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许许多多的语文教育专家、语文老师都深刻地认识到:语文课当有语文味。怎样的语文课才有语文味呢?应是返璞归真的语文课才有语文味。什么是“返璞归真”的语文课呢?那就是去掉外在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的课,即读书声声声入耳的课,亦谓之原生态的语文课。语文课只有通过反复阅读,才能激发情感和品味语言,感悟出蕴含在文本中的原汁原味,才是程少堂老师在《语文味研究回顾》一文中所说的有“语文味的课”。程老师在文中还强调说:“语文教学就是语文味教学,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对“语文味”,我们的语文老师可有自己的不同理解,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通过反复阅读、感悟及语言品味,能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令其陶醉的审美快感。因此,语文课只有通过反复阅读,才能“走进文本内部,从语文内部去学习语文,这样的语文课才有语文味”(陈仲梁语)。一句话,语文课是读出来的语文味。
读出诗词的语文味
特级教师韩军在上示范课《大堰河——我的保姆》时的诵读,让很多师生流下了眼泪,原因是从他的诵读中听出了蕴含在诗中的味道,即“保姆在那个非人的社会所遭遇的非人待遇”,令人同情。诗人余光中在厦门大学校庆时诵读自己写的《乡愁》,听者唏嘘声一片,从老诗人的诵读中,品味出了诗人对妻子、母亲和祖国的挚爱之情。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实书读百遍,其味亦自见。一次我上古诗词的鉴赏课,让同学自由谈谈读诗词的感受。语文课代表首先发言说:“我从杜甫《登高》一诗前两联中读出了气魄的宏大,境界的开阔。三四两联不再像前两联那样开阔、宏大,而是写他‘个人’的潦倒,深厚阔大的境界一下子缩小了,变得深沉多了。境界由大到小,情绪由高亢到悲抑,给人以跌宕苍凉之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当他诵读完全诗时,教室里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接着一同学说:“我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读出了诗人那种忧国忧民、救世济人的思想感情。”之后,他用浑厚的嗓音,充满感情的诵读,把同学带入了诗的境界。这时一女同学急忙站起说:“我从诗人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诗句中读出了诗人追求理想的浪漫豪放情怀;从‘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诗句中读出蕴含其中的愁思、幽愤及郁闷,也知道了原来写愁可以用水来比喻。”经常在校《远帆报》发表文章的李婷婷同学则接着说:“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词句也是用水喻愁的。将亡国之愁喻为流不尽的一江春水,生动形象极了。我从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诗句中读出愁也有长度。又从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词句中读出愁也有重量,可用船载,而词人担心船载不动,可见愁之沉重。”
这是由阅读生成的课。同学们欣赏到这种地步,是我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光凭老师的讲解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即使达到了这种效果,也是违背新课标精神的。
联系实际读出文本的语文味
联系实际读出文本的语文味就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事,结合文本,通过阅读去走进文本,感悟文本,读出文本的语文味。如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一遍课文,接着范读。之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的实事,再读课文。不一会儿我看到一位男生哭了,当时还以为他病了,一问,他说:“以前曾读过这篇文章,没什么感觉,听了老师的范读,再按老师的要求读课文,我感觉我好像就是文中的‘我’了。”于是让他讲讲原因,他说:“作者20岁,其父50多岁,而我16岁,父亲68岁,他的父亲体态肥胖,腿脚不好,走路不便。在那种情况下还是坚持送儿子去车站并亲自给儿子买橘子,特别是攀月台那让人揪心的动作,使我想起我那年迈的父亲。父亲每天驼着背,早出晚归地为家操劳,每晚还必到我房间看看,让我心存感激。有次来学校上课,我跟在父亲后面出门,看父亲背上背着喷雾气,肩上扛着锄,走路明显蹒跚的后背时,我哭了……我能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作者哭了,那是对父亲的感激和敬畏。应带着一颗感恩之心去读课文,才能理解文中‘我’那时的心情。”这时很多同学被感动了。于是纷纷起来发言,一女生说:我读到父亲腿脚不好,走路不方便,还去为儿子买橘子那个蹒跚的背影的文字时,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父爱。真是让人感动,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我平时没有注意。另一女生说:父亲爬月台的动作多令人揪心啊,对他那个年龄,多危险啊,这是个多么让人感动的背影。一男生说:这是爱子的背影。还有一男生说:我改句诗吧,真是“背影有真意,欲说难为言”。……
