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本书阅读中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yapp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素养是学生为达到个人目标、增长知识、发展潜能以及参与社会活动,而理解、运用和反思书面材料的能力。它侧重于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书面信息的能力。阅读素养是学生面向未来的基础能力。阅读是通向更多知识的路径。只有掌握了阅读的能力,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其他知识。2011年版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青少年阅读素养的提升已经成为当下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教师有计划地推进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对学生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养成至关重要。本文以《汤姆·索亚历险记》阅读为例做简单探讨。
  一、 有选择地阅读,培养阅读兴趣
  一般来说,整本书的篇幅比较长,往往人物众多,情节复杂,意蕴深厚,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选择书目的前提是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阅读基础,切忌揠苗助长,一意孤行。其次,选择有意思的阅读书目,让学生产生阅读欲望,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后,最好选择教材推荐的书目或是与教材推荐书目相关的书籍。
  笔者和所教学生共读的书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儿童文学作品。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叶美国密西西比河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无法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出一番英雄事业。
  儿童生来就向往自由,渴望无拘无束,对于这个世界充满奇妙的想象。《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顽童”形象正契合他们的天性。阅读此书,能使学生有很强的代入感。
  二、 有计划地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1.课内导读,整体感知
  在阅读之前,笔者在导读课上先带领学生速读故事梗概和精彩片段,在此基础上,融入作者介绍、人物关系图和图片、视频资料,向学生推荐阅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生在师生交流、生生互动、图片预测、视频播放中始终保持着比较浓厚的阅读兴趣。在不断的“预测”中基本把握住了全书的主要内容,领会了小说的现实意义。这为整本书的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课外阅读,计划推进
  但是笔者认为,仅有这样的阅读推荐是不够的。学生在“走马观花”之后,会有多少人在课外自觉读完整本书?为了避免学生浅尝辄止,我们制订了量化共读计划,用21天的时间共同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每天以家庭作业的形式布置阅读的页数,并做读书笔记,帮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其次,制订阅读分享活动计划,使学生阅读时能有的放矢,交流时有话可说。活动计划包括活动开展的时间,交流小组的建立,小组分享的内容和形式,小组内成员的分工,活动的评价等。学生可灵活选择喜欢的方式记录读书心得,如设计人物卡片,设计思维导图,摘抄好词好句等,为交流活动做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计划地推进课内外整本书阅读,使整本书阅读的数量和质量有了保证,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阅读。
  三、有方法地阅读,提升阅读能力
  1.读书笔记,读贵有疑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笔者让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尤其鼓励学生及时记录阅读中的疑惑,正所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在阅读分享交流活动中,就学生阅读中普遍遇到的问题及时展开深入讨论,训练学生的思维,推动阅读走向深入。如在《汤姆·索亚历险记》的阅读中,有学生提出问题:“汤姆被波莉姨妈批评后离家出走,和小伙伴一起去岛上冒险,这种做法可取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学生说:“我们应该学习汤姆勇于追求梦想的精神。”也有学生说:“外出冒险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不能贸然行事,否则会很危险。”还有学生说:“汤姆太任性了,一点儿也不懂得体贴照顾姨妈,要知道他出走后波莉姨妈多伤心啊!”
  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认知,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会了从辩证的角度看待书本世界,有助于他们跳出书本感悟生活,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2.思维导图,读有所思
  思维导图可以将大脑思维的过程外显。用思维导图记录课外阅读,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旨,梳理文章结构,提升思维品质。
  例如,小吴同学制作的思维导图(见图1)以《汤姆·索亚历险记》为主题,把作者简介、内容简介、人物介绍连成一个整体。
  小许同学的思维导图(见图2)以主人翁汤姆·索亚为中心,提炼出主要人物关系图,梳理出主要人物在书中的性格特點,形成了知识关系链。
  小姚同学在梳理书本结构的同时,进行了信息筛选、理解概括的阅读实践,在思维导图(见图3)上清晰地呈现了自己的思维轨迹。
  总之,在整本书的阅读实践中,思维导图已成为学生高效解读文本,提升阅读素养的重要辅助工具。
  3.清单导写,读写结合
  清单导写,即在阅读中指向语言表达,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以读导写、以写促读的目的,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大量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是学生学习表达的绝佳“范例”。笔者结合学情,聚焦文本心理描写的表达特色,制作成作文导写清单:(1)赏析品读有关心理描写的精彩语句。(2)学习心理描写的写作方法——内心独白式、动作暗示式、景物烘托式、幻觉展现式、梦境描绘式等。(3)创设情境,灵活运用心理描写方法练笔。在导写清单的指引下,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摘抄书中有关心理描写的精彩语句,写读书笔记,做积累。其次,在课堂上做全班分享交流,互助合作,一起梳理出系统的心理描写知识,再次品读感悟,深化理解文本内容,储备写作素材。然后,提供作文情境,让学生挑选几种写法并现场作文,自由表达。最后,欣赏优秀习作,集体会诊,取长补短。
  清单导写下的读写结合,既深化了对文本特色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谐统一。
  4.成果展示,综合发展
