身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自身的高投入;而投入的来源,则又主要依赖于其自身的广告创收。自上世纪90年代始,借助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和各级的高度重视,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很快,城市广播电视台经历了高速增长时期。但近年来,由于央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及省级卫视、省级人民广播电台主体地位的日益凸显,影响力日渐扩大,城市台本地的广告份额被中央、省级媒体一步步蚕食,城市台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