同学们通过自己的阅读,联系自己生活中的实际,体会出了那份浓浓的父爱,无需表达,也难以表达,只能用心灵去感受。
读出细节描写的语文味
文本中的细节往往就是师生在阅读文本时不太注意,容易被忽视的一些细节描写,这细节描写自有其目的和作用,不容忽略。如《社戏》11节中“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请看特级教师马清泽老师的授课。师:请同学边读边思考,看看句子里有什么?生:连山。师:怎样写的?生:连山的颜色是“淡黑的”、形状是“起伏的”。师:给人的感觉怎样?生: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师:山本是青色,为什么说是“淡黑的”?生:那是夜里所见。师:为什么说像“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生:站在行走的船上,连山确有“踊跃”之感。师:山是起伏的,是黑的,以“铁的兽脊”写夜里的连山何等准确生动。师:“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生:写终于能去看社戏的愉悦心情和孩子们行船的速度之快。这样一读一品,此句写得多好,多有味。再以我教读《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一个细节描写为例,当讲到文中买牡蛎付钱给于勒时,“我”看到他那“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苦,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一学生站起来说:“从人物关系看,‘我的叔叔’,也就是‘父亲的弟弟’,后面又加上一个‘亲’字重复‘我的叔叔’,显得啰唆。”我问:“是吗?如果真啰唆就删掉,请你读读看效果怎么样。”他一读,马上就有学生说:“效果不好!”一女生说:“不能删去,看似啰唆,实则是‘我’对真情与亲情失落的痛心。”接着这位同学用极其痛心的语气朗读了这句话,课堂上静极了(许多同学被感染了)。另一同学说:“删掉后面的两句呼唤,语言显得苍白,缺少了‘我’对叔叔同情的力量和对‘另一群人’批判的力度。应该用悲愤的语气去读。”这个同学也试读一遍,效果很好。我接着问:“另一群人指谁?”同学齐说:“指像‘我’的父母及老船长等人。”第三个同学说:“这样反复强调,近于呼唤,很有艺术震撼力,我认为应用呼唤的语气,而且是发自内心的呼唤去读。”于是试读,效果极佳。品读这样的细节让人能够感受到一种心灵的震撼,让丑恶的灵魂得到一次洗礼和净化。
读出字词句读的语文味
教语文,就是要紧扣字词句读,语文课才有语文味,只有紧扣了字词句读,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才会落到实处。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要学会感受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经典的语文课离开了具体的字词句读,谈何感受、理解及运用。字词句读是语文课的“总抓手”,离开它,语文教学就会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成为空中楼阁。读课文时,当把心沉到字词句读里去,想想作者究竟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如《故乡》第六段中“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老屋易主的原因”。多平实、明白的语句,不仔细读就会一晃而过。按下述三个方面读读想想,语文味就出来了。句子中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瓦楞上”,草本该长在地上,这里却长在瓦楞上,处所不一般,说明屋子很老,与下句老屋照应;“许多”,草数量不少;“枯草”,全无生机;“断茎”,肢体残缺;“当风”,遭遇不幸;“抖着”,体态无力,老屋难免易主,心境悲凉。这句与第一段相照应。第一自然段那是从大背景下写故乡的萧条,此句是从小的细节再次写出故乡的萧条冷落,同时也写出了家道的中衰。当用凄凉之感情诵读此句。便能体悟出来作者心中的悲凉。著名作家、语言大师、剧作家曹禺先生在看排练他写的戏时,常常指出演员把标点符号读错了。标点符号读错了,说明演员没有理解作者的用意。可见他对标点符号运用的认真与讲究。因此,在读书时,还应从标点符号的运用上理解它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如《故乡》当“我”看到二十年未见的闰土时,“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怎么说才好,只是说:“啊!闰土哥,——你来了?……”“我”只说出七个字,却用了六种标点符号,表现“我”当时的兴奋,但又不知怎么说才好的心情。而闰土见了“我”却叫了声“老爷!……”两个字,用了三种标点,闰土的激动、局促不安、恭恭敬敬,不知怎么说,也不知说什么好的情态得到充分的表现。而文中关键的字词句读,需要老师和同学仔细选择确定。