  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学生都渴望有机会展示自己,获得他人认可。当他们能够拥有一个舞台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倾尽全力挖掘自身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笔者带领学生读完《汤姆·索亚历险记》后,开展了阅读分享会和戏剧表演活动,并把学生的阅读成果,如思维导图、人物卡片、读后感等放在了班级文化墙上,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在戏剧表演中,需要师生合作对节选的小说精彩片段进行创造性解读,并改编为适合表演的小话剧等形式,使学生加深了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活泼的情景表演也激发了他们深入解读文本的热情。
  通过举办多元的阅读成果展示活动,学生在充分的言语实践中能有效提升阅读力、表达力等综合能力,增强“获得感”。当然,活动要适度,因为阅读本身是安静的、自在的、沉浸的,避免为了活动而活动,舍本逐末。
  四、有迁移地阅读,持续提升阅读素养
  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学习丰富多元的阅读方法,学理解,学批判,学思维,学表达,学整合……一句话,在整本书阅读中提升阅读素养。但是,学生的阅读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富有指导性的学习情境中反复训练,方能不断提高,日臻完善。
  当学生在阅读分享展示中热情高涨时,教师要趁热打铁,推荐马克·吐温的其他历险小说,如《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还有其他作家的历险小说,如《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舒克贝塔历险记》等。
  从阅读计划到阅读推进,然后到成果展示,最后再到新一轮的阅读推荐,如此循环往复,才能真正保障学生的阅读数量与质量的双丰收,理解鉴赏与思辨感知能力的齐增长,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光明区爱华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其他文献
针对这些年来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流派纷呈的现状,有知名人士指出:无论是语文教学还是作文教学,不管给其以怎样的名称,对其都只是一种修饰,语文、作文的本质是不会变的。是的,无论在语文或作文前面冠以何种名称,都是一种修饰语,这些修饰语的附加表明研究者对这个学科最核心的认识。正是这一认识,体现着研究者对这一学科的关注重点。也是这一认识,检验着研究者对这一学科本质认识的接近程度,较量的是研究者思想的深度与高度
摘要 在分析Blog及其特点的基础上,阐述Blog在医学院校成人教学的应用以及今后的广阔前景。关键词 Blog;医学院校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89X(2008)10-0060-02    Blog是Web log的缩写,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简称网志,国内通常称之为“博客”。 Blog实质上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公告文章组成,这
【设计初想】  习作是儿童对生活的思考与总结。《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习作教学有五点要求。第一点是“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第二点是“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第一点是基础,是方向;第二点是技能,是方法。  现在的学生都比较早熟,五年级时很多已经进入青春期,在公众场合表现得沉默安静。特别是女生,在习作教学中普遍不愿公开表
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我走过三重境遇。第一重“看山是山,不知山有别样”;第二重“看山不是山,山中只见云雾”;第三重“看山,依旧是山”。“走近”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人生,好像“走进”了教育界的“百科全说”。炎炎夏日,手捧此书,思考、阅读、写作,这是我从事教育工作后的第三次重读。  第一次读:看山是山  第一次接触《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是在参加工作后的第2年,学校教导主任送来此书。那时的我
一、创设情境,激发交际  1.师生打招呼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声音很响亮,很有礼貌!  【评析:口语交际课从打招呼开始,关注学生说话的声音大小,关注学生说话的礼仪。】  2.采访学生  师:老师前几天要大家每人都带一本课外书来,你们都带了吗?  生:带了。  师:你们都带了什么书?介绍之前,大家要做到“一听二记三说”,就是先认真听别人讲,记住别人所讲的话,然后补充发言。(板书:
经常有老师问我这样一个问题:“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时,(填空时)音节上标了声调对不对?”  看来,很多老师对这个问题很纠结。  因为,这样的题型在试卷上经常出现,而标准答案往往又很机械,所以老师们看到学生“画蛇添足”加了声调,总是不忍心扣分。  这不,前两天又有一位外省的老师发来微信,征求我的意见:  “陈老师,有一个语文的知识点想讨教一下,关于小学生查字典,写‘音节’的时候,音节是有声调还是没有声
六月六日这天,恰逢礼拜六休班。卢六一大早就坐公交出门了,回来时手里就多了一个方便袋,等他把里面簇新的连衣裙递给小丽时,她竟一脸的不解。这不年不节的,你给我买裙子干啥?还是红色的,这多招人眼啊。小丽说归说,还是把裙子抖开紧紧地贴在自己胸前左看右看,竟不愿放下手来了。裙子把她的小脸映得红红的,竟多了几分妩媚。   卢六说,看你这记性,今天六月六,咱俩的结婚纪念日啊。我再怎么没本事,买条裙子还是可以的。
刚入学的学生,最让教师头疼的就是他们的习惯培养,除了定班规、讲道理,还能做些什么呢?  “爱读诗的孩子不会砸玻璃。”如果在每天清晨最宝贵的时光里,我们以国学经典,以浪漫的诗歌,以琅琅的书声唤醒学生内在的秩序感,习惯的培养会不会事半功倍呢?  我打算先从国学经典《弟子规》入手。虽然像“骑下马,乘下车”这样的规则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不适用,但其中绝大多数礼仪规则仍然在经过历史的沉淀后于人类文明的长河里熠
摘 要: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具有应用型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的社会需求巨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培养高职学生的应用型创新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构建立体式、多元化课程体系、“项目 基地 企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营造团结协作的创新育人环境等途径提高高职学生的应用型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创新驱动 高职院校 应用型创新能力  为把我国建设成高水平的创新型国家,中共中央、国务院
统编本教材发下来后,发现部分课文还是人教版所采用过的老课文。老课文怎么教?现在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新鞋走老路”,部分教师仍然沿袭过去的教法,用过去的课件及教学设计来教学;一种是“力不从心”,很想有新的教法,但是却抓不准教学要点,用不好新教材。笔者担任六年级的教学,使用新教材差不多已有大半个学期,六年级上册的老课文有《草原》《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桥》等,如何教好老课文?让老课文散发她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