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促进一所学校科学发展中,制度建设是根本。学校进行合理地制度设计,并将学校制度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转化为教育生产力,贯彻执行制度成为全校师生员工的自觉行为,学校发展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时,学校制度就上升为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演绎成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6-0108-01
邓小平同志早在1980年就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足见,制度建设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同样地,在促进一所学校科学发展中,制度建设是根本。学校进行合理地制度设计,并将学校制度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转化为教育生产力,贯彻执行制度成为全校师生员工的自觉行为,学校发展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时,学校制度就上升为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演绎成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注重制度建设,制度文化浓郁的学校必定是充满发展活力的学校。
一、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制度建设民主要素的缺失
学校制度是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规范,贯彻执行制度更是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行为,因此,合理设计、科学制定学校制度必须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引导广大师生员工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学校制度设计中。学校应该广开言路,畅通渠道,通过教代会、行政会、师生座谈会、征求意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主动吸纳师生员工的建议。
但是,时下,一些学校要么没有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按行政意志办学;要么在学校制度设计过程中搞“一言堂”“家长制”,闭门造车或者暗箱操作,学校制度异化成个别人的思想、个别领导的意志,广大教职员工被排斥在制度建设的大门之外,民主办学成为一句空话,学校制度建设中民主要素严重缺失。
(二)学校制度执行力的疲软
制度不仅要有合理性,而且需要强大的执行力。诚然,一所学校的科学发展离不开科学的制度设计,但是再科学的制度设计、再完善的管理制度,如果缺乏强大的执行力,学校的发展也是一句空话。考察过人大附中的许多校长和老师一定有一个共同的体会,这就是人大附中不仅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正确的办学目标支撑学校办学,更有一套精心设计的科学完善的学校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保证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这所学校从学校领导到一线教师对制度有高度的认同感和高度的执行力,执行制度成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和习惯,政令畅通,没有“肠梗阻”现象,思想高度一致,行动高度统一,“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查、条条有考核”,令行禁止,言必行、行必果。校长在家不在家一个样,按制度办事成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共识与工作规范、常态行为。
时下,一些学校虽然制定了许多管理制度,并且汇编成册、装订精美,但是,这些管理制度更多的是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中,学校日常管理更多依赖的是行政命令、领导意志,导致教职员工在工作中无所适从,面对领导察言观色。同样一项工作往往有多个指示,同样一个问题往往有多种处理结果。
(三)学校制度建设滞后于形势发展的要求
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教育形势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因此,学校制度建设要与时俱进,对于不合时宜的学校制度该废除的要废除、该修订的要修订,并且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和学校事业发展的要求,适时推出一些新制度,总之,学校制度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在一定的形势下“破旧立新”。
二、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营造氛围,渐成文化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积淀、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需要全校教职员工培养一种制度文化建设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学校要凝聚教职员工的智慧,定期组织教职员工讨论学校制度,参与学校制度的修订完善,强力增加学校制度建设中的民主要素。在执行制度中,坚决贯彻“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其中,学校领导更要率先垂范,模范执行制度,带头遵守制度,做到“上行下效”。
(二)制度生成,多法并举
一般来说,生成学校制度要坚持“继承、改良、创新” 三法并举。在学校精神文化的指导下,通过教代会等形式对既存制度进行考量审查,该继承的批判继承,需要改良的精心改良,落后、陈旧、不合时宜的则废除,根据学校形势发展要求加以创新、科学制定。
(三)加强中层,把握关键
学校中层的执行力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的发展战略、学校的制度设计能否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贯彻落实,中层的执行力是关键。学校的中层管理者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始终处在“兵头将尾”的位置,“领会上头,教会下头,摆平外頭”,他们是校长与教师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倘若每位中层管理者都能够在共同愿景牵引下,倾力而为,认真执行学校制度,模范遵守学校制度,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学校制度文化必将不断再生。