语文课老师讲解、分析得再好,那只是老师对文本的理解,不是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的理解,不要再把学生当成盛知识的容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反复阅读,感悟出文本中所蕴含的语文味,那才是真正的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因此,老师不要再作徒劳的讲解,把阅读权还给学生,语文课自有语文味。■
读出诗词的语文味
特级教师韩军在上示范课《大堰河——我的保姆》时的诵读,让很多师生流下了眼泪,原因是从他的诵读中听出了蕴含在诗中的味道,即“保姆在那个非人的社会所遭遇的非人待遇”,令人同情。诗人余光中在厦门大学校庆时诵读自己写的《乡愁》,听者唏嘘声一片,从老诗人的诵读中,品味出了诗人对妻子、母亲和祖国的挚爱之情。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实书读百遍,其味亦自见。一次我上古诗词的鉴赏课,让同学自由谈谈读诗词的感受。语文课代表首先发言说:“我从杜甫《登高》一诗前两联中读出了气魄的宏大,境界的开阔。三四两联不再像前两联那样开阔、宏大,而是写他‘个人’的潦倒,深厚阔大的境界一下子缩小了,变得深沉多了。境界由大到小,情绪由高亢到悲抑,给人以跌宕苍凉之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当他诵读完全诗时,教室里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接着一同学说:“我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读出了诗人那种忧国忧民、救世济人的思想感情。”之后,他用浑厚的嗓音,充满感情的诵读,把同学带入了诗的境界。这时一女同学急忙站起说:“我从诗人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诗句中读出了诗人追求理想的浪漫豪放情怀;从‘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诗句中读出蕴含其中的愁思、幽愤及郁闷,也知道了原来写愁可以用水来比喻。”经常在校《远帆报》发表文章的李婷婷同学则接着说:“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词句也是用水喻愁的。将亡国之愁喻为流不尽的一江春水,生动形象极了。我从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诗句中读出愁也有长度。又从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词句中读出愁也有重量,可用船载,而词人担心船载不动,可见愁之沉重。”
这是由阅读生成的课。同学们欣赏到这种地步,是我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光凭老师的讲解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即使达到了这种效果,也是违背新课标精神的。
联系实际读出文本的语文味
联系实际读出文本的语文味就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事,结合文本,通过阅读去走进文本,感悟文本,读出文本的语文味。如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一遍课文,接着范读。之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的实事,再读课文。不一会儿我看到一位男生哭了,当时还以为他病了,一问,他说:“以前曾读过这篇文章,没什么感觉,听了老师的范读,再按老师的要求读课文,我感觉我好像就是文中的‘我’了。”于是让他讲讲原因,他说:“作者20岁,其父50多岁,而我16岁,父亲68岁,他的父亲体态肥胖,腿脚不好,走路不便。在那种情况下还是坚持送儿子去车站并亲自给儿子买橘子,特别是攀月台那让人揪心的动作,使我想起我那年迈的父亲。父亲每天驼着背,早出晚归地为家操劳,每晚还必到我房间看看,让我心存感激。有次来学校上课,我跟在父亲后面出门,看父亲背上背着喷雾气,肩上扛着锄,走路明显蹒跚的后背时,我哭了……我能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作者哭了,那是对父亲的感激和敬畏。应带着一颗感恩之心去读课文,才能理解文中‘我’那时的心情。”这时很多同学被感动了。于是纷纷起来发言,一女生说:我读到父亲腿脚不好,走路不方便,还去为儿子买橘子那个蹒跚的背影的文字时,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父爱。真是让人感动,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我平时没有注意。另一女生说:父亲爬月台的动作多令人揪心啊,对他那个年龄,多危险啊,这是个多么让人感动的背影。一男生说:这是爱子的背影。还有一男生说:我改句诗吧,真是“背影有真意,欲说难为言”。……
同学们通过自己的阅读,联系自己生活中的实际,体会出了那份浓浓的父爱,无需表达,也难以表达,只能用心灵去感受。
读出细节描写的语文味
