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取材学语文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q5157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植根于生活,课程资源也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语文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有效拓展语文教学途径、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切实保证新课程教学目标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新课程要求我们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活动场所,构建开放创新的、充满生机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本着这一理念,我在教学中细心观察、处处留心,尽量发掘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
  记得一天下午的作文课上,我正在指导学生如何写好当天的作文。忽然外面天色大变,大家的眼光齐刷刷地转向窗外。我不由得有点恼火,心想:我在给你们苦口婆心地上课,你们却不领情,外面只是天气变了,要下雨而已,难道下雨也没见过?下雨比我讲的课更精彩、更重要吗?你们心里还有没有我这个老师!可是,正当我要出面干涉的时候,忽然被一种奇异的感觉紧紧地抓住了。我从学生的眼里发现了一种光,那是我在课上期待已久的眼光——充满了惊奇、期待和探索……这是从他们的心灵深处迸发出来的火花呀!我被这样的眼光深深地感动了。
  于是我不忍心打断他们,更不忍心熄灭他们眼里那发自心底的火花,我犹豫了。就在我犹豫的一刹那,一个熟悉的新名词突然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课程资源”。新课程不是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课程资源进行教学吗?现在身边的这一切不正是一个很好的资源吗?我何不就地取材?想到这儿,我的心中豁然开朗。于是我带着微笑大声地说:“同学们,今天的作文题目就改为‘一场突如其来的雨’吧!请大家仔细地观察窗外的天气变化,抓住‘雨前、雨中、雨后’的不同情景,边看边想……”话音未落,教室里顿时一片欢呼雀跃,欢呼之后,他们很自觉地以小组为单位,纷纷来到教室的窗口和门口,细细地观察,静静地等待。
  天越来越黑,风越来越大,不一会儿,一场瓢盆大雨从天而降,雨里裹着风,风中夹杂着雨,顷刻间,教室的走廊上已积满了水,雨随风打进了教室,打在了学生的身上,可他们却浑然不知,仍然饶有兴趣地观看着这场突如其来的雨……就这样持续了二十分钟左右,雨渐渐地小了,直至停止。我又指导学生细致地观察了一下雨后的情景,待他们观察完毕,就自行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开始了作文的构思和创想,然后小组内讨论自己的所見所闻所想,再集体交流。看见学生兴致勃勃的样子,一种无名的感觉顿时涌上心头:是甜蜜,还是幸福,是骄傲,还是欣慰……真是说也说不清。随即我适时地进行了写法指导,和学生一起结合刚才的交流情况进行了评议。第二节课上,学生很快就写好了文稿,接着我趁热打铁,有针对性地请一些学生读自己的文稿,并相机进行修改,就这样一节生动而感性的作文课就结束了,学生学得轻松而愉快,教师更是教得得心应手。
  心理学认为:儿童中伙伴的感召力和偶像效应是对孩子最有吸引力的,他们的行为和表现力往往胜过教师的言谈和教育。教师要关注他们,引导其发挥积极的作用,久而久之,学习积极分子群体会像雪球一样壮大起来,使语文教学管理和教学效果属于良性循环的态势。有了上一次的意外收获,让我更多地注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开发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努力使自己的语文教学管理和教学效果趋于一个良性循环的态势。
  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阳光洒在教室里,学生正在兴趣盎然地上着语文课,忽然一只小鸟闯进了我们的教室。有的学生情不自禁地看着这只小东西在教室里飞来飞去,注意力显然已经分散了。于是,我顺水推舟,清了清嗓子对他们说:“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的教室里来了一个新朋友,谁来和它打个招呼吧!”学生见势,一个个来了劲头,纷纷举手和它打招呼。而这个小东西也似乎感受到了大家对它的友好,不再像刚开始那样着急地飞来飞去了,竟然停在了窗子上,学生又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去看它。我顺势利导,说:“你们是不是很想看看这只小鸟长什么样子?但为了不要惊吓到它,就请你们在自己的位子上从自己的角度尽可能地仔细观察一下它的样子,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在你看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都可以和我们说说。”每个学生的答案都不一样,有的甚至想到了它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突然飞到了我们的教室里,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帮助它……学生智慧的火花瞬间在课堂上迸发,让我看到了一个真正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后来在学生的共同提议下,我和他们一起轻轻地打开了教室所有的窗子让这只小鸟重新飞到了外面,飞向了蓝天。看着它飞远的的身影,学生的眼神里充满了不舍,又充满了喜悦,而我的心里却涌动着感动和幸福。
  通过这两节课的教学,我深深地感到新课程理念之重要。作为一个21世纪的教师,必须更新理念,学好新课程,将新课标、新理念切实地运用到教学之中,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利用好身边的、生活实际中的一切可开发的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天性,激活学生的思维,驰骋学生的想象力,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积极性!