总之,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是从制度不全到制度健全的过程、从制度建设民主缺失到发扬民主科学设计制度的过程、从制度执行疲软到执行制度成为规范的过程,更是一个从制度建设上升为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
关键词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6-0108-01
邓小平同志早在1980年就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足见,制度建设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同样地,在促进一所学校科学发展中,制度建设是根本。学校进行合理地制度设计,并将学校制度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转化为教育生产力,贯彻执行制度成为全校师生员工的自觉行为,学校发展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时,学校制度就上升为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演绎成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注重制度建设,制度文化浓郁的学校必定是充满发展活力的学校。
一、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制度建设民主要素的缺失
学校制度是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规范,贯彻执行制度更是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行为,因此,合理设计、科学制定学校制度必须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引导广大师生员工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学校制度设计中。学校应该广开言路,畅通渠道,通过教代会、行政会、师生座谈会、征求意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主动吸纳师生员工的建议。
但是,时下,一些学校要么没有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按行政意志办学;要么在学校制度设计过程中搞“一言堂”“家长制”,闭门造车或者暗箱操作,学校制度异化成个别人的思想、个别领导的意志,广大教职员工被排斥在制度建设的大门之外,民主办学成为一句空话,学校制度建设中民主要素严重缺失。
(二)学校制度执行力的疲软
制度不仅要有合理性,而且需要强大的执行力。诚然,一所学校的科学发展离不开科学的制度设计,但是再科学的制度设计、再完善的管理制度,如果缺乏强大的执行力,学校的发展也是一句空话。考察过人大附中的许多校长和老师一定有一个共同的体会,这就是人大附中不仅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正确的办学目标支撑学校办学,更有一套精心设计的科学完善的学校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保证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这所学校从学校领导到一线教师对制度有高度的认同感和高度的执行力,执行制度成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和习惯,政令畅通,没有“肠梗阻”现象,思想高度一致,行动高度统一,“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查、条条有考核”,令行禁止,言必行、行必果。校长在家不在家一个样,按制度办事成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共识与工作规范、常态行为。
时下,一些学校虽然制定了许多管理制度,并且汇编成册、装订精美,但是,这些管理制度更多的是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中,学校日常管理更多依赖的是行政命令、领导意志,导致教职员工在工作中无所适从,面对领导察言观色。同样一项工作往往有多个指示,同样一个问题往往有多种处理结果。
(三)学校制度建设滞后于形势发展的要求
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教育形势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因此,学校制度建设要与时俱进,对于不合时宜的学校制度该废除的要废除、该修订的要修订,并且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和学校事业发展的要求,适时推出一些新制度,总之,学校制度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在一定的形势下“破旧立新”。
二、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营造氛围,渐成文化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积淀、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需要全校教职员工培养一种制度文化建设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学校要凝聚教职员工的智慧,定期组织教职员工讨论学校制度,参与学校制度的修订完善,强力增加学校制度建设中的民主要素。在执行制度中,坚决贯彻“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其中,学校领导更要率先垂范,模范执行制度,带头遵守制度,做到“上行下效”。
(二)制度生成,多法并举
一般来说,生成学校制度要坚持“继承、改良、创新” 三法并举。在学校精神文化的指导下,通过教代会等形式对既存制度进行考量审查,该继承的批判继承,需要改良的精心改良,落后、陈旧、不合时宜的则废除,根据学校形势发展要求加以创新、科学制定。
(三)加强中层,把握关键
学校中层的执行力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的发展战略、学校的制度设计能否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贯彻落实,中层的执行力是关键。学校的中层管理者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始终处在“兵头将尾”的位置,“领会上头,教会下头,摆平外頭”,他们是校长与教师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倘若每位中层管理者都能够在共同愿景牵引下,倾力而为,认真执行学校制度,模范遵守学校制度,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学校制度文化必将不断再生。
总之,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是从制度不全到制度健全的过程、从制度建设民主缺失到发扬民主科学设计制度的过程、从制度执行疲软到执行制度成为规范的过程,更是一个从制度建设上升为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