文本中的细节往往就是师生在阅读文本时不太注意,容易被忽视的一些细节描写,这细节描写自有其目的和作用,不容忽略。如《社戏》11节中“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请看特级教师马清泽老师的授课。师:请同学边读边思考,看看句子里有什么?生:连山。师:怎样写的?生:连山的颜色是“淡黑的”、形状是“起伏的”。师:给人的感觉怎样?生: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师:山本是青色,为什么说是“淡黑的”?生:那是夜里所见。师:为什么说像“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生:站在行走的船上,连山确有“踊跃”之感。师:山是起伏的,是黑的,以“铁的兽脊”写夜里的连山何等准确生动。师:“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生:写终于能去看社戏的愉悦心情和孩子们行船的速度之快。这样一读一品,此句写得多好,多有味。再以我教读《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一个细节描写为例,当讲到文中买牡蛎付钱给于勒时,“我”看到他那“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苦,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一学生站起来说:“从人物关系看,‘我的叔叔’,也就是‘父亲的弟弟’,后面又加上一个‘亲’字重复‘我的叔叔’,显得啰唆。”我问:“是吗?如果真啰唆就删掉,请你读读看效果怎么样。”他一读,马上就有学生说:“效果不好!”一女生说:“不能删去,看似啰唆,实则是‘我’对真情与亲情失落的痛心。”接着这位同学用极其痛心的语气朗读了这句话,课堂上静极了(许多同学被感染了)。另一同学说:“删掉后面的两句呼唤,语言显得苍白,缺少了‘我’对叔叔同情的力量和对‘另一群人’批判的力度。应该用悲愤的语气去读。”这个同学也试读一遍,效果很好。我接着问:“另一群人指谁?”同学齐说:“指像‘我’的父母及老船长等人。”第三个同学说:“这样反复强调,近于呼唤,很有艺术震撼力,我认为应用呼唤的语气,而且是发自内心的呼唤去读。”于是试读,效果极佳。品读这样的细节让人能够感受到一种心灵的震撼,让丑恶的灵魂得到一次洗礼和净化。
读出字词句读的语文味
教语文,就是要紧扣字词句读,语文课才有语文味,只有紧扣了字词句读,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才会落到实处。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要学会感受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经典的语文课离开了具体的字词句读,谈何感受、理解及运用。字词句读是语文课的“总抓手”,离开它,语文教学就会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成为空中楼阁。读课文时,当把心沉到字词句读里去,想想作者究竟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如《故乡》第六段中“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老屋易主的原因”。多平实、明白的语句,不仔细读就会一晃而过。按下述三个方面读读想想,语文味就出来了。句子中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瓦楞上”,草本该长在地上,这里却长在瓦楞上,处所不一般,说明屋子很老,与下句老屋照应;“许多”,草数量不少;“枯草”,全无生机;“断茎”,肢体残缺;“当风”,遭遇不幸;“抖着”,体态无力,老屋难免易主,心境悲凉。这句与第一段相照应。第一自然段那是从大背景下写故乡的萧条,此句是从小的细节再次写出故乡的萧条冷落,同时也写出了家道的中衰。当用凄凉之感情诵读此句。便能体悟出来作者心中的悲凉。著名作家、语言大师、剧作家曹禺先生在看排练他写的戏时,常常指出演员把标点符号读错了。标点符号读错了,说明演员没有理解作者的用意。可见他对标点符号运用的认真与讲究。因此,在读书时,还应从标点符号的运用上理解它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如《故乡》当“我”看到二十年未见的闰土时,“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怎么说才好,只是说:“啊!闰土哥,——你来了?……”“我”只说出七个字,却用了六种标点符号,表现“我”当时的兴奋,但又不知怎么说才好的心情。而闰土见了“我”却叫了声“老爷!……”两个字,用了三种标点,闰土的激动、局促不安、恭恭敬敬,不知怎么说,也不知说什么好的情态得到充分的表现。而文中关键的字词句读,需要老师和同学仔细选择确定。
语文课老师讲解、分析得再好,那只是老师对文本的理解,不是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的理解,不要再把学生当成盛知识的容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反复阅读,感悟出文本中所蕴含的语文味,那才是真正的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因此,老师不要再作徒劳的讲解,把阅读权还给学生,语文课自有语文味。■