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润物无声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yangcd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将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德育共同列为教学的重点,因为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性时期,这一阶段的德育将会对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起很重要的作用。语文学科是开展德育的良好载体,教师应该在语文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做好德育工作,为学生更为全面的发展奠定基础。文章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以期达到育人无声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策略
  语文教学在小学阶段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教师不仅仅承担着传授语文知识的重要任务,同时还要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内在品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对学生进行良好内在品质的塑造,不仅仅对现阶段的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有着很现实的意义。因此,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应该给予语文教学之中的德育渗透以高度的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做好语文教学之中的德育渗透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一、做好课前导入工作,加强课前的德育渗透
  一个良好的课前导入毫无疑问对整体的教学工作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德育渗透同样如此。良好的课前导入能够有效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障碍,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而语文教学之中的德育渗透需要学生主动思考和理解,感悟语文教材内容之中的思想感情,以达到激起内心共鸣的效果。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中保持较高的积极性和集中的注意力,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处于活跃的状态。学生在接触陌生知识内容的时候需要一段适應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必然会占据课堂教学的时间,如果教师用有效的课前导入来替代学生的适应过程,毫无疑问会大大节约课堂教学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描述了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和现在的残破,讲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华民族所遭受的屈辱。学生对圆明园并不是很了解,对于那段历史也知之甚少。因此,学生对这篇文章的主旨很难在短时间之内掌握,若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导入新课,为学生展示相关的历史照片和用电脑复原的圆明园视频。学生在对比之后势必会产生一种繁华与没落的强烈冲击,这时教师再为学生展示一些反映当时社会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所遭受的屈辱和摧残。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会对这篇文章产生一个整体的印象,并且通过全文的学习激起强烈的民族意识,也懂得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丰富教学内容,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感
  在语文教学之中教师要牢牢扎根于教材内容,但是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要适当拓展德育的取材范围。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丰富了学生的阅历,对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感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
  例如,在学习《梅花魂》这篇文章的时候,文章以梅花的描述来抒发作者不畏困难的坚强意志和坚韧品格。文章着重描写了梅花的生长环境,寒风和冰雪并没有阻碍梅花的生长,更没有抹去梅花盛开时的娇艳欲滴。这样的描述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梅花的坚韧和顽强。教师在讲述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感受存在于梅花身上的优秀品质,用梅花的坚韧和顽强来塑造学生良好的内在品质。
  另外,在学习《将相和》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重点感悟文章主人公蔺相如和廉颇的优秀品德。文中蔺相如高居相位却处处忍让廉颇,为的就是避免文武失和,有伤国家社稷,这种心存大局的博大胸怀值得每一个学生深入学习;而廉颇作为文章的另一个主人公,其在得知蔺相如的良苦用心之后能够主动负荆请罪,这种知错能改的精神同样也值得推崇。在讲述这篇文章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入战国时期其他的一些人物传记,让学生能够更加了解战国时代群雄割据的历史背景,让学生能够更加理解历史故事之中的人物,让学生能够更加理解历史人物的优秀品德,并且在大时代的背景之下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语文这门学科独有的德育作用以高度的重视,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注重塑造学生良好的内在品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不仅仅对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以及其他学科教学有着极为积极的作用,对学生个人的发展及未来的人生之路也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少彦.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成功(教育版),2011(20).
  [2]朱争艳.对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新思路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刊), 2015(5).
其他文献
摘 要:有效利用小学生的学习起点是取得良好教学成果的金钥匙。有效利用小学生的学习起点,需要理念的提升,即对学习起点的关注从“应然状态”走向“实然状态”;有效利用小学生的学习起点,需要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的学习起点,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二次开发”,将新知识同化到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中。  关键词:学习起点;理念;方法;创新  学生的学习起点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立足点。学习
摘 要:小学美术学期《课程纲要》是一学期的课程计划,它也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或指南和相关教材撰写的体现某门课程各种元素的设计大纲。《课程纲要》最终要达到对以下四个专业问题的一致性回答:通过哪些基本素材和活动?把学生带到那里?我与学生怎样去?如何检测学生已经到哪儿?《课程纲要》的编制有利于美术教师的思考从“课堂”走向“课程”。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程纲要;编制  1.分析本学期内容和前后学期内容的衔
2014年的美术专业考试结束了,我就2014年的美术高考谈些个人感受,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  1.考题难度变化增大  2014年的美术专业考试给人的整体感觉是考题越来越活,难度增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素描。2014年的素描比重增大,题型主要以照片和默写为主,写生占的比重减小。  2014年的河北联考素描:—侧面老人头像照片写生,考试题目挺常规。校考一开考,北方工业大学素描考题《狗头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其中,“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点内容。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仪在人的安身立命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人生的启蒙阶段,所受的教育影响将伴随其终身。幼儿园如何传承和实践好礼仪教育文化,这是摆在广大学前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年来,重庆市潼
摘 要: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学科。教师要合理地选择情境素材,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愿望,改进教学方法,把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精彩情境;魅力课堂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艺术,具有实践性强的艺术特征。新课程要求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关联,给小学生以全新的视觉与听觉上的立体感受。教师应依据教
摘 要:湖南省长沙市湘郡未来实验学校(以下简称“我校”)确立了“为每一个学生的幸福未来奠基”的办学理念,基于此理念,学校以“端庄礼让、乐学有才、知恩报国”作为育人目标。实现“乐学有才”的目标是要以课程为支撑的。经过两年的实践与探索,学校初步形成了以“乐学有才”育人理念为核心的拓展课程体系雏形。本文在总结和借鉴的基础上,拟从拓展课程的开发上阐释我校的课程开发标准和原则。  关键词:乐学有才;中小学;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作为教育者也要逐渐转变教育的视角。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调整课堂历史教学,让学生理解历史解释,更能将其应用于实践中,并吸收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养分,以期让学生实现更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历史教学;历史解释  随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把历史素养培养放在历史教学第一核心地位并作为课程设计目标,初中历史
摘 要:培养学生的地理解题能力,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还可以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熟练地运用所学到的地理知识。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让学生明白应当将技巧以及规律当作学习地理的切入点,只有这样,才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才可以让学生从多角度去解决地理问题。  关键词:高中地理;解题能力;方法培养  培养学生的地理解题能力是教师进行地理教学过程中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知道地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大浪潮下,情感教育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也要注重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和情感的健康发展。对于初中地理课程来说,情感教育要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能够从地理知识中发现情感教育的内容,并在地理课堂教学上进行渗透,促进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进行情感教育是有必要的,这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练习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它能够很好地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度进行检查,并且能够促使学生进行有效的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除了要对教学设计加以重视,还应该在练习的方面加强指导。要明确练习的意图,在练习过程中分清层次,在练习过程中重视变式训练。文章主要围绕苏教版小学数学,简要地分析了其课堂练习指导。  关键词:课堂练习;指导;意图;层次;变式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课堂练习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