其他文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开启民智、传承文明的神圣使命,承载着千万家庭的美好梦想和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2012年我国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以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为基本理念,从不同的维度和领域提出了幼儿教师的专业标准。我集团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开展了教师培训活动,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对于数学课堂而言,新授课固然是重中之重,老师们都会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基本上每节新授课之后都有练习题。虽然练习题中大部分都是对新知的巩固,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新知的延伸,难度要比例题大,所以,如何有效处理这样的练习也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的。本文仅针对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的相关练习,试图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有效处理数学练习题谈一些看法,以求引发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一、一题多解,碰撞思维的
摘 要:在教学中不仅要明确教材意图,更要充分研究学生、关注学生想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材料、搭建有效支架,在学生知识经验的最近发展区,预设学生的“已知”,联系生活素材,使学生初步感知百分数表示两个量的倍比关系;预设学生的“未知”,在观察思考、合作学习中归纳出百分数的意义,向学生的潜在发展区过渡。时刻关注学生的课堂动态,捕捉随机生成,找准学生思维的生长点,在对比分析中掌握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摘 要:全纳教育最早在特殊教育领域提出来,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广阔外延的概念,并已发展为国际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的全纳教育关注的是中小学阶段,学前全纳教育亟待研究。关注学前阶段的“特殊儿童”的需求,对这些儿童的学习和日后的生活和工作,有着极为关键的意义,其中,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又是“特殊儿童”中的典型。通过梳理全纳教育和数学学习困难研究的脉络,探讨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全纳教育;数学学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总目标第一条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把基本活动经验作为一项重要的目标单列提出来,而这一内容也成为近期对教师教学与对学生评价的一个热点问题。  从活动的角度可以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过程看成是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以数学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学生
一、回忆长方体特征,重建表象  1.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谁来说说长方体有哪些特征?  2.师小结并引出课题。  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的特征。今天我们一起来共同研究长方体的表面积。(板书课题)  二、建立表面积概念,认识表面积  1.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或最想了解什么?  2.师拿出一个苹果,摸一摸这个苹果的表面,提问:它的表面积指的是哪里?茶杯的表面积呢?不规则盒子的表面
摘 要:把情商教育和英语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认识自我、抗击打、社交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商;心理素质;交际能力  什么是情商?情商(EQ),即“情绪商数”的简称,它是相对智商(IQ)而言的概念,它反映出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自己心理平衡及与人交往的能力,是属于人的非智力因素的范畴。传统的教学中更加偏重于学生的智商培养,而忽略了学生的情商培养。如何将情商教育引入中学
摘 要:幼儿园应注重幼儿的艺术教育,尤其是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这不仅能开发幼儿的想象力,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和智力,因此,幼儿园的相关领导人员应对幼儿的美术教育引起重视。对幼儿美术教育的现状进行具体分析,并针对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进行阐述,最后针对我国目前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指导策略,希望会对幼儿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为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现
摘 要:读懂教材、读懂学生是确立适当的教学目标、实施高效教学的关键。好的课堂应是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和对学情的真正把握,这就需要教师适当做一些课前前测,再积极而富有成效地引导学生向新的目  《義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求知求真,激发学生好奇心;通过恰当的归纳和示范,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能关注学生的差异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与其他教学内容相比,这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直观性与操作性,无论是学生的学还是教师的教都显现出强烈的个性色彩。根据这部分内容的特点与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尝试总结出了“空间与图形”的概念教学模式。  一、由生活实物引入概念  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来自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